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和同为一家”(人教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件 新人教版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件 新人教版

渤海石灯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雁塔
课前检测 科举制的诞生情况:
诞生朝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代 的 隋朝 . 隋文帝 开始用 分科考试 办法选拔官员 . 正式设置 进士科 , 隋炀帝 科举制 正式诞生 . 意义 1、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 凭才学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 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科举制的完善情况:
唐朝的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 多,以 进士 、 明经 两科最重 要。 完善 唐太 大大扩充 国学 规模, 朝代 宗 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第 一名称为 状元 。 武则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唐朝 . 天 武举 殿试 开设 和 。 . 把 唐玄宗 作为进士 诗赋 科的主要内容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
第 五课
“和 同 为 一 家”
• 【学习目标】
• 1、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 实。 • 2、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 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 • 3、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 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 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 • 4、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 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黑水靺鞨
A 回鹘 B 吐蕃
D
南诏
C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请分别将吐蕃、 回鹘、黑水靺鞨、南诏等各民族填到图上相应的位置。
高效展示
合作探究
1、 2、(1) 2、(2) 2、(3) 3、
拓展提升
展示组
大胆质疑
点评组 要求 1、展示同学 动作迅速, 使用双色笔。 2、点评同学 及时到位按 要求清晰点 评。 3、非展示的 同学搞好记 忆、整理好 导学案、教 材。

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

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

文成公主之后,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 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唐中宗时,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
云南崇圣寺三塔
小结: 小结:
步辇图
入藏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入藏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
(任选其一,小组讨论) 任选其一,小组讨论)
(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 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 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 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 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 )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 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 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 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 年后, 变化? 变化? 文成公主吗?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 )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观看《文成公主入藏》的录像, 观看《文成公主入藏》的录像,请选取 其中的一个剧情,结合课本的内容或 其中的一个剧情,结合课本的内容或收集的 课本剧。 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段课本剧 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段课本剧。 提示: 步辇图》禄东赞求婚、 提示:如《步辇图》禄东赞求婚、松赞干 布迎娶文成公主等。 布迎娶文成公主等。 此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可以口 此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汇报时可以口 更欢迎小组的表演 表演。 述,更欢迎小组【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 实。
自学提纲
东突厥 (1)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____最为 唐太宗 强大。_____即位后,派大军一举扫平它。唐朝在那里 都督府 设立______。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 天可汗 纷纷来_____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______。 长安 藏族 (2)吐蕃很早就居住在_______一带。是今天______的 青藏高原 松赞干布 祖先。_____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赞 普期间,汉藏之间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他曾多次派 文成公主 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________嫁给他。唐中 金城公主 尺带珠丹 宗时,________出嫁吐蕃赞普_________。唐玄宗时, 和同为一家 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与唐“____________” 洱海 (3)唐朝时在今天云南_______分布着六个部落—— 皮逻阁 ______。南诏就是最南部的,南诏首领_______在唐朝 六诏 的支持下,逐步统一了六诏。被______册封为云南王。 唐玄宗 西南地区 南诏对我国_______的开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案“和同为一家”

教案“和同为一家”
课前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少数民族的资料。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前面《昂扬进去的社会风貌》一课中,我们讲过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来的的特点是什么呀?
生: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正确,在唐朝时期因为有相对良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间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学习、交流,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胡汉交融。那么,唐朝在对待民族问题上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使各个民族折服,并逐渐认同与中原王朝的亲近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生:联姻。
师:对,就是联姻。松赞干布于是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来求亲。(引导学生读《步辇图》,找出哪个是唐太宗,哪个使吐蕃使者)。
师:而在这个时候,不单单是吐蕃一家来向唐求亲,还有其他民族的使者也来了,于是唐太宗命人出了一系列的难题来考一考这些使者。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典故呀?
生:1、绫缎穿九曲明珠;2、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3、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4、分辨松木根和梢;5、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6、辨认公主。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实施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知道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原因;
3、理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对汉藏友谊的巨大贡献;
4、通过本课学习的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事实,认识到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5、通过学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认识到文成公主在汉藏民族友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突厥。(回纥暂不做解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突厥因为内部争斗,又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其中以东突厥较为强大,他们在隋唐之际经常侵扰边境,而且在贞观初年一度渡过黄河,攻打到长安附近的渭水一带,唐太宗也召集军队严阵以待,看到唐朝军队军容强大,东突厥不得不退兵。但是这也给唐朝一个很大的冲击。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成为唐朝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唐朝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用两分钟时间整理知识点然后回答)

“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自学导引1、唐太宗被称为,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在西域设立军事和行政机构的皇帝是和,分别设置的机构和。

3、人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4、唐太宗时把嫁给松赞干布。

意义。

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意义:。

5、是的祖先。

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后来回纥改名为。

6、居民是族和白族的祖先。

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7、靺鞨族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流域,后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有“”之称。

二、合作探究1、唐朝哪两个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各有什么重要意义?针对谈谈你对西藏的认识是什么?2、区分本课所讲的各个民族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什么?总结唐玄宗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封号?三、达标检测1、[2011·成都]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 C. 唐太宗D.唐玄宗2、[2011·天津]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A.汉朝B.隋朝C.唐朝D.清朝3、[2011·连云港]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 B.辽 C.金D.吐蕃4、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2)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3)此人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第5课“和同为一家”【知识讲述】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是比较开明的政策,体现在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

【能力拓展】唐朝时期各民族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今西藏)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带去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

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考频分析】本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查频率较高。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考查的内容,重点以考察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查的角度多样。

从考查的层次看,以识记、理解能力为主,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经典题目】1.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参考答案] C【解析】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参考答案]B【解析】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天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什么地方?A.阿尔泰山一带B.青藏高原C.松花江流域D.苍山洱海一带[参考答案] B【解析】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古代史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古代史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⑴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

⑵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

⑶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

能力目标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⑵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⑶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方法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引导认识唐对这些民族的册封,也是加强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表现,进一步体会唐朝的繁荣在于开放兼容并包的思想。

资料进一步加深唐蕃和同为一家的认识,●板书设计。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选择题:
1.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A.吐蕃B.回鹘C.突厥D.南诏
2.唐初为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是()。
A.王昭君B.文成公主C.金城公主D.李清照
简பைடு நூலகம்题: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其主要措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你认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于新中国民族政策哪些值得继承与改进?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教材梳理: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教材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其中“天可汗”体现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而“点苍山会盟”是小字内容,可稍做介绍。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学习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自学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五课(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五课(附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对新疆的管理: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唐朝与各民族政权的关系:吐蕃(西藏)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吐蕃(西藏)的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与唐朝金城公主通婚。

3.4⑴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

唐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理西域。

⑵册封首领。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难找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⑶联姻“和亲”。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后,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本课考点精练一、选择题:1、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2、回纥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藏族B、满族C、维吾尔族D、彝族3、下列事件发生在8世纪初的是()A、科举制的创立B、唐朝的建立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金城公主入吐蕃4、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D、武则天5、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A、回纥B、六诏C、靺鞨D、吐蕃6、下列民族的首领中,经唐玄宗册封过的有()①回纥②突厥③靺鞨④南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8、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真正原因是()A、唐太宗具备“天可汗”的素质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朝国力的强大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二:连线a、回纥 1、满族的祖先b、吐蕃 2、彝族和白族的祖先c、六诏 3、藏族的祖先d、靺鞨 4、维吾尔族的祖先三、填表(完成唐与吐蕃友好交往表)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蕃

南 诏




吐蕃

南 诏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 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P22)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民族,轻 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 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唐和吐蕃的关系
吐蕃人的生活习俗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向唐求婚 文成公主入藏及意义
金城公主入藏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 的信中写道:“外甥是先皇帝 的舅宿,又蒙降金城公主,遂 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 安乐。”
回纥的勃兴
唐与回鹘的关系
回纥的生活状况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回纥改名为回鹘
“车书本一家”
唐与黑水靺鞨的关系
靺鞨族的生活状况与地理位置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 为号,有“海东盛国”之称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唐与南诏的关系 南诏的地理位置和 概况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云南王”
民族或地 区 新疆地区
吐蕃 回纥 (回鹘)
今天民族 的祖先
主要史实 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 唐中宗-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
藏族
维吾尔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六诏
女真-满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彝族 白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