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症
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对化生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影响

化生性乳腺癌(MpBC )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组织学亚型,其起源于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具有不同亚型,分别为低级别腺鳞癌、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和间充质分化癌(软骨、骨性和其他类型的间充质分化)[1-3]。
MpBC 的特点是肿瘤直径较大、腋窝淋巴结受累较少、组织病理学分级较高、雌激素受体(ER )和孕激素受体(PR )表达阴性等[4-6]。
在分子水平上,MpBC 常发生TP53、PIK3CA 和PTEN 突变,并PD-L1表达增加[7-9]。
但是,其预后和预测因素仍不清楚。
NCCN 指南推荐的MpBC 患者全乳切除术后放疗(PMRT )的临床指征是参考常见乳腺癌病理类型—非Effect of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on surviv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CAI Wenjuan 1,ZHUANG Yan 2,CHEN Jianhui 1,WANG Hongmei 11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2Department of Bio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Disease Research,Guangzhou 510515,China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化生性乳腺癌(MpBC )与浸润性导管癌(IDC )的预后因素,明确全乳切除术后放疗(PMRT )对MpBC 患者的总生存(OS )及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 )影响。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二)2024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二)引言概述:放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有助于预防术后癌细胞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相关内容,包括放疗的适应症、放疗方案选择、治疗时间和剂量控制、以及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正文:1. 放疗的适应症1.1 早期乳腺癌患者1.2 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1.3 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1.4 残留病变或复发的乳腺癌患者1.5 术前放疗后无手术的患者2. 放疗方案选择2.1 全乳腺放疗2.2 局部放疗2.3 全乳腺加淋巴结放疗2.4 局部加淋巴结放疗2.5 放疗与内分泌治疗的联合应用3. 治疗时间和剂量控制3.1 放疗开始时间的选择3.2 放疗持续时间的确定3.3 剂量控制的原则3.4 转移灶的放射治疗剂量3.5 术后放疗的增强剂量技术4.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4.1 皮肤反应4.2 乳房酸痛和纤维化4.3 乳房凹陷和收缩4.4 淋巴水肿4.5 心脏和肺部的放射损伤5. 总结5.1 放疗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死亡风险5.2 放疗的适应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指南进行选择5.3 放疗方案应个体化、综合考虑多因素5.4 剂量控制和治疗时间是放疗的重要因素,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5.5 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时,对副作用和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也是重要的工作。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放疗的适应症、方案选择、治疗时间和剂量控制,以及副作用和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都是放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放疗方案时,应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临床指南,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放疗,以取得最佳疗效。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术后放疗能有效减少病灶复发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放射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的规范性。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规范操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术后放疗适应证准确界定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和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症有:肿瘤直径大于5cm,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发现肿瘤切除面超过1mm的浸润,以及ER阴性和PR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等。
2. 辐射计划设计放射治疗前需要进行辐射计划设计,以确保辐照病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计划设计过程中,应准确确定病灶部位、辐射照射剂量和照射方式。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传统的二维照射和现代的三维逆向规划照射。
在计划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 辐射治疗剂量与分数对于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常采用常规分数剂量为1.8-2.0 Gray (Gy),每次照射1分一次,每周5-6次进行的分数治疗。
总照射剂量一般为45-50 Gy。
对于高危人群,如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或肿瘤切缘阳性的患者,可以在常规放疗剂量的基础上增加加酌剂量。
4. 治疗期间的持续监测放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妥善的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以及处理不良反应。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进行全程管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
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皮肤红斑、疲劳等。
在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
对于皮肤反应,可以采用护肤品和局部药物来减轻不适;对于其他并发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6. 随访与复查术后放射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与复查。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恶性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放疗简介

乳腺癌放疗简介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其中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对乳腺癌放疗进行简要介绍。
一、乳腺癌放疗概述乳腺癌放疗是通过利用高能量射线照射乳腺区域,使癌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从而达到控制或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放疗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的独立手段,也可以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乳腺癌放疗的适应症乳腺癌放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 乳腺保留手术后:放疗可降低乳腺癌复发的风险,提高生存率。
2. 乳腺癌手术前:放疗可起到预处理的效果,缩小肿瘤,便于手术操作。
3. 乳腺癌转移:对于转移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的乳腺癌患者,放疗可减轻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三、乳腺癌放疗的方法乳腺癌放疗可分为外部束放疗和内部钉放疗两种方法。
1. 外部束放疗外部束放疗是指通过线性加速器等设备射出的高能X射线或伽马射线照射乳腺区域。
该方法常采用局部照射,即只照射乳腺及其周围组织。
治疗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放疗计划,包括剂量、频次和持续时间等。
患者通常需要每天接受放疗,持续数周。
2. 内部束放疗内部束放疗是在手术后或手术中将放射性的种子或金属钉植入乳腺组织中,释放放射线直接作用于癌细胞。
内部束放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该方法需要在手术中进行,手术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
四、乳腺癌放疗的副作用乳腺癌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般轻微且可控制。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乳房红肿、瘀伤、疼痛、疲劳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以及皮肤瘙痒、脱屑等皮肤反应。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以减轻副作用。
五、乳腺癌放疗后的护理乳腺癌放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良好的护理。
首先,要避免乳腺区域受到外力碰撞,保持乳房清洁干燥。
其次,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此外,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加康复训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疗
指减轻乳腺癌远地转移伴随的相应症状,控 制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时间剂量分割: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规、 低分割、冲击治疗
二、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区域淋巴引流
乳腺淋巴结分组-1
• 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组(Level I)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腋顶/锁骨下)
正规LI、LII清扫者,ALN复发率0.8%-3% 未行手术清扫或放疗者,ALN复发率10%-30% 不完全清扫者ALN复发率3%-19%,且与标本 中淋巴结检出数相关: 检出数为0时,复发率为13%-19% 检出数0-5枚时,复发率3%-7.8% 检出数>5枚时,复发率<3%
ALN(-)原发肿瘤≥5cm乳房切除术后 未放疗者胸壁复发
LI+LII(+), 但LIII(-):0%(0/9) LI+LII+LIII(+):45%(5/11)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预测单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区淋巴结转移预测多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放疗对pT3-4N0M0者LRF的影响
• 放疗与不放疗者,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0.2%、 3.7%,P=0.001 • 区域淋巴结(锁上和腋窝)放疗与不放疗 者复发率分别为5%、4% • pT3-4N0M0者胸壁放疗明显降低了胸壁复 发率,但腋窝和锁骨上放疗与否对区域淋 巴结复发率无明显的影响
J Clin Oncol,2005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6, 65(1): 40-44,
常见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及放疗适应症

常见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及放疗适应症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肿瘤患者。
治疗恶性肿瘤的原则是多样化的,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方法。
本文将讨论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及放疗的适应症。
一、常见恶性肿瘤治疗原则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手术切除可以有效地清除病灶,减少转移风险。
手术切除的原则包括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保留正常组织功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来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体内,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程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整体情况来确定。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放疗可以在手术前、术中或术后进行。
主要适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肿瘤、术后残留肿瘤、转移灶控制等情况。
放疗的疗程和剂量也根据肿瘤类型和患者整体情况来确定。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特定的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针对性强、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适应症有限,只适用于具有特定基因异常的患者。
二、恶性肿瘤放疗适应症1. 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放疗在其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放疗适应症包括早期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局部进展无转移的患者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等。
2.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放疗适应症包括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前放疗以缩小肿瘤体积等。
3.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放疗适应症包括局部进展的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等。
4. 胃癌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代表,放疗在胃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放疗适应症包括胃癌术前的辅助治疗、局部晚期的放疗等。
5. 头颈部肿瘤头颈部肿瘤是放疗的常见适应症之一,包括鼻咽癌、扁桃体癌、声门下癌等。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

手术切除乳房、胸大肌、胸小 肌、腋窝淋巴结等组织,并进 行淋巴结清扫。
手术后需要进行伤口护理和康 复训练,以促进术后恢复。
02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 用
放疗的定义和原理
放疗定义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 种方法,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消灭 肿瘤细胞的目的。
放疗原理
放射线以电离辐射的形式作用于 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DNA双 螺旋结构断裂,进一步导致肿瘤 细胞死亡。
3
注意事项
患者在放疗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05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未 来展望
放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放疗设备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放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如质子束治疗、光子束 治疗等新型放疗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治疗效果。
图像引导放疗
降低转移风险
放疗可以降低乳腺癌转移 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某些 高危患者。
提高生存率
放疗与化疗等综合治疗手 段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 患者的生存率。
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短期副作用
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红肿、疲劳、恶心等副作用,但 多数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药物治
疗和护理缓解。
长期副作用
放疗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 定损伤,如乳腺组织的纤维化、肌 肉萎缩等,可能导致乳房变形、肌 肉僵硬等问题。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手 术记录和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是
否需要进行放疗。
制定放疗计划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包括放疗
的范围、剂量和时间等。
身体准备
放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接受 放疗,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化妆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后放疗
宋 锐
精品课件
❖乳腺癌的保乳术 ❖乳腺癌的根治术及改良根治
术
精品课件
❖ 保乳术是指完整切除肿块块及腋淋巴结清扫。 ❖ 乳腺癌根治手术是指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
、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 改良术由两种,一种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一种是指保留胸大小肌,前者淋巴结清除范围 与根治术相仿,后者不能清除腋上组淋巴结。
精品课件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精品课件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根治术后放疗适应症:
❖在乳腺癌术后普遍接受辅助化疗和内分泌 治疗的前提下,术后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 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或腋 窝淋巴结阳性>4个患者,或1-3个淋巴结阳 性但检测不彻底者。
精品课件
❖照射部位:
❖改良根治术后照射靶区包括同侧胸部和锁 骨上下区,有指征时照射腋窝或内乳淋巴 结引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症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首次放疗应在术后 4~6 周内,切口愈合后开始放疗。
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
全乳照射剂量45~50 Gy,1.8~2 Gy/次,5 次/周。
全乳照射结束后,一般需要瘤床区补量 10~16 Gy,5~8 次。
在无淋巴引流区照射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大分割」方案,即2.66 Gy,16 次,总剂量 42.5 Gy,或其他等效生物剂量的分割方式。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具有下列高危预后因素之一, 需术后放疗: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 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
(2)淋巴结转移≥ 4 个。
(3)淋巴结转移 1~3 个的 T1/T2 患者, 其中包含至少下列一项因素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放疗更有意义:年龄≤ 40 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 个时转移比例>20%,激素受体阴性,HER-2/neu 过表达等。
胸壁和锁骨上是最常见(80%)的复发部位,是术后放疗的主要靶区;T3N0患者可以考虑单纯胸壁照射术后辅助放疗,常规剂量为50 Gy/5 周/25 次,对于高度怀疑有残留的区域可局部加量至 60~66 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