南怀瑾语录经典

合集下载

精选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精选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1、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到达“挫其锐〞的程度,把锋利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2、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4、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5、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7、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

各位在座的不管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8、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9、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0、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11、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12、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13、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

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4、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15、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6、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

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7、人有三个根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8、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国学通人南怀瑾语录

国学通人南怀瑾语录

国学通人南怀瑾语录导读:1、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2、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3、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4、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5、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6、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7、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8、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9、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10、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11、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12、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

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

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13、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

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14、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1、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2、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3、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4、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5、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

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

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

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

6、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7、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

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8、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9、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它错的,其实是他错了。

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10、世界上最会讲比喻讲得最好的是宗教家。

《新旧约》圣经基督教十分之六七都是比喻,最多的比喻是佛经。

每一句话都是比喻,如梦是比喻,如幻是比喻,水月比喻,空花比喻,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都是比喻,因为世界上有许多真理没有办法讲,只有比喻才懂。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
1. "行走在路上,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远方。

"
2.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对自己的内心有清晰的认识。

"
3. "学会放下,学会释怀,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宁静。

"
4. "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
5. "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多少,而是学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

"
6.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哪里,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经历。

"
7. "宽容是一种智慧,懂得原谅别人也是懂得珍惜自己。

"
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成长的痕迹。

"
9. "珍惜每一次相遇,因为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的安排。

"
10.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和质疑所动摇。

"。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

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

我们精选了南怀瑾的人生精言50句,他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细细体悟这些话,正是走在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光明大道上!1、靠别人永远没出息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

……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

2、人的势利,很正常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

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3、器度决定高度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

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

4、寂寞的享受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

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

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

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

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5、空灵才能自在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

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6、没有什么会一直拥有凡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它不要变。

像人类的感情,我们都希望爱河永浴,希望它不要变;年龄也希望不要变,永远青春等等。

可见人永远都是那么愚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知道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当然,不变?没有这回事!7、成大事者必变通“功业见乎变”……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8、以信仰约束自己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

南怀瑾名言名句
1.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2.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轻视自己。

"
3. "生活是一场修行,学会放下,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才能活得更加从容。

"
4.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遇见了适合自己的人。

"
5.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心有所属,身处安稳。

"
6. "不要让过去的伤痛,毁了你对未来的期待。

"
7. "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世界已经够冷漠了。

"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的过程。

"
9. "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原则。

"
10.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学会放下什么。

"。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

南怀瑾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他的很多话语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人生启迪。

今日我们选取了南怀瑾先生的20段话,相信大家读后必定受益匪浅。

1、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

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

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3、多为别人想一想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

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

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

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经典语录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3、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4、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5、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6、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

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7、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8、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0、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1、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1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3、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4、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

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15、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6、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

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

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怀瑾语录经典导读:经典语录南怀瑾语录经典1、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3、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

所以说,拚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想是这个道理!你仔细想想看。

你的想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本身就在如来清净的境界。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5、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

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

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

若要不死,肠内无屎。

”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6、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7、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8、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

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10、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

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1、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

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2、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15、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16、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

《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17、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18、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9、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20、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

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

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21、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

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22、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

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23、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24、中国古人不轻易写书写文章。

今日很多的文章、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杀人还厉害。

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

古人对人类这种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笔非常严谨。

25、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26、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

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27、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28、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29、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

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30、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

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第四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思想。

这四样转了一百多年了,空前未有。

现在的整个人类世界,思想文化困惑很多,这一点你们要注意。

其实,消费刺激生产,是最坏的经济思想观点。

31、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32、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33、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34、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去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35、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

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

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

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

36、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37、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38、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39、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

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40、“理”是哲学的,完全哲学的,这一部分很重要,《易经》讲宇宙天人之间的原理,是哲学的科学。

第二个是“象”,一切的现象,宇宙万物的现象。

“数”,这个里头包含最高的数理学,还不是一般的数学。

譬如医学,现在研究的是医理学;所谓数理学是数学哲学的科学。

41、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42、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

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

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43、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44、世界上最会讲比喻讲得最好的是宗教家。

《新旧约》圣经基督教十分之六七都是比喻,最多的比喻是佛经。

每一句话都是比喻,如梦是比喻,如幻是比喻,水月比喻,空花比喻,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都是比喻,因为世界上有许多真理没有办法讲,只有比喻才懂。

45、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46、佛经处处教我们自谦,不要傲慢,贪嗔痴慢疑,这个慢字会挡住我们一切成就,非常重要。

众生本来就有我慢,不要学了佛法,加了佛法的观念,变得我慢更重,成了增上慢,那就太可怕了,永远上不了这个座。

这是要点,千万不要有增上慢心。

47、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

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

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48、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49、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

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

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50、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

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

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51、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52、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53、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54、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

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

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侯的境界。

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