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延、昔、笋”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重温单元人与事,营造“追寻”之意1.播放《建党伟业》主题曲《追寻》的mv片段。

(板书:追寻)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首诗领略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颗心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过渡:我们曾追寻一句话体会京剧表演术家的民族气节!“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梅兰芳2.引出课题:追寻一段历史可知兴衰,追寻一腔志向可明其志,追寻一种抉择可感气节……这节课,我们沿着“追寻”的足迹,走进“革命圣地”延安。

(补全课题:延安,我把你)3.读题猜测,作者走进延安可能会“追寻”什么呢?(预设:事物、历史、人物、事件、地方、精神……)(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旋律,营造诗歌学习的氛围,结合情景朗读,感知“追寻”的含义,唤醒整个单元的“人物和事件”关联语文要素,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诗歌词与句,体会“追寻”之韵1.初读正音,感知诗韵。

(1)自由朗读,辨析词语词语:(预设:“炕”后鼻音,“脊”读三声。

释义“满目琳琅”也作“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设疑生思,发现诗韵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诗中“追寻”的事物;每个词的都有相同的“αng”韵。

)(3)练习朗读,相机指导(预设:借助节奏划分,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适当突出每小节第二、四两句末尾的一个字,读书诗歌的声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关键词语,既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感知词义,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发现全诗押“αng”韵,体会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文体特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3篇2019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一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了解全诗内容,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学建议1、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延安的资料,对抗战时期的延安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挂图,课文重点语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到延安追寻什么?为什么追寻?把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在读中想象,体会它的意义,然后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 ”把韵脚“ang”标出来。

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

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

还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4、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

(1)第二节的四个“追寻”。

可用投影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了解延安精神。

放映录像或投影片时要加以简要的解说。

“延河”,清晨、傍晚,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曾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南泥湾”,当年359旅曾在这里恳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杨家岭”,那里有中央礼堂和党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延、昔、笋”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重温单元人与事,营造“追寻”之意1.播放《建党伟业》主题曲《追寻》的mv片段。

(板书:追寻)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首诗领略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颗心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过渡:我们曾追寻一句话体会京剧表演术家的民族气节!“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梅兰芳2.引出课题:追寻一段历史可知兴衰,追寻一腔志向可明其志,追寻一种抉择可感气节……这节课,我们沿着“追寻”的足迹,走进“革命圣地”延安。

(补全课题:延安,我把你)3.读题猜测,作者走进延安可能会“追寻”什么呢?(预设:事物、历史、人物、事件、地方、精神……)(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旋律,营造诗歌学习的氛围,结合情景朗读,感知“追寻”的含义,唤醒整个单元的“人物和事件”关联语文要素,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诗歌词与句,体会“追寻”之韵1.初读正音,感知诗韵。

(1)自由朗读,辨析词语词语:(预设:“炕”后鼻音,“脊”读三声。

释义“满目琳琅”也作“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设疑生思,发现诗韵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诗中“追寻”的事物;每个词的都有相同的“αng”韵。

)(3)练习朗读,相机指导(预设:借助节奏划分,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适当突出每小节第二、四两句末尾的一个字,读书诗歌的声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关键词语,既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感知词义,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发现全诗押“αng”韵,体会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文体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仔细观看,稍后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好,图片播放完了,谁来说说看 ?师∶哦,你说你看到了宝塔山,知道它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你曾经和爷爷去延安旅行时见过它。

师∶你的记忆力可真好,过目不忘啊,请坐。

师∶嗯,你也有想说的。

你知道南泥湾,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里开展,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师∶你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看来课下没少读书,请坐。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通点啊 ?师∶被你们发现了,它们都在陕西省延安市。

师∶延安可是有名的红色圣地,我们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很多影响中国的重大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那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祁念曾去这些地方游览一番,一起走进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初读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读一遍课题。

师∶老师听到有的同学没有读准字音,"延安"的"延"是前鼻音,读yan,来,我们再读一次。

好,这次读准确了。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谁来分享下你对延安的了解?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师∶没错,延安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地。

师∶还有吗 ?师∶嗯,是我们国家的革命圣地,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师∶看来你认真预习课文了,请坐。

师∶除去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还要补充一点。

延安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也是一部真正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师∶好,老师读完了,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就你吧。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语文课文,此篇文章介绍了作者追寻革命故事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充满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忠诚和奉献精神等正能量。

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延安这座特殊的城市,缅怀革命先辈,树立追求美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理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基本语言信息,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认识党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的关系。

(3)了解延安这个特殊的城市,体验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

2.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技能。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精神。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与主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延安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和活动体验时代的真实与美好生活。

(2)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追寻”所蕴含的意义,拓展思维领域。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让学生观察延安图片,并了解延安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预读环节(10分钟)让学生自读或老师给予导读,了解课文的主题、大意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

3.阅读理解环节(25分钟)(1)让学生逐段跟读,并在适当时间提问,了解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情况。

(2)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讨论和分享。

4.语言运用环节(10分钟)(1)教师给出相关词语、句型和结构的解释,引导学生在适当时间进行语言操练。

(2)教师提供相关写作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创作性写作。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精选9篇)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精选9篇)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新词: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2.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全诗的结构。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学习延安的伟大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全诗的重点,主要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解决。

(二)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

(三)“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这是疑点,主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精讲、点拨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画出诗的韵脚。

(二)有感情地朗读。

(三)按自学提纲自学、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目标完成过程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

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

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历史的尊重。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2)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2)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情感(1)展示延安风采,引入主题①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延安的美丽风光和革命历史遗址的图片,同时配以激昂的音乐,营造出浓厚的革命氛围。

②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让他们感受到延安这片红色土地的魅力和历史底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2)巧妙提问,引出课文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延安吗?你们知道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吗?"通过提问,引出学生对延安的认知和思考。

②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引出本课的主题《延安,我把你追寻》。

(3)共同朗读,感受诗歌韵律①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音乐美。

②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4)互动讨论,探究延安精神①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延安精神是什么?它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②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5)创设情境,角色扮演体验①教师创设一个革命历史背景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革命先烈的角色,体验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对革命理想的坚守。

②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6)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延安精神,例如在学习、劳动、团队合作等方面。

②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师点评并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教案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对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历史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共同探讨课文的象征意义。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运用情况和情感态度表现。

5.3 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课文文本,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及教学参考书。

6.2 教具准备准备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等。

6.3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第七章:课时安排7.1 总课时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总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
2020-04-18
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二.检查预习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三.自学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象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象茁壮成长的小树,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
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