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说明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第1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基本概念1.3 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2章:XX学科的基本知识2.1 XX学科的知识体系2.2 XX学科的重点知识2.3 XX学科的难点知识第3章: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XX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3.2 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3 XX学科在前沿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

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前置部分:封面、目录页;(2)主体部分:引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等)、正文、结论、参考文献;(3)附录部分:设计图件、照片等。
2.1 前置部分2.1.1 封面由课程设计的课题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等部分组成。
2.1.2 目录由课程设计报告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采用缩进格式。
2.2 主体部分2.2.1 引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等)简要说明课程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主要任务等。
2.2.2 正文正文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可以包括实验与观测方法和结果、仪器设备、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设计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各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
2.2.3 结论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尚待解决问题等。
2.2.4 参考文献列出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过程中所参考过的著作、期刊、学位论文和网络文章。
2.3 附录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附录)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工具、表格、图形、照片等。
3、版式说明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为A4打印纸。
报告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主体部分、附录。
3.1 封面、目录格式见文后所附样本。
3.2 标题报告正文按1→1.1→1.1.1……顺次分级。
在每一级编号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点“.”(半角圆点)相隔,最后一个数字之后不加点,标题数字与名字之间空两个空格。
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三级。
再分可用(1)、(2)……;①、②……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正文用五号字体。
汉字用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符。
注意:目录、参考文献、附录等标题单独排版,不参与报告正文的分级。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对文管类课程设计,要撰写一篇完整的论文(一般不少于4000字)。
说明书(论文)基本格式正文要求1.课程设计及文本结构内所有各项一律使用A4纸打印。
2.页面按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5厘米,每页38行(行间距是否为18磅)。
3.说明书的页眉用五号字设置,并在每页的右上角标清页号及全文的总页数。
4.论文正文字体要求:一级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二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黑;三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加黑;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页38行)。
2.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由学院统一印制,到教务处领取(包括:题目、所在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及时间等项,见附件1。
(2)任务书(3)摘要(仅适合于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为100-300字。
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个左右,一定要在摘要中出现。
(4)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5)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①期刊杂志:作者姓名:《所引用的文章的题目》,《杂志名称》,杂志出版年份,期号。
②著作:作者、编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第几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1、封面采用统一制定的封面。
2、正文(符合撰写规范要求)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等部分构成。
由于测试工程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
但是,必须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1)内容见附件(2)编写格式①标题每个题目的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例如:“一、XXXX”。
②图图题采用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居中打印。
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中文。
图号按顺序编号,例如:“图1 xxxx”。
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例如“图1-1 xxxx”表示图1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
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③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
表格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表按顺序编号,例如:“表1 XXXX”,编号的后面空2格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
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3、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
序号作者. 题名.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4、附录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较复杂的公式推演、12-程序等,应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如果附录内容较多,应设编号如附录1、附录2等。
附录应有附录名。
附录、附录号及附录名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5、排版及装订要求①排版要求:测试报告一律采用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页边距采用:上1.0cm、下1.0cm、左1.5cm、右1.0cm。
无特殊要求的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1.8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说明
(要求手写,不用打印)
1 内容要求
1.1 目录
1.2 正文
正文:正文内容层次序号为: 1、1.1、1.1.1……。
正文内容一般为:
(1)选题背景: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设计理念):说明设计原理(理念)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论述: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
要求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
(6)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2. 图纸要求:
理工类: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标题栏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中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说明书(报告)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不得使用铅笔书写。
按学校确定的统一封皮装订。
3. 格式要求
(1)正文中各一级标题用黑体4号字,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
(2)正文内容其余用宋体小4号字,数字及符号用新罗马字体;首行空2个字符,两端对齐。
(3)图及标要有标题,按照顺序排序,标题宋体5号字,数字及符号用新罗马字体,居中对齐;
(4)参考文献格式: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
码
论文集:[序号] 作者.文题. 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
予年. 起~止页码
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日期
报纸文献:[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
电子文献:[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
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
例如:
[1]陈建军,车建文,陈勇. 具有频率和振型概率约束的工程结构动力优化设计.
计算力学学报,2001,18(1):74~80
[2]M. A. Nadkarni,C. K. Nair,V. N. Pandey,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lpha-galactosidase from corynebacterium murisepticum and mechanism of its induction. J Gen App Microbiol,1992,38:223~234
[3]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Ⅰ).中国科学,1973,
(4):339~357
[4]竺可桢.物候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16~21
[5]霍夫斯塔主编.禽病学:下册.第7版.胡祥壁译.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798~799
[6]S. P. Timoshenko.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2nd ed.New York:McGraw-Hil1,
1959.17~36
[7]张全福,王里青.“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见:郑福寿主编.学
报编辑论丛:第2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1~4
[8] B. Dupont.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H. J. White,R. Smith,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74.44~46
[9]丁光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的随机模拟分析: [博士学位论
文] .上海:同济大学,2001. 31~37
[10]R. B. Cairns.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isser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52~56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12]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