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复习要点全册

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复习要点全册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绘画基础
- 了解线条的基本要素,如长度、方向、粗细等;
- 掌握基本造型的步骤及其特征,如画植物、动物等;
- 熟悉不同的画法,如写生画、速写等;
- 研究初步色彩知识,如色彩的基本属性、常见颜料的名称及色彩搭配方法等。
第二部分中国画
- 掌握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结构和构图方式;
- 熟悉中国画笔墨的使用方法,如毛笔、宣纸等;
- 研究中国画常用的色彩及其搭配方法;
- 了解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点、线、面、笔画等。
第三部分素描
- 掌握素描的常用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铅笔芯、橡皮等;
- 熟悉人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关系;
- 了解空间的透视关系,如近大远小、占比原则等;
- 研究肌肉、皮肤、衣服的绘制方法。
第四部分彩塑
- 掌握水彩和粉彩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 熟悉几何图形和自然物体的绘制方法;
- 研究色调、明度、饱和度的搭配方法;
- 了解色彩的感性表现。
以上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收获满满,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2023年秋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3年秋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2023年秋季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技能,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2. 掌握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组成。
3. 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 研究基本线条的绘画技法- 运用线条表现具体形象和抽象概念2. 第二单元:色彩的魅力- 研究基本色彩的概念和分类- 进行色彩搭配和混合实践3. 第三单元:形体的认知- 研究物体的形体特征和构图技巧- 进行实物观察和绘画练4. 第四单元:表现手法的选择- 探索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 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教学反思本教案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反思,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和教训:- 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较高,但个别学生表现出了对某些技法和概念的理解困难。
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和巩固训练。
- 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和实物观察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
- 教师在指导绘画技法时,应提供充足的示范和解释,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技法要点。
-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互动交流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
根据以上反思,我们将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手工制作、欣赏等多个方面。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主,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教学主题,如“线的舞蹈”、“色彩的魔力”、“生活中的美术”等,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浓厚的兴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但在美术表现手法和创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独立创作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技巧和方法。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2.教具:画纸、画笔、水彩、彩泥、剪刀、胶水等3.素材:优秀美术作品、相关视频、图片等4.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美术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知识和技能。
-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发展艺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审美观与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全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模块:1. 第一单元:感受色彩的魅力2. 第二单元:用线条构建世界3. 第三单元: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4. 第四单元:感受自然的心灵之美5. 第五单元:传递情感的构思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色彩知识。
2. 掌握线条的基本绘画技巧,能够用线条表现事物的形状和结构。
3. 学会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 感受自然的美妙之处,能够用绘画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5. 学会通过构思和绘画,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活动安排基于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本教案建议按照以下安排进行教学活动:1. 每个单元的开篇:介绍单元主题和研究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观察与感受:通过观察真实或图片中的事物,学生描述和感受事物的色彩、线条和形状特征。
3. 绘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实践,表现所观察和感受的事物。
4. 同桌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研究和成长。
5. 整理与呈现:学生整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展示区,让更多人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批改绘画作品: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绘画作品,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专注度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进步。
教学资源-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和形状实物或图片- 绘画工具和材料(颜色笔、铅笔、宣纸等)参考文献- 无以上为《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冷色和暖色-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冷色和暖色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冷暖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冷暖色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冷暖概念。
2. 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3. 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
4. 冷暖色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 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冷暖色调的观察和表现。
2. 冷暖色调的运用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冷暖色调的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冷暖。
2. 新课:讲解色彩的冷暖概念,让学生了解冷暖色调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3. 实践:让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冷色和暖色2. 冷暖色调的特点3. 冷暖色调的表现方法4. 冷暖色调的运用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进行绘画创作,要求运用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冷暖色调,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冷暖色调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如何改进。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何调整。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何,如何提高。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全面、公正,如何改进。
5.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如何提高。
6.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如何改进。
7. 对教学过程的掌控是否到位,如何改进。
8. 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如何改进。
9. 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是否合适,如何改进。
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多套)

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教学设计)老师好帮手整理注:除个别课时外,每个课时都包含多个不同的教案,请放心下载。
冷色和暖色同学们坐好,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乌鸦喝水》,乌鸦运用智慧终于喝到了瓶子里清凉的水觉得从头到脚都透着凉意,爽快极了。
那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我们来看一下,你觉得哪张表现的是口渴的乌鸦终于喝到水之后那种凉爽的感觉呢?好,你说。
哦,蓝色这张。
看来大家都认为是蓝色这张那这张图片呢?你觉得这张图片喝到的会是什么水呢?它又是什么感觉呢?好,你说。
哦,你认为他喝到的是滚烫的开水,乌鸦烫的像火一样。
好,你来说。
天啊,你认为它喝到的是辣椒水,乌鸦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的想象力了,这只倒霉的乌鸦不过,这两张图片上画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啊,为什么你们有如此不同的感受呢?好,你说,哦,颜色不同,蓝色让你觉得凉爽而红色使你温暖。
没错,就像同学们感受到的,颜色有着独特的个性,不同的颜色会使你感到温暖或寒冷。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冷色和暖色》。
首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到底什么是冷色,什么是暖色?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的色相环,看着这片蓝色、绿色、紫色,你会联想到什么?好,你说。
森林、大海、冰雪。
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好,你说,冷、凉快。
让我们再看看红、橙、黄这三种颜色。
你又联想到哪些事物?你说,落日、灯光、火苗。
那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来说,很温暖,像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你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有这样生动贴切的心理联想。
其实颜色本身并没有温度,是生活经验让我们从蓝、绿、紫联想到森林、夜空,产生冷的感觉。
从红、橙、黄联想到太阳、灯光、火焰而产生温暖的感觉。
通过我们联想与感受,你能给冷色和暖色下个定义吗?像红、橙、黄这样使人感觉到温暖的颜色,我们称为暖色。
像蓝、绿、紫这样使人觉得寒冷的颜色,我们就称它为冷色。
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了。
老师这里有几种颜色,谁能到前面来冷暖色快速的区分开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单元一:认识色彩教学目标- 了解颜色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研究认识并使用一些基本色彩词汇。
- 掌握调配色彩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颜色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介绍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和纯度。
- 分类讲解主要色彩有红、黄、蓝。
2. 基本色彩词汇的认识和运用- 教授基本色彩词汇:红色、黄色、蓝色等。
- 给学生指定颜色,让他们用句子描述该颜色,并进行实际运用。
3. 调配色彩的基本方法- 介绍混合颜色和调配颜色的方法。
- 让学生尝试混合颜色,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颜色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展示主要色彩的图片。
3. 研究:通过图片和实物,教授基本色彩词汇,并进行学生互动。
4. 练:让学生用句子描述指定的颜色,并进行实际运用。
5. 拓展:引导学生尝试混合颜色,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6. 总结:复所学内容,并给学生一个小作业,要求他们调配出指定的颜色,并写下调配方法。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
- 学生完成的小作业,通过对调配方法的准确性和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 彩色图片和实物样本-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注意事项- 确保教室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便学生观察颜色。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差异化教学。
- 引导学生尊重每一种颜色的价值,不应有对颜色的偏见或歧视。
参考资料:苏教版四年级美术教材,相关学习资料。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共有六个单元,主题涵盖传统文化、现代建筑、图案与颜色、多彩世界等多个方面。
该教材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及现代艺术。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毛笔的基本用法;•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构图。
2. 第二单元:篆刻•学习篆刻的基本知识;•掌握篆刻刀的使用方法;•了解篆刻作品的构造方法。
3. 第三单元:中国剪纸•学习中国剪纸的基本知识;•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制作中国剪纸作品。
4. 第四单元:现代建筑•了解现代建筑的基本知识;•学习建筑的基本构造;•学习绘制建筑剪影和轮廓。
5. 第五单元:图案与颜色•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组合颜色;•学习如何设计图案。
6. 第六单元:多彩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艺术;•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学习如何创作多彩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示范法;2.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3.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教学。
五、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六、教学建议1.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2.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多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水平;3.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七、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估;2.通过学生的作品质量和评分,进行综合评估。
八、总结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冷色和暖色
1.红橙黄是阳光和火的色彩,他们使人感到温暖、热烈、兴奋;而蓝、绿色使我们联想起天空、海洋和森林,让人觉得凉爽、寒冷、遥远、宁静。
2.冷色和暖色是对比色,人们常在暖色或冷色中选取一种颜色作为主色,以同类色的其他颜色为辅色进行绘画或设计,有时会再加一点对比色,以求色调的丰富和生动。
3.一朵紫红的花,在大红花旁显得较冷,在绿叶丛中却显得较暖,色调的冷暖是相对的。
4.以蓝、绿、紫色为主画的风景是冷色调的风景。
夜色、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画成冷色调,显得静谧而幽深。
5.以红黄色为主画的风景,是暖色调的风景。
晚霞、秋景、丰收的田野……大多是暖色调的,传达出热情和温馨。
6.油画《秋》,弗拉基米尔画派(俄罗斯)
7.色调指画面色彩的整体感觉,有的偏冷、有的偏暖,有的明快、还有灰色调,色调有高雅和低俗之分,高雅的色调具有打动人心的美感。
第二课奇怪的梦
1.对动物脑电波的观察说明,动物也会做梦。
2.要画好画就不要怕失败,大胆尝试各种画法。
每个人的梦是不同的,不必去模仿。
第三课车(一)
1.在文字尚未成熟的五千年前,车就出现了。
民间最古老的独轮车是最古老的运输工具。
两千年前,人类就有了牛车、马车、手推车……今天,火车、汽车、摩托车……
2.1956年,中国制造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8年,我国又制造出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
到2013年,我国的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
3.将来,由电脑控制的高智能化的车,在行驶中能自动处理遇到的情况。
第四课车(二)
1.制作小窍门:用快干胶或双面胶带粘接各个部分。
在轮子左右两边的车轴上卷上双面胶带,然后在轴上涂点蜡,车会跑得更快。
在车的前后轴上拴上橡皮筋,然后反转后轮,一松手,车就飞快向前冲去。
2.概念车是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他们处于实验阶段,而非投产产品。
未来我们也许会驾驶这些车。
第五课乘车印象
刻撕纸版画的方法:在卡纸上画好底稿,用美工刀将需要撕去的部分刻一刻,再用手将那部分撕去,撕去的部分还可以涂色。
第六课海洋世界
1.远古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有40多亿岁了,生命在35亿年前诞生于海洋。
2.海洋最深处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科学家预言人类如此滥捕滥捞,许多海洋生物将在50年内绝灭。
第七课海洋怪兽
1.深处可达11公里(千米)的海洋,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深浅不一、光照不同,古今生物种群丰富多样、神秘莫测,有许多不为人知,科学家也会被它们吓一跳。
2.鲨鱼是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4亿年,比恐龙还年长1.4亿岁。
第八课做做海洋生物
制作小窍门:用泥皮将废纸裹在中间做成空心的泥工作品,烧制时不会炸裂。
剪刀也是泥工工具。
第九课鱼的纹样
为什么处处看到鱼纹形状的画呢?谁不期盼生活富足、人丁兴旺!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捕鱼、吃鱼,喜欢“年年有余”的谐音,同时又有鱼类繁殖力强的寓意。
第十课黑白灰
1.看黑白照片或透过墨镜,我们能看见彩色世界的黑、白、灰层次。
2.绘画和设计中的黑白灰元素营造了层次和节奏感,避免了沉闷、平板和含糊。
第十一课门窗墙
1.门窗墙是建筑的皮肤和五官。
2.门窗墙壁历来受到建筑师的注意。
时代、民族、地区的差异,使他们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第十二课老房子
1.考古发现,约7000年前我国南方河姆渡先民就会建造榫卯结构的吊脚楼了。
2.山西佛光寺是目前能减到的保存完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
1937年为我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宝。
3.北方窑洞历史悠远,透过它,可以遥想原始先民的洞穴式生活。
4.从傣家吊脚竹楼上能见到江南远古建筑的影子。
第十三课我早的小房子
1.科学家从各种聪明的动物造的窝中发现了许多科学道理并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如:蜂房是等边的六角形,攀雀用草编织家,毛毛虫的窝能抗击风雪。
2.用滚子擀泥皮做粘土房子效果较好。
第十四课漂亮的房间
第十五课水墨改画
1.艺术家把原有的画用新的手法重新画过,画出面目一新的变体画。
我们用水墨画工具把中外优秀作品重新改画,也能画出新奇的水墨画。
有时是借用大师的画面,加进自己对生活的赞美和理解;有时是借用名作的形式,画出我们想画的内容和情感。
2.小窍门:(1)笔尖在线条当中运行,叫中锋用笔。
中锋线条浑厚、有力,常常是画面的主要线条。
(2)倾斜笔尖,使笔尖在线条的一边运行,是侧锋用笔。
侧锋线条爽利、多变,有特殊的表现力。
3.汉代皇家或贵族墓室的砖石上常有浮雕装饰,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想象和愿望,它们是古代艺术珍宝。
第十六课会说话的手
1.手是人的第二张脸。
2.人手和动物前肢的区别在于人能用手创造和使用工具去劳动。
第十九课图画文字
1.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事物,转化成文字,是人类祖先精神和才华的倾注。
2.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其中许多象形文字的确切意思还未被研究者完全破译。
3.中国汉字书法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原始先民刻在陶器底部的图象符号是文字的初起。
5.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象形文字是文字的活化石。
约4600年前,印度河流域有了象形文字,现在只能在陶器和印章上见到它们。
约5000年前的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
约5500年前,西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用象形文字和图画记录历史和传说。
第二十课玉石文化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苍厚悠远,富有魔力。
2.远古祭祀天地和进行祈祷的玉石代表权力的神器,而它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就成了高贵的装饰品和财富的象征。
它们呈现出美丽、富贵的风格和祈福、吉祥的寓意。
3.玉雕中采用了浮雕、透雕等方法。
还巧借玉的色彩进行造型,被称为“俏色”玉雕,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玉工就掌握了这种玉雕绝技。
4.砣机是2000年前古人发明的切割打磨玉器的工具。
现代玉工用电动工具来雕琢玉器。
5.明清以来,中国玉器的雕刻达到了鼎盛,苏州和扬州市当时的玉雕中心,能工巧匠云集,连皇宫里的玉雕也大都来自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