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
角膜疾病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眼部护理: (1)保持眼部及周围皮肤清洁,每天早上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眼 部及周围皮肤,如结膜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行结膜囊冲洗。 (2)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动作要轻巧,切不能加压眼球,不能 翻转眼睑以免溃疡穿孔。 (3)点眼后嘱患者不要用力闭眼及用手揉眼,以挤压眼球,引起 溃疡穿孔。 (4)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及打喷嚏、咳嗽、角膜后 弹力层彭出时要用绷带包扎,防止穿孔。 (5)眼部疼痛者,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止痛药。 (6)患者畏光、流泪、室内光线宜暗,避免光线照射。
角膜疾病护理措施
王丹华
护理评估
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 患者现病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有无合并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等。 患者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 眼部护理:畏光、流泪疼痛、视力下降、角膜浸润 灶及分泌物情况等。 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制定合理护理措施。 患者及家属是否得到有关角膜溃疡知识指导。
健康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角膜溃疡的发生和发展,治疗目的,预后,治 疗配合知识。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出院坚持用药 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特别是真菌和病毒 感染者,教会患者点眼和涂眼膏方法。
健康指导
活动与休息 出院一个月内少用眼、多休息, 避免强光刺激及视疲劳,室内光线要柔和,通 风良好,空气清新。洗头时避免洗发液进入眼 内造成不良刺激。外出可戴防护眼镜,防止角 膜受伤。早期避免到风、沙、尘大的地方,防 止异物吹入眼内引起不适。角膜溃疡愈合后三 个月内避免游泳,减少眼部不良刺激及污染。 3 个月内避免骑摩托车,避免迎面大风对眼部 的不良刺激。
角膜炎健康教育

角膜炎健康教育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是指角膜表面的炎症。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以及眼部损伤等。
角膜炎的症状包括眼部疼痛、红肿、流泪、视力模糊等,严重的角膜炎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和视力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对角膜炎的认识,预防和控制角膜炎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内容:1. 角膜炎的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 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眼药水、眼膏等眼部用品;- 不与他人共用眼部用品,如眼镜、隐形眼镜、眼影刷等;- 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正确清洁和保养隐形眼镜;- 避免眼部受伤,使用防护眼镜进行活动或工作。
2. 角膜炎的常见症状:- 眼部疼痛:角膜炎患者常常感到眼部疼痛、灼热或异物感;- 眼红肿:眼部充血、红肿是角膜炎的常见表现;- 流泪:角膜炎会刺激泪腺,导致眼泪增多;- 视力模糊:由于角膜炎引起的炎症和水肿,可能导致视力模糊。
3. 就医和治疗:- 如果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角膜炎;- 根据病情轻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抗病毒药物或其他适当的治疗;- 在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化妆品或眼部用品,以免加重炎症。
4. 保持眼部健康的建议:-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配戴隐形眼镜的人群;- 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和保养隐形眼镜;-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或其他电子设备,定期休息眼睛;- 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和坚果等;-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
5. 角膜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如果角膜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溃疡,进而引发视力损失;- 一旦发现角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大多数角膜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但严重的角膜炎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失。
总之,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但通过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bacterial corneal ulcer)。
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
即使药物能控制也残留广泛的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或角膜葡萄肿及角膜脂质变性等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病原学】可引起角膜炎的细菌种类繁多(表8-1),但最常见的有四组:细球菌科(葡萄球菌,细球菌等),链球菌科,假单胞菌科,肠杆菌科(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87%的细菌性角膜炎是由这四类细菌引起。
表8-1 感染性角膜炎致病菌种类常见致病菌不常见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它类型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雷氏菌)奈瑟氏菌属摩拉克氏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非芽胞厌氧菌属棒状杆菌从世界范围来看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已升至首位,但需注意的是在我国绿脓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却占第一位,然而其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这可能和氟喹诺酮类及妥布霉素等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
我国占第二位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还有肺炎链球菌、肠道杆菌等,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一些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也日渐增多,如草绿色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类白喉杆菌、沙雷氏菌等。
细菌性角膜炎的诱发因素包括眼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表8-2)。
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特别与无菌操作不严格,滴用污染的表面麻醉剂及荧光素等有关。
但是一些局部乃至全身疾病如干眼症、慢性泪囊炎、配戴角膜接触镜、糖尿病、免疫缺陷、酗酒等,也可降低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或造成角膜对细菌易感性增加。
表8-2:细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眼部因素全身因素干眼状态泪道阻塞眼睑炎症大泡性角膜病变倒睫接触镜角膜暴露外伤已有的角膜疾病污染的眼药制剂眼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药物免疫抑制糖尿病风湿病酒精中毒营养障碍严重的烧伤昏迷年老衰弱、维生素缺乏免疫缺陷病全身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为经产道分娩新生儿。
《五官科护理》教学教案3.2结膜和角膜病人的护理

《五官科护理》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第二节结膜和角膜病人的护理复习结膜和角膜的应用解剖及生理情景导入本次课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人的护理【概念】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症的总称,其主要特征为显著的结膜充血和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多见于春季和秋季,发病急,传染性强,可以散发或流行于家庭、学校或其他集体场所。
2.淋球菌性结膜炎奈瑟淋球菌,传染性强、破坏性很大。
多发生于新生儿,常因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分娩而感染,成人主要因接触自身或他人淋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而感染。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发病前是否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病人接触,或在其生活、工作环境中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病史。
对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要了解其母亲是否患有淋菌性阴道炎。
对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要了解其本人是否是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二)症状与体征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潜伏期为1~3天,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症状:灼热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体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
结膜表面大量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本病一般有自限性,10~14天可痊愈。
2.淋球菌性结膜炎:新生儿出生后2~5天发病。
症状:畏光、流泪体征:早期分泌物为浆液性,后转为大量脓性,不断从睑裂溢出,故称“脓漏眼”。
眼睑、结膜高度水肿,严重者球结膜可突出于睑裂之外,可有假膜形成。
严重者可并发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
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成人潜伏期10小时至2~3天,症状相对较轻。
(三)辅助检查结膜刮片、分泌物涂片可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对重症及顽固者要进行细菌培养实验,有全身症状者可进行血培养。
(四)心理-社会状况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起病急、充血严重、分泌物多等,影响外观,大多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因传染性结膜炎要消毒隔离,易感到孤独、恐惧。
149例角膜炎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本 组 共 19例 , 8 4 男 1例 , 6 女 8例 , 龄 4~8 年 5岁 , 均 平 5 3岁 ; 中真 菌 性 角 膜 炎 3 其 4例 , 菌 性 角 膜 炎 9 细 3例 , 毒 病 性 角膜 溃 疡 2 2例 。住 院 天 数 3~ 2d 平 均 1 ; 院 次 数 1 4 , 8d 住
并 鼓 励 患 者 , 其 消 除 焦 虑 , 良好 的 心 态 配 合 治 疗 护 理 。 使 以
3 健 康 宣 教
显, 眼痛难忍 , 有睫状 体充血 或混合 充血 、 可 前房 积脓 、 力 视
减 退 。 角 膜 表 面 灰 白色 坏 死 组 织 脱 落 , 形 成 溃 疡 。炎 症 治 可 愈 后 常 留下 瘢 痕 , 重 影 响 视 力 。在 积 极 治 疗 角 膜 炎 的 同 严 时 , 理 配 合 十 分 重 要 。 现 将 我 院 20 护 0 8年 O 1月 至 2 1 0 0年
[ ] 陈 红 梅 . 神 丸 引 起 不 良反 应 4 例 分 析 . 4 六 l 湖北 民族 学 院学 报 医
学 版 ,0 3,0 3 5 -9 2 0 2 ( ):75 .
1 9例 角 膜 炎 患 者 的 护 理 及 体 会 4
李凤 华 张思 云 车玉梅
止 痛 药 物 解 除不 适 。
参 考 文 献
[ ] 陈灏 珠 . 用 内科 学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5 83 1 实 人 20 :4 . [ 许 世 辉 , 玉 香 . 神 丸常 见 中 毒 反 应 及 治 疗 措 施 . 徽 医 药 2] 刘 六 安
20 , ( ) 17 0 1 5 3 :9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角膜炎患者的出院指导

角膜炎患者的出院指导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务人员往往能为患者展开知识及技术指导,患者在离开医院后,医务人员也应当为患者展开出院指导,让患者保持正确的疾病治疗方法,尽快恢复健康。
角膜炎能分为真菌性角膜炎及细菌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与角膜上皮缺损及炎性坏死存在关联,也叫做细菌性角膜溃疡。
一旦患者病情没有及时治疗,容易发生眼球萎缩及角膜穿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导致患者失明。
真菌性角膜炎疾病进展缓慢,病程可长达60天以上,与患者职业存在关系,比如,农民在秋收季节容易发生真菌性角膜炎。
针对角膜炎疾病,医务人员应当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展开指导。
一、角膜炎角膜与环境接触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轻伤,加之角膜没有血管,发生炎性的概率较高。
角膜炎作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在老年群体及婴幼儿群体高发,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功能。
其中,细菌性角膜炎病情严重,若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发生眼内感染的概率较高。
病毒性角膜炎是疱疹病毒在潜伏后引发的角膜病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发病前发生过外伤,眼部受到刺激后或者滥用抗生素,导致疾病发生,多见农民群体及佩戴眼镜者。
角膜炎在夏季、秋季发病率较高,农村患者数量较多,角膜炎作为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感染性角膜炎也是常见的致盲疾病,20%盲人与角膜炎存在联系。
对此,人们还需对角膜炎治疗引起重视。
二、角膜炎的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因及差异化治疗方法,控制炎性因子,避免发生炎性因子蔓延及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时间差异,部分患者几天便能完成治疗,也有患者需要持续数年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患者经过5-10天治疗便可痊愈。
真菌性角膜炎需采取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使用那他霉素及两性霉素B眼药水。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结膜及血管,有条件的患者可采取角膜移植术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

谁应进行护理?
谁应进行护理?
患者
所有被诊断为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患者 都应接受专业护理。
包括隐形眼镜佩戴者及有眼部外伤史的患者 。
谁应进行护理?
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应包括眼科医生、护理人员及药剂 师。
跨专业合作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 意度。
谁应进行护理?
家属
患者的家属也应参与护理过程,提供必要的 支持与帮助。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2. 谁应进行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进行护理?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定义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铜绿假单胞菌引 起的眼部感染,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者。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进行眼部清洗 。
如何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强调遵循 医嘱的重要性。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隐形眼镜及保持眼部 卫生。
为什么进行护理?
为什么进行护理? 减少并发症
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 患者的视力健康。
并发症包括角膜穿孔、视力下降等。
这种感染可导致角膜损伤,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病因
该病通常由于细菌感染、眼部外伤或隐形眼镜不 当使用引发。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细菌, 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眼红、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症 状。
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为什么进行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
角膜炎护理常规

-*-------------------------------------------------*-
角膜炎护理常规
角膜炎系角膜防御能力减弱时,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
的炎症发生,统称为角膜炎。
按其致病因素分为:感染性、免疫性、营养不良性、神经麻痹性及暴露性。
【护理评估】要点
1、有无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2、有无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形成。
【常见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2、感知紊乱:视力下降与角膜炎症引起角膜混浊有关。
3、潜在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和眼内炎。
4、焦虑与病情反复,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角膜炎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眼痛的变化,及时发现角膜溃疡及角膜穿孔症状,发现
异常及时汇报。
2、用药护理
(1)细菌性角膜炎: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病情严重者可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或
全身应用抗生素。
(2)真菌性角膜炎:选用抗真菌药物。
病情严重者,可口服酮康唑,咪康唑结
膜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3)病毒性角膜炎:选用抗病毒滴眼液及眼膏。
角膜炎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细菌性角膜炎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细菌性角膜溃疡。
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
Bacterial keratitis is a sight-threatening process. A particular feature of bacterial keratitis is its rapid progression; corneal destruction may be complete in 24-48 hours with some of the more virulent bacteria. Corneal ulceration, stromal abscess formation, surrounding corneal edema, and anterior segment inflammatio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disease.
二病因
多为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
1.常见致病菌
葡萄球菌、细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
2.条件致病菌
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过度使用,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克雷白杆菌、类白喉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日渐增多。
3.一些眼病及全身疾病
如干眼症、慢性泪囊炎、糖尿病等也可造成角膜对细菌易感性增加。
三临床表现
起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小时发病。
眼红、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降低、眼睑痉挛及分泌物增多等。
眼睑肿胀、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一个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灰黄色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
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
角膜溃疡向深层发展,即将发生穿孔时,在溃疡基底可出现一薄层透明组织,向前膨出,称为后弹力膜膨出。
当角膜穿孔时患者即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和“热泪”(房水)流出,穿孔后前房。
较重的角膜炎症或角膜溃疡,其毒素进入前房可刺激虹膜睫状体发炎。
虹膜睫状体充血、水肿,血管的渗透性改变,细胞渗入房水内,轻者房水混浊,或有角膜后沉着物;重者有大量脓性渗出物,沉积于前房底部,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虹膜后粘连。
四检查
病灶刮片检查可对本病进行快速诊断。
用消毒棉签采取睑缘和结膜囊标本或用Kimura或Lindner小铲从溃疡底部和边缘取材(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做涂片,可迅速确定是细菌感染源。
五诊断
该病的最终诊断必须通过细菌培养才能确定。
六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积极抗炎治疗,防止病灶蔓延扩大,并促进其痊愈。
急性期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液频繁点眼(每15~30分钟一次),在严重病例,开始30分钟内,每5分钟1次点药,可以使基质内达到抗生素治疗浓度。
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点药次数。
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夜间可以涂抗生素眼膏。
药物治疗无效,病情发展急剧,可能导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局部热敷或洗净眼部分泌物,局部用药后用消毒眼垫包盖,利于溃疡愈合。
2、保持环境安静,病房光线宜暗。
戴有色眼镜或眼垫遮盖,避免光线刺激。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根据病人的视力状况,指导和协助其完成日常生活。
3、向病人介绍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预后及防治知识,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使病人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嘱病人避免对眼部的刺激,勿挤压眼球,勿用手揉眼球,勿用力咳嗽、打喷嚏、做屏气动作,以防角膜穿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可能穿孔者,应局部加压包扎。
5、向病人及其家属和社区加强劳动防护知识的宣教。
对角膜外伤及角膜异物的处理要注意无菌操作和抗感染治疗;正确配戴角膜接触镜,并注意卫生;积极治疗
沙眼、慢性泪囊炎等威胁角膜的眼病;眼药和敷料应定期灭菌消毒和及时更换;加强营养,治疗全身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6、饮食指导: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