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平均数问题一、出示例题【例1】明明前4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得了92分,5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2】期末考试中,青青语文和数学平均96分,数学和英语平均91分,英语和语文平均86分。

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3】一个零件加工厂前六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93箱,为赶工期,第7天生产的零件箱数比这七天的平均箱数还多3箱。

这个厂第7天生产零件多少箱?【例4】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计算出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分,但经过仔细校对,发现计算时把一位同学的93分误看做是39分,经过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应该是92分,这个班有多位同学?二、课堂练习:1. 小青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社会的平均成绩是93分,英语得了99分,小青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 三组小朋友参加制作环保华袋的活动,第一、二组平均每组制作32只,第二、三组平均每组制作35只,第一、三组平均每组制作26只。

三个小组各制作多少只?3、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2个,第4天加工的零件比这4天的平均数多15个。

第4天加工多少个?4、英语测验,五(2)班的平均成绩是分。

复查时发现把李享的88分错看成68分了,得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分是分。

五(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5、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分。

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6、甲、乙两块棉田,总平均每公顷收皮棉940千克。

甲棉田6公顷,平均每公顷收1020千克,乙棉田平均每公顷820千克,乙棉田有多少公顷?周期问题一、出示例题【例1】有一列数:7、3、4、6、7、3、4、6……(1) 第150个数是多少?(2) 这150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例2】8 2003的个位数字是几?【例3】2010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11年1月1日是星期几?二、练习: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180个,按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排列着。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主题:《数学谜语大赛》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准备:1. 数学谜语题目及答案2. 评分标准3. 奖品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活动一:数学谜语抢答赛(1)教师出示数学谜语,学生抢答,答对者得分。

(2)设置几轮比赛,每轮结束后,统计得分。

3. 活动二:数学谜语猜猜乐(1)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抽取数学谜语。

(2)代表需在规定时间内猜出谜底,猜对者得分。

(3)设置几轮比赛,每轮结束后,统计得分。

4. 活动三:数学谜语接力赛(1)学生分组,每组排成一列,第一个学生领取数学谜语。

(2)第一个学生猜出谜底后,将答案传给下一个学生。

(3)依次类推,一个学生将答案告诉教师。

(4)教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正确者得分。

5. 活动四:数学谜语成语接龙(1)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抽取数学谜语。

(2)代表需用谜底中的一个字作为成语的开头,接着进行接龙。

(3)设置几轮比赛,每轮结束后,统计得分。

6. 活动五:总结与颁奖(1)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

(2)颁发奖品给获胜组,鼓励所有参与者。

六、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六、活动拓展:1.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制数学谜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博物馆或数学家纪念馆,了解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3. 开展数学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数学学习心得和趣味数学故事。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巩固和拓展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二、活动主题《分数的奥秘》三、活动内容1. 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进行分数相关的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

四、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练习题、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分数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分数的学习情境。

2. 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实践: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交流学习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分数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数主题的手工制作或数学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活动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收获。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活动。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九、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充分,以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3.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活动的效果。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精选3篇)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精选3篇)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精选3篇)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篇1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兴趣活动安排,我们数学兴趣小组要通过兴趣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为了更好的将这项活动深入下去,现制定如下:一、指导思想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

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二、学生学情分析:这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个别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在计算方面,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加减法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计算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各种计算的习惯不好,粗心大意。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没有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

三、教学内容与课本内容同步,增加拓展题,趣味探索。

四、教学目标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篇2一、班级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从教403、404数学,是原来的班级,对学生比较熟悉。

2、知识掌握情况: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五年级数学“1+1”社团活动资料孙秀红五年级数学“1+1”社团活动计划孙秀红数学“1+1”活动计划孙秀红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学校的社团活动安排,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特制定我们数学“1+1”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的目标: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五(1)教室四、活动时间:每五下午的第三节课五、活动形式: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活动思路: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4、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5、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7、通过兴趣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素养。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数学教材、练习题、奖励物品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活动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活动一:数独游戏a. 教师发放数独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b. 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c. 选出优秀作品和进步作品,给予奖励和表扬。

3. 活动二:数学谜语竞猜a. 教师出数学谜语,学生抢答。

b. 答对的学生获得奖励,答错的学生给予鼓励。

c. 轮流出题,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4. 活动三:数学故事分享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学故事进行分享。

b. 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和讲解。

c.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数学知识。

5. 活动四:数学竞赛a. 教师设计数学竞赛题目,包括口算、笔算、解决问题等。

b.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记录得分。

c. 评选出获胜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扬。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五、活动拓展1. 推荐数学书籍和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组织数学主题活动,如数学沙龙、数学电影欣赏等。

3. 开展数学日记活动,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数学趣事。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时间充足,让学生充分参与。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

3. 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4.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

三、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四、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自习课。

五、活动内容:活动安排:周次活动内容第1次体会较难的数字谜米第2次填运算符号第3次乘法速算十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第4次乘法速算个位数是的两位数相乘第5次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不同的两位数相乘第6次乘法速算首位相同两位尾数和等于10的两位数相乘第7次乘法速算首位相同尾数和不等于10的两位数相乘第8次被乘数首位相同乘数首尾和是10首位相同兴趣小组名单:王姝悦王文冉李贵祺于长静王丽如宋雨晨孙纪营李迎雪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篇一: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兴趣活动安排,我们数学兴趣小组要通过兴趣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为了更好的将这项活动深入下去,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参加过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

但通过兴趣小组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将输入更多数学知识,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授课具体老师:吉波亮闫海洋六、授课地点:定在五年级教室。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活动时间: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活动形式: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指导思想: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问题一、出示例题【例1】明明前4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得了92分,5次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2】期末考试中,青青语文和数学平均96分,数学和英语平均91分,英语和语文平均86分。

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3】一个零件加工厂前六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93箱,为赶工期,第7天生产的零件箱数比这七天的平均箱数还多3箱。

这个厂第7天生产零件多少箱?【例4】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计算出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0.5分,但经过仔细校对,发现计算时把一位同学的93分误看做是39分,经过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应该是92分,这个班有多位同学?二、课堂练习:1. 小青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社会的平均成绩是93分,英语得了99分,小青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 三组小朋友参加制作环保华袋的活动,第一、二组平均每组制作32只,第二、三组平均每组制作35只,第一、三组平均每组制作26只。

三个小组各制作多少只?3、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2个,第4天加工的零件比这4天的平均数多15个。

第4天加工多少个?4、英语测验,五(2)班的平均成绩是92.1分。

复查时发现把李享的88分错看成68分了,得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2.6分。

五(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5、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

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6、甲、乙两块棉田,总平均每公顷收皮棉940千克。

甲棉田6公顷,平均每公顷收1020千克,乙棉田平均每公顷820千克,乙棉田有多少公顷?周期问题一、出示例题【例1】有一列数:7、3、4、6、7、3、4、6……(1)第150个数是多少?(2)这150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例2】82003的个位数字是几?【例3】2010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11年1月1日是星期几?二、练习: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180个,按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排列着。

(1)第15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2)这158个珠子中黑珠共有几个?2、42004的个位数字是几?3、2008年的6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2008年12月1日是星期几?4、如下图所示,每列上、下一个字和一个字母组成一组。

例如:第一组是(我,A),第二组是(们,B)。

那么第62组是什么?5、下面是一个12位数,每3个相邻数字之和都是15,你能算出“?”表示的数字是几吗?行程问题(一)一、出示例题【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2】弟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里步行去县城,哥哥比弟弟晚6小时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去追弟弟,哥哥每小时行12千米。

问哥哥几小时可以追上弟弟?【例3】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3秒钟,则甲跑6秒钟就能追上乙。

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例4】甲、乙二人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出发,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则3小时后甲在乙前6千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二、练习: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6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我军骑兵以每小时22千米的速度追击敌军,当到某站时,得知敌军已于2小时前逃跑,已知敌军逃跑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问我骑兵几小时可以追上敌军?3、甲步行每小时走4.5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走3.5千米。

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几小时?4、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354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向出发,8小时后还相距90千米。

甲船因逆水而上,每小时行15千米。

乙船比甲船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5、环形跑道周长是400米,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顺时针自起点出发,甲的速度是400米/分,乙的速度是375米/分。

多少分钟后甲乙再次相遇?6、两地相距900米,小红和小兰同时从起点同向出发,小红每分钟走80米,小兰每分钟走100米,当小兰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与小红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她们共经过了多长时间?行程问题(二)一、出示例题【例1】一列火车长460米,车速是每分钟50米,另一列火车长380米,车速是每分钟55米。

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共需要多少分钟?【例2】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468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5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72米,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例3】火车通过长为82米的铁桥用了22秒,如果列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162米长的铁桥就用16秒。

求列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例4】一列火车通过750米长的大桥用50秒(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从车头进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

又知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230米,速度为每秒17米。

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多少秒?二、练习:1、一列火车长700米,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900米的大桥。

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需要多少分钟?2、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7130米的大桥需要8分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个380米长的山洞需要0.5分钟。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

3、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长275米,每秒钟行16米,乙车每秒钟行15米。

两列火车迎面错车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20秒钟,乙车长多少米?4、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秒行16米,乙车每秒行19米。

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看见乙车从车窗经过用了7秒。

问乙车长多少米?5、一列火车全长216米,以每秒20米的速度行驶,遇上路旁迎面走来的小芳,10秒后离开,追上路旁同向行走的小军,12秒后离开。

求小芳、小军每秒各走多少米?6、有两列同方向行驶的火车,快车每秒行30米,慢车每秒行22秒。

从两车头对齐开始算,行24秒后快车超过慢车;从两车尾对齐开始算,行28秒快车超过慢车。

快车和慢车各长多少米?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出示例题【例1】文化用品商店有钢笔、圆珠笔共82枝,每枝钢笔5元,每枝圆珠笔2元,全部卖出后,钢笔比圆珠笔多卖18元。

求钢笔有多少枝?【例2】有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3倍,如果从甲仓库调28吨到乙仓库,则甲仓库还比乙仓库多4吨。

原来乙仓库存粮多少吨?【例3】五年级(2)班进行了两次体育达标测试,情况如下:第一次达标的人数比未达标人数的3倍多4人;第二次达标的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未达标人数的6倍。

问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体育达标测试?【例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

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二、练习:1、某文具店有钢笔和毛笔共69枝,钢笔每枝7.5元,毛笔每枝18元。

全部卖出后,毛笔比钢笔多卖120元。

毛笔有多少枝?2、教室里有若干学生,走了10个女生后,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5倍,又走了10个女生后,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倍。

问:教室里原有多少个学生?3、五年级(1)班第一单元测试时,及格人数是未及格人数的4倍还多3人,第二单元测试时,又多了3人及格,这时及格人数恰好是未及格人数的10倍。

五(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是这个两位数的0.2倍。

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5、某农民养鸡若干只,已知鸡比兔多13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16只。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6、五年级一班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五年级一班有多少名学生?作图法解题一、出示例题【例1】两捆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捆用去82米,第二捆用去28米,剩下的电线中,第二捆的长度是第一捆的4倍。

原来两捆电线长各是多少米?【例2】五(1)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同样多。

抽出18名男生和26名女生参加合唱队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

五(1)班原有男、女生多少人?【例3】一块长方形铁皮,在长边截下6厘米,短边截下3厘米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面积比原长方形面积少了54平方厘米。

求原长方形铁皮的面积。

【例4】五(2)班在一次测试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文、数学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4人语数成绩均未获优。

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二、练习:1、甲、乙两数,乙数是甲数的2倍,甲数给乙数2后,乙数是甲数的5倍。

甲、乙两数原来各是多少?2、哥哥现存的钱是弟弟的5倍,如果哥哥再存20元,弟弟再存100元,二人的存款正好相等。

哥哥原来存有多少钱?3、一块长方形纸板,如果长减少4厘米,宽减少2厘米,就得到一个正方形,面积比原长方形减少了44平方厘米。

原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4、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队的有25人,要求每人都至少参加一个队。

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两个队都参加了?5、有一筐苹果,第一次卖出总数的一半又5人,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4个,第三次又卖出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3个,还剩9个。

这筐苹果菜有多少个?6、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的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

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