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生物课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前言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及其现象的科学。
初中生物课程是生物学的入门课,是初步认识生命、理解生理、了解生态、预备生物学学科的基础课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实验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是通过实验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实验是指教师为了教学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活动,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活动的准备与安排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实验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和步骤,制定实验计划。
其次,要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化学试剂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确保实验器材的齐全和试剂的纯净。
最后,要注意安全措施,例如戴手套、护目镜等保护设备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安全规则,确保实验的安全。
实验活动的开展在实验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
实验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验活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正确的实验步骤,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实验教学法注重互动性,学生是实验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空间。
实验活动的效果检查与评价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实验活动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考试、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浅析实验在化学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浅析实验在化学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化学生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的学习环境中,应试教育使得我们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学习。
而生物化学学科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过程具有目的性、规律性和现实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物质和变化的规律。
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根据不同的实验方式也能够培养我们综合能力,促进我们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因此,本文针对实验在化学、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各位同伴提供帮助。
关键词:实验;化学生物;重要性引言化学与生物都是基础性的自然科学课程,而实验是这两个科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探究性和验证性。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制定相应地实验目标和计划,进行探究性的研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地实验操作。
化学生物实验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新奇、丰富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
但是,我们在进行化学生物实验过程中,习惯地忘记实验操作流程,导致手忙脚乱。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实验的熟练性,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1.学习化学生物的困境分析一直以来,化学都让我们感到头疼,其知识点理解困难,且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的能力。
与初中学习的内容相比较,目前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化学现象更加复杂,分析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思考,这使得我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同时,不少同伴在理解化学知识上,并不擅长综合分析复杂的化学现象,在课堂听讲以及实验、作业等方面仍然使用过去传统的学习方法,导致做题质量偏低。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化学实验来定性、定量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事实上,大部分同伴还是十分喜欢做实验,通过观察无穷变化的实验现象,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虽然它不是最主要学科,但是近些年来,生物学发展前景一片良好,学好生物课对于我们未来的升学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高中生物实验课是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方面非常重要的环节。
生物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加深对生物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步骤和技巧,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科学观察能力:通过生物实验课,学生可以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等科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培养科学观察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注意细节,准确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科学研究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总结和推理结论。
这样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高中生物实验课通常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生需要合理分工、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有效开展高中生物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实施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使实验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相匹配。
实验难度要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又能使他们有能力完成实验任务。
2. 提供充分的实验资源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验资源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中提供适当的仪器、试剂和实验材料,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践技能。
3. 强调科学安全意识:在实施生物实验课时,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操作的培训。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生物实验课在高中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生物实验课作为生物学学科的一部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生物科学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这种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学生今后投身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实验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实验的步骤和原则,理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最终得到实验结论。
这一系列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生物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通过实验课,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提供优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实施需要提供优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设备的完好,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安全性。
2.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内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应该设计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
实验内容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到思考和体会在实验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到思考和体会。
学生不仅要重视实验结果,更要重视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精神。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性

1 . 在实验教学 的引入上结合一些经典生物学实 验, 生物学发展史和著名生物学家奋 斗的历程 , 以激 发学生的兴趣 。 像光合作用 的发现 , 生长素 的发现等 经典 的实验 , 孟德尔植物杂交的实验 以及他 的生平 , 克里克和沃森发现D N A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都是很好 的实例。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 同学们大部分会 热情高涨。 2 . 结合 当今 生物科 学的新进展 、 新 成果激 发学 生的兴趣 和好 奇心 。如在做D N 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 验前可以介绍 当代基 因工程在实践 中的应用 、发展 以及 取 得 的一 些 前 沿 成 果 ;还 原糖 鉴 定 实 验 中可 以 加入糖尿 的测定 和糖尿病治疗上 的一些 前沿理论 ,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课后他们大多会主 动 查 阅 相 关 资 料 深入 了解 。
通过科 学实验 ,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思维能 力、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例如 , 在“ 土壤 中小 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 中就要用到观察能力 , 要正确分辨土壤中有什么种类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 物有什么特点 , 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 就必 须细细观察 ;此实验还涉及取样方法 的选择及物种 数量 的统计 , 可 以培养学生 的科学严谨性和耐心。 又 如在 做 探 究 影 响 酶活 性 的 因素 实 验 时 ,为什 么要 向 试管 中注入等量的麦 芽糖 , 加入等量 的酶试剂 , 反应 进行 相 同 的时 间 ? 为 什 么不 同温 度 酶 的 反应 速 率 不 为什么” 而 二、 重视 实验 教 学 。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各 方面 的能 同 ?提 出 问题 后 学 生就 会 积 极 地 为 这些 “ 力 思考分析 , 从 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 提高学生 在高 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要力求帮助学生搞清仪 的思维能力 , 使知识理解 、 结论的检验 、 思维 的发展 器 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融为一体 ,这对于学生掌握科学 的逻辑思维 方法 和 因为只有先“ 知其然” , 才有可能“ 知其所以然 ” 。 为了 提高解决 问题 的能力起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 ,从而使 使实验教学更加有效 ,我觉得花点时间帮助学生搞 学生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思维方法 。 清 仪 器 的原 理 是很 有必 要 的 。 例如 , 生 物 实 验 中显 微 生物实验教学模 式的实质是为教师提供 一个 教 镜 的使用 , 直接关系到高 中许 多实验 的成败 , 但在许 学活动框架 ,为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 和开放 多高中生物老师的眼中却认为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会 性的平台 ,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合理性 , 也有其 因而教学模式只有更好 , 没有最好 , 关键 在 用了, 用不着多费口舌 , 其实不然 。许多学 生在学 习 局限性 , 初 中 自然科学有关 生物 的实验过程中根本 没有掌握 于我们 的选择使用。 正是 由于这一点 , 我们对生物实 显微镜 的使用 , 甚至有些同学 连对光都不会 , 却 常常 验 教 学模 式 的研 究 只 有 深入 没 有 终 止 。加 强 多 种 教 因受好奇心 的驱使和对低倍镜 、 高倍镜特点的无知 , 学模 式互补性和相关性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实现多 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 ,认 为高倍镜总 比低倍镜观 种模式的优化组合 、 合理搭配 , 以取得最优化的实验 察得更清楚 。而有些女同学在使用显微镜 时因害怕 教学效果 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压 坏装片或弄坏镜头而过于小心 ,在低倍 镜下看到 f 作者单位 : 河 南省 商 丘 市 第 四 高级 中学 )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1. 引言1.1 实验课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实验课是学习生物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实验课,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增强对生物科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验课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实验课对高中生的意义实验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验课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亲身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生物学原理,加强记忆和理解。
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激发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实验课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正文2.1 实验课的设施与装备实验课的设施与装备对于高中生物实验课的进行至关重要。
一方面,良好的实验设施能够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所需的基础条件,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恰当选择的实验装备则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效果,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在实验课的设施方面,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场所。
实验室应当具备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安全可靠的基本条件,以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也需要齐全,如显微镜、试管架、电子天平等,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要。
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的重要性

一、生物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创造观察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命活动的过程永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例如:笔者在初中生物“种子的萌发”这课教学中,除了通过演示讲清楚种子萌发的条件外,还让学生做个小实验。
分别发给每一位学生一些油菜种子和小麦种子,让他们回去找2个大些的瓶盖子或小盘子,在瓶盖或盘子上垫几层皱纹纸,把小麦种子和油菜种子分别放在皱纹纸上,每天浇些水。
由于10月份天气暖和,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
自己同时用两个培养皿,垫上几层皱纹纸,分别放上小麦种子和油菜种子,每天浇点水。
过几天,种子先长出根,结合“种子的构造”来讲,胚根先长成根,根就能吸收水分,还起固定植物的作用。
并让学生把萌发的种子带到学校观察。
有些学生的种子萌发得较好,有些学生的种子萌发得较差,让他们对照萌发条件找出原因,并记录萌发的情况。
再过几天,种子又长出叶来,告诉学生这是胚芽发育而成,这时种子已长成一株小苗。
对比小麦苗和油菜苗长出的叶和根都不一样。
等后面讲到“根尖的构造”时,可通过培养皿的玻璃,看到皱纹纸下面长满了白色的根,毛茸茸的根毛肉眼看得非常清楚,而且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根冠也看得很清楚,皱纹纸的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苗。
等到种子中营养用完了,小苗也停止生长而且叶片逐渐发黄,这时种子只剩空壳。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学生可写观察记录,种子第几天发芽?根生长的情况,叶片生长的情况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系统地观察到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观察到根尖,特别是根毛;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与叶片的不同;也理解了小麦种子的胚乳与油菜种子的子叶,供给胚发芽的营养。
学生对实验很有兴趣,观察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生物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生物课中的植物生成过程等探究内容展现出来,通过生物课外实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反思,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人教版课纲版高中生物必做实验数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在每个年级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必做实验,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文将针对不同年级的生物课程,总结人教版高中生物必做实验的数量,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高一生物必做实验数量1.1 高一上册生物必做实验数量高一上册生物课程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运输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内容。
人教版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5个实验。
例如观察鲜红孢子杆菌的运动、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等。
1.2 高一下册生物必做实验数量高一下册生物课程包括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人教版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7个实验。
例如观察豌豆花的花色遗传规律、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等。
二、高二生物必做实验数量2.1 高二上册生物必做实验数量高二上册生物课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体内物质循环、植物的调节等内容。
人教版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6个实验。
例如观察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观察植物与生物钟的关系等。
2.2 高二下册生物必做实验数量高二下册生物课程包括动物体内物质循环、动物的调节与协调、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
人教版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8个实验。
例如观察鸽子肠的解剖结构、观察蟾蜍的反射弧等。
三、高三生物必做实验数量高三生物课程主要是对前两年所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因此在实验数量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大纲的要求,高三生物学习中至少要进行10个以上的实验。
这些实验主要涉及细胞的信号传导、生物技术在医药上的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案例等。
通过以上对高中生物必做实验数量的总结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个学年都进行一定数量的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植物、动物的解剖、观察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在生物课中的重要性
摘要: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做每一个实验,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关键词:生物学动手实验重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和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状态。
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
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生动的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良好的学习兴趣。
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一、透析教材经典实验,建构科学思维方法
将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加以透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
的基本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形成规范、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归纳是广泛使用的整理经验材料的科学一般方法。
生物学的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归纳得到的事实性概念,如器官、节肢动物、裸子植物等;许多理论也是以归纳为主要方法得出的,如细胞学说、生物进化等。
因此,在传统的生物学课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来认识自然。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还存在另一种获取经验材料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
结论”。
例如,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如何解释?他提出了一套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设,利用这个假设解释了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再用测交试验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了基因(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0世纪,这种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我们现在学习中涉及较多的探究性实验方法。
二、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思维活性的
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
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
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
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
三、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培养生物学综合能力
就目前来看,高考目标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是: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实验问题的能力,利用相关实验定量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
而“实验设计与探究”是考查学生生物学综合能力的适合形式之一。
考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含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习、部分研究性课题及初中生物学实验);二是教材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原理,如应激性、动物克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植物组织培养等;三是一些生物学经典实验,如变形虫的分割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等。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条件的就要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亲自体验,没有条件的也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变实验条件,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把单一实验方法变为多种实验方法,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有关实验探究内容如:①探究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如探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放入顺序对蛋白质鉴定的影响、双缩脲试剂能否用于对尿素的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等;②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设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方法和得出结论;
③探究糖尿病人尿糖的几种检验方法,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尿糖试剂对还原性糖不同方法的鉴定等等。
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试验和完善。
在这其中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假设、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采用不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在思维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都留有较大的自由度,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可能;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单因素控制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定量化,为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实施实验方案过程中的统筹和操作过程本身的独创性为学生发展的新思维提供了可能。
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和挫折,而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无疑是在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毅力,拓展开他们的思路,增强其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分析讨论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
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
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组织各种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环保的概念和意义,更加珍惜和爱护周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对近几年的生物高考实验题的粗略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实验仍应是高考的一大重点。
而考查的内容往往既蕴含于课本之中,又凌驾于课本之上。
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中包含有实验素材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分析与探究,尤其应让学生学会用新教材、新方案来再认识课本中已有的实验,鼓励学生能时时用“另类”的设计或分析来解决已有的实验问题。
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