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测试题

合集下载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传播的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0HzB. 20Hz~2000HzC. 20Hz~20000HzD. 200Hz~20000Hz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声波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回声定位D. 隔音墙二、填空题1.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________,在气体中传播速度________。

2.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2.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却听不到远处的闪电?四、计算题1. 已知某人在距离声源100米处听到声音的时间为3秒,求声速。

(不考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2. 若声源在水下,声速为1500米/秒,某人在水面上听到声音的时间为5秒,求声源到水面的距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二、填空题1. 最快,最慢2. 音调,响度,音色三、简答题1.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实现的。

当声源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这些振动的空气分子又会使它们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如此连续传递,形成声波,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

2.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很远的距离,而闪电是光的一种形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声音,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计算题1. 声速 = 距离 / 时间 = 100米 / 3秒≈ 33.33米/秒2. 声源到水面的距离 = 声速 * 时间 = 1500米/秒 * 5秒 = 7500米。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种介质不能传播声音?A. 空气B. 真空C. 水D. 固体答案:B2.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A. 音调、响度、音色B. 音调、响度、音量C. 音调、音量、音色D. 响度、音量、音色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调?A. 振动频率B. 振动幅度C. 介质密度D. 介质温度答案:B4.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20Hz~2000HzC. 200Hz~20000HzD. 2000Hz~20000Hz答案:A5.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B. 在液体中传播最快C. 在气体中传播最快D. 在真空中传播最快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声呐C. 超声波测距D. 声音的传播答案:D7. 声音的响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声源振动的幅度B. 距离声源的距离C. 声源振动的频率D. 介质的性质答案:C8. 声音的音色是由什么决定的?A. 声源振动的幅度B. 声源振动的频率C. 声源振动的方式D. 声源振动的强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声音的传播?A. 电话通话B. 广播C. 无线电波D. 音乐答案:C10.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介质的种类B. 介质的温度C. 介质的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403.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振动频率4.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

答案:幅度5.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答案:结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专题01声现象(测试)(原卷版)

专题01声现象(测试)(原卷版)

专题01 声现象(测试)(原卷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3.如图所示,这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频率小于2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B.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D.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B.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6.下列关于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超声波清洗眼镜 B.收听广播C.倒车雷达 D.大象间的交流7.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可以削弱噪声的影响,这种做法()。

A.不能控制噪声;B.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听到上课铃响同学们都走进教室;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9.为了使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无效或不合理的是()。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 和正常时一样B.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答案】B【解析】【解答】由于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在小华追小李的过程中,他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因此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小华追上小李后,小李停止前进,声音传到小李位置处,小李可以听到小华的声音,是“也来我”,故B符合,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0.1m/s,运动相同的的路程,人步行需要的时间小于声音的传播时间,进行分析即可。

2.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是()A.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是高频率高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故A正确;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B错误;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D、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3.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 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实际上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通过说话交流,故C 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说话时发出声波,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5.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6.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A. 将门窗关紧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D. 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答案】C【解析】【解答】A、“将门窗关紧”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A不符合题意;B、“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B不符合题意;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共同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C符合题意;D、“将门窗打开”不仅没有减弱噪声,而是增大噪声,D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一、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

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所以答案为 A。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

解析: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所以答案为A。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D )。

解析: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所以答案为 D。

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XXX、XXX、XXX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B )。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是真空,没有介质,所以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答案为 B。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B )。

解析:架设屏障能够阻隔噪声的传播途径,所以答案为 B。

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B )。

解析:这是一个禁止鸣笛的标志,所以答案为 B。

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

解析:固体能传播声音快,所以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是利用了这一点。

答案为 A。

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

解析:计时员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所以答案为 A。

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声现象测试题

声现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神七”飞天,宇航员之间的对话是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很大B、用通信设备对话,亭的更清楚C、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高吭明亮的笛声主要是竹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出的2.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C)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D)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4.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C)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传播的原因的是(A)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人在说话时,把手放在喉头处,手会有麻麻的感觉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D.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6.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C)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7.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依赖的媒介是:A. 空气B. 水C. 金属D. 真空2. 下列动物中,哪个动物听觉最灵敏?A. 狗B. 猫C. 鹰D. 黄鼠狼3. 声音的基本特征是:A. 高低音B. 响度C. 音色D. 频率4. 下列声音中,属于嗓音的是:A. 铃声B. 鸟鸣C. 歌唱D. 水流声5. 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A. 相同的B. 高温下快,低温下慢C. 固体最快,液体中等,气体最慢D. 液体最快,固体中等,气体最慢6. 声音波动的方向与声源的方向相同,这属于:A. 同向传播B. 反向传播C. 反射传播D. 折射传播7. 下面哪个现象与声音传播没有关系?A. 共鸣B. 回声C. 隔音D. 声纹8. 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 钟摆的摆动声音B. 小鸟啼叫声音C. 交通车辆噪音D. 海浪拍岸声音9. 下列器材中可用于放大声音的是:A. 电视机B. 放大镜C. 喇叭D. 手机10. 下列现象中,与共振无关的是:A. 管乐器发出的声音B. 摇铃响声C. 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D. 喷泉水柱跳动的声音二、填空题1. 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2. 听觉最灵敏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

3. 音色由________组成。

4. 声音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

5. 当声音从一种媒介传播到另一种媒介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

6. 回声是由________引发的。

7. 噪声可以对人体的听觉造成________。

8. 唇膏盒可以当作共鸣器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

9. 放大声音的器材被称为________。

10. 要使一个正方形铁片发出声音,应该向其施加____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共鸣?请举例说明。

2. 音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解释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响度之间的区别。

4. 请解释什么是回声,并说明它产生的原因。

5. 提供一种方法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多少?A. 300 m/sB. 340 m/sC. 600 m/sD. 1200 m/s答案:B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A. 介质B. 电流C. 真空D. 磁场答案:A3. 声音的频率单位是什么?A. 米B. 秒C. 赫兹D. 帕斯卡答案:C4.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A. 频率B. 振幅C. 波长D. 温度答案:B5. 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A. 振幅B. 频率C. 波长D. 速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7.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__有关。

答案:密度8.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9. 当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 Hz时,人耳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__________。

答案:超声波10.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大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过程。

答案:声音的传播过程是:当物体振动时,会在周围的介质中产生一系列的压缩和稀疏区域,这些区域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当这些波遇到另一物体时,会使该物体也产生振动,从而传递声音。

12. 请解释声音的回声现象。

答案:声音的回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

当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叠加时,人耳可以听到回声。

回声现象在声学测量、声纳探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频率为440 Hz 的声音的波长。

答案:波长 = 速度 / 频率= 340 m/s / 440 Hz ≈ 0.773 m14. 已知一个音叉的频率为256 Hz,求该音叉在空气中的波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3分/个,共10题,总分30分)
1.小孩用力在吹一个气球,由于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爆了,发出“嘭”的一声响,这个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球皮破裂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2.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因为人们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关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得立体声 B.利用助听器是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
C.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 D.助听器只适用于听力有障碍的听者
4.人能听见双耳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A.声音是立体的 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C.有两个扬声器 D.一只耳朵也能听见立体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
它们在近海处悠然自得的升降、漂浮。

忽然水母像是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电影院的墙壁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震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响强度
8.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
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人工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9.如图1所示是目的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少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图1 10.大街上的“超声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 超声波引起清洁剂剧烈的振动,震动把牙垢敲击下来C.超声波发生反射 D. 超声波传递去垢信息
二、多选题(3分/个,共4题,总分12分)
1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好听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一定不是噪声
C.从环保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有规律可循
12.以下声的应用实例中,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性质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B。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碎石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内的器官 D。

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焊接塑料制品
1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质量 B。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
C.我们在深夜里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 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14.下列应用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小孩对着山壁讲话 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

路旁安装隔音壁
三、填空题(1分/空,共27空,总分27分)
15.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时,某计时裁判员在跑道终点处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裁判员给运动员
(填“多计”或“少计”)时间为 s。

16.真空(填“能”或“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

17.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鱼儿能听到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18.两人同时说话,甲的声带1min内振动了1500次,乙的声带20s内振动了588次,则甲的音调比乙(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19.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的。

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的响度大,的音调高。

20.回声是由于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引起的。

小明对着高楼喊叫一声之后,经过0.4s听到回声,小明与高楼之间的距离约是 m.用回声测距的方法是不能测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其原因是。

21.小明听到校园的钟声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说明。

22“无声手枪”上的消音装置,是在处减弱噪声,小孩们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中减弱噪声。

23.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

24.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是500Hz,乙的声音40dB,频率为900Hz,则的音调比较高,声音传得远。

25.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依据,这叫做。

四、综合题(共9题,总分28分)
1.问答题(3分/题,共2题,总分6分)
27.小李拿起水壶向暖水壶中灌开水,小张在一旁提醒他:“小李,快满了!”小李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张说:
“听出来的。

”小李迷惑不解,你能帮他解释吗?
28.地震前夕,一些动物会有异常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对这些现象,你的解释是什么?
2.实验题(4分/题,共2题,总分8分)
2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塑料泡沫)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之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0.如图4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
(1)乒乓球被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探究题(4分/题,共2题,总分8分)
3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划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像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3.请设计实验研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的猜想:
(2)所需器材:鼓、鼓槌、豆粒。

(3)设计实验步骤:用不同的力锤击鼓面,听到大小不同的声音,同时看到豆粒振动的幅度不同。

(4)记录实验现象:用力越大,豆粒的振幅,听到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5)实验结论:
4.提高题(5分/题,共2题,总分10分)
32.子弹在离人34m处以75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问,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
2、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等的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波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