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解读讲义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医用织物是指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等。
这些织物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频繁使用,与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因此其洗涤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用织物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特制定以下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一、基本要求1、洗涤消毒场所应独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
布局合理,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有明显的标识和分隔。
通风、采光良好,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2、人员要求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设备要求配备专用的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设备。
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1、明确分类按照感染性织物、普通污染织物和清洁织物进行分类收集。
感染性织物包括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物;普通污染织物指未被明显感染性物质污染,但可能存在一般性污染的织物;清洁织物指未使用过的新织物或经过彻底洗涤消毒处理后的织物。
2、收集要求感染性织物应使用橘红色专用袋收集,普通污染织物使用黑色专用袋收集,清洁织物使用白色专用袋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应避免织物的抖动,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收集袋应封口严密,并有清晰的标识。
三、运送1、专用车辆配备专用的密闭式运送车辆,防止织物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车辆内部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
2、运送路线规划固定的运送路线,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区域。
感染性织物的运送应遵循从污染区到清洁区的原则。
四、洗涤消毒1、洗涤流程预洗: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和部分污渍。
主洗: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洗涤,以去除污渍和杀灭微生物。
漂洗: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洗涤剂和污渍。
中和:调节织物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中性。
2、消毒方法热消毒:采用高温热水(7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或高温干热(100℃以上,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进行消毒。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分析

3. 运送医用织物时应承受可重复使用的、无毒、无害 并便于清洁的专用盛装容器,并有标识。
4. 洗涤后清洁织物应储存在清洁枯燥处,储存过程中 应防止二次污染,如被污染应重新洗涤。
十、洗衣房的环境卫生要求
1. 场所环境要求 洗衣房的设立应远离垃圾处 理站或有明显的污染场所,四周无有害气 体、烟雾、灰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四 周环境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工作区内门 窗应安装纱网,明地沟应加盖,防蚊、蝇、 鼠等有害生物。
六、织物包装要求
1. 医用织物应准时装包封袋进展暂存、运送。 2.一般织物的收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进展收集包装。 3.污染织物的收集宜使用防感污水溶性收集袋,必要时包装后需外加套
一个塑料袋,污染织物收集袋外表应有警示标识。 4.在收集污染织物的过程中,收集袋外表被感染物质污染后,须外加一
个收集袋收集。 5.医用织物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容量的2/3。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治理条例》进展处理,
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必需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布袋应连同织物进展消 毒洗涤处理。 7.洗涤后的清洁医用织物应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袋〔箱〕。 8. 用于盛装医用织物袋〔箱〕必需一用一消毒;各诊疗区卫生处置间盛 装织物的专用容器应作定期〔1次/周〕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 9. 用于盛装使用后的医用织物的包装袋〔箱〕宜为黄色,并有专用标识。
②分拣织物时应使用耐穿刺长手套,手卫生 的要求,工作场所制止吸烟、饮食,每日 换工作服,离开时洗澡。
③ 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处理程序见《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被锐器刺伤后,应实行的措施:
•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马上实行相应爱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展严格消毒处理;并进展血源性传 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详细完整版)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一、前言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如手术服、床单、护理衣等)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其洗涤消毒工作对于预防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医院医用织物的洗涤消毒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洗涤消毒设备与场所1.设备:医院应配置专业的洗涤消毒设备,包括洗衣机、干衣机、蒸汽消毒器等,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2.场所:洗衣房应设置在无尘、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病患区和手术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洗涤消毒管理制度1.培训与操作规范:医院应对洗涤消毒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
2.操作记录:每次洗涤消毒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洗涤、消毒时间、温度、使用的化学药剂等信息,以备查验。
3.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四、洗涤消毒工作流程1.分类收集:将不同种类的医用织物按照规定分类收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预处理:对于污渍严重的医用织物,应事先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清洁等。
3.清洗程序:a.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程序,根据不同织物成分和污染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b.控制水温、洗涤剂用量和洗涤时间,确保洗涤效果和织物的质量。
4.消毒程序:a.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等,确保织物达到消毒标准。
b.控制消毒温度、时间和消毒剂用量,避免对织物造成损坏。
5.干燥程序:a.使用专业的干衣机对洗涤消毒后的织物进行干燥,确保织物完全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b.定期清洁和维护干衣机,防止织物二次污染。
6.装与储存:将洗涤消毒后的织物整齐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区域,避免受潮和污染。
五、个人防护和安全管理1.洗涤消毒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体温监测和传染病筛查,确保洗涤消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3.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避免化学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注意设备使用安全等,确保人员安全。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 范的实施
医疗机构的职责和义务
01
医疗机构应按照技术规范要 求,对医用织物进行洗涤消 毒
0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洗涤消毒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05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洗涤 消毒记录制度,确保洗涤消 毒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02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洗涤 消毒管理制度,确保洗涤消 毒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创新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医用织 物的洗涤消毒要求不断提高
研究内容:包括洗涤剂的选择、消毒方法的 选择、洗涤消毒设备的选择等
创新方向:开发新型洗涤剂、消毒方法、洗 涤消毒设备,提高洗涤消毒效果
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环保化,提高 洗涤消毒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谢谢
监督管理和检查评估
监管部门:卫生行政 部门、医疗机构、消
毒供应中心等
监管方式:定期检查、 随机抽查、专项检查 等
检查内容:消毒设施、 消毒流程、消毒效果 等
评估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等
评估结果:合格、不 合格、整改等
整改措施:完善消毒 设施、优化消毒流程、
加强人员培训等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 范的发展趋势
技术规范的推广和应用
01 技术规范的制定:由相关部门制定,确保技 术规范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02 技术规范的推广: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 提高医务人员对技术规范的认识和掌握
03 技术规范的应用: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技 术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04 技术规范的更新:根据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不断更新技术规范,保持其先进性和实用性
04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 的培训,提高其对洗涤消毒 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ppt培训课件

(二)定 义
织物周转库房: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 院所设置的,洁污分开,用于接收使用后医用织 物和发放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场所。
医院病区内设立的医用织物暂存场所 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交接的织物周转库房
(三)管理与技术要求
管理要求 分类收集 运送、储存 洗涤消毒 卫生质量 资料管理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 毒技术规范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1】2015年6-7月,香港深湾洗衣场毛霉 菌超标75倍,导致香港玛丽医院5例病人感染,其中 2例死亡。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1】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2】2010年美国CDC研究表明,某医院发 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重复使用医用织物 被确定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一)范 围
本标准首次颁布,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前瞻性, 基层单位难以达到。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 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后的灭菌 技术要求;具体灭菌技术要求需按照医院CSSD 规范执行。
(二)定 义
医用织物: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 ① 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 ② 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 ③ 手术衣、手术铺单; ④ 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等。
一、与医用织物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
【案例3】 2005年夏天,日本发生5例因毛巾引发蜡样 芽胞杆菌院内感染的事件。 【案例4】 2003年4月,台湾发生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 人员感染SARS事件,导致2名洗衣工感染,1例死亡。
二、我国医用织物清洗消毒现状
2013年对北京市、 湖北省、山西省、 重庆市、山东省 5个省市的459家 医疗机构医用织 物洗涤消毒现状 进行调查。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预处理
对于特殊污染的医用织物,如血液、体液等,应先进行预 处理,包括去污、去渍等,以降低洗涤难度和防止污染扩 散。
洗涤时间与水位
根据织物的污渍程度和数量,合理确定洗涤时间和水位, 确保洗涤效果和节约用水。
消毒操作规范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消毒温度与时间控制
根据医用织物的特点和消毒要求,选择合 适的消毒方式,如高温、紫外线、化学药 剂等。
05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 理与监督
医院内部管理规定
01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 应由专人负责,并明确 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02
建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 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确保洗涤消毒过程符合 规范要求。
03
定期对医用织物洗涤消 毒设备进行检查、维护 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
04
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 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素质。
监测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01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每次监测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洗涤
消毒效果的趋势和变化。
02
问题诊断与改进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诊断洗涤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洗涤消毒质量。
03
信息反馈与沟通
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共同保
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院医用织物洗涤 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工 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效果进行抽检, 确保洗涤消毒质量符合要求。
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设备、工作环境 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不合格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机构进 行处罚和公示,提高违规成本。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护理课件

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消毒方式
根据医用织物的不同用途 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 毒方式,如高温、紫外线 、化学消毒等。
消毒温度与时间
根据所选择的消毒方式和 医用织物的特性确定适当 的消毒温度和时间,确保 有效消毒。
防止二次污染
在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和二次污染。
洗涤后的质量检测与储存
02
彻底清洗和消毒医用织物,可以 去除织物上的污渍、细菌、病毒 等污染物,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
预防交叉感染
医用织物在多次使用过程中,容易成 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媒介, 导致交叉感染。
通过有效的洗涤和消毒技术,可以杀 灭织物上的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提升医疗质量
在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设备 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 免发生机械伤害和电气事故。
在处理医用织物时,应避免交 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对 于特殊感染性织物,应严格遵 守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医用织物消毒设备
医用织物消毒设备可以采用紫外线、 高温、臭氧等消毒方式,以杀灭织物 上的细菌和病毒。
设备应具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 点,并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设备应具备有效的消毒功能,并符合 相关的消毒标准。
医用织物储存设施
医用织物储存设施应具备适宜的储存空间和环境,以确保织物的干燥、清洁和无菌 状态。
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以满足储存需求。
设施应具备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措施,以确保织物的安全储存。
04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护理 实践
护理人员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中的职责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解读护理课件

绿色环保的要求与实践
环保洗涤剂
推广使用无磷、低泡、易生物降 解的洗涤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
优化洗涤工艺,降低能耗和减少 排放,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医用织物洗涤过程中产 生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和固
体废弃物,确保环境安全。
国际标准的对接与融合
国际标准的了解与掌握
全球化视野Leabharlann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上医用织物洗涤 消毒的最新标准和规范,提高我国在 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医疗质量
医用织物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进程。
符合规范的洗涤消毒能够保证医用织物的质量和供应,从而 为医疗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02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标 准
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
01
医用织物应与普通织物 分开洗涤,避免交叉感染。
02
洗涤前应对医用织物进 行分类,根据污染程度 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洗涤 方式。
检测医用织物的物理特性,如 外观、质地、尺寸等。
生物学指标
检测医用织物对生物体的影响, 如细胞毒性、致敏性等。
评价标准与流程
01
02
03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 行业标准,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流程
建立评价流程,包括取样、 检测、记录、分析、报告 等步骤。
合格判定
根据评价标准,判定医用 织物洗涤消毒效果是否合 格。
储存与运输的注意事项
要点一
总结词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医用织物的清 洁、干燥、无菌和安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储存和运输医用织物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 的地方,避免潮湿、霉变和污染。同时,要确保医用织物 在使用前经过充分的清洗和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在 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封闭式的运输工具,避免外界污染和 交叉感染。此外,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医用织物,应按照医 疗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
前言
• 医用织物感染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应引 起高度重视。
• 医疗机构所用的衣物、床单、手术铺单等重复使用织物被 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后,具 有传染性,必需进行洗涤消毒处理及规范管理。
• 目前我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与管理工作在在诸多问题, 规范我国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行为与管理,势在必行。
织物感染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2015年6-7月,香港某医院有5例病人感染,其中2人死亡 。
专家小组7月20日首次于深湾洗衣场抽取195个样本进行化 验,当中61%(119个)样本种出毛霉菌。深湾洗衣场拣衣、 洗衣、干衣、平熨、夹熨、包装、分发等7个洗衣工序中,5 个工序均发现毛霉菌。在检测的被服上发现细菌总数为10001500cfu/100cm2,远超出细菌总数应少于20cfu/100cm2的标 准。
(1)热洗涤方式:美、英等国对污染织物或感染性织 物的洗涤通常推荐使用;即水温不低于71℃、时间不少 于25min;
(2)化学热消毒:对于不耐热污染织物或感染性织物 的洗涤可采用低温洗涤,即水温低于70℃ 或 65℃, 并 加 入 适 合 低 温 洗 涤、适 当浓度的化学消毒物 质。
(3)卫生清洁判定标准 :织物处理的卫生清洁标准要 求符合:即菌落总数不超过20CFU/100cm2。
• 制定行业标准: • 欧洲标准化委员 会(CEN)于 2002 年 9 月
发 布 了 EN14065 :2002《纺织品-经洗 涤处理的纺织品-生物污染控制体系》;
• 该标准是目前全球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最具影 响力的专业标准;
• 于2002年11月正式在英国、德国、法国等20个 CEN 成员国强制执行;
台湾当事医院
织物感染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 日本发生毛巾引发蜡样芽胞杆菌的院内感染--发表于2008 年8月英国《医院感染周刊》第69期
• 从2000年到2005年的夏天,蜡样芽胞杆菌的院内感染发生 呈增长的趋势的现象,其中2005年发生了感染事件5例。
• 数据表明,毛巾污染是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夏天。
4、国外医用织物的风险管理要求:
(1)在欧洲医用织物管理的标准体系中非常强调“危险分 析与关键控制点”;
(2)包括:洗涤用水的微生物质量测试方法和标准;各类 织物洗涤过程中的消毒化学品浓度、持续时间测试方法和标准 ;各类织物洗涤过程中的温度、持续时间测试方法和标准;各 类织物洗涤后的细菌残留指数测试方法和标准;各类织物洗涤 后的织物表面pH值测试方法和标准;熨烫、烘干的温度测试 方法和标准;各类成品织物的湿度测试方法和标准;各类成品 织物的运输路线控制点监控标准等。
(3)为减少感染风险,美、英等国在相关技术“指 南”、“标准”中对医用织物分类与颜色识别、洗衣设施、 洗衣房环境与布局、员工洗手和个人防护、污水与废弃物 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到医用织物的收集、包装、运输、 洗涤、烘干后整理及储存等全过程均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要 求。
5、国外医用织物推荐洗涤消毒方法与卫生判定标准:
织物感染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 )研究表 明,某医院发生新生儿/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医用织物被确定 为是所有病例唯一共同的暴露因素
通过调查医院自1993年以来的数据达成结论:真菌暴发与 医院织物相关,纺织品是真菌的载体,病人接触容易引起暴发 性感染。真菌存在洗衣设施和在运送过程中容易感染织物,医 院的织物在收集、运输、洗涤和存放时尽量减少暴露于环境中 。
•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方面的先进 管理理念与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织物感染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 台湾医院洗衣工职业性接触感染死亡,医院被诉讼判赔偿 748万元(新台币)。
• 2003年4月,在台湾地区曾发生了一起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 感染SARS的事件,导致2名洗衣工感染,其中1例死亡。
医管局就事件成立的专家小组8月6日公布调查结果,确定 深湾洗衣场为毛霉菌源头,更发现场内“菌迹处处”,最多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一、国外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二、国内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一、国外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现状
1、立法: 美国是最早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方面立法的 国 家; 早 在 1970 年 美 国 职 业 安 全 与 健 康 管 理
织物感染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 医院霉菌织物引发青少年致命感染-- 2014年04月29日《纽 约时报》
• 美国新奥尔良儿童医院,在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之间,5例 患者在11个月内产生与医院相关的皮肤毛霉病,相继死亡。3 例已知与易感性毛霉菌有关,而2例有持续性酸中毒心脏疾病 。案件发生在医院的不同病房,医院织物是病人唯一接触的 物件。回收的62件干净织物和病区样品中,26件(42%)发现 了根霉属物种;而25件与织物无关的样品中,只有1件(1%)发 现了根霉属物种。
局(OSHA)就颁布了《职业安 全 与 卫 生 条 例》 。为 加 强 该 行 业的管理,2005年美国专门成立了 独立的医疗卫生洗涤鉴定资格委员会(HLA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全美 所 有 洗 衣 服 务 商 在 承 接 医 院、疗 养 院和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洗衣服务时必须接受 HLA C 的鉴定、监管和授权,其运营与管理均受控于美国 OSHA、CDC、HLAC、纺织租赁服务协会(T RSA)分别发布的《医疗保健机构洗衣指南》[2- 3]、《医疗保健机构处理可重复使用织物的评审认证 标准》[4]、《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可重复使用织物处 理的卫生清洁标准》[5]等规范性文件。
• 德国是最早开始对公用织物洗涤质量实施认证的国家。
3、国外医用织物的分类管理:
(1)美国 HLAC 在2011年发布的评审认 证 标准中,根据生物污染风险防控和普遍预防的原则 ,将使 用后医用织物均称为污染织物;洗涤消毒后的 医用织物称为清洁织物;
(2)英国卫生部 在2012年发布的织物清洁消毒 管理和规定手册中,将使用后医用织物分为肮脏织物和 感染性织物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