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煤矿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围绕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展开研究与应用。
在介绍了煤矿压风机远程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在正文中,对压风机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技术在压风机领域的研究、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煤矿压风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以及系统性能测试与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为煤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研究、应用、系统设计、性能测试、优化、研究成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煤矿压风机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矿井的通风和安全。
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研究和应用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煤矿压风机领域的重要课题。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对压风机的远程监控、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这不仅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控制技术在压风机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压风机的运行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指挥。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煤矿生产的主流趋势,大大提高了煤矿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重点研究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探讨系统的优化和性能测试,旨在为煤矿压风机的自动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煤矿压风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撑,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压风机控制系统概述压风机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压缩空气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保证井下矿工的安全工作环境。
煤粉用轴流式通风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煤粉用轴流式通风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煤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重要燃料,而轴流式通风机是煤粉的常用输送工具。
为了提高煤粉输送的效率和安全性,设计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需求1. 控制参数: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控轴流式通风机的转速、温度、湿度等参数。
2.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启停、自动调节转速和自动维护状态的功能,以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风险。
3. 报警功能:系统应具备异常报警功能,一旦发现转速异常、温度过高或湿度超标等情况,能够及时提醒操作人员。
4. 数据记录与分析:系统应能够记录轴流式通风机运行的各项参数数据,并且支持数据分析及历史查询功能,以便对系统运行进行评估和改进。
5. 安全性保障:系统应具备防止火灾、爆炸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的措施,同时具备自动停机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的功能。
三、系统设计1. 硬件配置a. 传感器:安装转速、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以实时监测相关参数。
b. 控制器: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
c. 执行机构:配备起停开关、转速调节设备和报警装置。
d. 电源:稳定的供电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软件设计a. 界面设计:基于人机交互的原则,设计一个直观易懂的用户界面,展示实时数据和控制按钮。
b. 参数监测与控制算法:编写控制算法以获取各项参数,实现自动启停、转速调节等功能。
c. 异常报警系统:设定预警和报警门限,并根据实时输入的参数进行判断,一旦参数超过门限,发出警报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d. 数据记录与分析:设计一个数据库,将轴流式通风机的各项参数数据进行记录与存储,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历史查询功能。
3. 安全措施a. 温度监测:安装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测轴流式通风机的温度,一旦温度过高,立即停机,并发出警报通知。
b. 防爆装置:在设计中考虑到煤粉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安装防爆装置,确保煤粉的输送过程安全可靠。
c. 火灾报警:安装火灾探测器,并与系统联动,一旦发现火灾,立即触发自动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煤矿压风机是煤矿生产中关键设备之一,其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全面分析了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意义、组成、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和优势,展示了其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
探讨了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指出其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发展,推动煤矿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研究和应用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应用、意义、组成、关键技术、应用案例、优势、前景、发展趋势1. 引言1.1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煤矿压风机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运行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煤矿压风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压风机的控制和监测中。
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煤矿压风机的各项参数,并通过控制器实时监控和调节煤矿压风机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对煤矿压风机的远程实时控制和监测。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还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煤矿压风机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也为煤矿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可靠的生产管理手段,为煤矿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的发展,必将推动煤矿行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2. 正文2.1 煤矿压风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意义煤矿压风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煤矿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可以极大地提高煤矿压风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压风机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
煤矿主扇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方案

主扇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方案2020年10月目录第一节设计原则及依据 (1)1.1 设计原则 (1)1.2 设计依据 (1)第二节技术参数 (2)2.1 系统适用环境 (2)2.2 技术参数 (2)第三节系统主要特性 (3)3.1 灵活性 (3)3.2 维护的简易性 (3)3.3 设备的扩展性 (3)第四节系统建设 (3)4.1 系统概述及组成 (3)4.2 系统建设要求 (4)4.3 系统改造方案 (5)4.4 系统实现功能 (7)第一节设计原则及依据我公司本着“安全、先进、经济、可靠、可扩展性、灵活性”设计了本技术方案。
1.1 设计原则➢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改造后系统的功能、性能优质,运行可靠,在技术、管理方面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可靠性对工业控制系统来说,系统的可靠性是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必须确保设计的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可扩展性系统软件和硬件配置及系统结构具有前瞻性。
一方面,在考虑配置时,为系统今后的完善、提高留有充裕的扩展容量;另一方面,系统具有灵活的网络结构。
将来系统的扩展在本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设备即可实现,无须变更本期系统的软件、硬件,不影响本期系统的运行。
➢高性价比一是在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多做比较分析,从而使得系统结构、设备选型、系统整体性能具有高性价比。
二是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如配电装置,控制箱,线缆,仪表,传感器等),以减少改造投资费用,缩短系统施工周期。
➢灵活性系统的总体设计便于工程的分步实施,确保系统的改造、升级不影响正常生产,有利于实现老系统向新系统的平稳过渡。
依据煤矿生产现状,需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缩短影响生产时间,保证煤矿生产的连续性。
1.2 设计依据本设计方案中电控设备采用下列技术标准、规范及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GB3836.1-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4-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煤炭工业智能化矿井设计标准》GB/T 51272-2018➢《矿用现场总线》MT/T1130➢《矿用以太网》MT/T 1131➢GB 50215--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煤矿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成为煤矿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煤矿局部通风机在煤矿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控制煤矿井下环境,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煤矿局部通风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煤矿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介绍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局部通风机作为煤矿瓦斯抽采的重要装备之一,其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传统的局部通风机只能通过人工调节控制,存在安全隐患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因此,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提高局部通风机的性能,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旨在实现自动化、精确控制。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控制算法和执行器组成,实现对局部通风机的监控和控制。
其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安装多种传感器,如瓦斯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矿井环境参数。
2.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给控制系统,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3. 控制算法:智能控制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节局部通风机的运行状态,实现自动控制。
4. 执行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执行器控制局部通风机的运行,包括调节转速、控制程控风门等。
执行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要点在设计煤矿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可靠性:智能控制系统需要经受煤矿环境的考验,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确保系统能在恶劣条件下正常运行。
2. 安全性:煤矿作为危险行业,安全性是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首要考虑因素。
系统应具备自动报警功能,能够及时检测到瓦斯浓度超标、温度异常等危险情况,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
3. 灵活性:智能控制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矿井环境的需求。
针对煤矿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使用, 使系统控制的安全性、 可靠性大大提高, 也使风机运行的故障率大大 降低 , 不仅 节约 了 电能 , 而且 还提 高 了设 备 的 运转 率 。为 满 足 矿井 通 风 系统 自动控 制的要 求 , 系统 的具体设 计要 求 如下 :
蕾融 主● z ~ ’
}屯 挂
l
^垂 ● 蔓卜 — — ’ 捌 ■ 压 旧 ~-
羟
量 聋 ・ 舟k 一
I i W 4 I  ̄ . L
。 - 4 ‘ §
—
k - r
P L C控 制系 统具有 对 通风机 的 电动 机启 动 与运 行 , 进 行 监控 、 联 锁 和过 热 保护 等 功 能。P L C与 空气 压 力变 送 器 配合 使用 , 使 系统 控 制 的安 全性 、 可
强大. 智能化程度高保证 了风机的安全, 高效、 稳定运行。可 以对各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实现及时报警。
【 中 图分类 号 】 T D 6 3+ 5
1 、 引 言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3— 8 0 0 5 ( 2 0 1 3 ) 0 2— 0 0 3 0一 叭
送 器将 现场信 号 变换成 统一 的标 准信 号 ( 如 4— 2 0 m A直 流 电流 信 号 、 0 ~5 V直 流 电压信 号等 ) , 送人 A/ D转换 模块 进行 模数 转换 , 然后 送入 P L C , P L C
统提供 手 动 / 自动两种 工作 模 式 , 具有 现 场 控制 方 式 、 状 态 显 示 以 及 故 障报 2 2 模拟 量压 力输 入经 P I D运算 , 输 出模 拟量 控制 变频 器 。 警等 功能 。 2 . 3 在 自动方 式下 , 当井下 压 力低 于设定 压力 下 限时 , 两 组 风机 将 同时 在手 动方 式下 , 通 风机 通过 开 关进 行 控 制 , 不 受 矿 井 内气 压 的 影 响 。为 投入 工作 运行 , 同时并 发 出指示 和报警 信号 。 防止 通风 机疲 劳运 行 , 在任 何状 态下 风机 在 累计 运 行设 定时 间后 要 切换 至 另 2 . 4 模 拟量 瓦斯输 入 , 当矿井 瓦斯浓 度 大于设 定报 警 上 限时 , 发 出指示 台风机 运行 。A组 离心 通风 机与 B组离 心 通 风 机可 由二 位 开关 转 换 。循 和 报警 。当 瓦斯浓 度大 于设 定 断 电上 限时 , P L C将 切 断 工 作 面 和 风机 组 电 环次 数及 定 时时 间 可根 据 需 要 随 机设 定 。报 警 信 号 均 为 声 光形 式 , 声 报 警 源, 防止瓦 斯爆 炸 。 ( 电笛 ) 可 用按 钮解 除 , 报 警指 示在 故障 排除 后 自动消 失 。 2 . 5 运用温 度传 感器 测定 风 机组 定 子 温度 或 轴 承温 度 , 当 定子 温 度 或 在 自动 方式 下 , 利用 远传 空气 压 力传 感 器 检 测矿 井 内的气 压 信 号 , 用 变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矿井通风系统在矿山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矿工的健康和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合理设计和优化通风系统对于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1. 矿井通风系统的结构矿井通风系统可分为主风机系统、辅助风机系统和通风道路系统。
主风机系统是通风系统的核心,负责为矿井提供主要的通风动力;辅助风机系统则为主风机系统提供支持,保证矿井通风的全面和充分;通风道路系统则是通风气流的传输通道,要求通风道路布局合理,通风阻力小。
2. 矿井通风系统的参数设计在设计矿井通风系统时,需要确定一系列参数,包括通风量、风速、阻力损失、风机数量和位置等。
通风量决定了煤矿内部的空气流通情况,风速影响矿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阻力损失直接影响通风系统的能效,合理确定这些参数是通风系统设计的核心。
3. 矿井通风系统的控制设计矿井通风系统的控制设计包括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通风系统运行状态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参数,以适应矿山生产的不同需求。
二、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1. 优化风机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通风需求,合理配置风机数量和位置,避免盲目增加风机数量,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效。
可以采用CFD仿真技术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模拟,找出通风系统中的瓶颈和不足,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结构。
2. 优化风门和风堰设计通过合理设置风门和风堰,控制通风系统中的气流分布,避免气流短路和死角,提高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
在设计风门和风堰时,考虑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气流传输路径,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均匀通风。
3. 优化通风道路设计通风道路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风道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和能效。
在设计通风道路时,应考虑通风道路的长度、截面形状、材料和阻力损失,合理设计通风道路的曲线和分岔,降低通风道路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
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和现代化管理的不断推进,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矿井主通风机作为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策略: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方式来实现矿井主通风机的自动化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实际值和设定值来调整主通风机的转速,实现通风系统的动态稳定控制。
模糊控制则是一种能够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策略,其对主通风机转速的调节更具有灵活性和鲁棒性。
而神经网络控制则是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实现对主通风机的精确控制。
2. 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也开始引入智能化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矿井通风系统的需求,从而实现对主通风机的智能化控制。
3. 监测与诊断:矿井通风系统的监测与诊断技术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得到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测。
而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诊断技术则能够对主通风机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和定位。
目前,矿井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在一些煤矿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以某煤矿的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该煤矿的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了PID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对主通风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煤矿深部的实际工况自动调节主通风机的转速。
通过此系统的应用,煤矿主通风机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通风需求,从而保障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国内外的一些矿井中,还有一些关于主通风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煤矿风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统以工业控制plc为核心,主要由信号测取装置和传感(变送)器、上位机及通讯装置及其他设备组成。
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高保证了风机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可以对各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实现及时报警。
plc、变频器、离心风机、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d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30-01
1、引言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矿井内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政府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尤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可靠性、节能降耗等势在必行。
2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论文设计的风机控制系统主要是风机风量的调节中引入变频
器对风机风速的调节,据所需风量和风压大小通过变频器来调节风机的转速在节能和提高风机效率方面优点突出;系统采用plc和变频器与空气压力变送器配合使用,使系统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也使风机运行的故障率大大降低,不仅节约了电能,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
为满足矿井通风系统自动控制的要求,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2.1本系统提供手动/自动两种工作模式,具有状态显示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
2.2模拟量压力输入经pid运算,输出模拟量控制变频器。
2.3在自动方式下,当井下压力低于设定压力下限时,两组风机将同时投入工作运行,同时并发出指示和报警信号。
2.4模拟量瓦斯输入,当矿井瓦斯浓度大于设定报警上限时,发出指示和报警。
当瓦斯浓度大于设定断电上限时,plc将切断工作面和风机组电源,防止瓦斯爆炸。
2.5运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风机组定子温度或轴承温度,当定子温度或轴承温度超过设定报警上线时,发出指示和报警信号。
当定子温度或轴承温度超过设定风机组转换温度界线时,plc将切断指示和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当前运行风机组,在自动方式下并能自动接入另一台风机组运行,若在手动方式下,工作人员手动切换。
2.6为防止离心风机的疲劳运行,在任何状态下,风机在累计运行设定时间后都会自动切换至另一台风机组运行。
2.6.1 硬件组成
本系统的硬件电路由4台电动机,一台智能型电控柜(包括西门子变频器、plc、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一套压力传感器、断相相序保护装置以及供电主回路等构成。
该系统的核心是s7-200(cpu224)和micromaster 440。
micromaster 440是泵和风机类专用变频器,扩展功能强.cpu224集成了14点输入10点输出,共有24点数字量i/0,其模拟量扩展模块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且安装方便,满足设计需要。
2.6.2系统控制电路
plc输出软继电器触点q0.0, q0.2, q0.4, q0.6控制变频运行电路;q0.1、q0.3、q0.5、q0.7控制工频运行电路。
sa为转换开关,实现手动、自动控制切换。
当sa切在手动位时,通过sb1~sb4按钮分别起动4台水泵工频运行,sb5~sb8按钮分别停止4台离心风机工频运行.当sa在自动位时,由plc控制水泵进行变频或工频状态的起动、切换、停止运行,实现了系统的自由切换和工作状态的灵活选择。
2.6.3plc及变频器控制模块电路
plc及变频器控制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它包括时间控制电路、故障报警保护电路、断相相序保护电路。
2.6.4 软件设计
该系统除部分为顺序控制外,从总体上来看具有随机离散控制的特点。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设定由瓦斯浓度传感器传送来的瓦斯浓度值为d,用户设定不能超过的瓦斯浓度值为d0,气压传感器传来的压力为f1,用户要求的矿井内气压值为f2。
plc控制系统具有对通风机的电动机启动与运行,进行监控、联锁和过热保护等功能。
plc与空气压力变送器配合使用,使系统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也使通风机运行的故障率大大降低,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
为满足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自动控制的要求,设计如下的控制方
案:本系统提供手动 /自动两种工作模式,具有现场控制方式、状态显示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
在手动方式下,通风机通过开关进行控制,不受矿井内气压的影响。
为防止通风机疲劳运行,在任何状态下风机在累计运行设定时间后要切换至另一台风机运行。
a组离心通风机与b组离心通风机可由二位开关转换。
循环次数及定时时间可根据需要随机设定。
报警信号均为声光形式,声报警(电笛)可用按钮解除,报警指示在故障排除后自动消失。
在自动方式下,利用远传空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矿井内的气压信号,用变送器将现场信号变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如 4~20 ma 直流电流信号、0 ~5 v直流电压信号等),送入 a /d 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然后送入 plc,plc将检测到的气压值与设定的气压值进行比较和处理,输出信号控制通风机工作。
当矿井内的气压在一个大气压或在设定的某个大气压力数值以上,工作离心通风机与备用离心通风机循环工作;当出现突发事故,矿井内的气压低于设定的某个大气压力数值,工作离心通风机与备用离心通风机不再循环工作,并自动切换为同时工作,加大对矿井内的通风量,直至矿井内的气压升至设定的大气压力数值以上,工作通风机与备用离心通风机恢复循环工作。
3系统的控制效果
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主扇风机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有力地保证了主扇风机设备的经济、可靠运行,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在设计中以风机房为实施对象,有助于实现了风机房的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的设计和改造。
参考文献
[1]周九宁.可编程控制器在矿山设备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4,4(1):45—46
[2]马宁,孔红.s7-300plc和mm440变频器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傅贵,秦跃平,杨伟民,等.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