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翻译欣赏

合集下载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水浒传》(The Water Margin)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

它是一部以宋朝末年的官方腐败和社会不公为背景的长篇叙事小说。

小说以武松、鲁智深、林冲等108位好汉的形象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英雄豪情、忠义仁爱和反抗不义的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水浒传》的英译本,看看它是如何在国际上被赏析和评价的。

让我们来看看《水浒传》的英译本的历史。

最早的《水浒传》英译本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当时,由于中国与西方交往不频繁,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

最早的英译本《雪山飞狐》是由一些西方传教士所完成的,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往往添加了一些西方文学元素,以便让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

这也导致了翻译的失真和误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英译本问世,其中以“Outlaws of the Marsh”最为有名。

这一版本由美国学者Pearl S. Buck及其丈夫约翰·巴克合作完成,他们不仅在翻译上力求忠实原著,还专门编写了导言和附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此后,英译本由多位翻译家陆续推出,如“Water Margin”等,使得《水浒传》的故事和精神得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而对于《水浒传》的英译本,国际上的赏析和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一方面,一些西方评论家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作品,其中既有古代中国的英雄气概和武侠精神,又有反抗不义和追求正义的主题。

他们赞扬英译本在保持原著风貌的还能增加一些西方读者所熟悉的元素,使得《水浒传》得以更好地被西方读者接受。

也有评论家认为目前的英译本仍存在一些翻译不准确和内容删减的情况,导致部分精髓无法得到传达。

他们呼吁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原著的忠实性和完整性,以便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魅力。

在国际赏析中,《水浒传》的英译本也受到了文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一些国际知名文学奖项也曾颁发给《水浒传》的英译本,如“Outlaws of the Marsh”获得过国际翻译奖等。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

《水浒传》的英译本赏析1. 引言1.1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Overall,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two worlds, inviting readers to explore the rich tapest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xperience the timeless appeal of this classic novel.2. 正文2.1 Background of the 'Water Margin'Overall, the background of the 'Water Margin' is rich 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its timeless themes continue to resonate with readers worldwide.2.2 Translation approach and challengesOverall, the translation approach and challenges of "Water Margin" require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skill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present it in a compelling and authentic way in English.2.3 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textIn compar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 with the original tex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fferences that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translation.2.4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styleWhen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style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Water Margin',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hoices made by the translator in terms of language, tone, and cultural references.2.5 Reception and impac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Overall, the reception and impac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 have been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solidifying its status as a classic work of world literature that continues to captivate readers across the globe.3. 结论3.1 Concluding remark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Overall, the reception and impac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ater Margin" have been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The novel continues to resonate with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serving asa testament to the universal themes of loyalty, friendship, and justice.。

《红楼梦》David Hawks版精彩译文赏析

《红楼梦》David Hawks版精彩译文赏析
《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
作者:中青网 文章来源: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曹雪芹如果九泉下有知,欣悉二百余年后西洋竟然出了另一位奇才,连大学教授的高职也辞去,在家中孜孜不倦十五载,把他的作品全部译成蟹形文字,介绍到西方国家,必定会含笑引为同调!
这位西洋奇才就是前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
这里介绍霍克思译红楼梦,是希望大学翻译系的同学能观摩汉英翻译的极品,同时更为望各位忠实读者能欣赏地道中文与地道英语的讲写之法,从而提高研习中英文的兴趣。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原文通畅易晓,雅丽芊绵,是地地道道的好文字;译文亦步亦趋,简洁流畅,从平凡中见功力,更觉难能可贵。
希望你们把原文译文反复熟诵,探究中英文的地道写法。下文开始提供对白英译,希望能协助大家提高英语会话的能力。
灵心妙手 译笔一流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园地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它塑造了众多独特鲜明的人物,是一部不朽的艺术珍品。书中的主要角色,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都宛如活在我们的心中。可见曹雪芹刻画人物,功力深邃。
"The more she read, the more she liked it, and before very long she had read several acts, She felt the power of the words and their lingering fragrance. Long after she had finished reading. When she had laid down the book and was sitting there rapt and silent, the lines continued to ring on in her head."

《子夜》英译本赏析

《子夜》英译本赏析

《子夜》英译本赏析《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也是被文学评论家瞿秋白称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迄今为止,其英译本已有4个,其中许孟雄译本传播的最为广泛。

本文以许孟雄英译的《子夜》为例,择取该译本的三个突出特点并结合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与评论,旨在为今后翻译实践的提高奠定基础。

标签:《子夜》许孟雄英译本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一、引言茅盾(1896-1981)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论其代表作品,首推《子夜》。

这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33年,随后在1936年,史沫莱特就曾将其翻译成英文,准备在美国出版,并特请“茅盾本人提供《子夜》出版后各方面反应的材料,和写一篇前言或序的文字,附于英文版《子夜》之首,以助西方读者对《子夜》及其作者的了解”[1]。

然而,后来由于二战的爆发,此译本并没有在美国发表。

当今广为流传的英文版《子夜》是由Hsu Meng-hsiung,即许孟雄所译,经Hong Kong:C.& W Publishing Co.和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这两个出版社分别出版。

此英译本于1979年再版,这无疑是其受欢迎的一个例证。

本文将要分析的《子夜》英译本就是许孟雄先生所翻译的版本。

许孟雄是著名的翻译家、英语教育家。

据张培基撰文回忆道,许孟雄先生于1956年动笔翻译长达25万字的长篇小说《子夜》,按合同需一年完成,他却提前五个月就向外文出版社交了稿[2]。

速度如此之快,不得不令人惊叹。

一经问世之后,在国外引起很大反响,读者对小说的内容和翻译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接下来,本文将根据该英译本中的几大突出特点,具体分析Midnight一书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二、人名及称谓的翻译一部小说是由多个人物支撑起来的,其中人名的翻译是翻译工作的首项内容。

《子夜》一书中,共出现51个主要人物。

根据不同的翻译方法,可将其英译本中的人名分为三类:1、采用音译法,如将“吴荪甫”译为“Wu Sun-fu”,“刘玉英”译为“Liu Yu-ying”,“李玉亭”译为“Li Yu-ting”等等,这是翻译人名一种最基本的方法;2、将人名英译,这使得中国姓名更易被外国读者所识读,如将“杜竹斋”译为“Tu Chu-chai”,“吴慧芳”译为“Wu Huei-fang”,“吴芝生”译为“Wu Chih-sheng”等等;3、使用意译,把“李麻子”译为了“Pockmarked Li”。

目的论下的《画皮》英译文本赏析

目的论下的《画皮》英译文本赏析

目的论下的《画皮》英译文本赏析原文背景简介《画皮》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空前盛行,小说家的审美趣味从历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转向了现实社会。

蒲松龄生在明清易代的乱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于记述神仙鬼怪等奇闻异事,他把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融入了作品中,《画皮》就是《聊斋志异》卷一中的一篇,该篇小说是一篇极具中国特色的文章,所以在翻译此篇文章时不免会被中国的一些本土性质的词汇、句法、篇章干扰。

原文特色文化分析《画皮》这部小说蕴含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些民俗,历史典故,中国哲学,中医等中国元素,对译者而言这些都是很难赏析的元素。

因此在赏析此类元素时,需要慎重考虑如何进行译文赏析,其中一些表达展示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内涵,需要保留,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走向世界,并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有一些表达蕴含了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目的论起源目的论起源于上世界六七十年代,该理论是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费米尔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与此同时它还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

目的论认为,翻译时一种基于原文本的、有明确目的和意图、部分通过言语媒介的跨文化互动行为。

翻译时一种有目的的互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那些由于语言障碍无法交际的人实现交际活动,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向译入语读者提供原作想要表达的内容。

费米尔指出目的论共包含了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目的原则目的原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也就是说,只要达到预期目的,翻译不一定忠实、对等于原文。

因为每一种文本都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创作的,并且为该目的服务。

因此,一个文本最终被大众接受,还要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其中《画皮》属于表达型文本,表达型文本中美学成分是最主要的。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译本翻译赏析随着英国文学的影响日益扩大,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在中国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翻译领域一个重要的案例,由于该小说语言简洁,情节紧凑且富有幽默感,不仅在英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而且在中国也有着众多爱好者和读者。

本文以目的论视角出发,对不同的《傲慢与偏见》翻译进行赏析。

一、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在翻译领域中,目的论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方法。

目的论翻译方法强调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过程,即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文所想表达的内容,并在目标语中保留原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目的论翻译方法不强调对原文的忠诚度,而是强调在翻译的同时,尽可能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思想,创造出一种自然流畅的阅读体验。

二、《傲慢与偏见》的不同译本比较1.《傲慢与偏见》(梁实秋译)梁实秋是早期将《傲慢与偏见》翻译成中文的翻译家之一。

他的翻译风格在当时具有创造性,尤其是译文中充满了朴实的语言,使得读者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原文中的复杂情节和深刻的思想。

虽然梁实秋的翻译相对于现代翻译而言,有时显得过于古板,不够流畅自然,但这种老派译本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原文的意义阐述与意味的确切表达,因此该版本翻译的中文词汇选择和句型结构较简单,方便中文读者的理解。

2.《傲慢与偏见》(陈诗怀译)陈诗怀的翻译版本强调了《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美感,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律动感和语言韵味。

她运用了一些古典汉语词汇,使得译文显得更加高雅,隐含有古代文学之美。

但是,这种偏向于美感的翻译方式忽略了原文的实际意义,并且在一些语句表述上,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使得读者在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

3. 《傲慢与偏见》(郑振亚译)郑振亚的翻译版本力求准确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注重准确传递原文语境下的语气和情感,让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原文的情感。

同时,在翻译中,他采用了许多比较贴切的中文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会出现理解障碍。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姚㊀芳(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㊀图文信息中心ꎬ湖北武汉430415)㊀㊀摘㊀要:«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ꎮ«飘»在国内有多种中文译本ꎮ本文意在评析丁亚美的译本ꎬ并与王惠君译本相比较ꎮ从语言特点㊁修辞特点㊁翻译方法及翻译风格四方面展开论述ꎮ丁亚美译笔简洁㊁精练㊁生动ꎬ既富于灵活性又富于规范性ꎬ采用的修辞手法很多ꎬ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ꎮ丁亚美的翻译风格简括㊁生动㊁活泼ꎬ译文词语涵义清楚ꎬ用词搭配得当ꎬ译文条理清晰ꎬ主次分明ꎬ因而具有较好的可读性ꎮ关键词:语言特点ꎻ直译与意译ꎻ翻译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1890(2019)04-0094-03收稿日期:2019-10-18作者简介:姚㊀芳(1972-)ꎬ女ꎬ湖北武汉人ꎬ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图书管理员ꎮ㊀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ꎮ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ꎬ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ꎮ这部著名的文学巨作一经出版ꎬ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ꎬ为人们了解和熟悉ꎮ«飘»在国内有多种中文译本ꎮ在众多译本中ꎬ丁亚美以简洁明快㊁精炼准确㊁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ꎬ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和翻译技巧的熟练把握ꎬ使她的译本独领风骚ꎬ深受读者的喜爱ꎮ本论文意在将丁亚美的译本与王惠君的译本相比较ꎮ从语言特点㊁修辞特点㊁翻译方法㊁翻译风格等几个方面来欣赏丁亚美的翻译文本ꎮ一㊁简洁精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丁亚美的译本译笔简洁明快㊁精练准确㊁生动传神ꎬ很多译文富于美感和诗意ꎬ展露出译者自身深厚的的语言文字功底ꎮ例句:Thehorsesꎬfeelingslackreinsꎬstretcheddowntheirneckstocropthetenderspringgrassꎬandthepatienthoundslaydownagaininthesoftreddustandlookeduplonginglyatthechimneyswal ̄lowscirclinginthegatheringdusk.译文1(丁亚美译):两匹马感觉缰绳松了ꎬ就伸长脖子去吃嫩嫩的青草ꎬ猎犬们再次躺在了灰土中ꎬ贪婪地抬头看着在越来越深的暮色中盘旋飞舞的燕子ꎮ译文2(王惠君译):马儿感觉缰绳松了ꎬ就伸长脖子去吃柔软的春草ꎬ耐心的猎犬重新在软软的红土地上躺下ꎬ羡慕地看着燕子在暮色中盘旋ꎮ译文1将原文的几个句子合并翻译ꎬ更加简洁ꎮ译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ꎬ因此更加形象生动ꎮ让人轻松地感受到一种意境美ꎮ译文2不够简洁ꎬ给人一种逐字硬译的感觉ꎬ 耐心的 可省略不译ꎮ因此丁亚美译文更好ꎮ二㊁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丁亚美在译文中很娴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ꎬ有比喻㊁反复㊁排比㊁拟人㊁层递㊁夸张等ꎬ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ꎬ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得到美的享受ꎮ1.提喻㊁排比和拟声例句:TotheearsofthethreeontheporchcamethesoundsofhoovesꎬthejinglingofharnesschainsandtheshrillcarelesslaughterofNegrovoicesꎬasthefieldhandsandmulescameinfromthefields.译文1(丁亚美译):坐在走廊里的三个年轻人听到了嗒嗒的马蹄声ꎬ叮当的马链环声和黑人奴隶的欢笑声ꎬ那些干农活的人和骡马从田里回来了ꎮ译文2(王惠君译):走廊上三个人的耳朵中传来马蹄声ꎬ缰辔上的叮铃声和黑奴刺耳的毫无49 第29卷第4期2019年㊀1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WUHANMETALLURGICALMANAGER SINSTITUTE㊀Vol.29No.4㊀㊀㊀Dec.2019顾忌的笑声ꎬ这说明在田里做活的人们和骡子返回了ꎮ例句用了提喻㊁排比和拟声的修辞手法ꎮ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气势ꎮ译文1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排比和拟声的修辞手法ꎬ给人一种意境美ꎮ而译文2没有保留原文排比的句式ꎬ因此文采差一些ꎮ 这说明 带明显的翻译腔可省略不译ꎮ2.拟人和层递例句:Suddenlyshefeltstrongandhappy.Shewasnotafraidofthedarknessorthefogandsheknewwithasinginginherheartthatshewouldnev ̄erfearthemagain.译文1(丁亚美译):突然她感到坚强㊁快乐了ꎮ她不再害怕周围的黑暗和浓雾ꎬ而且她在心里歌唱着ꎬ相信自己从此就再也不会惧怕它们了ꎮ译文2(王惠君译):突然ꎬ她觉得自己强壮起来ꎬ高兴起来了ꎬ她不再害怕黑暗和浓雾ꎬ她心情很愉快ꎬ因为她明白自己再也不会害怕黑暗了ꎮ译文1用了拟人和层递的修辞手法ꎮ 她在心里歌唱着 用得非常好ꎮ拟人化显得十分生动形象ꎮ层递的运用不仅使人对所表达的事物获得鲜明的印象ꎬ而且还使人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强烈感情ꎮ译文2短句太多显得不够紧凑ꎬ 她心情很愉快 没有再现 singinginherheart 的意境美ꎮ3.层递、夸张与拟人三辞格并用例句:Helaughedsuddenlyꎬaringingꎬfreelaughthatstartledtheechoesinthedarkwoods.译文1(丁亚美译):他忽然大笑起来ꎬ一个响亮㊁放肆的笑声ꎬ连黑暗的树林里都发出了回响ꎮ译文2(王惠君译):他突然哈哈大笑ꎬ尖利而狂野ꎬ在黑暗的树林子中引起了回声ꎮ译文1用了层递㊁夸张与拟人三辞格并用的修辞手法ꎮ这样相辅相成ꎬ兼有三者的修辞效果ꎬ使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突出ꎬ活灵活现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ꎮ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ꎮ译文2文采略差ꎬ 尖利而狂野 翻译不够准确ꎮ译句韵律美略差ꎮ4.明喻例句:Onthecrispautumnaircameclearthesoundofhorse shoovesꎬthuddingasswiftlyasafrightenedheartꎬandawoman svoiceꎬhighpitchedꎬscreaming: Scarlett!Scarlett!译文1(丁亚美译):深秋爽朗的微风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ꎬ它像一颗受惊的心在怦怦急跳一样ꎬ同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尖叫: 思嘉!思嘉!译文2(王惠君译):秋天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清楚地传来像受惊吓的心跳一样的马蹄声ꎬ还有个女人的声音ꎬ尖声叫道 斯卡利特!斯卡利特!译文1包含了明喻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ꎬ收到了生动㊁形象的修辞效果ꎮ译文2长句如果分成两个短句更好ꎬ更有节奏感更浅显易懂ꎮ5.反复和拟人例句:Nowitwasmorningandtheworldwasstillandsereneandgreenandgoldwithdappledsunshine.译文1(丁亚美译):现在是早上了ꎬ世界依旧ꎬ一片安详盎然ꎬ满眼是绿色ꎬ阳光照下来形成了斑斑点点的金黄ꎮ译文2(王惠君译):现在是早上了ꎬ整个世界安静而肃穆ꎬ周围一片绿油油ꎬ披着金黄的阳光ꎮ例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ꎮ使文势得到加强ꎬ节奏鲜明旋律动人ꎮ译文1还原了原文的意境美和修辞美ꎮ这种修辞具有很强的抒情和强调效果ꎮ在阅读时形成了音韵美ꎬ深化了要表达的感情ꎮ译文2文采不如译文1 周围一片绿油油 没有 满眼是绿色 意境美ꎮ6.反复例句:I llthinkofitalltomorrowꎬatTara.Icanstanditthen.TomorrowꎬI llthinkofsomewaytogethimback.Afterallꎬtomorrowisanotherday.译文1(丁亚美译):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ꎮ那个时候我就能经受住这一切了ꎮ明天ꎬ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给弄回来的ꎮ毕竟ꎬ明天又是一个全新的一天呀!译文2(王惠君译):我在明天ꎬ去塔拉再思考这些事吧ꎮ到那时我就可以忍受了ꎮ明天ꎬ我要想出重新得到他的某个办法ꎮ毕竟ꎬ明天已经是换了一天ꎮ译文1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ꎮ 明天 的重复运用使文势得到加强ꎬ把主人公的心情表现得更深刻更细腻ꎮ使文章更加节奏鲜明ꎬ旋律动人ꎮ译文2 某个办法 用得不自然ꎮ 明天已经是换了一天 翻译得很别扭ꎮ因此丁亚美的译文更好ꎮ59姚㊀芳: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三㊁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指译文既传达原文的信息ꎬ又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表达形式ꎮ意译法指译文忠实传达了原文的信息ꎬ却改变了原文的表达形式ꎮ归化与异化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ꎮ归化译法即用译入语里的文化意象来取代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用译入语既有的词汇来翻译ꎬ属于意译的一种ꎮ异化译法就是在译文中保留原文里的文化意象ꎬ目的是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ꎬ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ꎮ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ꎬ而且是互为补充的ꎮ丁亚美的译文采取直译㊁意译结合的方法ꎬ既使译文忠实于原文ꎬ又发挥了译文的优势ꎮ例句:AstheynearedMariettaStreetꎬthetreesthinnedoutandthetallflamesroaringupabovethebuildingsthrewstreetandhousesintoaglareoflightbrighterthandayꎬcastingmonstersshadowsthattwistedaswildlyastornsailsflappinginagaleonasinkingship.译文1(丁亚美译):他们驶近马里塔大街时ꎬ两旁的树木稀疏ꎬ高高的火焰在建筑物上呼啸而起ꎬ将街道和房屋卷入亮如白昼的熊熊火光中ꎬ投掷着一个个巨大的像沉船上的破帆在大风中疯狂旋转的暗影ꎮ译文2(王惠君译):快到美立塔街时ꎬ树影稀疏了ꎬ高高的火光从建筑物顶呼啸着蹿上来ꎬ把街道和两边的屋子映得如同白昼一样亮ꎬ一阵阵浓烟四处飘荡ꎬ像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只将沉的帆船ꎮ译文1以直译为主ꎬ译文运用了分译法ꎬ将原文的长句译为了多个句子ꎬ使得译文的意思表达的更加清楚ꎮ使译文更易懂ꎮ译文保留了原文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ꎬ因而更生动形象ꎮ译文2以意译为主ꎬ采取了增译法ꎬ但 一阵阵浓烟四处飘荡 增译的不恰当ꎮ译文没有忠实于原文ꎮ因此丁亚美译文更好ꎮ四㊁瑕不掩瑜的翻译风格一篇好的译文应尽可能保留原著的形式ꎮ一篇好的译文总是以源语言的形式为基础ꎮ总的看来ꎬ丁亚美的译文词语涵义清楚ꎬ用词搭配得当ꎮ但是ꎬ丁亚美的译文也不是完美的ꎬ也有需要改进之处ꎮ例句:ScarlettO HarawasnotbeautifulꎬbutmenseldomrealizeditwhencaughtbyhercharmastheTarletontwinswere.Inherfaceweretoosharplyblendedthedelicatefeaturesofhermotheracoasta ̄ristocratofFrenchdescentꎬandtheheavyonesofherfloridIrishfather.译文1(王惠君译):斯卡利特.奥哈拉并不漂亮ꎬ但是男人们一旦被她的神情吸引住就很难意识到这一点ꎬ就像塔尔顿孪生兄弟一样ꎮ她脸上鲜明地融合了她母亲那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和她父亲那种皮肤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ꎮ译文2(丁亚美译):思嘉.奥哈拉尽管长得不怎么漂亮ꎬ但是ꎬ如果有男人像塔尔顿家的双胞胎一样被她的魅力所迷住的时候ꎬ就不会这样想了ꎮ从她脸上可看到两种特征ꎬ一种是她母亲的温柔ꎬ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滨海贵族ꎻ一种是她父亲的豪放ꎬ来自平庸浮夸的爱尔兰人ꎮ译文1具有明显的异化特点ꎬ既传达了原文的信息ꎬ又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文的表达形式ꎮ译文2体现出归化的特点ꎮ译文运用了分译法ꎬ将原文的一个长句译为了多个易读易懂的句子ꎮ译文采取了增译法ꎮ但 来自平庸浮夸的爱尔兰人 没有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ꎮ因此译文1更好ꎮ总之ꎬ通过与其他译本众多例句的比较ꎬ不难发现ꎬ丁亚美的译文句子结构正确ꎬ语序自然ꎻ语言简洁精当㊁生动传神ꎻ译文条理清晰ꎬ主次分明读者在能轻松地阅读译著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ꎮ因此ꎬ丁亚美的译文具有很好的可读性ꎮ参考文献:[1]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2]郭著章ꎬ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ꎬ2008.[3]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4]玛格利特 米切尔著ꎬ丁亚美ꎬ译.飘[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ꎬ2010.[5]玛格利特 米切尔著ꎬ王惠君㊁王惠玲ꎬ译.飘[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ꎬ2003.[6]李树德ꎬ冯奇.英语修辞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ꎬ2003.责任编辑:董㊀柯6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4期。

英文小说翻译批评赏析作文

英文小说翻译批评赏析作文

英文小说翻译批评赏析作文我非常喜欢阅读小说,尤其是英文小说。

我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因为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和情感的转换。

翻译小说需要对原文的理解和敏锐的语言感知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驾驭能力。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翻译小说应该能够保留原作的精髓和情感,并且在目标语言中流畅自然地表达出来。

英文,I really enjoy reading novels, especially English ones. I believe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rt because it involves the conversion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emotions. Translating a novel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 keen sense of language, and a mastery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my opinion, a good translated novel should be able to preserve the essence and emotions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express them fluently and naturally in the target language.翻译小说的质量是很重要的,因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可以让读者在不懂原文的情况下,也能够领略到原作的魅力。

我曾经读过一本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小说,它是《1984》。

翻译者将乔治·奥威尔的原著精髓完美地转化成了中文,让我感受到了小说中的恐怖和绝望。

这本翻译小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翻译的力量,它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忘却自我。

英文,The quality of translated novels is crucial because an excellent translation allows readers to appreciate the charm of the original work even if theydon't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language. I once read a novel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which was "1984". The translator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essence of George Orwell's original work and conveyed the terror and despairin the novel. This translated novel deeply impressed mewith the power of translation, as it can transcend the barrier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llowing read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story and forget about themselves.翻译小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准确传达原作中的文化细节和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ppreciation of novel translation by famous translators 小说名译研读
导入: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
• 鲁迅: 宁信而不顺 (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 目的:忠于原文,保持文化特色。 • 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
Free tr Vs Literal tr
• • • • • • • • • Don’t cross the bridge until you get to it. 到了桥边才过桥。 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担心太早。 Lick your wounds. 舔伤口 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Eat one’s words 食言 收回前言;承认说错
Story of the Stone」(红楼梦)更是身为翻译家的非凡成就;为了全心致力于此翻译
,于1971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一职。
翻译之路
在1970年,霍克斯抓住了和企鹅出版社合作的机会,全面启动了《红楼梦》 120回的全本翻译工作,这时,他面临一个抉择:极其巨大的翻译工作量,日常 的教学工作。霍克斯知道,他翻译《红楼梦》,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西 方世界还没有一个全本120回的英文《红楼梦》。他最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辞 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全心投入《红楼梦》翻译,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 了巨大的震动,还没有一位汉学家,是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 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由 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20 世纪80年代四卷本《红楼梦》英译全本出现之后,20多年内,还没有一部《红楼 梦》新的英译本出现。英国翻译家戴乃迭和杨宪益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中 国内地拥有影响力;而霍克斯版,则在西方世界一领风骚。
Free tr Vs Literal tr
• • • • • • • • All roads lead to Rome: 直译:条条大道通罗马 意译:殊途同归 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eat eggs: 直译:教老祖母吃鸡蛋 意译: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 直译: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 意译: To teach a fish to • • • • as cold as ice as hot as fire as hard as rock as light as feather as busy as a bee as bold as a lion as cheerful as a lark
冰冷 ; 火热; 坚如磐石; 轻如鸿毛 ; 像蜜蜂一样忙碌 ;
英国女孩戴乃迭的爱情力量
她爱上了他,爱上了流淌在他身上的汉民 族文化。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聆听那打 《诗经》里汩汩流淌的活水,那脉“文籁”。 她改学中文,成为牛津大学攻读中文学位的 第一人。他俩定情物别具一格:将《离骚》 译成英文。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桩译事,他们 归之为“笔墨游戏”,这是二人一生译介事 业的开端 。
饮食文化
•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第二十四回) •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杨译) •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霍译)
直译的例子:
• • • • • • • crocodile tears armed to the teeth chain reaction see Marx go west 纸老虎 一国两制
鳄鱼的眼泪; 武装到牙齿; 连锁反应; 见马克思; 上西天; paper tiger ;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直译与意译
•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 • 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结构形式。
• 意译(free translation / liberal translation): 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 • 在忠实原文内容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 束缚,使译文符合译文规范。
2、归化与异化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1)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归化) 雨后春笋 (异化) (2)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雨后蘑菇
定义:
归化(domestication):reader-oriented 在译文中把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用目的语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来替代, 特别是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 彩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喻、形象和民 族地方色彩来替代。
直译 = 异化 意译 ≠ 归化
比较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归化 一箭双雕 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一石二鸟
意译
异化
直译
《红楼梦》译者:
戴乃迭
戴乃迭原名格拉蒂丝·玛格丽 特·泰勒,她的父亲是一位英
国传教士,出生在北京的戴乃
迭,自幼就对中国,对北京有 着浓厚的兴趣和相应的情感。
风雨同行60年
1 2 3 4
1940 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
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 文教授 1943 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
编纂
5
1947 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
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集子,由
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 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

D a v i d
Breadwinner 养家糊口的人 鱼米之乡 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
饮食文化
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杨译: When the entire family had been introduced, a feast of welcome was spread for the travellers.
Free tr Vs Literal tr
• 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 直译:这是一轮既老又破的月亮。 • 意译:这是一轮下弦残月。 • • • • • • • What is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直译:做了的事情不能取消。 意译:木已成舟,也只好如此了。 生米已煮成熟饭。 A cat on hot bricks 直译:热砖上的猫。 意译:热锅上的蚂蚁
异化(foreignization):writer-oriented 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 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 地方色彩等。
(直译/意译) VS (异化/归化)
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 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 异化和归化则突破语言因素的局限, 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
像狮子一样勇猛 ; 像云雀一样快活
意译的例子:
• 但下面这种 as…as… 结构的部分明喻, 采用 了语义双关, 不能从字面上进行直译, 需要意 译: • as cool as a cucumber (错: 像黄瓜一样凉) • 非常冷静 • as sharp as a needle (错: 像针一样锋利) • 十分精明 • as tight as a drum (错: 像鼓一样紧) • 非常不肯花钱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杨译) The Story of the Stone (霍译)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 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 宗。该打,该打! “Of course,” she said, “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 to be caned.” “Yes, of course. 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It made me want to laugh and cry all at the same time. I’m afraid I quite forgot about you, Grannie dear. I deserve to be spanked, don’t I?”
霍译: Everyone had been introduced to everyone else, there was a family party to welcome the new arrival.
解释:feast 筵席 family party 家庭聚会
饮食文化
• 贾琏道:“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 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 (第二十一回) • “Don’t be afraid of her. 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really lose my temper , I’m going to give that vinegar bitch a good beating to show her who’s master here. ” (杨译) • “You needn’t worry about her”, said Jia Lian.“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get my temper up I’m going to lay into that jealous bitch and break every bone in her body. ” (霍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