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派文学阅读与鉴赏(精)

合集下载

现代文I篇:西方文学和20世纪现代小说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常州期初)

现代文I篇:西方文学和20世纪现代小说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常州期初)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业水平监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7分)材料一:历史发展到19世纪的中叶,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于慢慢地冷却下来。

面对大革命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人们开始了冷静的思考。

到了1848年革命以后,在冷静地考察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悄悄地登上了文学舞台,这就是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劲生命力的现实主义文学。

关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

现实主义文学是对那种全然无视现实、任情感流露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

在它们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金钱和权力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

但如果把现实主义文学说成是“向社会举起的一面镜子”,那是不确切的。

文学不仅是对现实消极的反映,而且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一个追逐各种时髦思潮和表层热点的作家,不过是浅薄的鹦鹉。

他们的学舌作品将随着潮流的东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不是现实主义,而是伪现实主义。

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不屈服于社会的庸俗的流行观念和被权威保护的现实。

他们同这样的现实角力,而殚精竭虑地探索社会表层之下那些最隐蔽因而也是最强有力的因素。

这种力量是相对稳定、模糊不清的,它一旦被作家、艺术家揭示出来,就能在人的内心唤醒一股如雄狮般的力量,引起社会性的“轰动效应”。

这种力量,在人的内心深处、深不可测的渊底躁动着,当天才的闪电照亮深渊的时候,它就会欢腾起来,使读者感到一种淋漓酣畅、如瀑布宣泄般的快感。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材料二: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使小说走上了一条艰涩、困难的道路。

阅读和讲述这些小说也同样成为一个困难的事情。

但这也许恰恰说明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本身更困难,更复杂,更难以索解和把握。

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

也正是日渐复杂的现代小说才真正传达了20世纪的困境,传达了这个世纪人类经验的内在与外在图景。

第六章 外国现当代小说阅读鉴赏

第六章 外国现当代小说阅读鉴赏
现 当 代 ( 0世 纪 ) 文 学 不 再 是 是 人 类 取 得 辉 煌 成 就 的 世 纪 , 2 的 也 济 结 构 体 中 ,人 的 自由 度 反 而 降
某 一 思 潮 占 主 导 , 是 流 派 纷 呈 , 是 人 类 蒙 受 空 前 灾 难 的世 纪 。“ 而 李 低 , 化 程 度 则 随 之 加 深 , 方 人 异 西
后 期统 称 为后 现代 主义 文 学 。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 形 象 的 概 括 。 这 一 时 期 特 有 灭 。 俄 国 的 十 月 革 命 既 给 受 压 迫
然 从语 义上 说 ,现代 ”是 与 “ 的政治 、 济 、 学 、 想文 化 , 的 劳动者 带 来 了希望 。也 给西方 “ 古 经 科 思 赋 总 欧 代 ” 远 古 ” 相 对 的 时 间 概 念 , 予 了 西 方 现 当代 文 学 复 杂 深 厚 的 世 界 带 来 了 红 色 梦 魇 。 之 , 美 “ 但 “ 代 主 义 ” 不 是 严 格 意 义 上 的 思 想 内 容 和 独 特 新 奇 的 艺 术 风 社 会 的 现 实 矛 盾 使 现 代 西 方 人 追 现 却 时 问概念 。 因 为如此 , 们 很难 貌 。 正 人 确 定 现 代 主 义 的起 点 。一 般 说 来 , 征 主 义 诗 歌 为 开 端 ,一 直 延 续 到
雨 而 ⑦
俪 阿 丽
维普资讯
甓 {豳 ; 海 外 说 豳 主 浪
主 义 文 学 染 上 了浓 厚 的 非 理 性 主 精 神 分 析 学 关 潜 意 识 的 理 论 , 明 显 它 仍 然 坚 持 以 象 征 暗 示 的
义 和悲观 主 义色彩 。
义 文 学 、 现 主 义 文 学 、 识 流 文 表 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文学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学也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西方文学则是人类文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包含着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和鉴赏。

本文将就几部西方文学名著的鉴赏进行讨论。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

此书的主题是婚姻与尊严,具有较大的社会、历史、性别和人性现实意义,是奥斯汀对英国社会的批评和考察。

在小说中,奥斯汀刻画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生动形象。

在村庄里住着五个相貌和性格各不相同的姐妹,父亲虽然富有但态度庸俗无礼,母亲则希望女儿们能嫁入豪门,为家族提高身份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丽莎白在面对邻居达西和柯林斯的热烈追求时,既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通过小说人物的台词和行为,作者贯穿了作品的道德主题。

奥斯汀通过对角色的刻画来探究人类的价值观和人性的本质。

她以隐喻、比喻等手法刻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不但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生动鲜明,而且深入人心,引起了读者共鸣。

《飘》《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小说主要讲述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南方,女主角斯佳丽由于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财富的渴望,逐渐成为了南方奴隶制下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斯佳丽的性格在小说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为了获得利益和个人愿望,她经常不择手段。

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韧性和坚韧不拔的人物,尤其在美国南方战争之后生活面临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她十分的自我保护和自强不息。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种族和社会阶层的问题,呈现了南方的文化特征,成为一个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小说中的经历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

西方现代派文学阅读与鉴赏共25页文档

西方现代派文学阅读与鉴赏共25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特利
西方现代派文学阅读与鉴赏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浅谈外国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浅谈外国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浅谈外国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本文是关于浅谈外国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感谢您的阅读!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为了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文学,在新教材中新增加了不少的外国现代小说篇目,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斯特林堡的《半张纸》、约翰尼斯·延森的《安恩与奶牛》等等,不仅如此,近年来这类外国现代小说也开始走进我们的中高考语文试卷,如2011年的安徽卷和辽宁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这些外国现代小说无论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和古典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给我们的阅读欣赏带来了新的挑战。

要提高阅读欣赏这类小说的能力,关键是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首先,要了解现代小说产生的背景捷克现代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凡是发生的事情都属于现实,而‘存在’则是关涉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

小说的使命不是陈述已经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而是要揭示‘存在’的尚未为人所知的方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现代小说在其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已经完全颠覆了古典小说的传统。

在古典小说的传统中,小说曾经被等同于讲故事,小说家则等同于讲故事的人。

在古典小说中,小说家通过真实或虚构故事来描绘生活,解释生活,对生活作出一种判断。

读者对小说的期待往往也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者也以故事是否吸引人来评定小说的优劣。

而西方现代小说产生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崩溃的哲学背景之下,现代哲学陷入了意义的迷茫,传统的形而上学对生活的一切清晰的解说都成了问题,于是,像卡夫卡、乔伊斯这样的现代小说家的作品在哲学上也几乎完全陷入了一种困惑和迷茫之中,在他们的作品中,以往对生活的一切清晰的解说都成了问题,生活成为了不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对象,而是成为了一个未知的领域,而这些小说家们的职责就是要用他们的小说去对“人的意义”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去引领人们探索和思考“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其次,要把握现代小说的几个特征一是逻辑的解构。

西方现代派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

象征主义/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赏析黄昏的时刻到了,一切显得又美又宁静。

看房间里的花儿,开得正旺呢,香气在这时显得特别浓郁。

这是自然而然,还是因为诗人的特别关注呢?圆舞曲响起,忧郁的声音,使人放松又哀伤。

小提琴幽幽咽咽的诉说中,望向窗外,看到黄昏的天空,辽阔凄美。

内心不禁憎恨起即将到来的黑夜,因为那像无休无止的令人恐怖的死亡。

啊,太阳,你自己制造了自己的毁灭,但你仍是我们心中的圣光!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在象征主义诗作《黄昏的和谐》里面,向我们展示了他痛苦着的幸福,一种平和中纠结着的情感。

《黄昏的和谐》是波德莱尔《恶之花》中,题为《忧郁和理想》的诗组中的一首。

在这组诗中,波德莱尔敞开了自己的胸膛,暴露出自己的灵魂,展示出一个孤独、忧郁、贫困、重病的诗人,在沉沦中追求光明、幸福、理想、健康的痛苦旅程。

流浪于理想的天堂与现实的地狱的夹缝中,心之所想的天堂越是辉煌,目之所及的地狱就越是丑恶,我们苦难诗人的伤痛就越深,越是不可治愈。

这是一部心灵的历史,是一场精神的搏斗,是一幅理想和现实交战的图画。

下面让我们从形式和内容的几个方面,体会苦难的诗人在夕阳里的和谐之旅。

一、象征主义。

有评论者说:“象征主义就在浪漫主义的核心之中”。

波德莱尔很少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运用精心选择的语言,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的指引下,充分调动暗示联想等手段,创造出一种富于象征性的意境,来弥合有限和无限、可见之物和不可见之物之间的距离。

我们看一下这首诗,黄昏,落日,鲜花,小提琴,一个个孤立的形象,实在却又模糊,造成了一片安详而又朦胧的氛围。

眩晕,死亡,下沉,遗痕,一系列具体的感觉,真实却很飘忽,汇成了一股宁静而又哀伤的潜流。

香炉,大祭台,圣体,一连串富有宗教意味的喻譬,烘托出一种万念俱释、澄明清净的心态。

诗人并没有着墨于环境的描写,也没有着力于情绪的抒发,只是围绕着心与境谐这一主旨安排了形象,配合了比喻,而且诸多形象全然不是为眼睛而设,只是轻柔然而执著地敲击着人的感觉。

外国现当代诗歌阅读鉴赏案例

外国现当代诗歌阅读鉴赏案例

原诗阅读红色手推车美·威廉斯那么多东西仰仗这辆红色手推车运送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旁边有几只白鸡案例赏析一、探求背景,理清诗脉这是威廉斯(1883-1963)的一首名作。

诗人早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卢特福德城定居行医。

1962年获美国日晷奖。

意象派诗人,擅长以明晰细致的隐喻把平凡的题材写得有声有色。

意象派诗歌要求诗人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极其普通平常的事物,发现它的美学价值和诗意所在,并且用“直接处理”(即不直接写出个人主观感情)的办法来给予忠实、精确的表达,使之体现诗人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意境,发现特色诗中,诗人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种常人视而不见的生活中的细节美。

由于采取白描手法,把红色的车子、晶亮的雨水、白色的鸡并置在一起构图,形成一个崭新而独特的观察角度。

而从第一行中又隐隐透露出作者发现了美的惊喜心情。

《红色手推车》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日常生活画面,描述的是一个躲雨时见到的场景。

躲雨的地方大概太小,所以人虽然躲了进去,手推车却还是淋得透湿。

与它运送的东西相比,手推车显得似乎小了点,所以才引起诗人“那么多”的感慨。

况且还被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

可以想象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推车人”的辛劳,不免对他产生一丝同情。

但“旁边“红色”与几只鸡的“白色”却是那么的耀眼,何况鸡还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与停放在那里的手推车,正好又构成了一动一静的对比。

生活的辛劳、躲雨时的焦躁,被几只“白鸡”的出现一扫而空。

三、咀嚼文字,品味隽永这首仅仅三十几个字的小诗,写得那么鲜明生动、情趣盎然,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所用的词又都是那么普通,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主张,令人不能不感叹:“简单就是美。

”比起我们目前诗坛上某些“先锋诗”的古怪荒诞、意象纷繁,和一些“口语诗”的废话连篇、平庸乏味,不知道要强多少!诗,真的应该“有话好好说”,不要故意把话说得七弯八绕,让谁也看不懂。

正是由于威廉斯的努力,美国诗歌才重新回到了惠特曼开创的伟大传统的轨道上来,出现了接近现实生活、广泛表现生活情趣、语言通俗、格调明朗的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英国诗歌鉴赏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英国诗歌鉴赏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英国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采用民谣体创作的经典之作,浪漫主义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的主题是诗人对露西和对祖国英格兰深深爱恋,意境凄美,感情真挚自然。

从韵律上看,这首诗的前三个诗节压的是行尾交叉韵(单数诗句四音部抑扬格,双数诗句三音部抑扬格交替转换),最后一诗节韵式为成对韵。

露西之死可以从诗的最后一句中—“露西,她最后一眼望见的,可以看出,《露西》组诗的另外几首也可以作为旁证。

露西死了,但是露西永远活在诗人心中,虽死犹生。

露西是完美的,她死了,是因为现实中不存在这样完美的人。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似无技巧,其实是浑然天成,不露痕迹。

如果我们细细阅读,就可看出此诗处处暗含对比。

第二小节则连用两个比喻来进行对比。

第三小节则是生与死的对比,生不为人知,死亦不为人闻,这说明她的命运是多么可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派文学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荒诞、 意识流和象征)为主要标志,是现代 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文艺思 想可以概括为:重视主观表现,轻视 客观反映;重视艺术想象,轻视客观 摹仿;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等。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 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同时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中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与 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格格不入,精神世界陷入迷途; 另一方面痛苦的生活,使得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 信心,陷入孤独、颓废、绝望之中。现代派文学正是 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情绪的曲折反映。一些思想敏锐的 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 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等待戈多
(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
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阅读要重视戏剧集中而尖锐的矛 盾冲突、个性化的富有潜台词的 人物语言。
语言:语无伦次,支离破碎
性格:无个性
动作:无聊
剧情:苦苦等待戈多——一个不认识的人
环境:符号
荒诞
特色:非理性非逻辑性
戈多: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等待戈多: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 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变形是不可能的,作者通过变形突 出什么样的主题?
主题
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 示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 性的扭曲,从而揭露资本主义 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任选一篇,任选一题: (1)谈谈在内容或形式上如何体现现代 派文艺的艺术特征的? (2)与用传统笔法创造的小说(戏剧) 相比,环境、人物、情节或表现手法上有 什么不同?
作业:
现代派文艺作品及流派知识梳理
文学流派
课文内容
文艺特征
(1)重在勾勒人物的内心世 界;(2)情节产生于思想与 幻想 ;(3)奇特怪诞的情节 表现事物的本质。 (1)专注于人物内心世 界的描写。(2)以意识
主题
揭示人的异化、亲情的 冷漠、人性的扭曲,从 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摧 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生命正是这样神秘而 不可控制。对现实的 不满,以及对自由、 理想的追求. 人生的无意义,失去 人性与个性的荒诞的 生存状态即人在荒诞 世界里束手无策的悲 哀绝望。
现实的,也是神秘的。真真假假,虚实交错。 运用怪诞、寓意、时序颠倒等现代主义的艺术 表现手法,追求魔幻神奇的艺术效果
课后阅读(任选一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本:《尤利西斯》 《饥饿的艺术家》 《巨翅老人》
西方现代派文学阅读与鉴赏
扬州市甘泉中学 邱龙涛制作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西方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领悟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本质 的特点。
传统小说的阅读思路
小说三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 念迭出,引人入胜。 人物局限在天时、地理、人际等客 观因素,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 果关系来合理推论。
百年孤独
通过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 生活和经历以及马贡多的开拓、发展和毁 灭,写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的愚昧落 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
节选部分:马贡多人对外来科学文明的向往
新发明 磁铁
吉普赛人的显示 铁锅、铁盆等跟着魔 铁滚
可以看到人,仿佛伸 手可及,烧草堆 退还金币(换回放大 镜),送地图航海仪 表示钦佩,赠给一间 炼金实验室 年轻,康复,没有皱 纹 箱子里装一块巨大的 透明体,中间有无数 枚小针
冰块
高声说“这是我们时代 的伟大发明”
以拉美土著的传统观念表现生活, 运用怪诞、寓意、时序颠倒等现代 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追求魔幻神 奇的艺术效果 “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是现实的, 也是神秘的。真真假假,虚实交错。
重形式
现代派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 代意识”,它的中心是危机感和 荒诞感。 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 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变形记
请概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情绪。
孤独无助,焦急痛苦、绝望
格里高尔变形后,家人是怎样对待他的?
母亲:懦弱、冷漠 父亲:狂怒(残忍虚荣,责任 感不强) 妹妹:厌弃
概括格里高尔的性格特征。
诚实、本分、善良、忍耐、勤劳,很有责任感,爱家爱 亲人,忠于职守,颇善解人意。即使变虫了,也不给亲 人增添痛苦。
阿卡迪奥的尝试 用骡子与山羊换来 找金子
用两块磁铁与三块 金币换来制造武器 观测星辰移动
结 果
只找到十五世纪的 盔甲
灼伤身子,险烧房 子,编教科书
望远镜
地图航 海仪 炼金试 验室 假牙
发现地球是圆的,
用配料将乌苏拉珍 贵的祖产炼金子 世界正发生难以置 信的事情,决定寻 找文明 花五个里亚尔一摸
30枚金币变成挖不 动的锅巴 发现马贡多四面临海 要迁村子,遭到反对
传统小说线性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意识流小说辐射结构
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1)专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2)以意识的流动作为作品结构的 线索。
斑点是生活的某种象征或暗示,作者想探索生 活的真相与真谛展开一系列的想象,从古到今, 上下求索,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去解释,走近一 看,原来是一只蜗牛。也许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这么可笑,也许我们的探索还只能停在它的 表面上。生命正是这样神秘而不可控制。 “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没有教 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 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 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 理想的追求。
墙上的斑点
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肖像、以前房主、郊外别墅
蜗 牛 快的 类 生 速东 的 命 来西 无 的 世生 知 神 活遗秘 的失人
特洛伊城、莎士 比亚、人类保护 自我形象的本能、 伦敦的周日、惠 特克的尊卑序列 表
炉火、红旗、骑士
斑点
树、树的生存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 他的老伴、学者
表现主义 人变甲虫 《变形记》 及其遭遇
意识流小 说 《墙上的 斑点》 荒诞派戏 剧 《等待戈 多》 魔幻现实 主义 《百年孤 独》
由斑点引 发一连串 漫无边际 的遐想。
的流动作为作品结构的 线索。
两个流浪 汉在等候 (1)表现内容的荒诞性。 (2)表现手法的反传 戈多。
统性。
马贡多人 对外来科 学文明的 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