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说课PPT

合集下载

第三讲细胞呼吸优秀课件

第三讲细胞呼吸优秀课件

例题.不考虑大气压强、温度等变化的影响,从下面装置 中挑选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写出 预期结果及结论。
【拓展】(1)有同学认为装置三也是必要的,你认为有必要吗? 提示:没有必要。 分析: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 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做对照。但本题题干已经 点明不考虑大气压强、温度等变化的影响,所以无需设置装置三作 对照。
例.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 述细胞呼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
场所:线粒体基质(极少数在嵴上)
反应:
⑶电子传递链:【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反应:
4、呼吸底物:葡萄糖
线粒体中的呼吸底物:丙酮酸
5、变温动物(如:青蛙、
蜥蜴、蛇等)和恒温动 好氧量
物(如:人、狗、
老鼠等)的呼吸作用
外界温度
三、厌氧呼吸 1、乳酸发酵 ⑴场所:细胞溶胶 ⑵过程: ⑶总反应式: ⑷实例:高等动物、乳酸菌、
第三讲细胞呼吸
一、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 2、为生物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合成和分解的中心)
二、需氧呼吸
1、反应式: 2、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 3、过程:
⑴ 糖酵解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 细胞溶胶 反应:
⑵柠檬酸循环:丙酮酸的彻底分解
2、氧气:作为反应物影响需氧呼吸;
CO2
CO2 释放总量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5 10 15 20 25 30
氧气浓度
应用:低氧贮存水果蔬菜,酵母菌酿酒,中耕松 土等

细胞呼吸(一)PPT课件

细胞呼吸(一)PPT课件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线__粒__体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 物是___丙__酮。酸
O2
5
(4)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
6
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 2
3
的途径是__葡__萄__糖__→__丙__酮__酸_ →二氧化碳
31
32
33
34
35
一、氧气C的对O2呼A吸强度的影响曲线——DT31/32/18

CO2 释放总量

有氧呼吸

BC
A:氧是0,只进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5 10 15 20 25 30
氧气浓度(%
AB: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有氧
B:C呼呼O吸吸2 最释逐低放渐)总增量强最,小CO,呼2 释吸放作总用量的逐总渐强降度低最低(非无氧
BC:随 氧着呼氧 吸气 继浓 续度 降的低进,一CO步2 增释加放,总有量氧增呼加吸逐渐增加,无 C:无氧呼吸的强度为0 CD: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强度继续增强,只进36行
B:
C呼O吸2 释逐放渐总增量强最,小CO,呼2 释吸放作总用量的逐总渐强降度低最低(非无氧 呼吸最低)
BC:随 氧着呼氧 吸气 继浓 续度 降的低进,一CO步2 增释加放,总有量氧增呼加吸逐渐增加,无 CCD::无随氧着呼氧吸 气的 浓强 度度的为增0加有氧呼吸强度继续增强,只进27行
A: 只无氧呼吸 B: 呼吸总强度最低 C: 无氧呼吸最低,为0
9
2.
酵 母 菌


鉴 定
检测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橙色重铬酸钾--浓硫酸
指标 溴麝香草酚蓝水变黄时间 溶液是否变成灰绿色

细胞呼吸完整ppt课件

细胞呼吸完整ppt课件

有氧呼吸型:产物为 CO2和H2O。 块茎、甜菜块根
微 生
兼性厌氧型:产物为
有氧:CO2和H2O。
物 (如:酵母菌)
无氧:酒精和CO。2
厌氧型(如:乳酸菌)精:品 产物为 乳酸 。 10
思考:
精品
11
三、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是一种 单细胞真菌 生物, 在 有氧 和 无氧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呼吸同时进行
氧气浓度大于G(包括G点)时 只有有氧呼吸 。
2、AC段CO2释放量减少的原因是 随着O2浓度的增加, 。 无氧呼吸速率减弱。
3、保存蔬菜和水果要将氧气浓度控制在 E 点。
4、绿色区域代表的含义是:
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 呼吸释放CO2量 。
பைடு நூலகம்
5、如果DE=3CD,那么有氧呼吸精品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22 的比值为 1∶1 。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沁阳一中(高三生物):刘红艳
精品
1
本节常考点:
1. 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能量的转变 及相互关系 2.有关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3.细胞呼吸在粮食、果蔬贮存和其它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
精品
2
教学内容
探究酵母菌细 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
细胞呼吸方 式的判断
吸细 胞 呼
精品
影响细胞呼吸的 因素及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

[H]
H2O
CO2
精品
少量 热能散失 能量 少量ATP
6
有氧呼吸全过程的比较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反应物 葡萄糖 生成物 丙酮酸、[H] 产生能量 少量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细胞呼吸》PPT课件31 人教课标版

《细胞呼吸》PPT课件31 人教课标版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D 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简答题 酵母菌在氧气充分时,也进行有 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 是衡量它的一个 标准,酵母菌在含有 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做了测 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体积) 二氧化碳发生量(气体体积)的实验。 回答与这个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 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那一个大? (A ) A、1:1 B、1:2 C、 1:3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发生在第几阶段?
第二阶段
2、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用于
第几阶段?
第三阶段
3、如果你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
消耗了2摩尔葡萄糖,

那么有多少能量转移到了ATP中?

细胞呼吸说课PPTPPT课件

细胞呼吸说课PPTPPT课件

生物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01
02
03
激素
某些激素如胰岛素可以促 进细胞呼吸,而生长激素 等可能抑制细胞呼吸。
基因表达
基因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 细胞呼吸酶的合成,从而 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细胞器结构与功能
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 功能状态对制
酶的活性调节
通过酶的磷酸化、去磷酸 化等化学修饰调节酶的活 性,从而调节细胞呼吸速 率。
代谢物调节
一些代谢物如ATP、AMP 等可以作为反馈调节因子, 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调节 细胞呼吸。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神 经递质等方式,影响细胞 呼吸速率,以适应生理需 求。
05
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应用
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意义
能量转换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成无机物,释放能量 的过程,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03
细胞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一:糖酵解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
产生2分子ATP。
有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二: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
产生12分子ATP。
有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三:氧化磷酸化 氧气与NADH和FADH2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本节课的总结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有机物氧化分 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 化磷酸化。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酶促反应和产物。
细胞呼吸的意义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也是合成ATP的 主要途径。同时,细胞呼吸还参与其他代谢过程,如脂肪 酸氧化、氨基酸代谢等。

细胞呼吸说课稿精品PPT课件

细胞呼吸说课稿精品PPT课件

学法指导:
1、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通 过对有机物体外燃烧和有机物体内分解的实验现 象的对比、分析、推理,得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利于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
2、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师组织下有目的性的 带问题阅读,阅读后摘抄归纳,然后用于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承前:主动运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
启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 个维度。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2、组织学生分阶段自主学习,理解有氧呼吸的知 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经历认知的过程, 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四)、互助学习 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4-6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组合。 2、总结有氧呼吸总过程中的反应场所 物质和能量变化。 3、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4、尝试讲述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5、由一个学习小组代表 全班展示学习成果。一名 同学在黑板上完成有氧呼 吸全过程拼图。另一名同 学写出总反应方程式,同 时同步讲述有氧呼吸全过 程。
3、对比有机物体外、体内分解的现象。
推理: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细胞内)发生类似于体外 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较温和,同时释放能量, 产生二氧化碳等。
师生共同学习细胞呼吸的概念、分类。
提出疑问:细胞呼吸为什么不像体外有机物燃烧那 么剧烈?
设计意图: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衍生出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如下五个板块: (一)、知识再现 (二)、实验探究 (三)、自助学习 (四)、互助学习 (五)、知识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量能量
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每一 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最终的 产物是什么?
4[H ] 20[H ]③
2丙酮酸 酶

2、哪些阶段生成[H]?哪些阶段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哪 6H2O 一阶段? 3、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O2 的参与呢? 4、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加深对有 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我国江南素来有用糯米酿制酒的传统, 并有“先来水,后来酒”谚语,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生命科学的兴趣
自主学习
完成以下“学习笔记”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 完成预习,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 能力
•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 细胞呼吸:是指_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 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__的过程。 •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 三、有氧呼吸 •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 有机物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的过程 • 2.过程及场所 •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生成 ,并产生少量 ;场所是 • 第二阶段: __________ 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场所在 • 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水,只有该阶段有氧参与;场所在 • 3.能量: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能量2870 kJ,有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 • 4.反应式: 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 掌握有关细胞呼吸的探究过程,对探究实验有进一 步的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并培养学生交 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有氧呼吸 回顾线粒体结构:
设计意图:回顾 已有知识,为 更好的理解有 氧呼吸做铺垫
1、有 氧 呼 吸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材分析 教学主题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生物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它与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 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 基础。 2011新课标要求2个课时完成,在此我主要就本节的第一课 时谈一下我的理解与设计。本节课内容包括:细胞呼吸的概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总反应式。
6O2

大量能量
少量能量
12H2O
6CO2
2.能量去向:
能量转化:
酶 O+6O C6H12O6+6H 2 2 6CO2+12H2O+能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 1moL AT 1161k J P 能量(2870kJ) 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思考:总反应式中C,H,O三元素的来龙去脉
六、板书设计: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布置学案 (2)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新课,填写导学案 (2)搜集涉及细胞呼吸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环节分配 预习10 实验探究10 有氧过程15 练习总结5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小常识你了解吗?
1.用发酵粉蒸馒头的原理你知道吗? 2.苹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
3. 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在有氧 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 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借助多媒体课件帮 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把其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瞬时发生的微观变化形象 化、动态化,进行模拟展示------突破重难点
师生互助 (一)细胞 呼 吸
概念: 是指细胞,通过多种酶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 产生出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能量,并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思考
“呼吸”和“细胞呼吸”有什么区别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分小组讨论:
(观看探究实验视频)
1、为什么用酵母菌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2、怎样控制有氧无氧的条件? 3、怎样检测CO2的产生和酒精的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4、第一组装置的第一个锥形瓶装的NaOH有何目的? 5 、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是为什么?
6.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请用下列装置完成你的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 装置1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酵母菌能进行_____________呼吸,其 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酵母菌能进行____________呼吸。其产 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将用以下方法 来达成三维目标
1.创设酿酒的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认同生物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达成一定的 情感目标。并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埋下伏笔
2. 用讨论法,澄清认识盲点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实验探究,分组 讨论问题,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以训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突破难点
二 、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 能力 2.学习主动性不够,多数学生仍然被动接受学习 3.在心理上具有独立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 决问题 4.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容易产生疲劳
4
三、教学主题
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重难点) ③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难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 相互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和三个阶段的比较培养分析问 题的能力,掌握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 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5
四、教学方法
• 我们经常讲“教是为了不教”,学也理应由“学会”到“会 学”转变,因此我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 1、理论联系实际法 • 2、思维训练法:在解决本节课每个内容时,我都引用了一 些事例,要学生由事例归纳出观点,用观点统帅事例,既分 析又综合,培养自已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与灵活性。 • 3、读——议——讲学习法:"读"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文段 ,阅读材料,领会其精神实质。"议"说是让学生对材料展开 分析讨论。"讲"就是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已观点,发表自已的 看法,以养成自学习惯,实现自学达标。
一、细胞呼吸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三、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过程: 有氧呼吸的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总反应式:
2.能量去向: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 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 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自主探索、领 会道理,增强参与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合作探究 法、集体讨论法,体现新课改精神和“双自主,双发展” 课堂教学模式。整节课以“道德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设 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