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材更有感染力”作文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作文素材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作文素材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作文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如何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作文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2. 作文素材的运用与创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挖掘作文素材。

2. 如何将素材巧妙地融入作文中,使之生动有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作文素材的经验。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素材来源和运用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素材特点。

(三)素材收集与整理1. 教师讲解作文素材收集的方法,如阅读、观察、体验等。

2. 学生尝试收集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并进行整理。

(四)素材运用与创意1.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素材融入作文,如描写、叙述、议论等。

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尝试运用素材。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周内的作文素材,并进行整理。

2.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作文。

范文题目:《生活的点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生活的点滴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我们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记得那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安静的卧室里。

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发现窗台上摆着一盆绿植,它叶子翠绿,生机盎然。

我拿起水壶,为它浇了水。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午后的阳光洒在校园的小道上,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过。

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朋友小明。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一边走一边读。

我走过去,和他聊了几句。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受感动。

傍晚时分,我来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香气扑鼻。

我找了一个长椅坐下,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记叙文写作教案:掌握写作技巧,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记叙文写作教案:掌握写作技巧,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记叙文写作教案:掌握写作技巧,让文章更有感染力写作是一种艺术,一种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形式。

但对许多人来说,写作却是一件费力、苦恼的事情。

这时,只要掌握了写作技巧,就可以让文笔更加流畅,文章更有感染力。

一、语言简练,明确表达思想许多人在写作时总是爱写长句和堆砌修饰语,使得文章显得臃肿、难以理解。

语言简练就是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来实现:1.使用简单直接的词语。

虽然较高级的词汇可增加文章的深度与内涵,但过多使用这些词汇容易让读者感到疲惫。

简洁的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思想和情感。

2.使用短语和简短句子。

与长句子相比,在短短的句子和短语中表达出更丰富的内容,容易让读者抓住核心。

3.避免过度修饰。

在句子中有过分修饰语会使句子显得长而且累赘,使得读者顿滞。

我们需要处理好修饰语和臃肿的句子,以确保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

二、构建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要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物没有明显的特征,就很难让读者真正地感性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1.通过描写外貌、举止、言语或其他非一般的特征使角色更加生动。

2.以角色与他人或与环境的关系为重。

在描绘人物关系时,要用具体事例来展现他们之间的情感连结和交流互动。

3.给予人物戏剧性的事件以突显人物本质。

创作时可以构思一些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情节,找到与人物最相关的情节的内容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三、使用特定的场景背景营造氛围场景是记叙文中另一个引人入胜的方面。

一个优秀的场景描述可以让读者真正地感觉到故事发生在身边,使他们能够想像自己身处其中,并为此产生情感共鸣。

1.通过给出足够的细节,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场景背景。

这里包括场景的物质特征、人物的感官体验的描写等等,在场景的描述中增加情感因素以建立情感基础。

2.构建意象丰富的场景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用生动、纯洁、梦幻、瑰丽等形式的意象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某个场景的氛围。

写作素材教案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意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教案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意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教案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意丰富写作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创意,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写作素材,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写作训练。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教案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意,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库。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在写作素材教案中,创设情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描述一个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根据观察和思考进行写作。

例如,教师可以描述一个雨后的花园,花瓣上残留的雨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这个情景,思考与雨滴相关的意象、情感和故事,并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

二、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素材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描写等来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短篇小说,要求学生从中挖掘有趣的情节,或是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创造力。

三、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生身边的事物是最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素材来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将这些观察和想象运用到写作中。

以老师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个艺术展览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展览中的艺术品,聆听艺术家的解说,并以此为灵感,写下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四、开展主题式写作活动,拓展学生写作素材主题式写作活动是一种集中进行充分训练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式写作活动,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指定一个主题,比如“家乡”,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素材,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通过主题式写作活动,学生可以集中思考一个主题,展开详细的写作,并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五、使用多媒体资源,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写作练习。

关于写作有感而发教学教案

关于写作有感而发教学教案

关于写作有感而发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2 教学内容写作的定义和作用写作的乐趣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定义和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写作的认识和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提问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感受1.4.2 讲解写作的定义和作用1.4.3 学生分享对写作的认识和感受第二章:写作的灵感来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灵感的来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写作灵感的来源如何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讲授法:讲解写作灵感的来源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2.4.2 讲解写作灵感的来源2.4.3 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践第三章:写作的基本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技巧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3.4.2 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3.4.3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第四章:写作的思路拓展让学生学会拓展写作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和联想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写作思路的拓展方法如何培养创新和联想的能力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思路的拓展方法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前三章的内容4.4.2 讲解写作思路的拓展方法4.4.3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第五章:写作的修改和润色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修改和润色技巧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和修正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写作的修改和润色技巧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的修改和润色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回顾前四章的内容5.4.2 讲解写作的修改和润色技巧5.4.3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第六章:写作的实践与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写作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写作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将写作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写作应用案例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回顾前五章的内容6.4.2 讲解写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4.3 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写作应用案例6.4.4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应用经历第七章:写作的评价与反馈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给予和接受反馈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写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回顾前六章的内容7.4.2 讲解写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7.4.3 学生讨论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第八章:写作的困惑与解决策略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培养学生解决写作问题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解决写作问题的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写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8.4.1 导入:回顾前七章的内容8.4.2 讲解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策略8.4.3 分析实际写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8.4.4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第九章:写作的创新与突破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写作创新的意义培养学生进行写作创新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写作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进行写作创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写作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练习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回顾前八章的内容9.4.2 讲解写作创新的意义和价值9.4.3 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练习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回顾整个写作课程的学习内容展望未来的写作学习方向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和分享学习心得讲授法:展望未来的写作学习方向10.4 教学步骤10.4.1 导入:回顾整个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10.4.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10.4.3 讲解未来的写作学习方向10.4.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写作的兴趣和信心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写作的实践与应用重点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应用经历第七章:写作的评价与反馈重点环节:学生讨论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参与到关于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的讨论中。

写作素材引导教案激发八年级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写作素材引导教案激发八年级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写作素材引导教案激发八年级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第一节:引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然而,许多八年级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乏力,缺乏灵感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教案来引导学生,提供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第二节:奖励式写作任务为了激发八年级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我们可以设计奖励式写作任务。

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刺激,例如提供一些新闻报道、图片或让学生体验一些趣味活动,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会获得一些新鲜的想法和创作灵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三节:创意写作讲座另外一种有效的方式是举办创意写作讲座。

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作家、编剧或编辑来给学生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创作过程。

这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作家思维和写作方法的机会,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为他们提供机会获得公开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将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第四节:创作素材库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创作素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这个库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图片、摘录、新闻报道、故事开头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作需求,选择适合的素材进行写作。

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启发,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灵感。

第五节:小组合作写作小组合作写作是另一种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和创造力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篇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观点,并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写作,学生们可以相互促进,激发出彼此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

第六节:个性化写作反馈最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写作反馈。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风格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个性化的反馈,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让素材更有感染力”作文公开课教案

“让素材更有感染力”作文公开课教案

“让素材更有感染力”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选材的一般方法,学会辨别素材的优劣。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记录生活。

二、教学重点:如何有效地避免选材中的失误,使素材更有说服力。

三、教学难点:用较为系统而准确的方法品评素材,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四、教学过程:勤收云锦作天衣如何让你的素材更有感染力一、导入:1、写作文难吗?导入词: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大家心爱的作文。

为什么你心爱的作文常常无法让你感到可爱呢?写作文难吗?学生自由谈。

2、本堂课的重点:勤收云锦作天衣,让素材更有感染力。

美味佳肴须用好的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也须用好的材料来制作,同样,好作文也离不开好的材料。

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感染力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取好的材料,才能让你的作文更有感染力。

二、作文中不该选什么样的素材?1、分发素材病例,两人一张。

(1)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虽然都回到了座位,但还是很兴奋。

英语老师缓慢步入了教室。

而此时的班级,正乱成一团。

见此情形,老师准备严厉批评大家,但却咽住了,随后一阵又一阵愈加剧烈的咳嗽声从老师的嘴里传出来。

大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安静了许多,可还有很多同学仍是吵闹着。

过了许久,老师停了下来,强忍着不咳嗽,说了一句:“好,我们开始上课……”她发现我们安静了,就开始上课了……(感情空洞的事例,文段所要表现的目的不明确。

究竟是要写老师哪方面的特质,没有表现出来。

其实面对此时的老师,他的心里并没有任何的感情。

)(2)今天是母亲节,我便决定帮妈妈做家务——洗碗。

首先,将碗放到水池里面泡着。

然后,用抹布上面沾一些洗洁精在每个碗上面都擦一遍。

最后,把每个碗洗干净放到柜子里。

在洗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洗碗是件体力活,要用力才能把碗洗干净。

就是因为这样,妈妈的指甲才会有损伤。

而且在洗碗的时候一直弯着腰,对于身高较高的妈妈来说十分辛苦。

(陈旧老套的事例,列举类似老套的事例可能还有公车让座、学骑自行车、深夜的一杯奶、过马路、送伞、生病住院等等。

作文教案如何让你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作文教案如何让你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如何让你的文章更有感染力——作文讲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让让自己的作文更加有文采教学过程一、评1、回顾上次要求:训练题目:半命题作文《乘着的翅膀》训练要求:(1)认真书写,字数不少于700字。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3)要有真情实感。

(4)作文形式可以多样但文章要有自己独特的立意。

2、介绍作文总体情况:绝大部分同学作文态度认真,能够认真书写,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

优秀作文:3、作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叙述过多,较平淡,描写不够具体、细致,抒情不够充分,议论不够深刻,精炼。

文章缺乏感染力,不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给读者印象不深刻。

二、赏1、佳作欣赏:乘着天使的翅膀(段慧娟)乘着心的翅膀(袁宏杰)2、听后感(1)谈谈你的感受感受一、打动自己,打动读者,是作文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感受二、用优美的语言写出心中的话,让读者读出美的感觉是作文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教师总评:文章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深入思考,借着文章写出了对小悦悦美好生命小时的惋惜,对小悦悦美好祝愿,和小悦悦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文章语言比较感人,结构合理,立意深刻。

尤其对小悦悦出事时的环境和场景等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整篇文章用的全是诗一样的语言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文章的结构也不失精彩。

可以看出作文题目打动了作者。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心中的话。

……3、共同品味:乘着天使的翅膀(段慧娟)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 …——题记雨在下,似乎永不会再停歇,风在吹,吹得枯叶无力的摇,凌晨惨白的路灯下,你,静静地躺着,鲜血,已流成一朵小花。

在那车来车往的街道上,只有它陪着你,而你幼小的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4、交流收获三、讲(一)归纳总结:如何使文章具有感染力1、情感真实、丰富。

2、叙述要生动、描写要细致,抒情要充分,议论要深刻。

3、文章形式能为内容服务。

4、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反问、设问等。

5、长短句结合,衬托人物心情,增添形式的美感和朗读的美感。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如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如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初中语作文教案:如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在初中生活中,语文作文是必修内容之一,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其中,让文章更有感染力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如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如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的一些看法和方法。

一、文章的话题要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文章的话题很重要,它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和切入角度。

话题应当足够代表性,即要有新鲜感,有普遍性。

同时,话题也要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让读者产生想法和感情上的共鸣。

比如,关于疫情防控,如何安全过冬这一话题就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吸引力。

它符合人们迫切需求的关键词:疫情和安全。

我们在选择话题时,要从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入手,以此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对文章内容的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二、文章的标题要醒目并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门面,是吸引读者进来的关键。

文章的标题应该醒目、简洁、有特色、容易被记住,并且要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向上的力量——我是怎样跨过困难的”就是一个醒目、简洁、有特色、体现中心思想的好标题。

这个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作者的主题,用“向上的力量”这个词语很好地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读者主动进入文章。

三、文章要有一个合适的开篇文章的开篇是文章的架构,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开篇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兴趣和对作者的认知。

合适的开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进话题:就是把话题引进文章中来,让读者从开始就知道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铺垫:即通过故事或历史事件等,引出文章的主题,让读者觉得与其息息相关。

3.引用名言:使用名人名言为开篇缩短和预告文章主题,从而吸引读者。

四、文章内容要生动有趣、形象形容文章的内容不光是说明一件事,更需要情景交融,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形神兼备地体会作者说的是什么。

形象化的描写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反而要贴合实际,侧重生动的口吻,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使得文字传达的意境更加丰富,娓娓道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素材更有感染力”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选材的一般方法,学会辨别素材的优劣。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记录生活。

二、教学重点:如何有效地避免选材中的失误,使素材更有说服力。

三、教学难点:用较为系统而准确的方法品评素材,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四、教学过程:勤收云锦作天衣如何让你的素材更有感染力一、导入:1、写作文难吗?导入词: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大家心爱的作文。

为什么你心爱的作文常常无法让你感到可爱呢?写作文难吗?学生自由谈。

2、本堂课的重点:勤收云锦作天衣,让素材更有感染力。

美味佳肴须用好的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也须用好的材料来制作,同样,好作文也离不开好的材料。

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感染力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取好的材料,才能让你的作文更有感染力。

二、作文中不该选什么样的素材?1、分发素材病例,两人一张。

(1)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虽然都回到了座位,但还是很兴奋。

英语老师缓慢步入了教室。

而此时的班级,正乱成一团。

见此情形,老师准备严厉批评大家,但却咽住了,随后一阵又一阵愈加剧烈的咳嗽声从老师的嘴里传出来。

大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安静了许多,可还有很多同学仍是吵闹着。

过了许久,老师停了下来,强忍着不咳嗽,说了一句:“好,我们开始上课……”她发现我们安静了,就开始上课了……(感情空洞的事例,文段所要表现的目的不明确。

究竟是要写老师哪方面的特质,没有表现出来。

其实面对此时的老师,他的心里并没有任何的感情。

)(2)今天是母亲节,我便决定帮妈妈做家务——洗碗。

首先,将碗放到水池里面泡着。

然后,用抹布上面沾一些洗洁精在每个碗上面都擦一遍。

最后,把每个碗洗干净放到柜子里。

在洗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洗碗是件体力活,要用力才能把碗洗干净。

就是因为这样,妈妈的指甲才会有损伤。

而且在洗碗的时候一直弯着腰,对于身高较高的妈妈来说十分辛苦。

(陈旧老套的事例,列举类似老套的事例可能还有公车让座、学骑自行车、深夜的一杯奶、过马路、送伞、生病住院等等。

)(3)今天母亲打算到东坪山上去挖些土回家种菜。

经过十多分钟我们来到了朋友的农家乐中。

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只白色的土狗拼命的摇动着尾巴正在欢迎我们。

同时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手中的奶糖。

主人带我们到田里挖土。

我也放下手中的那袋糖果投入到战斗中去。

这时,那只白狗看到了,开始先是一阵嚎叫。

然后从屋里跑出六只毛茸茸的小狗悄悄地到我身边把我的那袋糖果带走。

当我回过神来一模时发现糖不见了。

我来到屋里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一只大狗正和六只小狗互相争夺着那袋糖。

着实令我哭笑不得。

(没有意义且是虚构的事例,在这只狗身上出现了太多的的巧合,虚构的痕迹太明显。

)(4)外婆平时爱看电视剧,但在期中考前夕,她为了不影响我复习而放弃自己的爱好。

外婆其实可以关低音量,但是为了不让我分心而一点也不看了。

这样一来,她整天都没事干了,只得借做家务打发郁闷。

我对此十分惭愧。

(换汤不换药,还是老套了。

其实在考试前夕,外婆应该不只有这一种表现,多找找,会有新的发现。

)(5)冬天,严寒与飞雪是这个时节的主调。

你在一旁擀面我则在一旁眨着眼看你擀面、和面、切面、下面。

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擀面出现在我面前。

我轻轻咬了一口,香香糯糯的。

因为这是外婆亲自煮的面,因为这里面被外婆的爱填满了。

(缺少细节,从外婆身上所得到的感动只从“擀面、和面、切面、下面”这八个字是很难有什么体现的。

)(卢珺旻)(6)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好伙伴到家楼下的小区踢足球,因为我活泼好动,一不小心,我摔倒在地上,顿时,便破皮,血也流了出来,是您,及时把我抱回家,先用消毒水帮我消毒,再涂上一些药膏,最后用一大块的创可贴帮我贴上,这一步步的步骤,我自今都还没忘却,如果当时不是您及时为我包扎,当时的我有可能早已痛得不知所措了,有你真好,您就像我的保护神一样时时刻刻的保护着我,呵护着我。

(没有感情,虽然很详细的写出了包扎的整个过程,但并没有将自己个人的情感投入到这一过程中,只是简单陈述。

)(吴佳珩)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讨论:不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4、明确:(1)虚构(的事情)(2(3)不具体(的事情)(4)陈旧老套(的事情)(5)没有感情(的事情)……5、进一步归纳:请问哪个因素是你在收集素材的时候感到最困难的?(可以选择刚才出现选材不当的当事人,自己诉说作文选材的困惑。

)(归纳出作文素材没有感染力的真正原因。

)(让学生自己说。

)(直接板书,不用多媒体。

)(1)陈旧老套。

(2)感情贫乏。

也可以有其他。

二、【见贤思齐】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让你的素材有说服力?1、展示三例佳作。

(1)母亲有一个抽屉,总是锁着的,我极好奇,她却每每在我问及时笑着转移话题。

直到那天,母亲走得匆匆,竟将钥匙丢在桌上。

而我在之前也曾想过其中有些什么,是存着,是首饰亦或是别的值钱玩意儿——在打开的刹那,我的眼睛还是酸涩地胀痛了许久,一张简陋粗糙的贺卡竟躺在最显眼的地方。

而我已经忘记是何时做的了,只是忽然发现,近年,在母亲生日我是未曾送过什么东西的。

思及此处,眼前便有些模糊。

我打开的何止是一个小小的抽屉啊,更是一个女儿歉疚的心!(2)与同学结伴而游的时间愈发地长,有次竟到十点才回家。

又是如浓墨的天,我两手空空悠闲地坐在公车上,你却焦急不安地一个又一个电话打给同去的朋友,四处奔走。

当我下车时,马上就听见你站在熄灭的路灯下,大声地呼叫我的名字。

你只披了一件单衣,在深露的夜里等了我不知多久。

“怎么不多穿件衣服呢。

”我责怪道。

“我着急啊,路灯坏了,这里又偏……怕万一回去加衣服你就来了。

”母亲牵起我的手走着,回答。

多么相似的场景啊,我恍惚了,忽然开口:“妈,背我走一段。

”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

母亲歪过头来无奈地笑:“老了……背不动了。

你也长大了啊。

”我心中一酸,险些又落下泪来。

(3)我第一次知道有母亲节这个节日,满心踌躇地想要为你准备一份早餐。

我偷偷地把闹钟调早了足足一个小时,心里带着一种窃喜放心睡去了。

待到第二天清晨起床时,天才微亮,我缩在温暖的被窝里挣扎许久,终于揉着朦胧的睡眼,一边打哈欠一边蹑手蹑脚却得意地跑到了厨房,却怔住了——你正背对着我做早餐啊!浓浓的睡衣刹那间被驱散了,心中除了挫败感还有深深的愧疚。

我自以为是的孝顺,不过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而你的爱,却早已融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一寸呼吸之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轻掩上门,我泪流满面。

2、寻找课文中的范例。

范围:八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学生先谈。

师示范谈一例。

三、师归纳方法:让你的素材更有感染力首先要在扣题的前提底下!1、有新意:选择独到的事情,抓住独到的细节。

(请从本学期所学的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

)从鲜活的生活中选取细微的小事,写出自己独到的发现和人生体验。

甚至可以用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小镜头、小插曲,人物的一点特质、一个侧面、一种情绪、一点感受、一点人生的哲理等细枝末节,来反映生活中最真实最强烈的情感。

“隔夜的好茶不好喝。

”用感动的眼睛捕捉身边的细节,呼唤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你一定会惊讶于博大的情感世界,叹服于情感的生命力量!2、有心意:用心释放真情实感,写出你的味道。

(请从本学期所学的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落笔不为无情物”,只有“动情”才能“辞发”,只有选取感情充沛的材料才能使文章因此有了味道,使文章真实动人。

四、【温故而知新】请以“良师”为话题选材。

字数在50-100之间。

指导:多角度思考,不仅要有“师”的特点,还应该注重“良”字的揭示。

是良师。

(我敬重的老师、磨难、失败、兴趣、书、等等)也可以有母亲是良师(教给的道理使我受用终生)大自然是良师(它的花花草草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同时也可以联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写它教育我们要有奉献精神。

)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选择该小组最有感染力的一则素材进行展示。

可能在这次的习作中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1、有一定的感情,但却不够强烈。

2、事情比较具体,但却不够生动。

3、有一定的意义,但却没有充分挖掘出这个意义点。

4、事情真实,但却没有足够的新意。

……六、作业请以“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筛选两则素材写进周记本。

解析:“微笑”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熟悉了,我们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策略,文章才能脱颖而出。

有三种方法可以助我们成功:一是选取细小的角度,抓住微笑的瞬间,折射人物的情感。

可以以一个微笑的瞬间引出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可以以几个微笑的画面串起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管选取何种内容,传神的肖像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写作时要让景随情出,情因景生,要运用多种修辞,让笑容变得摇曳多姿,让读者从笑容里窥探到人物的美好性情。

二是刻画微笑的感受,记录心灵的波澜。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

我们应该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波澜曲折的情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最美的笑容往往是存在于误会解除的那些日子,存在于历经周折后获得成功的那一瞬间,存在于遭遇失败后获得别人理解的那一时刻,这些微笑才美不胜收,让人心生羡慕。

三是选取新颖的内容,增添创新的色彩。

这些文章往往具有故事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戏剧等形式写作。

七、总结:总而言之,作文选材要独到,要有味道。

俄国作家果戈理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把想到的一切全写在纸上,不管它是不是凌乱。

为了抓住那些“一闪念”的想法,他甚至顾不得字迹是否清楚。

过些天,再拿起草稿把有关系的意思沟通起来,删去那些关系不大的部分,添上那些涌到笔尖的新的想法……就这样三番五次的,最后誊清。

要像王蒙说过的那样,就是“亏他想得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缪塞尔•斯迈尔斯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这个圆心的外面被很多“圆圈”包围着,其中包括:父母圏、妻子和子女圈、左邻右舍圈、工作单位(雇主)圈、助人为乐圈、爱护花草动物圈……圆心外面的圆圈越多则“人生半径”越长,反之,则越短。

其实,我们只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真正地用心去搜集属于我们自己的素材,真正写作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过的生活体验,而不是每一次都东拼西凑、疲于应付的话,我们总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作品来,这样的文章,别人偷不走,用不成,是我们在将来的考场上真正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负责任的态度抒写自己独到的经历,释放自己的感情,让你的作文更有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