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025年贵州中考物理命题探究-电、磁学-第十五讲 电学实验实验3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返回目录
例 2 (2023江西改编)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使 用的器材如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10Ω)、两节 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例2题图 (1)连接电路前,电流表有示数,应该对电流表进行_调__零__.
返回目录
2.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 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甲
乙
丙
第2题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断__开__状态.
返回目录
(2)通电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且电 压表指针保持在3V的位置.小宏检查电路发现连线时错将导线接在了如 图乙所示的滑动变阻器____C_、__D_(填写字母)两个接线柱上.
2.4
3.0
电流I/A
0.10
0.18
0.26
0.30
A.减小误差
B.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返回目录
拓展 训 练 (6)第5次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同组的小东 同学断定是定值电阻断路.这个判断是_错__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理由是_若__定__值__电__阻__断__路__,__电__压__表__测__电__源__电__压__,__仍__有__示__数____. (7)同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虽然电压表内部电阻很大,但电路接通后 仍有微小电流流过电压表,请你根据这一事实并结合电路图分析判断, 实验中测得定值电阻的阻值比真实值偏_小___(选填“大”或“小”).
返回目录
特殊方法测电阻(定值电阻R0阻值已知,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1max)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阅历,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是电学中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以前的教材在支配这一内容时,是对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最终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本节支配了测量小灯泡电阻的试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答案”,从而“能看出其中的规律”。
这两种支配都能使学生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但不同的是,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索,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和能力培育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察学生只对操作感兴趣,对于分析试验数据得结论、对试验过程的评估这两个环节不感兴趣。
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这节课的问题,举了一些科学家觉察科学规律的例子,很多规律和发明并不是有意去商量得出的,而是科学家们在商量问题时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无意得到的,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
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少的小分明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感觉不好用,有心人觉察了才发明出更好用的。
同学们假如坚持去分析评估,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不定你们也能觉察新的科学规律,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
这样激励学生去分析评估。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这样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分析,我信任,学生的能力确定会提高,将来的发明家中就会有我们的学生。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2第七章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学问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作为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并能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获得新的觉察,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把前后学问进行联系,完成学问的系统化。
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用)

测量小灯泡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学习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测量电阻的方法;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3、了解灯丝的电阻的特性;4、通过测量小灯泡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5、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学前准备:㈠欧姆定律的内容: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㈢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
一.实验目的:①会用电压表测电压,会用电流表测电流;②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二.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得三.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测量灯泡两端的、测量通过灯泡电流的、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其电流的。
四.实验电路图及连接实物:五.实验步骤:1.检查电路中的器材,观察小灯泡上标注的电压,观察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量程。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①开关应;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选择,“+”“-”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接入,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④爱护实验器材。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注意: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灯泡上标注的电压)、较亮光,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列的表格。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5.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感觉温度电阻R/Ω1 灯泡暗红2 微弱发光3 正常发光4 较亮光平均电阻阻,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
为什么本实验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八.反思与拓展:由于电流表又叫安培表,电压表又叫伏特表,故此种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也叫伏安法。
若给两块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该怎么测小灯泡电阻?(安阻法)若给两块电压表又该怎么测量小灯泡电阻?(伏阻法)巩固练习:1、某同学按图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端(选填:“左”或“右”)。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9、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10、我们还有这样的困惑:
11、现象:小灯泡的电阻会有稍微增大的现 象。 ★本次实验的结论: 结论:灯泡越亮,说明灯泡的温度越高。 因此灯丝电阻的大小受本身的温度升高而 增大,而与电压无关。同时灯泡使用的时 间越长,温度也会升高,电阻增大!
达标测试、反馈提高:
1、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未知电阻R时所 画的电路图,由于粗心,他没有画出电压表和 甲 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是 ,电流表 是 乙 ;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当他将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表甲 减小 ,表乙的示数将 减小 的示数将 。
Rx
甲
乙
P
7、王铭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 路,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 光,电压表示数正常,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他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你认为正确 的是( )B A.连接灯泡时用导线将两个连线柱短路了 B.连接电流表时用导线将两个接线柱短路 了 C.电流表内部线圈烧断了 D.电流表完好,连线柱没有与导线接通
5、 实验步骤:
6、实验操作的流程图★
电路正常,各个电学 元件正常工作。 移动滑片P调节电路,记录电压 表、电流表示数及灯泡亮度,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公式算出不同 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
分析实验数据,提出新的问题,供大家 讨论! 数据理想,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 实验数据不理想,可能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正确连 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 电路故障,如小灯泡始 终不亮或电表无示数等 情况。
纪台一中
张春玲
课内探究学案
1、实验原理:
•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电阻的大小 R=U/I,所以只要我们测出导体两端的电 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再根据公式R=U/I 即可以求出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测电阻。
14.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复习引入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由欧姆定律 I
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 二、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灯工作时的 电阻。 三、实验原理: 。 四、实验器材:学生电源、2.5V 小灯泡、开关、导 线、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 、测量通过灯 泡电流的 、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其电 流的 。
(五)评估与交流
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电阻的阻值。 器材:电源(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定值电阻(10Ω )。 步骤: 1.如图连接电路。 2.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读电压表、电流表。 3.根据 R=U/I 算出 R。 表明: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师: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呢? 引导: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师: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生:是温度。 师:对了,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灯丝的电阻和温度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分析数据表 格,相互交流。 学生分析讨论。 生: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师:对了,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 点。 (五)评估与交流 1.同学们了解到得到结论的方法有多种,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 2.实验的分析与论证要注意技巧,学会排查现象发生的原因。 3.实验数据的填写要尊重实验的事实,不能妄加改动,随意设置。 某同学按图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 3.8V 的小灯泡进 行实验。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课型 教 学 目 标 新授 课题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电阻 课时 1 单位 荣成二十一中 时 间 学 法 2009 年 11 月 刘华君 执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前应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01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避免短路或断路现象的发生。
02
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缓慢移动滑片,避免电流或电压的突变对电路元件造成损坏。
0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避免超过量程而损坏电表。
04
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电路连接,以确保安全。
实验结果与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数据表格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电压值、电流值以及计算得到的电阻值。这些数据可以整理成表格形式,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表格应包含序号、电压值、电流值和电阻值等列。其中,序号用于标识每次测量的顺序,电压值和电流值分别记录每次测量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电阻值则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的。
数据记录与处理技巧
设计数据表格 及时记录数据 处理异常数据 计算平均值 为了方便记录和处理数据,可以设计一个包含序号、电压值、电流值和电阻值等列的数据表格。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如电压表或电流表指针突然偏转很大等),要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在每次调节后,要及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或混淆。 将所有测量得到的小灯泡的电阻值相加后求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触电阻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导线与灯泡、电阻箱等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改进后实验效果对比
由于接触电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且重复性差。
采用四端接法并控制温度因素后,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重复性得到显著提高。
改进后
改进前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答:用欧姆表测量时,灯泡的温度较 低,电阻较小,而实验测量时,灯泡 的温度较高,电阻较大。
4.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导体电阻的实验中。 (1)在圈内填电表的符号,并把图的实物对应连 接起来.(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3)实验中应测量物理量是电压 和 电流 ,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右 端(填 “左”或“右”),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 是: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
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1.实验电路图设计:
R
A V
2.连接实物电路:
3.分析数据 次 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2 4 6
0.2 0.4 0.58
10 10
10.3
10.1
被测电阻的阻值取 10.1
Ω
4.画出图像
I I
U 测定值电阻
U
测定小灯泡 电阻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段导体的电阻,其实 验方案与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示数如图 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 10 V,电流表 的示数 0.2 A.导体的电阻是 50 Ω。
• 3、有一个标有“2.5V 0.3A”的小电灯,李 燕计算它的灯丝电阻是8.3Ω,但用欧姆表 (测量电阻的仪表)测得的结果是2.5Ω关 于这种差异,这是为什么?
A
表达式:Rx=
I2R0 I1-I2
典型例题
例1.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 必要的是( B ) A.连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B.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 电源的正极 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 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使变 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1.我们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应知道: 电压表 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 (1)它是用_________ 电流表 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再 用_________ R=U/I 求出灯泡的电阻。实验 根据公式_________ 中为了方便地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 滑动变阻器 。 的电流,我们还需要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 _________ 电阻最大端 。 片应置于_________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应用欧姆定律,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过程和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的兴趣培养。
【重、难点】1、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2、掌握电阻的特性。
课前预习学案:各小组预习课本29-30页内容看看能否完成以下问题:1、如何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电压?2、如何计算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3、我们要测量灯泡的电阻该选用哪些器材?4、如果要多测几次我们如何改变电压?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你们还有哪些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合作探究:1、要想测得灯泡的电阻,我们用到的原理是:2、我们选择的器材:3、我们设计的电路图:4、实验注意事项:5、实验步骤:6、进行实验:7、通过实验我们记录了这样的数据:8、实验中我们遇到的问题:9、我们是这样解决的:10、我们还有这样的困惑:1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二、达标测试、反馈提高:1、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2、你们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你如何解释?3、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测得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则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
4、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则电流表量程应选,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的位置;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测量时将电压,获得几组数据。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未知电阻R时所画的电路图,由于粗心,他没有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是,电流表是;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当他将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表甲的示数将,表乙的示数将。
7、王铭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正常,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他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连接灯泡时用导线将两个连线柱短路了B.连接电流表时用导线将两个接线柱短路了C.电流表内部线圈烧断了D.电流表完好,连线柱没有与导线接通三、反思整合整理本节学习内容,提出你所发现的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
2.实验原理: P=UI 。
3.实验器材:
。
4.实验电路图: 。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
通过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
8. 小灯泡的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原因:
。
小灯泡的电功率,会随电压而改变,不是定值
9. 小灯泡U、I图像不是直线的原因
。
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
6. 测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
7.实验表格:
。
8. 小灯泡的电功率不能求平均值原因:
。
小灯泡的电功率,会随电压而改变,不是定值
9. 小灯泡U、I图像不是直线的原因
。
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记录表
11. 实验结论: (1)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 。 (2)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 。 (3)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 。
小结
1.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
2.实验原理: P=UI 。
3.实验器材:
。
4.实验电路图: 。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
通过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6. 测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
7.实验表格:
测量电功率
第三节:测量 小灯泡的电功率
•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一节学习了电功率 的概念和它的计算方法,你能说出什么是 电功率吗?电功率有哪些计算的方法呢?
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P=
W
t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UI
方法一:利用电能表和秒表
实验目的: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
W
t
实验器.只把被测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中.
2.用秒表测出电能表的转盘在时间t内转n圈,
再读出消耗一度电转盘转的圈数N,
3.根据公式计算出功率
P= Wt。=
n Nt
方法二:用伏安法测量电功率
想想议议:
参考上一章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 电阻”,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灯泡,你们能
想办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吗?怎样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