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合集下载

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8min.(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一)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教师指导: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

答案提示:生活区域:黑龙江、长白山一带(白山黑水);生活特点:善骑射,战斗力强,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生活状况:受辽的控制和压迫教师指导: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起源于先秦的肃慎,隋唐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到五代时改名叫女真。

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白山黑水中。

女真族的生活特点是游牧和渔猎。

从材料中可知,女真族不仅身体强悍,素质好,还善于骑射。

辽朝皇帝耶律延禧昏庸无道,朝纲败坏,在其统治下的女真族更是受到辽国人的欺辱压榨,逐渐统一强大起来的女真族在完颜部完颜阿骨打为首领导的部落联盟下,发起了抗击辽国的战争。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迁都于燕京,后在汉族和片,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养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介绍女真族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述女真族崛起。

答案提示:统一: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金、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巩固统治: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教师指导:从材料“辽以镔铁为国号,取名之义是因为镔铁坚硬。

镔铁虽然坚硬,但它终会腐蚀朽坏,只有金不会变易不会朽坏,最为珍贵。

”可以看出女真族想要灭辽的决心。

3、问题探究:结合上节课辽、西夏所学内容思考,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有何共同点?这反映了什么?答案提示: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反映了民族间的交融有利于社会进步;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化的。

生:结合教材37页内容,简述女真族崛起的过程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问题,尝试初步作答。

详细介绍女真族崛起的过程。

讲述女真文字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七年级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完颜阿骨打建金,靖康之变,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绍兴和议,女真人南迁,金迁都,金建卢沟桥,金一系列汉化政策,各民族互相学习。

2、能力: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和生成及教师的引导、启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金的崛起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图片、文字资料,学习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在学习岳飞抗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方法。

3、在学习宋金对峙对两国的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史料,学习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来研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并且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岳飞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教学重点: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四、教学过程:导入请大家欣赏一些北京的美景。

(幻灯片出示,配有音乐)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

你知道燕京八景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名的吗?(学生回答)燕京八景是从金朝开始出名的,那你了解金的历史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4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板书第24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连接语:首先请看金的崛起。

(1)金的崛起:(板书)(幻灯片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请看这幅地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在辽的领地还有一个民族,就是女真族。

女真即隋唐时的靺鞨,今满族的祖先。

兴起于白山黑水即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

(出示幻灯片长白山和黑龙江)女真人怎么生活呢?请看这两幅图片。

(出示女真猎人及女真骑士图)(学生回答)女真以狩猎和游牧维持生活,善骑射,崇尚武功。

他们长期受辽的歧视和压迫,辽掠夺女真的资源,强索女真人猎取食物的好帮手海东青,并强迫女真人缴纳贡品,贡献美女,对不奉命者杖打或诛杀,引起女真人的强烈反抗。

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示例二篇

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示例二篇

第十一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例如二第十一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例如二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期间的详细历史事件和背景。

2. 掌握金与南宋之间的军事对抗和外交斗争。

3. 理解金与南宋对立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教学重点:1. 金与南宋之间的军事对抗和外交斗争。

2. 金与南宋对立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教学难点:1. 对金与南宋之间的对抗理解并总结其原因和结果。

2. 分析金与南宋对立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教学准备:教材《中国历史》P125,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金与南宋之间的对峙期间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习前几堂课的内容。

Step 2:讲述金与南宋的对峙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讲解金与南宋的对峙期间的详细历史事件和背景,包括金兵南侵的原因、金与南宋的军事对抗和外交斗争等。

Step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让他们讨论金与南宋对峙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并总结成报告。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作为发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Step 4: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报告,然后进展讨论和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小组的观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出问题。

Step 5:概括总结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概括总结金与南宋对峙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Step 6:课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案例和问题,让学生进展课堂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展小结,并展示下节课的预告。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方式:1. 多媒体展示。

2. 分组讨论。

3. 教师引导和学生互动。

教具运用:1. 多媒体课件。

2. 黑板。

3. 图片和图表。

教学反响: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课堂练习,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响和指导。

第十一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例如二精选2篇〔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可以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并可以分析双方的优势和优势;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才能,使其可以根据历史背景和事件推断出相关的原因和结果;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探究精神。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影响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影响。

2. 教学难点:金与南宋对峙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实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图像展示法:运用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材或历史资料。

2. 历史图片和地图:准备与金与南宋对峙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地图。

3.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相关问题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靖康之变、岳飞抗金等,让学生深入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实质。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与南宋对峙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6. 作业布置: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内容。

8. 课后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金与南宋之间的主要战争和和平条约。

3. 分析金与南宋对峙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的兴起与南宋的建立金朝的建立和扩张南宋的建立和官方立场2. 两国关系与战争岳飞抗金郾城之战、采石矶之战等重要战役和议与和约的签订3. 对峙期间的文化交流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南北文化差异与融合4. 对峙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民族关系与中国历史进程5. 总结与反思金与南宋对峙的概括性回顾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重要战役和和平条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对峙期间的文化交流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金与南宋对峙事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图片:金与南宋时期的历史图片、战争地图等。

3. 视频:相关历史纪录片、战役片段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历史博客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等完成质量。

3. 批判性思维:学生对金与南宋对峙事件的分析、评价及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

4. 团队协作: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协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金和南宋的统治者、将领、使节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再现历史事件。

2. 辩论赛:组织学生就金与南宋对峙的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制作展板:学生分组制作金与南宋对峙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展板,并进行展示。

4. 历史地图绘制:让学生根据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绘制相关地图,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认识。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女真的兴起和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初年金军的南下;黄天荡战役;岳飞、岳家军和郾城大捷;岳飞被害;1141年宋金和议。

2、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思想认识目标:①女真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对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③金对北宋的战争是掠夺性的战争,北宋政府中以李纲为首的抗战派的抗金斗争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尊敬,而投降派的可耻行径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唾弃。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女真的兴起和岳飞的抗金斗争。

难点是金对辽战争前后性质的变化和宋金战争的性质(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隋唐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曾居住过少数民族靺鞨族,它对于开发和发展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女真人。

2、讲授新课一、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1、女真人的生活女真人就是唐朝黑水靺鞨的后裔,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女真地区物产丰富,有黄金、人参、珍珠、牛、马、麋鹿、狐貂、海东青等。

特别是海东青,尤为珍稀名贵,是捕捉天鹅的能手,常是辽向女真勒索的重要物品。

女真人在9世纪时还过着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社会生活。

10世纪末,女真族的完颜部,开始从事农业活动,饲养牲畜,逐渐定居下来。

定居点主要在按出虎水(今哈尔滨东南阿什河)流域,并开始了冶铁,用铁制造农具和武器。

2、女真的统一契丹统治者对女真人采取分化政策,他们把女真人的一部分,强行迁入辽境,编入辽的户籍,直接加以控制。

这部分女真人,以后就逐渐同契丹、汉族融合。

对居留原地的女真人,契丹统治者进行种种的压迫和勒索。

当时女真族有十几个部落,其中以按出虎水的完颜部最强大。

11世纪中期,乌古任完颜部首领时,用铁制造农具和兵器,力量日益兴盛,邻近部落纠纷归顺。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案标题: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目标:1. 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对峙;3. 探讨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金与南宋时期的地图,并引导学生了解金与南宋的基本情况;2. 提问:你们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什么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原因,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局势、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建立等;2. 分析金与南宋的军事对峙,包括金军与南宋军队的实力对比、战略部署以及重要战役;3. 探讨金与南宋的政治对峙,包括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统治方式以及对内对外的政策;4. 分析金与南宋的文化对峙,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和交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这些案例的观点和分析;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四、思考拓展(10分钟)1. 提问:金与南宋的对峙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解;3. 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金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金与南宋对峙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中提到的案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撰写论文或进行小组报告;2. 学生可以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扮演金与南宋的重要人物,讨论他们在对峙中的思考和决策;3.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地理探究,了解金与南宋时期的地理环境对对峙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后,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金灭北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北宋的兴衰以及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学生对于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掌握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和议的内容,认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宋金和议的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前布置课堂任务。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出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北宋的兴衰历程,然后呈现金灭北宋的过程,以及南宋的建立。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金灭北宋后,南宋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金的建立及灭辽和北宋(靖康之变),南宋的建立及岳飞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史实。

②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①在学习岳飞抗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方法。

②在学习宋金对峙对两国的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史料,学习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来研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②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金的崛起以及宋金的对峙【教学难点】如何客观看待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学习(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0 世纪末学会农业耕作和制造铁器。

12 世纪初,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

(扩展: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

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称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州族”。

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认为与满族不同。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金的建立(>>>PPT播放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画像)建立时间:1115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都城: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南)(>>>PPT播放女真画像)2.完颜阿骨打(1068—1123),金太祖女真部落的杰出首领,金国开国皇帝,又名完颜旻。

一生驰骋疆场,完成建国与灭辽两件大事,为女真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对女真部落联盟组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对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PPT播放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

)3.知识扩展:金朝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金朝统治中原地区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提倡儒学。

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

金朝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

为满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内容命题的需求,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史书。

(>>>PPT播放金、辽、北宋并立形势图)(二)金灭辽及北宋1. 金灭辽(>>>PPT播放金灭辽示意图)背景:辽的统治越来越腐朽;宋金协议共同灭辽。

时间:1125年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的大败。

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金在于北宋联兵抗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2.金灭北宋(>>>PPT播放金灭北宋示意图)背景:北宋政治腐败、军事上的无能。

时间:1127年北宋灭亡3.靖康之难1127年冬天,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史称“靖康之变”。

思考:北宋为什么在金兵的攻击下这么快就灭亡了?答: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与金交战时常常不战而逃。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

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对此,金军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三)南宋的偏安1.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PPT播放赵构画像)2.岳飞抗金(>>>PPT展示岳母刺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开封失陷,徽、钦二帝被俘。

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立志要恢复中原。

岳母看到国家沦亡,心里十分悲愤,为教儿不忘靖康之耻,特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剌上“精忠报国”4个字。

岳飞透过铜镜看到背上“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了一点,就问道:“娘亲,您刺的‘精忠报国’4个字,孩儿终生不忘。

可不知‘国’字少了一点是何道理?”岳母拭泪答日:“这少一点,乃指国家没有皇帝呀!我儿一定要救国救君,报仇雪耻呀!”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功绩: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郾城大捷)结果: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PPT播放岳飞手迹)还我河山。

表达了岳飞对金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复中原的决心。

3. 动脑筋: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答:①岳飞抗金是正义的,符合人民愿望,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这是岳飞抗金取胜的根本原因。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比较强。

③其他抗金将领对金的斗争,支援和配合了岳飞的抗金斗争。

4.莫须有(>>>PPT播放莫须有视频)思考:历史上都是将军打了胜仗受到奖赏,打了败仗受到惩罚,为什么宋高宗、秦桧在岳飞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还将他杀害?答:①担心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②担心抗金胜利后,被俘的皇帝回来,自己帝位不保;③妥协投降派一心议和,而岳飞等成为议和的障碍。

(>>>PPT播放岳王庙一系列图片)5.动脑筋: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答: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飞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6.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三、课堂总结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他们在反抗压迫中强大,建立了政权,推翻辽朝。

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导致北宋的灭亡,也即靖康之耻。

南宋建立后,在抗金的过程中,涌现出以岳飞为代表的一大批抗金名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

绍兴合议,是建立在南宋屈辱基础上的合议,但是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四、课堂练习1.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C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C.金军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D.宋金和议2.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是( B )A.对少数民族称臣B.向少数民族送银两C.对少数民族割地求和D.都被少数民族打败后订立盟约议和3.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B )A、对宋称臣B、北宋送“岁币”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D、辽夏推行汉法4.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D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

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

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材料一是北宋材料二是南宋(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澶渊之盟和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

两次议和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

在前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其中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和视频等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直观在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