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海洋世界苏少版
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海洋怪兽2-苏少版

海洋怪兽【教材分析】本课为苏少版四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七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者本次执教的为第(一)课时。
本课与《海洋世界》《做做海洋生物》以及《鱼的纹样》合为一个单元,旨在以海洋怪兽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海洋怪兽的奇异与神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海洋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更多地引导学生感知中国独有的海洋怪兽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本课围绕神秘而又奇特的海洋生物,鼓励学生在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创作海洋怪兽的形象。
用平面的方法,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海洋怪兽。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迅速积累阶段,他们对海洋怪兽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对其了解更多的依赖于国外的科幻电影、卡通动漫等形式。
他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很多还处于感性阶段,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海洋怪兽则知之甚少。
我尝试用穿越时空的海洋怪兽探索之旅来打破学生束缚想象力的枷锁。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功,通过对孩子相关题材、画法的指导,为本课学生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描述、感受、讨论等方式,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表现出自己想象的海洋怪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海洋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海洋怪兽形象的造型特点,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海洋怪兽的艺术魅力,能创作个性鲜明的海洋怪兽。
教学难点:运用组合添加、夸张变形的作画方法创作出奇异的海洋怪兽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绘画演示工具、作业展示台等。
学生:勾线油性笔、油画棒、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PPT出示课题封面。
教师彩粉笔画出以鲲为形象的边框,并写上课题《海洋怪兽》,写画至上课铃响时停笔。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海洋怪兽|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海洋怪兽|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海洋怪兽形象,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学生能够掌握海洋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特征:介绍海洋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生活习性等。
2. 海洋怪兽的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海洋怪兽形象。
3. 绘画技巧的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现海洋怪兽。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海洋怪兽形象,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海洋生物的特征与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创作出既有趣又合理的海洋怪兽形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海洋生物图片、绘画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海洋生物的特征。
2. 新课内容:介绍海洋怪兽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海洋怪兽形象。
3. 绘画实践: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现海洋怪兽。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海洋怪兽2. 重点内容:海洋生物的特征、海洋怪兽的设计、绘画技巧的应用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并绘制一幅海洋怪兽作品。
2. 评价标准:创意独特、绘画技巧熟练、作品完整。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创作出了丰富多样的海洋怪兽作品。
2. 改进措施:在绘画实践中,可以增加一些绘画技巧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海洋怪兽的形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海洋生物的基本特征,还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8课 做做海洋生物2-苏少版

《做做海洋生物》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海洋世界》、《海洋怪兽》的学习,对海洋里的生物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掌握各个海洋生物的重要特征并将其表现出来,利用太空泥的特殊性质,运用“揉、搓、压、捏”几种基本方法,做出生动有趣的海洋生物,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注重对海洋生物特征的了解和掌握,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将这些重要特征表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动手创作的的乐趣。
学生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且有大胆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有很好的创新意识。
这节课前面有《海洋世界》、《海洋怪兽》等,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海洋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这节动手创作的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方式:1.播放《海底总动员》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里来,视频导入的方式更有趣。
2.老师模仿小丑鱼“尼莫”的腔调和孩子们聊天,增添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3.“猜猜我是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制作小海星小练习,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太空泥材料的特殊性,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出一个小海星并表现出其身体表面突起的棘这一特征,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下面的“动手做一做”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4.出示各种鱼的图片,说一说你的想法,由正常的小丑鱼到稀奇的狮子鱼到恐龙时期的鱼龙,图片越来越神秘莫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从这些鱼的外形、颜色、花纹说一说,点出鱼身体表现花纹中的点、线、面,让学生了解生活和艺术息息相关。
2.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最简单的小海星吧!先拿出太空泥,在手里拍一拍、捏一捏、揉一揉,感受一下太空泥的黏性。
制作的基本方法有“揉、搓、捏、压”,还有依靠工具的“绕、刻、剪、挑”。
海星的制作方法:拿出太空泥(老师事先分好,一个同学一团),先在手心里揉出一个圆形的团,两个手掌轻轻的按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五个角或者依靠工具切出五个角,海星出具模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 海 洋 世 界|苏少版 (12)

小学美术海洋生物【教材分析】:这节课通过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彩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个性的表现力;让学生再畅游海底世界的同时感受美、发现美、创作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奇异的海洋生物,初步认识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
2、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海洋生物,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生物,表现生物,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教学难点】:表现海洋生物的同时能针对海洋生物某个特征着重描绘。
【教学准备】:教师:《海底总动员》视频、课件图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彩纸、吹塑纸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2、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海给你的感受?”(神秘、广阔、浩瀚、汹涌、美丽……)3、师:“老师也有同感,那海底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4、师:“那就让我们跟随镜头去探索神秘又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师播放《海底总动员》的精彩片段,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从中观察和体会海洋中的奇妙景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交流:师:“同学们,刚才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在影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呢?”6、师:“海底真美啊,那里生活着数不尽的海洋生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海底世界,去认识神奇的海洋生物。
”(板书课题)二、欣赏1、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许多朋友,大家瞧瞧,它们都是谁?”(出示范画)生:“有海星、鲨鱼、海豚、海马、乌贼……”师:“我们刚才欣赏了一些美丽、可爱的海洋生物,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海洋生物呢?”(生:“水母,还有海狮。
”)师:播放课件(1)(美人鱼图片)“大家都知道“美人鱼”的故事吧,其实海洋里有种生物常被人称作“美人鱼”,这就是儒艮,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 海洋世界》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海洋世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海洋世界》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和描绘海洋生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海洋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描绘海洋生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海洋生物的描绘方法,表现出海洋世界的生动与有趣。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线条、颜色和构图来表现海洋生物的特征和神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海洋世界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海洋生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描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海洋世界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海洋的神秘与魅力,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海洋生物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分析其线条、颜色和构图等特点,然后让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的海洋生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海洋世界|苏少版

海洋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了解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特征,感受其外形与色彩美,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各种方法描绘海底世界中的海洋生物,能够表现争奇斗艳的海底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不同的海洋生物。
教学难点:画面生动有趣,色彩丰富,别具一格。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师生、生生之间自主互动地学习。
学生准备:了解和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前主动感化问题:1、布置家庭作业,搜集相关资料。
2、提出相关问题,课中解决问题。
二、课初创境融化问题:师生问好:非常高兴今天能给大家上课,我想考考你们1、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为什么是蓝色的?生:......2、师小结:在远古的时候,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
海洋有四十多亿岁了,生命在三十五亿年前诞生于海洋。
3、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大海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4、你知道他的名字吗?喜欢这个动画片吗?为什么?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生:海底总动员生:有很多色彩不同的鱼,还有不同样子的!5、同学们说得真好,海洋真是一个景色奇异而又神秘莫测的世界。
6、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神秘的<<海洋世界>>.三、课中互助消化问题:1、接下来同学和我一起来欣赏一段海洋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欣赏完用最简练准确的此来形容你看见的生物!2. 看一看:你看到哪些海洋生物?有什么特征?出示动画:艳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凶猛无比的鲨鱼、聪明灵巧的海豚……它们共同生活在这广阔的海洋大家庭里。
小学美术《第6课海洋世界》PPT课件

根据捕到的样品, 长4-5米,重800公斤。
海豚
海豚十分聪明伶俐,因为它有一个发达 的大脑,而且沟回很多,沟回越多,智力 便越发达。
海豚在睡眠时,两个半球的大脑处于完 全不同的状态,当一个半球入睡时,另一 个半球却处于兴奋状态,并且过一段时间 就左右轮换,所以经常能看到它们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海脉一直在持续游动,一分钟也不停歇。
儒 艮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行动缓慢, 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 呈昏睡状。
“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出没海上, 能纺会织,哭时落泪”这是南朝时我国 古人在《述异记》中对儒艮的记载。 儒艮长期生活在海沟之中,以海沟上淹没在海水下的 海草为食,每隔半个小时左右都要出水换气,通 常像人类一样怀抱小儒艮喂奶。有人传说,儒艮 出海时头上偶尔会披海草,所以被人们描绘为 “头披长发的美女”。
飞鱼
•大的长一尺左右,翅膀与尾巴等长。 •它们常成群地在海上飞翔。 •它的形态像鲤鱼,鸟翼鱼身,头白 •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 •它常常夜间飞行。所以叫飞鱼。
海龟
寿命最长的动物——海龟 海龟的祖先早在2亿多年前就出现
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 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
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 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海 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海人仍将 龟视为长寿的象征,并 有“万年龟”之说。
水母
• 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 • 数个月的生命。
珊瑚
浮在海上的珊瑚为死珊瑚,在海 下的珊瑚为活珊瑚。 常见颜色:浅粉红—深红色、橙 色、白色,少见黑色,偶见蓝色 和紫色。 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海洋世界|苏少版

《海洋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二、课时:一课时(40分钟)三、教材分析:本课为本册教材海洋单元的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海洋,是广阔的又是神秘的,它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哺育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造型奇特的珊瑚、色彩缤纷的鱼类、小巧可爱的海马……它们共同生活在海洋这个大家庭里。
本课内容,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美妙的海洋世界,通过课件图片资料等的欣赏,引导学生去观察和理解海洋生物的形态、花纹和色彩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表现美的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海洋,广阔无垠、美丽壮观……但许多学生还仅停留于通过影视、图书对它的认识。
所以,他们对海洋世界自然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探知欲望。
在教学本课时,我们不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打开探知的大门,引领他们透过典型的海洋生物,认识它们的形态、花纹和色彩等,从而学会观察美、感受美及表现美,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也为他们学习本单元下面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欣赏奇异的海洋生物,初步认识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并学会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表现海洋生物;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海洋生物的某个特征进行着重描绘,并能借助绘画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生物,表现海洋生物,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七、教学难点:表现海洋生物的同时能针对海洋生物的某个特征着重描绘。
八、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图片、文字资料及PPT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学生——收集有关海洋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各种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彩色水笔或水粉画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