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__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1、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__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2、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

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3、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4、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金銮殿(luán)蟠龙(pán)鎏金(liú)玉玺(xǐ)妃嫔(pín)湛蓝(zhàn)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坤宫(yì)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2、解释黑体的字: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

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优秀9篇《故宫博物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示意图上标出故宫的主要建筑;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3.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PPT展示旅游路线图,总结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2.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列数字。

二、课文研读(一)第三四段1.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说说下面各句分别表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明确: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建筑精美宏大壮丽宏大壮丽三、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一)请大家齐读第5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太和殿的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词语。

2.本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这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

明确:1.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词语有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2.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 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二)第6段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本段说明由外到内,外观着重描绘色彩,内景着重描绘什么呢?2.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本段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出来。

课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课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课文故宫博物院教案课文故宫博物院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的建筑及功用特点。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有关下列图片的故事吗?二、故宫博物院简介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三、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

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他是当代的作家。

四、预习生字词金銮()殿蟠()龙鎏()金琉璃()藻()井鳌头()上谕()傀儡()中轴()线修缮()击磬()诏()书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五、初读课文抢答下列问题1、故宫博物院座落在哪里?2、“三大殿”具体指哪三座大殿?3、皇帝在哪座大殿举行登基大典?4、雍正后,封建学子的最高级考试在哪座大殿进行?5、“后三宫”具体指哪三宫?6、文中说故宫建筑有哪些特点?六、研读课文1、假如你要由天安门到神武门,要走哪些门,哪些大殿?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课后习题一。

①填写故宫示意图。

②本文是按什么方向介绍故宫的?③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七、精读课文1、这么多的建筑,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重点介绍的是哪一处?2、在介绍太和殿时,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立足点是什么?立足点的选择根据方位词来确定,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9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9篇一、教材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

二、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建筑之美。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为下面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四)延伸作业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时我提问学生,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并适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上来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减负的理念,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的:1、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设想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

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

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离。

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

4.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

备用。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题。

1. 注音:矗立鳌头湛蓝藻井斗拱蟠龙金銮殿击磬檀木攒乾清官坤宁宫肃穆额枋矫健鎏金翊妃嫔2.解释字义、词义:攒挥霍湛蓝井然有序点缀错综相连和谐迥然不同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题。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

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

(加黑字板书)教师朗读课文第1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教师提示;“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

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诗人骆宾王有这样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讲解来了解故宫,感受故宫独特的魅力吧。

二、检查预习(正音解词):矗立chù鳌头áo蟠龙pán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额枋fāng妃嫔fēi pín鎏金liú迥然不同jiǒng井然有序三、整体感知学生自渎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在文后练习一“故宫平面示意图”上注明各部分建筑的名称,并讨论一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沿紫禁城中轴线由南向北,空间顺序四、研读课本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思考研讨以下问题。

①找出文中概括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的语句。

明确:第2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总说)第16节“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总括)②请同学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明确:都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宏伟),布局和谐统一(统一)。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同义词的变化运用来形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多样化。

)③再请同学们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是否发现了两者在概括故宫建筑群特征时的有所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明确:前句写到了“建筑精美”(前者:从午门出发,就近游览,逐一观察,比较清晰,细致。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

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

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

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

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

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

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

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

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3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3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优秀3篇】篇一:《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这次的说课比赛。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故宫博物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书的教学设计。

第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

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第二说学生: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

"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第三,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第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六,结合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

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

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

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
节目中播出。

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

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

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

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

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

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得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

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

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得准确使用方位词。

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得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

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描绘龙有十次之多。

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6、教师小结:嗯,都是很优秀的导游员哩,解说得特棒!今后我们在向客人介绍我们的学校、居家,向外地游客介绍咱们江西名胜景点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从外到内……或领着他们边走边看或驻足一处细细品评,我想他们一定会像老师这样儿,非常满意于大家的解说。

你的学校,你的故乡将会因为你,给客人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7、当堂作文,当堂交流。

介绍自已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社区,游历过的一处明胜,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的家,你的校园。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2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
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

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金銮殿蟠龙鎏金
玉玺妃嫔湛蓝
上谕傀儡翊坤宫
修缮击罄诏书
2.解释黑体的字:
举世闻名溥天之下率土之滨
残破不堪
祸国殃民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

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
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

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
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

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

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
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

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

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

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
①规模大②庄严肃③大肆挥
④重重殿宇⑤举世名⑥发光彩⑦烟雾绕
⑧腐朽昏⑨龙凤祥⑩池馆水
名词短语④⑩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

太和殿就是金銮殿。

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