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文章的景物描写更生动

合集下载

写景作文十大要素和技巧

写景作文十大要素和技巧

技巧: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和描写。

要想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优美,就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优美词语、俗语以及引用古诗词或名言警句进行描写。

运用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使景物有声有色。

注重客观事实,动静结合进行观察。

多进行合理的联想。

注意注入人物的感情。

写景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122 42 1评论分享举报匿名用户推荐于2017-12-15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

但是怎么抓,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第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描写景物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下是一些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1. 观察细致:要描写好景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注意景物的细节和特点,例如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等。

2. 运用感官:通过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景物的魅力。

3.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4. 选择合适的角度:选择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景物的特点和魅力。

5. 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景物时,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进行描写,让读者更加清
晰地了解景物的全貌。

6. 运用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景物或者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可以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和魅力。

7.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描写景物时,语言要准确、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平淡或者晦涩的语言。

总之,描写景物需要观察细致、运用多种感官和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角度和顺序、运用对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景物描写文章。

“六个结合”绘美景——写景散文的读与写

“六个结合”绘美景——写景散文的读与写

“六个结合”绘美景——写景散文的读与写写景的文章,为了描绘一幅幅清新、优美、灵动、引人的画面,常常在写法上做到六个结合。

注意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读、写此类文章。

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

写景时,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结合起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可以多角度地展示景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准确、全面、深刻的印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就是从视觉、听觉、味觉几个方面描绘了儿童心中美丽欢愉、富有情趣、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生活,从中表现出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儿童心灵世界。

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

写景时,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可以静衬动或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态美,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好地展示事物特点。

如《海滨仲夏夜》第一自然段就动静结合,形象地描绘出夏日夕阳映照下的大海壮美的景色,霞光与波浪相映成趣,“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一句,既写出大海的色彩之美,又给人以强烈的动感,生动地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情状。

三、实写与想象相结合。

写景时,把实写与想象结合起来,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增添文章情趣,引发读者的想象,更好地寄寓作者的感情。

如《济南的冬天》第二自然段,作者把实写虚写相结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小雪后山的美丽形象、动人的神韵,“害羞”的情态和“粉色”的容颜,使文章极富情趣,充分表现了济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四、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写景时,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可以使文章情景交融,给读者以更好的审美享受。

如朱自清的《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喜悦、赞美之情,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典范之作。

结尾三段,作者在前面描绘五幅图画的基础上更是放声高歌,赞美之情喷涌而出,新颖的比喻,明快的节奏,使春天蓬勃的生机、美好的前景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使读者沉醉于语言美和思想美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之中。

五、写景与写人相结合。

美好的景色只有通过人的观赏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写景文章用时间顺序的好处

写景文章用时间顺序的好处

写景文章用时间顺序的好处写景文章是一种通过文字描绘自然风光或者人文景观的文学体裁。

在写景文章中,使用时间顺序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景物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写景文章用时间顺序的好处。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通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变化,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线和逻辑。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读者能够更加流畅地阅读和理解文章。

时间顺序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描述景物,读者可以像亲眼目睹一样感受到景物的变化。

时间顺序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描写更加具体生动。

通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变化,可以有条理地展示景物的各个方面。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描写更加有层次感,细节更加丰富,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景物的美丽与壮观。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流畅优美。

通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语言,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节奏更加流畅,读起来更加舒畅。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叙述更加有条理。

通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景物的变化,可以使文章的叙述更加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时间顺序可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叙述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写景文章用时间顺序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时间顺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变化,描写更加具体生动,语言更加流畅优美,叙述更加有条理。

因此,在写景文章时,使用时间顺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手法。

通过合理运用时间顺序,我们可以写出更加优秀的写景文章,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让景物描写生动而有情致———“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景物描写生动而有情致———“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哈尔滨市爱建学校蔡晓琳课前说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

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多为借景抒情性古文与诗歌。

本单元的作文主题为“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景物描写在记叙性作文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衬托心情,烘托气氛,为文章增色。

八年级学生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不陌生,可是如何将景物描写在恰当的地方写生动,更好地衬托作者的心情却并不容易。

由此我认真思索,想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引导他们感受到作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实践的结果是可喜的,课堂上我通过“添句子,让景物变生动”“创情境,让情与景相融合”和“改作文,让文章生动形象”三个环节的思维训练和写句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训练阶梯,引导学生逐步把握写景方法,最后达到了用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作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如何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更生动和让景与情更好相融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联想和思维拓展,从而更生动地进行景物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更生动和让景与情更好相融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联想和思维拓展,从而更生动地进行景物描写。

一、导入语师:同学们,世间万物都有灵性,一花一草,一云一雨,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情感。

许多名家大师就经常把这些景物朋友请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哪位同学能说说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中有出色的景物描写?那你认为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哪些作用呢?凡是写人记事、表达情感的文章,景物描写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交代背景;2.渲染气氛;3.衬托心情;4.推动情节发展;5.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文章主题;师:我们一同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更生动;二是如何让景与情更好地融合,探究写好景物描写的奥秘。

事物描写作文技巧

事物描写作文技巧

事物描写作文技巧1、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例如:朱自清《背影》一文结尾:“我与父亲不相逢已二年余,我最无法忘掉的就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结尾,轻易步入主题,就更容易并使中心注重,读者念出来也难把握住诀窍,掌控内容,深刻介绍主题。

2、景物描写开头法用景物描绘可以图形气氛,促进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求出下文。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金黄的大斗笠》中结尾:“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滚去一团乌云,风发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表明存有雨将至,为下文送来伞并作了较好的铺垫。

3、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精妙的提及与文章有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做为自己文章的结尾,能够并使文章生动活泼,念去令人平易近人,迎合读者。

如:学生习作《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学生习作《草》结尾提及白居易《草》并作结尾“春草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4、抒情式结尾法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例如:《春》一文结尾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去了,春天的脚步将近了。

”结尾就运用反反复复拟人手法抒发了作者期盼春天的猛烈感情。

又如:学生习作《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关于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

关于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

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关于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在写景散文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筑一篇优秀的散文。

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这就是说,情和景在名称上有所区别,事实上却是不可分离的。

以下就来谈谈写好写景散文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步骤。

一、写景有序,状物井然。

写景需掌握一定的顺序,可以着眼于时间,也可以着眼于空间,还可以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

例如朱自清的《春》,就是按春天里生物的生长顺序来安排文章顺序的。

文中先写春草,因为它是春的使者,随后又写了桃树、杏树、梨树、野花等,春色渐浓,春意日趋盎然。

而《荷塘月色》则着眼于空间,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然后再写周遭的景色。

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及时变换写作的角度,可以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也可将近景描写与远景描写相结合,使景物更具深度;还可将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得景物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

二、精选景致,融情入景。

写景散文不单单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感情,表现个人的喜怒哀乐。

如果能在写景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确。

其中,表达个人感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透过文字传达出来。

例如史铁生在《地坛》里写地坛石门中的落日和雨燕,落日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田地都叫喊得苍凉,把破败和荒凉之景写得饱含生机,有力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五觉并用,描绘具体。

天下景物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写景时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对其进行具体描绘,使所写景物特征鲜明、形象生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景物作多重感知,绘声绘色,绘形绘神,这样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描写自然风光的艺术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描写自然风光的艺术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描写自然风光的艺术技巧自然风光是语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描写自然风光的艺术技巧。

一、细腻的感官描写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可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来营造出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运用五感,如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和味觉,来形容自然风景的特点。

例如,“远山如黛,似丝绸般柔软的云朵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样的描写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景象之中。

二、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拟人手法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使描写更具有生动感和抽象感。

比如,“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静静地倒映着天空的颜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人们面前展开。

”这样的描写增加了景色的想象感,使读者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深化文章中的对比和矛盾对比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一种常见技巧,它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变化。

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黑与白、高与低、冷与热等等,来强调景物的独特之处。

例如,“山峦与湖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峦挺拔高耸,而湖泊则宁静深邃,形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图。

”四、运用细节描写展示特定景物特征细节描写是描写自然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而精确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景物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枝繁叶茂的树木中,一只鸟儿轻轻地歌唱着,它的歌声如同晨钟般清脆悦耳,引起了大自然的回应。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整个画面,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五、运用比较和夸张手法增强描写效果比较和夸张是描写自然风光时增强描写效果的两个重要手法。

通过比较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异,或夸张景物的特点,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远处的山峦像是一条巨龙,蜿蜒而行,气势磅礴。

”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山峦的壮丽和威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运用诗意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语言的美感是描写自然风光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使文章的景物描写更生动?
一、亲身感受,做到胸有成竹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捏造。

如果要写春天的景物,我们就要到郊外、到田野、到公园去走一走,仔细观察春风、春雨、花草树木等景物的特点。

可以用眼睛去看,看景物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用耳朵去听,听春雨的沙沙、小溪的叮咚、小鸟的鸣叫;用鼻子去闻,闻花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用身体去触,脚踏草坪的松软,手摸湖水的清凉,……调动一切感官亲临其境,让春天映在自己的眼里,美在自己的心里。

认识春天,了解春天,感受春天,这样“胸有成竹”,写起来才能言之有物、得心应手。

二、掌握方法,做到生动具体
(一)按照一定的顺序。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写景的文章通常可以按照“移步换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来写。

(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范例,作者巧借修辞来描写美丽的自然景物,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和借鉴。

1、拟人。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景,就是把景物当成人来写,让其有感情,有思想,会歌舞,会说笑。

如《林海》一课:“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兴安岭当做一位温柔而美丽的姑娘来写,形象的写出了兴安岭山顶青松林立,山腰白桦密集,山脚开满五颜六色的野花的美丽景色。

2、比喻。

在文章中恰当的运用比喻的手法,会使笔下那些美妙的景物更生动形象。

如“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这里把柳树比作仙女,就写出柳枝轻舞的婀娜多姿。

再如“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作者把春雨比作音乐家和蚕宝宝,富有情趣,生动传神。

3、排比。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传神。

如“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花儿笑起来了,小河动起来了,鱼群游起来了……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

”再如《火烧云》一课“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个片断作者运用排比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变化进行描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