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

合集下载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小职员格里高靠自己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在工作和生活的强压下,格里高终于不堪忍受在一天早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公司抛弃了他,家人也嫌弃害怕他,只有妹妹照顾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也不能再忍受了。

终于在一天,处处为家里着想努力工作的格里高在孤独与失望中死去了。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在变形记中的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与变形记之前,我想要先谈谈对卡夫卡的观点。

卡夫卡说道:"为了我的文学创作我须要寂寞,不是'像是一个归隐者',仅仅这样就是比较的,而是像是一个死去人。

文学创作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一种更酣的呼吸,即为丧生,正像人们不能也不能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一样,也不可能将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打响。

"正是这样的见解并使他丧失了享用普通生活的欢乐,他一生距了三次婚,将自己困于在寂寞里,有人说道杰出的作家都就是寂寞的,我不敢苟同。

但不得不宣称,卡夫卡很杰出,他的变形记奇特,深刻,冷酷,却充满著令人深思的意味。

使人感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

卡夫卡就在变形记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格里高的内心世界,这些心理描写对主人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使我更能体会格里高的痛苦、善良与无奈。

“我选择的是多么辛苦的职业啊,我日复一日地处在旅途之中。

在外面,业务上的提振,较之在家、在公司必须大得多。

此外,还要忍受旅途的劳累,必须考量火车的中转,喝茶没规律性,伙食又高,频密更迭的车马交通,一点也没人情味,没温馨之美感,使这种旅差劳务用尽方法回去吧!”,整体表现了格里低工作压力之小,生活之艰辛,但他仍然为了家庭在不懈努力奋争。

他立刻辨认出,他目前显然无法动弹了,他以前真的用那些细小的腿跳跃行进很不自然,如今也不以为鬼。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创作风格及影响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创作风格及影响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创作风格及影响作者:臧立新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变形记》分析卡夫卡的写作风格,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的描写,以及其形成的过程及其巨大影响。

关键词:异化;现实主义;孤独;怪诞]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

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一、卡夫卡作品的怪诞在现代文学中,卡夫卡是最具个性的怪诞大师。

怪诞是正常的极端反常化,它将最熟悉的变成最陌生的,最美善的变成最丑恶的,最现实的变成最超现实的,最非人的变成最人性的。

卡夫卡笔下所描绘的怪诞世界也是这样构成的。

他的小说中出现了一些十分怪诞而又令人窒息的世界:猿变成了人,艺人以绝食为生,狗在从事自我探索。

《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异化”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马克思曾说:异化就是“无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卡夫卡通过小说所提示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深重的肉体和精神的压迫,西方社会制度、法律、金钱、机器等物控制人,人失去了人的本质,成为非人。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命题的文学表现。

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

当作为人的形象出现时,格利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为了工作到处奔波,总是提心吊胆,唯恐丢掉差事,而这真是个“累死人的差事”。

他被一种强大的力量驱使着、统治着,终日疲于奔命,丧失了人的天性。

以《变形记》为例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以《变形记》为例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文学 创作 应 反映 内心 世界 的 真 。以西 方 现代 主 义文学 大 师卡 夫 卡 的 形记》 为例 ,不难发现 , 僮 形 记》 中的大量叙事描 写以及揭示 中
心 的 语 句 ,都 是 通 过 格 里 高 的 心 理 活 动 来 进 行 的 。 “ 为什么她要哭 呢? 因为 格 里 高 没 有 让 代 表 进 入 房 间 , 因 为他 处 境 危 险 ,很 可 能 丢 掉 饭 碗 ;
因为上司又要老调重 弹 ,向父母 重新算过去 的老帐 ,为了这些才哭 吗? 这也许是 多虑 了……” “ 唉 ,为什 么 只有 格里高 注定要 在这个公 司服 务呢 ?在 这里 只要有 一点点微小 的失误就 要受到 询查 ,难 道公 司里 的 全体职员 都是废物 吗?他们之 中没有一个 忠诚可 靠的分 子吗 ?而这个 人仅仅在 一个早晨 只有几个小 时没有 为公 司办事 ……”在这些看 似冗 杂无序而又充斥着矛盾 的心理 活动 中,我们却恰恰看 到了情节 的推进 , 人物 的性 格以及其 中蕴含 的深 刻的主题 。在格里 高突然 变成 甲虫 的这 个早晨 ,公 司 的代 表 因其没有 按 时上 班而 来到 他家 , 目的 无非有 二 :
以显现 。
分析 与猜想看 似混乱 ,却句 句符
合二 十世纪初 资本 主义社会 的现
实 — — 社 会 矛 盾 尖 锐 ,底 层 小 人 物 遭 受 无 休 止 的压 榨 。
第 四 ,热 衷 于 艺 术 技 巧 的 革 新与 实验 。 ( ( 变 形 记 》 被 认 为 是 , 表 现 主 义 文 学 的 代 表 作 。小 说 重 视 主 观 世 界 ,强 烈 地 展 现 精 神 、 情 绪 和 思 想 ,在 象 征 性 的 表 现 中
以 《 变 形 记 》 为 例 谈 西 方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的 艺 术 特 征

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精选资料

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精选资料

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卡夫卡和《变形记》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与西方传统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具有特殊思想倾向和艺术方法的文学, 它标志着西方尤其是欧美文学在文学观念、创作和表现技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现代派文学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包括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均对其影响颇深。

作为一个异常纷繁复杂的文学未来现象,现代派文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都可归属在旗下。

相对于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法包括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戏剧性叙述法、时空蒙太奇、内省独白、自由诗体、意识流、梦幻与荒诞手法等多种艺术手法, 在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做诸多大胆的增强与超越。

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 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堪称可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当代第一人。

《变形记》是其代表作品。

若想了解西方现代派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

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名篇,《变形记》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它是卡夫卡作品中最早被译介给中文读者的也最为中文读者接受和推崇,当然对之进行的分析和评论也为数最多。

而给人印象最深地莫过于小说震撼性的开场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只巨大的大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 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 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 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变形记》讲述的便是在这个巨大灾难降临后直至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孤独中死去的悲喜剧。

荒诞、虚妄的剧情, 细腻真实的描写,使这篇作品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人类的生活状态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异化现象。

人性的异化--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人性的异化--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性 的 异 化
由 《 变形记》 看 西 方 现代 主 义 文 学 的特 点
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以其现 实主义的描 写,象征 ,反 讽等独特 的艺术形式构建 出了一 个荒诞的 梦一般 的故 事。它体 现 了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对人 心理感 受的重视 以及对人性的异化的强调 ,解释 了人在 现实世界 面前 的孤 独无助和 恐惧 不安。其 不论 是从写作手法还是 内容主题 ,都值得 让我们 深思。 关 键 词 :变 形 记 ; 现代 主 义 ; 异化
也没有 用过多的笔触去描写 甲虫 的外貌形象 ,反而把所有 的笔 墨都留在 了之后格 里高 尔 自己的挣扎与他躺在床上 回想他的生活 ,以及他 与秘书 主任 ,父亲母 亲妹妹 的交涉上 。而在格里高尔变成 甲虫后 的生 活中 ,作 者没有 太多描写他每天是如何爬行或者如何进行其他活动 的,而是通过 对话 ,内心独自的方式 ,表现 了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转 变。重点突 出 了格里高尔的心路历程 。当他变成 甲虫之后 ,家人逐步 的不将 他当做人 来看待 ,他的房间的东西被挪 出去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而在他妹 妹和母 亲将家具搬出去时格 里高尔 才忽然意识到 “ 什么都不能从他房间里搬 出 去 ,一切都得保持原状 ;他 不能丧 失这 些家 具对他 精神 状态 的 良好 影 响 ;即使在他无意识 地到处乱爬 的时候家具 的确挡住他 的路 ,这也绝不 是什么妨碍 ,而是大大的好事 。 ” 这个 细节描写 和心理描写暗示 了格 里 高尔性格的异化 ,他也正在丧失作 为人 的思维和 自尊 ,但 又在这个过 程 中苦苦挣扎想要抗拒。然后他妹妹 的固执终将让他 的抗拒毫无作用 。 象征手法的应用也是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 的一大 突出特点。通过对 象 征形象 的塑造 ,揭示现实世界中人性 的困惑 。在 《 变形记》 中 ,卡夫卡 选择 甲虫作为格里高尔变化的对象 ,而甲虫是本身就与人 类生活的社会 关系甚微的昆虫 ,甲虫的外壳使得格里高尔的外在模样 上远离 了人类 社 会 ,这样的处理含蓄又准确地说明了卡夫 卡本人 的处境 ,同时也隐喻 了 现代社会的各种异化的现象。卡夫卡通过 对这样一个特殊 的形象进行 塑 造 ,通过其家人 ,公司的秘书主任 ,女仆 对他的态度 ,揭 示在 当时社 会 中在各方面 的压力之下的一种人性的异化。 同时 ,讽刺性也是现代主义 文学表现 手法 中一 大特点 。 讽刺通 常 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能够将现实社会的不公 ,黑暗表现出来的手法 。在 卡 夫 卡的笔下 ,“ 甲虫式” 人物格里高尔 意外 的陷入一种无法控制的局面 , 他越是挣扎 ,便陷得越深 ,直至断送性命 。在文章的最后 ,当卡夫 卡的 妹妹演奏小提琴时 ,只有身为 甲虫的格里高尔是真正用 心去欣赏音 乐之 美 的,这让他不 由 自 主的爬 向了妹妹。格里高尔的身形异化 ,灵魂 却得 到了升华 ,而其他人虽然是 身形正 常,但 是他们 的灵魂却 异化 堕落 了。 然而格里高尔最后 的命运却是惨遭死亡 ,这样的对比让格里高尔 的形象 更加 的突出 , 其命运 的悲剧性也更加的突出 ,也突出了作品对人性 异化 的悲 哀 。 格里高尔 的命运让人叹息 ,在卡夫卡的描写 下 ,《 变形记 》不 仅是 对物质 高度发 达而精神空虚 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 ,更是对各 种丑 恶现象 的高度控诉 。结合 了现代主义文学 的表现 手法 ,《 变形 记》 无论 是写作 手法 还是内容 主题 ,都值得让我们 深思 。 ( 作者单位 :北 京师范 大学外文学院) 参考文献 [ 1 ] 黄 怡俐.论西方现代 主义 文学的悲剧 意识 [ J ] . 许 昌师专 学报 , 1 9 9 8 ,( 3 ) . [ 2 ] 周琴.浅析卡 夫卡 的小说 《 变形记 》 [ J ] .哈 尔滨 学院 学报 , 2 0 1 1 ,( 4 ) .

结合小说《变形记》,简述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

结合小说《变形记》,简述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

结合小说《变形记》,简述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卡夫卡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以及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

后世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鼻祖。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深刻地反映了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情节中带有荒诞色彩“荒诞”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他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荒诞意识除了引领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外,还在现代艺术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荒诞观念和意识。

这种荒诞感被现代文学家引入创作,就表现为一种20世纪特有的荒诞风格的荒诞文学。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描述了一个个荒诞的情节,在《变形记》中推销员格里高尔的“变形”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形”后,起初也以为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他殷切地盼望今天的幻觉会逐渐消失,他也深信,他之所以变声音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重感冒的征兆,这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

但“变形”却维持到他的生命的终点,死后仍是只大甲虫。

对卡夫卡而言,采用“变形的”手法并非只在于追求神奇,而是在于以此揭示荒诞。

(2)寓言式小说蕴含深刻的内涵作者在《变形记》中使主人公变形而不是成为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这样就能使人的真实感情暴露无遗。

若是对待一个人,即使对他烦的要命,恨的切肤,至少作为父亲也不可能用烂苹果掷儿子,用脚踩他,妹妹也不可能几天忘了给他送饭。

而现在面对的是一只甲虫,一个不再能用语言表达他的情感的“虫”,所以人就无须用任何虚假的态度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厌恶之感了。

甲虫使他从人的世界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与任何动物没有本质差别的“非人”。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就被鲜明而强烈地揭示了出来。

在现代社会里,这种现象似乎太普遍了,以至于人们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里作者却以一个惊人的事件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日常存在。

(3)使用象征或隐喻的形象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卡夫卡小说创作极大限度地利用了象征隐喻的意象构筑方式,以之实现外在具体形象与内在意蕴的对立统一。

《变形记》教案教案

《变形记》教案教案

《变形记》教案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变形记》教案教案《变形记》教案教案(精选16篇)《变形记》教案教案篇1梁玉秀教学目的:1、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内容梗概一天早晨,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不能按时上班的话,就会被公司解雇。

这时公司派秘书主任前来催促他上班,格里高尔挣扎着打开了房门,一看见他的样子,主任吓得连忙逃走了,母亲吓得当即晕倒在地,父亲则厌恶地发出嘘声,恶狠狠地把他赶回了房间。

起初,只有妹妹时常地来照顾他。

格里高尔也逐渐地适应了虫子的生活,不过他仍然保留着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并且为家人的生活烦恼而感到不安和痛苦。

一天,妹妹和母亲商量着替他搬走一些房里的家具,让他有更大的空间活动身体,而格里高尔为了留下一张他喜欢的画像,就爬到墙上,紧紧地抱着那张画,母亲壮起胆子走进了他的房间,一眼瞥见墙上的大虫就昏了过去,父亲见了,气得不断地向他扔苹果,把他往房间里赶,其中一只击中了他的后背,深深地陷了进去,并对他造成严重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人对他日渐厌恶。

后来父母为了增加收入,将空出的几间房出租。

一天晚上,妹妹在客厅里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格里高尔,他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愿望通过努力地工作,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格里高尔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客厅,他的出现吓坏了房客们,后者借机嚷着要退租。

这时,妹妹终于表示无法再忍受这种情况,要求父母设法将眼前的怪物格里高尔弄走。

于是,格里高尔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和家人对他的态度,一时间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当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在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二天早晨,家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切,觉得从此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他们决定这一天暂不工作,去郊外旅游,以纪念新生活的开始。

研究综述卡夫卡生前发表作品很少,不为世人注意。

《变形记》(1915)是他生前发表过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

从20世纪30年代起,卡夫卡开始受到西方评论界的重视,形成卡夫卡热。

中国大陆对于卡夫卡的介绍相对较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变形记》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一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卡夫卡和《变形记》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与西方传统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具有特殊思想倾向和艺术方法的文学, 它标志着西方尤其是欧美文学在文学观念、创作和表现技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现代派文学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包括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均对其影响颇深。

作为一个异常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现代派文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都可归属在旗下。

相对于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 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法包括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戏剧性叙述法、时空蒙太奇、内省独白、自由诗体、意识流、梦幻与荒诞手法等多种艺术手法, 在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做诸多大胆的增强与超越。

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 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堪称可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当代第一人。

《变形记》是其代表作品。

若想了解西方现代派文学,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

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名篇,《变形记》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它是卡夫卡作品中最早被译介给中文读者的也最为中文读者接受和推崇,当然对之进行的分析和评论也为数最多。

而给人印象最深地莫过于小说震撼性的开场:“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只巨大的大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 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 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 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变形记》讲述的便是在这个巨大灾难降临后直至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孤独中死去的悲喜剧。

荒诞、虚妄的剧情, 细腻真实的描写,使这篇作品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人类的生活状态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异化现象。

格里高尔的离去,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脆弱、勉强和虚假的社会中存在的人们来说, 提出了“人们是否活着,还是已经死去”的问题。

作品本身的特质, 对于试图解读它的人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可能性,而对于《变形记》深厚无尽的主旨,几十年来众说纷纭, 研究的热情从未熄灭, 当然这并不是本文的着眼所在。

二《变形记》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历史特征卡夫卡研究者们历来将卡夫卡视为具有高度原创精神的作家, 但任何创造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 即使对于像卡夫卡这样能够通过巧妙艺术构思和独步文坛的框架结构达到形式和内容都突破前人水平的文学大师来说, 拓展自己的文学天空也必须走借鉴甚至“模仿”这样一条文学传统道路。

通过对《变形记》的个案考察,我们可以分析出卡夫卡受19 世纪初期德国浪漫主义和19世纪中后期俄国、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影响颇深。

从霍夫曼、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那里借鉴来的意象和汲取的文学营养, 加之家庭生活和时代精神所赋予的敏感、孤僻气质,还有个人的想象力和过人悟性, 使卡夫卡的作品在新的创作道路上,迸发着令现代作家咋舌的艺术魅力。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观察西方现代派文学会发现, 文艺学界习惯将现实主义文学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对立面进行考察和比较, 即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现实中,现代派所运用的诸多表现手法的确为传统文学所没有,更加“离经叛道”的是他们的文学观念。

很多现代派作家与理论家也均将自己与现实主义划清界限。

如俄国诗人巴尔蒙特曾言:“现实主义者永远是单纯的观察者,象征主义则永远是思想。

……每个即使最小的象征主义者,也要比每一个即使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年长。

这一个还在作物质的奴隶,那一个已进入理想的境界。

”以上理论突出表现了现代派文学对于传统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主观上的极端反抗。

但客观上,现代派文学作为艺术门类之一, 也与现实主义一样反应和表现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现实, 这是它赖以存在的不可否认的基础。

现代派文学真正的成就, 并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反现实主义” ,更不是多么无视社会现实, 恰恰相反,决定现代派文学存在和繁荣的根基正在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平常被现实主义所忽略的、不能照顾的社会现象和心理活动的关照,并竭尽全力地捕捉和探索。

如果在此非要概括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不同, 只能说现代主义侧重于对“假恶丑”的揭示, 而不是对“真善美”作表面文章, 现代派作家孜孜以求地以新颖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他们对现实的真切感受和理解, 只不过是因前人的社会现实使他们不得不运用怪诞、变形、象征、反讽等大胆创新和奇特的手法罢了。

纵观现代派文学的历史, 从19 世纪唯美主义、自然主义开始的萌动酝酿, 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文学的确立, 再到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和黑色幽默等的发展, 整个历程都可以寻到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踪迹。

作为现代派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创作之一, 卡夫卡的作品对西方现代流派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主动的。

这恰恰是由于卡夫卡作品中对社会现实进行的犀利批判。

现实社会的荒诞、人存在的原罪感、社会重压之下的人的异化等现象, 都是人的痛楚的现实来源。

而包括卡夫卡及其《变形记》在内的现代派文学, 则是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 现代主义的标新立异的创作绝非偶然, 更离不开现实。

三《变形记》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特征奥地利学者瓦尔特?H?索克尔在《反抗与惩罚》中对《变形记》定语为“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本身, 是对异化的逃避和反抗, 但最终的结果是受到惩罚而失败”。

关于《变形记》反映的是人的异化想象, 而主人公因为找不到摆脱异化的通路而悲惨死去的思想, 在众多的评论中声音较为统一。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这种困境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 即当人作为本质特征的自由劳动因为私有制和劳动分工导致异化后, 人的强制劳动对于人本身来说成为异己的和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反过来操纵和驱使人,由此人的智力、体力、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切潜在可能性被彻底扼杀。

《变形记》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在其哲学著作中阐述的劳动异化理论, 不仅如此, 由于对非人的形象、具象的生活与丰富的人性的精妙描摹, 文学作品又呈现出哲学、史学和宗教著作中不易展现的思想。

格里高尔极其厌恶自己的工作, 他的工作, 不是他“自由自觉”的劳动, 而是强制性劳动, 是为家庭物质生活的一种手段。

长期以来, 他一直处于担负家庭经济生活责任和个人愿望的相互矛盾中。

为了替父母还债, 他不得不压抑自己想摆脱这种强制性劳动的愿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劳动成为压抑个性、驱使他异化的力量。

于是,格里高尔心中这些平日被家庭责任感所压抑的愿望, 终于导致了身体的变形, 推动他最后以死亡来从精神上摆脱异化状态。

人的异化是现代派文学极为关注的问题, 现代派文学思想所具有的多种思想特征均由此生发而来。

官僚体制和群体文化全面操控人的行为甚至思想,在畸形发展的社会中, 人的思想也由此产生许多负面倾向, 如危机意识、存在荒诞观念、人类个体的绝对孤独感、神秘主义与悲观主义等等。

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现实矛盾, 人类的精神创伤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则被复制到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之中。

四《变形记》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艺术和审美特征“变形”是非常古老和原始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

《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卡夫卡进行了生理变化而心理不变的艺术处理, 他虽然披着甲虫的硬壳却仍拥有着人的感觉、意识和思维。

小说开篇时设定的这个命定式的人物情境具有卡夫卡式的典型印记, 随后展开的亦是如梦如幻的情节。

有人评价卡夫卡的作品“现实与梦幻之间没有根本的对立, 没有明显的过渡,甚至泯灭了界线, 完全结合成一个整体了。

在这里,虚幻中有现实, 现实里可见虚幻, 幻象变成了现实的、物质的、看得见的, 摸得着的, 与现实难解难分了”。

通过构造新颖诡异的情节、对生活场景地的真切描绘和对不同角色性格和行为的入骨刻画, 加上文中处处所在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 最终成就了这篇寓言式的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的经典著作。

在《变形记》中, 我们可以感受存在主义者存在的痛楚, 可以体会灰暗和讥讽的黑色幽默, 可以将超现实主义的弗氏精神分析对号入座, 可以找寻内心独白、意识流技巧、梦幻和荒诞等各现代派文学流派的惯用手法的现代派文学有其西方现代哲学作为思想基础, 包括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都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现代派文学所表现的总体的艺术特征也是特定的历史文化的反映。

归根结底,现代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精神危机直接催生了现代派文学, 也同时决定了现代派文学注重人物内心意识尤其是潜意识的心理描写、广泛应用象征和怪诞的手法, 并在文学形式上不断求新求变, 不拘一格的艺术特征。

一方面, 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不断衍生新的支派并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道路;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具有相对稳定的、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审美系统建构起来, 成为西方现代审美文化的重要模式:首先是审美内容的内倾性, 例如《变形记》中的超越时空限制, 混淆人与动物的视听, 意在挖掘和展示格里高尔凄楚的内心世界, 从内心去表现这个悲剧角色的抗争过程。

现代派作家小说的主题总是围绕着西方现代人的迷茫和危机感。

痛苦作为卡夫卡的创作源泉, 一直陪伴他走完创作生涯和人生历程;其次, 是在审美形式方面追求新、奇、特的抽象意象表现。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 这个骇人的大甲虫便成为人的绝对孤独的象征性意象; 第三, 是在审美效果方面追逐荒诞与离奇的审美感受。

卡夫卡之后的现代派作家在这个方面渐行渐远,在他们眼中,世界是丑恶的、突兀的,由于对立和不和谐,审丑的任务由现代派作家承担起来, 荒诞的不合理、不正常把现实的本质的不合理、不正常演绎到了极致, 甚至一切因素都已混乱到无序的地步, 人类也不能成为例外,挣扎变得没有任何希望和意义。

作为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宝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成就、局限和问题彼此纠缠, 我们须梳理辨识其精华与糟粕, 对于其所表现的现代西方社会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 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的创新, 优秀的文艺观点都要积极借鉴, 而对其局限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克服, 从而使之能为我们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