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顺百病消
百病由气而生,散气有讲究

百病由气而生,散气有讲究气大伤肝,怒则气上,悲则气下,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惊则气伤,恐则气逆,忧则气郁,即七情,即人体的七种情志,内因七情都能导致人体发病。
本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由怒、气导致的病人的发病率极高,有一半以上内科病人的病患大多由气而产生。
可是这些由气而产生的病患西医的仪器却无法查出,西药更没有解气的药物。
人体的虚证仪器也无法查出。
仪器只能找有形的病变,然而仅靠仪器查病是不完全的,不完善的。
一个人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书中也曾说过,人生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
每天当中有顺心的事情,也有不顺心的事情。
顺心的事情,人的心情就好。
反之,人的心情就差。
工作上的压力,事业上的挫折,婚姻上的不幸,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
家庭的不和,经济学习上的压力等时有发生。
这些事情,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
性情开朗的人就较少生病,反之思想上,精神上受到压抑,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肝主情志,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的情志受阻,气机就不能畅达,这样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气滞血瘀,引起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肝气不和、肝气不舒、肝脾不和、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这些病症都是由气而生。
西医中所讲的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多虑症,狂躁症等病症的发病机理都与气有关。
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子宫肌瘤,息肉等其他各种癌症,肿瘤的发病机理也与气息息相关。
气滞血瘀,气血不通,血瘀成瘤。
同时,我发现,由气导致的肿瘤、癌症发病率极高。
生气让人短命生气散气有讲究气大伤身,这花花一点不假。
爱生气的人通常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免不了要生气愠怒。
要养生,关键就要会生气,会散气,如果气散不掉,很多疾病都会由此而发。
五种气最好别生闲气:商务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闲气”的解释是“为无关紧要的事情生气”。
中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说,一个人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跟心理状态有关。
心态不好,没气找气的老人更爱生病。
黄帝内经(节选)(2)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 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 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就会有正确的行为, 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和灾难的发生。
4、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人 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 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 作用。
5、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 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 圾的通道)。
13、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不是从书本里 学来的,而是人自身本来具有的,从真诚心、 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发现)的。
14、百病生于心。欲求长寿,应先除病; 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 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15、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 境界是养心。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 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 气不如观心。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腧;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中医给您的治病养生建议
1、睡觉是养生保健第一要素。睡觉最佳时 间是晚21:00—早5:00。这个时间相当 于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 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 本。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 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6、足够的气血靠:适量的食物+优质的睡 眠+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7、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 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 行。
8、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 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 耗)”。
9、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 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 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 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 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 须得到控制。
一百条很有用的养生知识

A2一百条很有用的养生知识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晚上9—10点你在干嘛?看完醒悟了!

晚上9—10点你在干嘛?看完醒悟了!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的养生方法各不相同。
其中亥时的养生。
时辰:亥时,晚上21~23时,又名人定、定昏。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人定也就是人静,把时间都誊给三焦经来修复人体,三焦经是什么?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可以保护脏腑,为油脂体膜,故称为“焦”。
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病。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则百脉可休养生息,保持三焦的运作,对身体十分有益。
人体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够正常排泄,这与三焦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现实情况是,到了晚上9点以后,可能很多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白白错失养生时机。
下面几件事尽量避免,然后再教你一招敲打三焦经的方法,通百气,消百病。
亥时做这些事易伤身01玩手机如今,手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大众情人”,很多人有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
据调查,晚上9点是人们玩手机时间最密集的阶段,而长时间玩手机无疑会对颈椎和视力造成威胁。
同时,会使人的疲劳感增加,第二天的精神也很难集中。
02聚餐、唱歌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还在跟朋友一起豪饮。
聚餐对于人际交往来说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晚上9点以后还在进食就会给肠胃带来很重的负担,还会影响接下来的睡眠质量。
晚上高声唱歌必然会使人精神亢奋,唱到半夜回家早已错过了三焦经的保养时机。
并且,KTV里的空气质量差,长时间逗留没有好处。
03剧烈运动夜跑渐渐流行起来,但是请不要在9点以后进行,因为此时如果剧烈运动会降低睡眠质量的,在夜晚更加睡不着。
另外,此时太阳落山已久,植物已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因此,这时的空气质量是很差的。
04大量喝水有些人一到了晚上就想喝水,但是,睡前喝很多水,就会导致起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很多人有睡前喝牛奶的习惯,也最好在9点前喝。
亥时可以这样养三焦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亥时三焦通百脉,亥时如果不能入睡,也应该敲打三焦经,以帮助疏通体气,长期坚持绝对有很好的效果。
俗话说:敲打三焦经,气顺百病消。
健身气功八段锦(现用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健身气功八段锦武术气功专家指导:全球功夫CEO、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长兼总教练/傅彪武术气功专业演示:傅彪得意弟子/赵振山【八段锦简介】八段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套效果很好的医疗保健体操。
本套操共由八节动作组成,所以叫八段锦。
每个动作重复八遍(因人而异),动作缓慢舒展、易学易练。
本套八段锦老少皆宜,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尤其对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病后正在康复的人,以及有慢性病的患者,练习八段锦都有很好的的医疗保健作用。
【八段锦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起颠百病消【练习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练习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
如基本身型有错误就会给人感觉处处别扭,因为身型贯穿于形体活动的始终。
正如古语所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可见基本身型的重要。
当学会功法后,应进一步在动作的规格要领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动作准确,要领得法,姿势优美,动作大方。
因为会做并不等于做得对,更不等于做对,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动作开始由紧变松,由松变沉,由沉变稳,功夫逐渐上升。
此时,应该把形体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风格特点上,做到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经过时间的磨合,长久的锻炼,必将达到最好的效果。
预备式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图1)。
图1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2)。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图3)。
图3动作四:上动不停。
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离约10厘米;目视前方(图4)。
图4动作要点1.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低上,双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臂,上体中正。
病皆生于气!这古方,理顺气机消百病

病皆生于气!这古方,理顺气机消百病一个支点可撬动地球,一个病机,可致多种病症。
若某方能治多病,那一定是擒贼擒了王,在精准打击某病机。
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一方,可治包括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
甚至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不舒,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
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等在内的多种病症。
这么多病是被什么病机撬动的?中医说:气不顺则百病生,脏腑经络皆可为病。
温能通络,故此病机,是身体阳虚,寒凝导致的气滞。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乌药顺气散,可补全身阳气,理顺全身气机,达到治上述多种病症的目的。
组成:麻黄(去根、节) 陈皮(去瓤) 乌药(去木)各60克白僵蚕(去丝、嘴,炒) 川芎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炒) 白芷桔梗各30克干姜(炮)15克本方药味虽多,但多而不杂,有法有度,层次分明。
1、阳气虚弱不能卫外,易受阴寒攻击。
风是六邪之首,与寒狼狈为奸,阻碍气机运行。
麻黄散寒宣通,升发阳气。
其性辛温,微苦。
归肺、膀胱经,在中药界以发汗闻名,但它还有轻清上浮之效,能很好的宣发阳气。
肌表受邪引起的疾病,可用麻黄来开散疏解。
体内气机瘀堵,麻黄可以其苦燥,利水消肿,疏通气机。
白芷燥湿升阳,疏风散寒。
湿性以其重,会阻碍阳气的升提。
白芷辛温,归肺脾胃经。
最大的特色是因芳香燥烈,疏风散寒,而能上行头目清窍。
但事实上,它燥湿升阳的能力也不可小视,可外达肌肤,内提清气,让阳气多一点再多一点,攘外安内巩固身体机能。
2、气行可以导滞。
治气之药乌药陈皮桔梗陈皮均上战场,扫清一切邪气,理顺一切正气。
通治邪滞诸气的乌药是首选,它也因此获得冠名权。
气雄性温,疏散宣通,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
同时还能温肾除寒,助麻黄提升阳气。
故而医书高赞:用它散寒气,则外寒冷气自除。
驱邪气则天行疫瘴消除。
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痛,很快可减。
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慢慢能通。
真可谓顺气先锋,气顺百病消,实当得起冠名之责。
人活一口气,肺好百病消

从中医来讲:“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主纳气和皮毛,大肠主代谢。
人如果肺气虚弱,液津不能下达,肠道失润,就会导致便秘;如果大肠实热, 肺气凝滞不通,就会导致肺气不清,从而出现胸闷、咳喘、呼吸不畅等;而肺 气足则肠道运行蠕动代谢快,反之肠道毒素累积影响肺气运行;与此同时,有 害气体在进入人体五脏六腑后,最终需要依靠肠道来进行代谢。因此,养肺先 清肠,肠清必养肺!
30年来,中国肺癌死亡率狂飙465%, 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为1亿! 20岁以上哮喘患者人数约4570万! 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
秋季养肺真当时!
遵循季节,顺时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一、养肺先清肠,肠清必养肺
To nourish the lung, first clear the intestines
养好肺·活百岁
人活一口气,肺好百病消,养肺就是养命!
人活一口气,全靠肺当家!
People live a breath, all depend on the lung!
有人说,肺是五脏六腑中最无私的圣 者,在人有限的生命,她最早开门,最后 一个收工。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 有足够的、新鲜的氧气,身体机能才能正 常运转,在生病的时候才能调动自愈力对 抗病菌。
Hale Waihona Puke 肺如此重要,但却非常娇弱!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即说:肺是我们身体各脏腑中最娇嫩的器官,很 容易受到伤害。并且,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十面雾霾天,出门折寿日”、房屋装修污染、流感病毒越来越厉害,甚 至2020年危害全球的新冠肺炎......
舒畅气机,通治百病

舒畅气机,通治百病【舒畅气机,通治百病】风为百病之长,气为百病之源。
气机调畅,气行血行,脏腑功能通达。
气一有怫郁,百病纷生。
凡治气机不畅之证,柴胡、黄芩、半夏、延胡索、川楝子每多合用,屡用效佳。
气滞者多见弦、沉、小脉。
尤其治疗临床常见的慢性胃病时,虽有不同证候表现,但胃气壅逆、气血失常、寒温失调为其共同病机,故调节升降,特别是通降胃气,理气行血或补气养血,调节寒温为其三大通治之法。
凡治疗慢性胃病从这三方面考虑,则可握其大局。
【清热化湿、和胃醒脾——三仁汤加减】脾胃湿热的人,往往会脘腹不适,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或口渴而不欲饮,倦怠身重,大便溏薄,苔黄腻,脉濡数。
这类人常见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
可以三仁汤加减,来清热化湿、和胃醒脾。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砂仁、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半夏、川朴花行气散满,除湿消痞;竹茹、黄芩、浙贝、郁金以清热和胃降逆;炒谷芽、鸡内金化湿积,助运化;木蝴蝶疏肝和胃,其性为升,在众多降药中加之,取其升降有序之意,以符合脾胃升降的特性。
如果胃痛甚+白芍、甘草;如果大便不畅+枳壳、生白术;如果口苦口臭+石斛、石菖蒲、佩兰。
运脾开胃汤唐江山,生于1939年。
现为福建省罗源县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兼任罗源县中医药学会会长。
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医45年,擅长诊治以内、儿科为主疾病,尤其对脾胃病有专长,对急危症的治疗也独具匠心。
组成山药15g,扁豆15g,苍术6g,甘松2~3g(或砂仁4g),炒麦芽10g,炒山楂6g~10g,鸡肉金5g,稻香陈4g,余甘果3~5枚功效平补脾胃,助运导滞。
主治小儿厌食或消化不良症。
见食不贪,不思纳食,或偏食择食,或食后胀饱,消化迟缓,苔多白腻等。
病久可兼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倦怠神疲。
方解山药性平不燥,补脾益阴,补脾以促湿化;扁豆性温和,味甘而气清,善于和中化湿,化湿以助脾之健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顺百病消
1、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进行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
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景岳全书》“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
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态,莫可名状。
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
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
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
由此看来,“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强调“调气为要”的疾病治疗观。
同时还应保养精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使气不“上”不“下”,不“缓”不“消”,不“收”不“泄”,不“结”不“乱”,从而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以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调“气”可使病理产物顺利排出体外
气机失调会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而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调“气”为首要,正如《丹溪心法》所说“顺气为先”;“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可知,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气行则可以解郁导滞。
《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病理产物的堆积还可以壅塞经隧,所以调“气”时亦应宣通府气,开窍道,给邪以出路。
总之,调“气”可以使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气”的作用下而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临床应用
“百病生于气也”的观点说明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可以“调气治百病”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
根据“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治法,临床上可以辨证选用不同药物。
气虚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补气之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如生脉饮口服液、四君子丸、玉屏风散等。
临床上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妊娠胎动不安、小儿低热、小儿鼻出血等可参照论治。
气陷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具有升提作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
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临床上子宫脱垂、脱肛、疝气、重症肌无力、原因不明的低热、习惯性流产等可参照用药。
气不固摄表现为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不固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宜选用具有补益固涩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山茱萸、五味子、芡实等。
代表方剂如黄连清心饮、金锁固精丸、固冲汤等,中成药如缩泉丸、金匮肾气丸等。
临床上遗精、早泄、男子不育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可参照治疗。
气脱表现为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
出现这些症状时急当回阳救逆,代表方剂如独参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同时配合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上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治疗。
气滞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可针对上述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脾胃气滞常用陈皮、厚朴、枳壳、木香、砂仁等;肝郁气滞常用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乌药、小茴香等行气疏肝药。
代表方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等,中成药如越鞠丸、橘核丸等。
临床上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癔病等可参照治疗。
气逆表现为咳嗽频作,呼吸喘促;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头痛、眩晕,甚或昏厥、咯血等。
可针对这些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肺气上逆之咳喘,常选用苏子、杏仁、厚朴、款冬花等;胃气上逆之呕吐、嗳气、呃逆,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丁香等。
代表方剂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神经性呃逆、幽门不全梗阻等可参照治疗。
综上所述,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气机调畅则人即安和,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
“百病生于气”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牢牢掌握“气”这一病理机制的核心,使得我们临床上“调气治百病”有的放矢,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