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本课教学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你知道四大名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课件—封面。

二、了解写作背景大家课前一定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谁愿意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相机出示课件。

草船借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你知道吗课件──背景资料。

三、结合预习,自读自悟文章最后写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那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大家拿出自学卡,小组间合作朗读课文,把难读部分多读几遍,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

四、交流讨论结果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

教师相机简笔画画出大雾,二十条船,顺风顺水,草等。

交流学生更加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以及对曹操的用兵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

(知人心)2、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知天文,晓地理)五、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反复请同学朗读,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学生交流高潮处,问:“此时,你最想对我们的诸葛亮先生说一句什么话?”课件──人物分析──诸葛亮──神机妙算。

六、出示《草船借箭》的地形示意图,再读全文,进一步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七、体会课文写作特点小组讨论本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特点)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设计理念:《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部书之所以能焕发出如此隽永的魁力,其最吸引人也是最富生命力的地方在于塑造出了一系列血肉丰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应把小说所创造出来的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在孩子们的大脑里储存下来,使这些人物形象能够活灵活现地、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通过品读活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

这样诸葛亮运筹帷幄、胸有成竹、雍容大度、神机妙算的形象才会“立”在孩子的心中。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准备:1.推荐学生阅读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篇章。

2.把相关的句子制成课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背景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第5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5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教学过程任务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一些重点词句中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同时分析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初步认识了周瑜和诸葛亮,请你谈一谈。

(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神机妙算)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板书:知天文)4.学生继续汇报交流。

预设:课文第7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

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预设: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2)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

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预设:鲁肃想:前两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起这样大的雾?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预设: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想谋害我,我便将计就计,胜你一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理解“妒忌”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名著,交流其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而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四、初读生字词:“妒”的书写、辨析内容: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顺利的借得十万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知天文(大雾弥漫)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实施计划?(雾大,“江上的人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射箭)2.能不能猜猜诸葛亮让船“一字摆开”的用意呢?(“一字摆开”便于统一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3.为什么还要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4.读到这,你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二)识人心(草船受箭)1.曹操上当了吗?(雾很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射箭便是)2.从这里能感受到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性多疑、小心谨慎)3.如果你是诸葛亮,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4.有感情朗读。

六、品读想象一下,草船借箭事件之后,曹操、鲁肃、周瑜会有怎样的表现?七、小结作业作业:周瑜嘴上说自己比不上诸葛亮,但他对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吗?请大家课后去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你的体会。

八、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2】篇〗草船借箭教学目的: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情分析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我班组织了读名著活动,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开始,同学们都在读四大名著,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四大名著的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名著,品读经典。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19草船借箭。

读题。

3、明确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看学案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2【讲授】二、通读课文,把握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交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总结: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事情发展顺序。

为学习下文作铺垫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1)活动3【讲授】三、精读课文,品读人物性格特点。

1、故事中有多处人物对话描写,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品味、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并小组讨论,每组抓住一个人物全班交流。

教学设想:学生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

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顾全大局。

周瑜的嫉贤妒能和险恶用心;从曹操的话中体会他生性多疑。

从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鲁肃的忠厚老实和信守承诺。

追问:诸葛亮与鲁肃对话中,PPT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草船借箭》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搜集作家罗贯中资料、《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有四大名著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草船借箭。

3.教师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1.介绍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5《草船借箭》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5《草船借箭》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统编版五下语文-5《草船借箭》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借箭的智慧和勇气。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历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古文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相关历史背景资料3.生字词卡片4.小组讨论表格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味。

学生跟读,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草船借箭?他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正确率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智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听孩子朗读课文,并签字确认。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位悄悄贡献的教导工,就难以避开地要豫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干切实有效地帮忙到我们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拾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指望可以帮忙到有须要的伴侣。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课前诵读词:〔卷首词〕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好汉。

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引入:刚刚,同学们背诵了的卷首词。

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来继续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草船借箭》一、整体感知1、读课题,谁来说说是谁向谁借箭?〔板书:诸葛亮〕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板书:忌妒、造箭〕借箭的结果怎样?〔板书:交箭、叹服〕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报: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老师择要板书问题。

〕5、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讨论诸葛亮“神机妙算〞究竟“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详细写了借箭的经过?〔6——9 自然段〕 ]二、重点学习借箭经过。

1、师:请同学们自在读课文 6——9 自然段,边读边思量: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味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示屏出示自学要求:自在读课文 6——9 自然段,边读边思量: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味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划出来,专心体味。

2、自学——然后〔同桌〕沟通。

3、集体沟通: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味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状况一〕生:我从这儿体味到诸葛亮算准了三天后必有大雾:生读句——“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我明确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验读名著的乐趣;
3.能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热爱古典文学的情感。

激发探讨、研究名著的热情。

学习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具准备、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法。

相关知识我了解
材料一:
三国演义简介
作者罗贯中。

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是《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

材料二:
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四大类别:诗歌、散文、小说、喜剧)。

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基本知识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

2.《草船借箭》选自___,作者___,文章围绕一个___字,展开情节,淋漓尽
致地体现了诸葛亮的___。

3.文中主要是通过___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借箭的起因______,经过______,结果______。

二:融入课文
1.速度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文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话描写,试着找到相关语句,揣摩读的语气及神情
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3. 课文中的四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试着评一评人物,写一写评语。

4.简述草船借箭的经过。

三.推想人物心理
1.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周瑜心里会怎么想?
2. “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当曹操听到这话后,可能会对诸葛亮说:()。

重点句子我深思
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周瑜为
什么高兴?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妙在何处?)
基本检测我过关
一、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
2、呐喊(一对近义词):()()()
二.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句式改写
1.诸葛亮凭借自己的神机妙算,很轻易地借到了十万支箭(缩句)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成陈述句)
3.诸葛亮把十万支箭三天‘造’成了。

(改为被动句)
课余时间我阅读
学习本篇课文以后,我将在课后继续阅读《三国演义》,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大气,走近各色鲜明的人物,感受中华古典文学的魅力,增添自己的文学修养。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