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实验目的:1. 了解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及其优缺点2. 学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发生水分交换: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外液浓度变大;ψ植物<ψS植物组织的水势高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失水,外液浓度变小;ψ植物> ψS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外液浓度保持不变;ψ植物=ψS2、同一种物质浓度不同时其比重不一样,浓度大的比重大,把高浓度的溶液一小液滴放到低浓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

3、根据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实验仪器与试剂试管架试管打孔器毛细管镊子青霉素瓶蔗糖溶液甲烯蓝粉末操作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2.用打孔器在绣球花的不同部位打100-200片,混匀,每个青霉素瓶各放入15-20片,(打孔要迅速,避开叶脉,选边缘整齐无破损的叶片)3.从配制好的试管中各取2ml(量准确?)到相应的青霉素瓶或称量瓶中(用一只移液管由低高,不要润洗)。

放置20—30min,期间摇动数次,以加速水分平衡。

4. 染色:用接种针沾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青霉素瓶中,摇匀,溶液变蓝。

(干燥针头先用蒸馏水湿润,加入的甲烯蓝量一定少,使各瓶中颜色基本一致)5.观察液滴升降:用毛细吸管取青霉素瓶有色液插入相应试管中部缓慢从毛细吸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轻轻取出滴管,观察蓝色液滴的移动方向并记录。

(用白纸划一直线置于试管背面,方便观察)6.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出与组织水分势相当的浓度,根据原理公式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实验结果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实验记录水势计算ψs=-iCRT实验讨论如果小液流滴在对照溶液中全部上升或下降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改变试验溶液浓度?答:“全部上升”说明实验溶液的浓度都高于植物组织的浓度,应该把试验溶液浓度降低再做;“全部下降”说明实验溶液的浓度都低于植物组织的浓度,应该把试验溶液浓度调高再做。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4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一、原理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重量增大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重量减小而外液浓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重量及外液浓度保持不变。

根据组织重量或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

溶液渗透势的计算:Ψs = - iCRT ( 6 – 1 )式中:Ψs ——溶液的渗透势,以 MPa 为单位。

R ——气体常数,为 0.008314 MPa · L/ ( mol · K )。

T ——绝对温度,即 273 + t ℃。

C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以 mol/kg 为单位。

i ——为解离系数, CaCl 2 为 2.6 。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或洋葱鳞茎。

(二)试剂1 .甲烯蓝粉末。

2 . CaCl 2 溶液:包括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mol/kg 8 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

(三)仪器设备大试管 8 支 , 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移液管( 5mL ),毛细吸管 8 支,培养皿,打孔器,剪刀 l 把,镊子 1 把,解剖针 1 支。

三、实验步骤1. 编号贴标签取干燥洁净的大试管 8 支,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毛细吸管 8 支,编号贴标签,按序号排好。

2. 打取、浸泡叶片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 60 片,放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

用镊子分别把 5 ~ 8 个小圆片放到盛有 4 mL 不同质量摩尔浓度 CaCl 2 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浸没叶片,盖紧瓶塞,放置 30 min ,并不断轻摇小瓶,以加速水分平衡(如温度低时可延长放置时间)。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意义】作物水分状况的表现指标中,生理指标的变化先于形态指标的出现。

形态指标的出现时之后的,当植物出现缺水的形态指标时,植物已经收到伤害。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可以测定一个科的一种植物,通过测定结果可以预知整个科属植物的水势,从而有力农肥的合理使用。

【实验原理】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较多,小液流法是其中一种。

本法是将植物组织置于不同浓度(也即不同水势)的蔗糖溶液中,寻找到一种浓度的蔗糖溶液,其水势与植物组织的水势相等,然后计算该浓度蔗糖溶液的水势,从而知道植物组织的水势。

表1 小液流法原理表测定蔗糖溶液比重的变化,可采用如下简便的方法:即利用毛细管吸取已浸过植物组织的蔗糖溶液(为便于观察,可用甲烯蓝先染上颜色),放一小滴到与其对应的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然后观察滴出的小液滴(蓝色)的移动方向,即可知道浸过植物组织的蔗糖溶液比重的变化(“小液流法”即由此而来)。

【实验材料】:女贞叶片【仪器设备】:试管架、6支带盖小药瓶(容积不大于5mL)、10mL带塞试管6 支、毛细管1支、叶模、镊子、移液管、吸球等、温度计.【试剂药品】0.5mol/L 蔗糖溶液,亚甲烯蓝粉溶液【实验步骤】1.标准梯度浓度蔗糖溶液的配置将0.5mol/L蔗糖溶液的母液分别配成0.05、0.1、0.2、0.3、0 4、0.5mol/L的蔗糖溶液各10ml.从上述的大试管中各取2ml溶液,分别放到另6支编号带盖小药瓶中,盖上盖子。

2.材料处理取3片叶子重叠,用叶模分别在叶脉两侧各取5*1cm,然后把取出的五厘米长得叶分成10等分,最后得到60等分混匀,依次分别在小试管的蔗糖溶液中各放入叶圆片10片叶圆片要全部浸在溶液中,塞上塞子,每隔5分钟摇动一次。

40分钟后,用镊子取出在小药瓶中德叶片,分别向6支小药瓶中滴入2滴亚甲烯蓝粉溶液。

3、测定取干燥毛细管6支,分别从编号的带盖小药瓶中吸取蓝色溶液,当毛细管不在上升以后,用吸水纸将毛细管外壁的蓝色溶液擦干净,然后插入与编号的小药瓶相对应的10m 1 试管中,使毛细管内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面约 1 -2cm ,然后缓慢放出蓝色溶液一小滴,保持毛细管静止不动(可将毛细管壁靠在试管口上),观察蓝色小液滴的移动方向, 然后缓慢取出毛细管插回5mL 试管中。

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

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

实验题目: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教师:XXX实验类型:基础学时:4 (参考)内容: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2.了解不同组织的水势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的水势小于溶液的渗透势,则组织吸水而使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则植物细胞内水分外流而使溶液浓度变小;若植物组织的水势与溶液的渗透势相等,则二者水分保持动态平衡。

当植物材料浸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由于细胞与溶液之间发生水分交换,使原来的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浓度的改变又引起了溶液比重的改变。

若将已浸过植物材料的溶液用毛细管吸入一部分,然后移入与原来浓度相同的溶液时,由于其溶液比重的改变。

就会使移入的小液流向上或向下移动或者不移动。

这样,就可以根据小液流的移动情况,求出植物组织的水势。

三、试剂与器材1.材料:菠菜叶片或马铃薯2.试剂:1mol/L蔗糖溶液、甲烯蓝。

3.器材:试管、移液管、毛细滴管(出口处弯成直角)、打孔器。

四、操作方法1.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2.试验组8支试管,对照组8支试管,分别编好号。

3.选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4.观察现象,记录液滴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

5.计算水势:фW =-RTiC式中фW为细胞水势,R为气体常数0.083×105L·Pa/mol·K,T为绝对温度即273℃+ t(t为实验温度),i为解离系数(蔗糖为1),C为等渗溶液的浓度。

五、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1.毛细管尖端弯成直角,试验时从尖端缓慢地横向放出一滴蓝色试验溶液,这样才能观察小液滴上下移动的方向,否则有时小液滴无法从直的毛细滴管尖端放出。

2.不同浓度的溶液都要使用不同的移液管和毛细滴管,微小的浓度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实验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植物水势测定的原理和意义2、掌握水势测定方法和原理二、原理将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当找到某一浓度的溶液与植物组织之间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时,则可认为此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水势。

因溶液的浓度是已知的,可以根据公式算出其渗透压,取其负值,为溶液的渗透势(ψπ),即代表植物的水势(ψw)(waterpotential)。

ψw=ψπ=-P=-CRT(大气压)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材料:小白菜或其它作物叶片2、仪器设备:.试管;带有橡皮管的注射针头;镊子;.打孔器;.培养皿。

3、试剂:.0.1、0.2、0.3、0.4、0.5、0.6、0.7、0.8mol/L蔗糖溶液;.甲烯蓝粉末。

四、实验步骤1、取干燥洁净的试管8个为甲组,各瓶中分别加入0.1~0.8mol/L蔗糖溶液约10ml,另取8个干燥洁净的试管为乙组,各瓶中分别加入0.1~0.8mol/L蔗糖溶液4ml和微量甲烯蓝粉末着色,上述各瓶加标签注明浓度。

2、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50片,放至培养皿中,混合均匀。

用镊子分别夹入5~8个小圆片到盛有不同浓度的甲烯蓝蔗糖溶液的试管中(乙组)。

盖上瓶塞,并使叶圆片全部浸没于溶液中。

放置约30~60min,为加速水分平衡,应经常摇动小瓶。

3、经一定时间后,用注射针头吸取乙组各瓶蓝色糖液少许,将针头插入对应浓度甲组试管溶液中部,小心地放出少量液流,观察蓝色液流的升降动向。

(每次测定均要用待测浓度的甲烯蓝蔗糖溶液清洗几次注射针头)。

如此方法检查各瓶中液流的升降动向。

若液流上升,说明浸过小圆片的蔗糖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组织失水);表明叶片组织的水势高于该浓度糖溶液的渗透势;如果蓝色液流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低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若蓝色液流静止不动,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此糖溶液的浓度即为叶片组织的等渗浓度。

实验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本实验主要是采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变化。

水势是植物体内水分分布和转运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植物的水分状态。

实验所需材料:1. 水压传感器2. 水分压力平衡仪3. 测压管4. 接头5. 试管6. 植物组织(如茎片)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组装实验装置。

将水压传感器与水分平衡仪相连接,然后使用接头连接测压管。

2. 准备植物组织。

选择一片新鲜的植物茎片,用刀片将其切成5mm*5mm大小的块,一边切去树皮,并且保持其在水中5分钟,让其吸水。

3. 用细小的刀片将块的表面切成一段长度为约1mm的平面,使其减少压力下的机械性损伤。

同样处理它们对立面的中央一小段,将其口服、用勺子将其取下,直接将其放入小试管中,并迅速加上2ml的浸透液。

4. 手持试管,用尺度计测定柳树片与水之间的高度差,在水分压力平衡仪中设置对应值来调节水平衡仪。

然后将试管放入测压管中,并在水平衡仪中恢复平衡。

5. 记录水压传感器显示的数值,这相当于植物组织的水势大小。

然后将试管拿出,将茎片拿出,称重,测算其相对水分含量。

将茎片重新放回封装好的试管中,并加入2ml 浸透液溶液,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值变化不大。

实验注意事项:1. 选择新鲜的植物组织,避免机械性损伤和水分损失。

2. 手持试管时应迅速测定高度差,避免高度差变化导致的误差。

3. 测量需重复多次来确定准确的水势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植物组织的初始水势变化值,并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稳定的水势值。

这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状态,比较不同植物组织的水分含量和水势变化,可以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实验材料】
土豆
【实验试剂与器材】
实验器材: ⑴试管20支;⑵移液管; ⑶毛细滴管;⑷解剖刀;⑸试管架。
实验试剂: ⑴甲烯兰;⑵1M的蔗糖 溶液。
【实验步骤】
1.
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分别是:0.5, 0.4, 0.3, 0.25, 0.20, 0.15, 0.10, 0.05 M
10-15块片,加塞并经常摇动,30min后,向试验组的每支试管中加一滴甲烯兰溶液,
摇动试管,使溶液均匀着色。
4.Biblioteka 用毛细滴管(或小量程移液管)吸取浸有材料的兰色溶液,然后插入对照组相同编
号的试管,在液体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兰色试验溶液,仔细观察液滴移动的方向,
并记录之。
溶液浓度/M 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II 露点法测定植物叶片水势
【实验原理】
将叶片或组织汁液密闭在体积很小的样品室内,经一 定时间后,样品室内的空气和植物样品将达到温度和 水势的平衡状态。此时,气体的水势(以蒸气压表示) 与叶片的水势(或组织汁液的渗透势)相等。因此, 只要测出样品室内空气的蒸气压,便可得知植物组织 的水势(或汁液的渗透势)。由于空气的蒸气压与其 露点温度具有严格的定量关系,本仪器便通过测定样 品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而得知其蒸气压。
【思考与作业】
植物组织切块的大小和数量对组织水 势的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加入甲烯兰溶液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为什么?
该实验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主 要有哪些?
各10ml,共8管。注入试管中,各管都加上塞子并编号,按编号顺序排成一列,放
在试管架上,作为对照组。
2.
另用8支试管,与前一组试管对应编号,作为试验组,然后由对照组各试管中分别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心得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心得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和原理植物组织水势是测量细胞渗透压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水势计算的基础。

通常采用毛细管法进行测定。

用浸入生理盐水的毛细管来测量植物的组织水势,称为毛细管小液流法。

利用该法可以测定植物各种器官的组织水势,包括花、果实等,尤其适用于测定低浓度水溶液。

由于毛细管只能随着植物细胞内外的液体体积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植物组织水势是利用植物组织中水分扩散和运动的规律进行测定的。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电极与被测材料紧密接触,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毛细管,最好在注射器内加一定浓度的缓冲溶液,使得在反复吸取少量液体时不至于损坏毛细管。

另外,植物组织内部的水分及环境的影响都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这一实验应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由于毛细管的直径非常小,且毛细管管壁很薄,对液体蒸发非常敏感,故应尽可能地在一个单位面积上均匀滴加试液,使试液与组织充分接触。

为此需要调整反应时间和温度。

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应注意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附加误差。

这样既可以保证准确性,又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二、实验内容三、思考与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熟悉了毛细管小液流法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更深刻的认识到掌握水势的概念及正确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重要性。

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器皿都必须干净,这是由于植物组织中含有许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等成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在酸碱介质中这些物质极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成为一些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对毛细管造成了较大的阻力。

当沉淀物越积越多时,毛细管的孔径逐渐被堵塞,结果使毛细管中的液流中断,使毛细管无法继续滴液。

为此,必须对毛细管进行酸洗或碱洗。

所谓酸洗,就是在浓度为0。

5%盐酸的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所谓碱洗,就是在浓度为5%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

然后进行酸洗、碱洗后的毛细管放置1~2分钟,待沉淀物重新变为可移动状态,再进行下一步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材料水势 低于溶液水势
植物材料水势 等于溶液水势
植物材料水势 高于溶液水势
材料吸水
材料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变大 比重变大
外界溶液浓度不变 比重不变
外界溶液浓度变小 比重变小
浸过材料的溶液 滴回 同一浓度而未浸过材料的溶液中
比重小的液流上浮
比重不变的液流静止
比重大的液流下沉
此溶液的水势即等于所测材料的水势
1
2
3
4
5
6
7
8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溶液浓度
0.05
0.1
0.2
0.3
0.4
0.5
液滴移动方向
具有平衡浓度结果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溶液浓度
0.05
0.1
0.2
0.3
0.4
0.5
液滴移动方向
无平衡浓度结果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溶液浓度
0.05
0.1
0.2
0.3
0.4
0.5
液滴移动方向
错误结果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2、同一种物质浓度不同时其比重不一样, 浓度大的比重大,把高浓度的溶液一小液滴放 到低浓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 3 、根据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 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根据以下公式 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原理】 植物材料浸入 不同浓度溶液中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溶液渗透势的计算:
ψS=﹣iCRT
式中 ψS—溶液的渗透势,以MPa为单位; R=0.008314MPa· L· mol﹣1· K﹣1 T—绝对温度,即273+t℃; C—溶液的摩尔浓度,以mol· kg-1 为单位 i-溶液的等渗系数,蔗糖=1。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二)实验材料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思考题:
1.试述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
2.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为什么
操作时,应强调所用试管、毛细管应保持 干燥?打取小圆片并投入到试管中时动作 应迅速?加入甲烯蓝时不能太多?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4. 染色:用接种针沾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青霉素瓶 中,摇匀,溶液变蓝。(干燥针头先用蒸馏水湿润, 加入的甲烯蓝量一定少,使各瓶中颜色基本一致)
5.观察液滴升降: 用毛细吸管取青霉素瓶有色液 插入相应试 管中部 缓慢从毛细吸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 蓝色溶液,轻轻取出滴管,观察蓝色液滴的移 动方向并记录 。(用白纸划一直线置于试管背面,方
(一)原理
1、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发生水分交换:
★ 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
势),组织吸水,外液浓度变大;ψ植物<ψS
★ 植物组织的水势高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
势),组织失水,外液浓度变小;ψ植物> ψS
★ 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
外液浓度保持不变; ψ植物=ψS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溶液。 ③ 甲烯蓝不宜加得过多(溶液呈稍深的蓝色即可),否则将使实验组 各管中溶液的比重均加大。 ④ 蔗糖溶液用前一定要摇匀,时间放久了的蔗糖溶液会分层,影响结
果。
⑤ 叶片打孔及投入青霉素瓶中要快,防止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 ⑥ 释放蓝色液滴时要缓慢,防止过急挤压冲力影响液滴移动。
植物生物学实验
实验二 植物组织水势 的测定(小液流法)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目的要求:
1. 了解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 学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
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
势高处流向低处。
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
物和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用具】
试管架;试管 ; 打孔器 ; 毛细管;镊子 ; 青霉素 瓶
【试剂】
蔗糖溶液 甲烯蓝粉末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三)操作步骤
1. 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试管 1mol· L-1 蔗糖溶液(ml) 1 20 2 40 3 60 4 80 5 100 6 120 7 140 8 160
蒸馏水(ml)
浓度
180
0.1
160
0.2
140
0.3
120
0.4
100
0.5
80
0.6
60
0.7
40
0.8
2.用打孔器在绣球花的不同部位打100-200片,混匀,每个青霉素瓶各放 入15-20片,(打孔要迅速,避开叶脉,选边缘整齐无破损的叶片) 3.从配制好的试管中各取2ml(量准确?)到相应的青霉素瓶或称量瓶中 (用一只移液管由低 高,不要润洗)。放置20—30min,期间摇 动数次,以加速水分平衡。
差决定。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植物组织水势和渗透势的测定方法: 水 势 测 定 渗 透 势
液相平衡法:小液流法、称重法、质壁分离法 压力平衡法:压力室法 气相平衡法:露点法
冰点降低法
蒸气压渗透压计法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一、液体交换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小液流法
问题: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便观察)
毛细管放置稳定
挤出小液滴
取出毛细管 观察液滴升降
液滴 植物材料
ψw >ψS ψw <ψS ψw =ψS
溶液浓度变小 溶液浓度变大 溶液浓度不变
静止不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6.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 出与组织水分势相当的浓度,根据原理公 式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试管号 溶液浓度 (mol/l 液பைடு நூலகம்移动的 方向 植物组织细 胞 Ψw与ψπ的 比较
溶液浓度
0.05
0.1
0.2
0.3
0.4
0.5
液滴移动方向
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溶液浓度
0.05
0.1
0.2
0.3
0.4
0.5
液滴移动方向
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注意事项:
① 所取材料在植株上的部位要一致,打取叶圆片要避开主脉和伤口。
② 试管、移液管和毛细管等要洗净烘干,移液管与毛细移液管应从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