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

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
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

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配方技术要点)

无论怎样配比都是可以的,只要您当地有的资源,想得到的发酵配方都是可以的,我们的发酵产品几乎可以发酵所有的可饲用的有机物,发酵力强劲,关键不在于发酵用什么样的配方,用户自己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资源情况,任意设计自己的发酵料配方,只需要掌握两点,一是发酵料中需要有一点能量饲料,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动力(主要是如1--10%左右的玉米粉、薯粉、麦粉、糠麸都可以),二其实关键只在于,喂养的时候,要设计好喂猪的配方,例如,您自己设计了发酵配方后,需要简单地计算一下,自己设计的发酵配方发酵后的营养价值,例如简单的蛋白质是多少,能量大概是多少等,再与其他饲料原料搭配来喂猪。

自己设计发酵配方时,只需要发酵各种糟渣饲料的关键技术点在于:

⑴发酵的配料中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能量饲料

如:玉米粉、薯干粉、麦粉、高粱粉、米粉、麦麸、精糠(米糠)、高粱粉等任一种都可以,这是因为微生物发酵需要一定的能量,而有些糟渣非常缺少能量,如发酵鸡粪、秸秆、酒糟、醋糟、酱油渣、豆渣、菜籽粕等时,特别注意要加点能量饲料,加入量为5~60%都可以(一般情况是5—15%),原则上是,越是脏或臭的物料,加入量越要多一点,如①发酵鸡粪,可以用鸡粪60%加玉米粉40%进行发酵;②发酵屠宰场下脚料或新鲜小杂鱼,可以用湿的下脚料200公斤(相当于烘干料50公斤),加50公斤玉米粉,加两公斤农盛乐菌液发酵;③前面说的发酵棉菜粕(含有毒性物质,需要多加点能量饲料如玉米粉),可以用60%菜粕,加40%玉米粉进行发酵。

加入这些能量饲料越多,越容易产生酒香味,但产生酒香味并不是最终判断发酵好坏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含能量极少的糟渣原料,如豆渣、鸡粪、菜粕、酱油渣、秸秆等发酵都不容易产生酒香味,产酸香味为多。

⑵发酵配料中,如果所发酵的物料容易变太酸,例如发酵潲水、豆渣、薯类、木薯渣等,可以预先添加一些糖精,这样发酵后,形成一定的甜酸比,适口性更好,不会因为太酸而不吃,可以每100公斤发酵料,加6--10克糖精的方法来解决,效果好于发酵后来添加小苏打粉中和的方法,费用也不到1元钱,而且糖精也可以在发酵前加入,由于糖精本来就是人吃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这个剂量极小,对动物和肉质都没有任何影响。

一般发酵一批料为500公斤,则加入红糖量为500--1000克,大约成本为2—4元。加入农盛乐养殖菌液2—4公斤。

大多数情况下,不加糖精,发酵较酸的料猪也非常爱吃的,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添加糖精一起发酵了。

⑶发酵配料时的含水量要求,要求含水量为55~70%之间,经验值就是用手捏可成团,手指间有水印出但不滴出是最好的,或有水滴出但不成线流出也是可以的。

⑷发酵开始时,可以不要求密封严格,但后期,尤其是进入保存阶段后,一定要密封良好,否则会污染杂菌和有害细菌,造成物料发臭变质,不能使用。

发酵后的物料,如果要长期保存,则要密封严格,并压紧压实处理,尽量排出包装袋中的空气,这样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降解还要进行,时间较长后,消化吸收率更好,营养更佳。当然,前提条件是能确保密封严格,不漏一点空气进入料中,则时间越长,质量更好,营养更佳(但实际生产中,很多用户并不能保证密封严格,所以,建议尽快用完为好),我们有一个用户发酵全价饲料,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一年后,饲料非常完好,适口性极佳,酸度也没有升高多少,以5%的比例,作为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喂

养动物,动物吃后,明显提高抗病力和消化吸收率。

⑸建议用户在自己设计发酵配料时,最好尽量做到发酵后的物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尤其是是对所发酵的物料,如木薯渣、淀粉渣、等粗蛋白含量本身就含量比较少的物料,建议发酵时,加入少量的菜粕、棉粕,豆粕、蓖麻饼、橡胶籽粕、花生麸等蛋白原料,进行配合发酵,以提高发酵后的物料的蛋白质水平。

为什么建议发酵后的物料的粗蛋白最好达到15%呢,这是因为育肥猪的饲养标准中规定,饲料的粗蛋白达到14~18%才能满足猪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所以,我们建议您发酵配料时注意控制好物料的蛋白质含量,这样,您发酵好的物料正好与猪的营养需要标准相似,可以更好地配制猪饲料,更好地进行喂养。

对于发酵物料本身蛋白质就比较高的,如菜粕的脱毒发酵,菜粕的蛋白质本身就达到了36%,则就不必担心其蛋白质的问题了,而且在发酵后,还需要按它当做一种蛋白质饲料原料来与低蛋白的能量饲料进行配合。最终使喂养动物的配好的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14~18%范围内就行。

生物发酵饲料完整版

生物发酵饲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 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 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

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 (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二次扩大培养结束后再接入三次扩大培养基中培养。 (4)发酵饲料,将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一定时间。 2、饲料的分析与检验项目、方法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1)检验采样 (2)饲料感官检验 (3)样品处理及制备 (4)实验测定分析,包括营养分析、有害物质检测等。 (5)数据处理,记录检验报告 发酵饲料的检验项目包括: 1)水分测定: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2)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水产养殖户科学选择水产饲料的方式方法

水产养殖户科学选择水产饲料的方式方法一、首先通过感官指标,依靠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评判饲料的质量。优质饲料的色泽均匀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虫害等现象;饲料具有正常气味,无酸败、油烧等异味;颗粒形状及大小均匀,表面无裂纹,在水中有一定的耐水性。 二、根据水产动物的规格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粒径。这样,既能保证水产动物的有效摄食,又会避免饲料的浪费。以鱼类为例,选择的饲料粒径一般为鱼类口裂纵向长度的1/4~2/3 范围之内,而饲料的长径比也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品种而定,一般在1.5~2.5:1。 三、在饲料档次的选择上,以养殖盈亏平衡点为主要依据,如果市场上单斤鱼价没有超过单斤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时,应选择低档次的配合饲料;如果单斤鱼价高于单斤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时,应选择高档配合饲料,一般情况下饲料的档次越高越有性价比优势。 四、在饲料性能上要选择优质饲料,要关注投喂饲料后水产动物的生长表现如何,要关注饵料系数为多少,要关注水产动物的健康如何保障等。优质饲料有以下特点:饵料系数低、生长速度快、发病率低。 五、选择时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1、选择时只关注饲料价格,刻意追求低价饲料。低价饲料在饲料的质量上往往会打了折扣,生长周期长,饵料系数高。优质饲料虽然饲料价格较高,但可以缩短养殖周期,进而降低周期长所带来的养

殖风险和水电管理成本。在水产养殖的中后期,往往也是疾病高发期,比如对虾养殖,如果能缩短养殖周期,发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养殖效益。饲料成本受饲料系数和饲料价格的共同影响,养殖单位重量的水产品的饲料成本计算公式为:饲料单价(元/千克)×饵料系数,有时饵料系数的变化对于养殖饲料成本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饲料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选择饲料时要从整体的养殖成本及养殖效益出发,关注每吨水产品产出所需要的养殖成本,关注饵料系数,选择优质饲料。 2、认为蛋白水平高的饲料养殖效果好。这是一种片面和不科学的观点。蛋白质只是水产动物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而不是全部。相同蛋白源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超过一定水平生长性能不再上升或反而呈下降趋势。过多的蛋白质对水产动物来说是一种代谢负担。此外,蛋白质的质量是由其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数量所决定,相同蛋白质水平下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大的差别,导致生长效果出现较大差异。比如鱼粉与豆粕,在相同蛋白水平下,以鱼粉为蛋白源的饲料的生长效果要好于以豆粕为蛋白源的饲料。因此,要综合蛋白水平、其它营养素水平及原料来源评价饲料的质量。

土豆发酵制作猪饲料的方法

土豆发酵制作猪饲料的方法 土豆,又名马铃薯,是现今人类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土豆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酿造酒或作为牲畜的饲料。土豆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也有很多农户将其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但是土豆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传统的饲喂方法是将其高温蒸煮后喂猪,维生素破坏严重,营养不平衡,猪消化吸收差,同时还易引起多种病症的发生。 因此,土豆在饲喂前须经专门发酵加工,并科学饲喂,才能使猪只快长增膘,起到真正合理利用土豆资源,大大提升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值作用,金宝贝土豆饲料发酵剂就是为此而专门研发出来的。金宝贝土豆饲料发酵剂内含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多种功能型微生物菌群,有效功能活菌总含量在10亿/克以上,专用于发酵制作各种精饲料,可发酵一切需要发酵的饲料,特别对土豆、红薯等农产品发酵后的饲喂效果大大增强。具体发酵方法如下,供大家参考: 1、准备物料:先将要发酵的土豆洗净、去杂、捣烂,粉碎成浆再配料发酵。 2、物料配比:粉碎或打浆后的土豆70%左右,麸皮20%左右,玉米粉10%左右,金宝贝土豆饲料发酵助剂2‰(先用5~10%的比例与米糠或玉米粉、麸皮不加水干稀释混合均匀)。另外,用户还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添加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鱼粉等蛋白物料。 2、调节水分:将组配好的发酵物料的水分调节至60~65%,水分判定方

法:手抓一把物料,指缝间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分多通透性差,还会导致腐败菌发酵产生臭味。 3、温度控制:发酵启动温度宜在15~20度以上发酵更快。 4、发酵控制:物料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压紧;当使用密封性不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或包裹不漏气的塑料袋或塑料布,并扎紧系牢,绝对密封;密封发酵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 5、发酵完成:一般自然气温下2~3天即可发酵完成(成品有酒香或乳香、酸香味)。发酵后的成品在每次取料饲喂后应注意立即密封;发酵后的成品可另行采用小袋密封保存,或晾干脱水、低温烘干、或造粒等方式保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批量试用时,单批发酵物料总重量最少不宜少于100公斤;不能用已经霉烂变质、或有异臭味的原料作发酵原材料;如发酵后的物料因保存不当,导致霉烂变质或有异味,也不能用来饲喂动物。

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及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照27.5%豆粕、50%酒糟粉、15%菜籽粕和7.5%血粉将饲料原料混合均匀,接种5%益生菌发酵液和35%水分,30℃密封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发酵第10天与发酵第15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第15天真蛋白率显著低于发酵第30分钟(P<0.05);铵态氮(NH3-N)含量和CP体外消化率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与发酵第30分钟相比,各时间点干物质回收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发酵第10天乳酸菌数量最高;乳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升高(P<0.01);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此次发酵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6d,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体外消化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处于较好水平,干物质回收率较高。 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对饲料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处理,获得含活性益生菌、酶、矿物质和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等活性组分的高品质生物饲料,并且发酵饲料中含有低分子质量多肽、寡糖、有机酸(丁酸)等活性物质,发酵处理可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成分,提高其消化率,从而显著提高其营养品质。研究发现,发酵可提高饲料粗蛋白(CP)含量,如徐文俊等以稻草、玉米芯、麦秆为主料,经金凤菇菌种发酵后其CP含量分别由4.1%提高到10.7%、1.1%提高到21.1%、2.7%提高到10.3%;同样以稻草、玉米芯、麦秆为主料,经凤尾菇菌种发酵后其CP含量分别由4.10%提高到6.74%、1.10%提高到5.52%、2.70%提高到5.67%。蔡兴旺等研究发现,用秸秆发酵处理玉米秸,发酵后玉米秸中CP含量由

猪专用微生物发酵饲料

猪专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益生源:是研发中心的专家和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开发而成的,是目前国内应用菌种最全、最优化的发酵饲料产品。本产品由5中特异性乳酸菌、3种高产能产酶芽孢杆菌、布拉氏酵母、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并运用公司专利菌种-蟾酥抗菌肽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丁酸梭菌进行液体、固体9步发酵而成的高活性发酵饲料产品。本产品是国内唯一使用双歧杆菌和丁酸梭菌的发酵饲料。 主要成分 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丁酸梭菌、酿酒酵母、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植酸酶、促生长因子、香味素、VA、VC、VD3等。 主要载体 豆粕、进口鱼粉、玉米粉、玉米胚芽、小麦次粉及核心原料 规格指标 粗蛋白16%-18%;粗脂肪≥5%;粗灰分≤6%;菌体原液≥30%; 生物特性 1、产品所选微生物菌群,可增强肠道内多种内源酶的活性,同时可合成大量的有机酸及B 族维生素,起到修复和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2、经过特殊发酵工艺,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大量的卵磷脂、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有机酸、香味素等,可有效提高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量。 3、所选益生菌能代谢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葡聚糖酶、植酸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等极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添加的微生物菌群能迅速建立猪肠道的微生态体系,构建肠道菌膜屏障,促进粘膜免疫系统的发育,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在肠道上的定植。 5、添加多种维生素、品质高、易吸收,促进骨骼生长有益物质的吸收,促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6、独家添加丁酸梭菌可有效修复受损肠粘膜,并抑制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防治胀气、拉稀的发生 7、含有公司的专利产品蟾酥抗菌肽芽孢杆菌,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并降解霉菌毒素,起到解毒的效果。 产品功效 1、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发病率。 2、维护肠道粘膜健康,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猪的日增重。 3、所选的有益菌的代谢产物可迅速弥补消化道中内源酶的不足,降低肠道负担,利于营养的吸收,防止猪营养性腹泻的发生。 4、本品可有效预防仔猪由于添加饲料、抓捕、运输等刺激性因素造成的应激反应。 5、提高钙、磷、铁等元素与有机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母猪排卵数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量。 6、改善母猪肠道微生态平衡,解决母猪便秘问题。 7、减少仔猪内毒素的生成,增强仔猪营养代谢、促进采食和消化,显著提高日增重量和增强免疫力。 8、有效降低仔猪肠道PH值,预防因断奶、应激反应和致病菌而产生的腹泻,提高仔猪抵抗力。 9、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促进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促进饲料中非蛋白氨转化为高品质蛋白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增重10%,料肉比降低4%。 10、提高瘦肉率,降低猪的背膘厚度,使生猪臀肌、腿肌饱满发达,形体丰满结实,改善酮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摘要: 近年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 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 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益生菌发酵饲料; 动物生产; 饲料工业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 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 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 WTO、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 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生猪等饲养中不得添加抗生素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 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 起到促进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 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本文就当前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益生菌发酵饲料生产中常使用的益生菌 益生菌种类繁多,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 公布了40余种。我国农业部2003年12月发布的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有15种: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目前市场上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 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菌, 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通常为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菌, 耐酸, 在pH值为415以下时仍可生长, 研究发现代谢产物和活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 随着pH值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变强, 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芽孢杆菌是一种能够产生芽孢的好氧菌, 能耐受高温、高压和酸碱, 生命力强。芽孢杆菌能够耐受胃酸和消化道上段胆盐和消化液破坏, 在到达消化道下段以后出芽生长繁殖; 芽孢杆菌是好氧菌, 在消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氧气, 维持肠道厌氧环境, 从而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 抑制需氧致病菌的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芽孢杆菌能够产生维生素B1、B2、B6 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酶以及多种代谢产物, 对饲料的降解消化吸收和动物的营养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益生素。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包括菌种资源的调查、优良菌种的筛选和改造、作用机理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及在各种饲养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可以预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无公害的“绿色”饲料代饲用的抗生素,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对微生物菌种(菌株)的有关规定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Cellosu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Reuterii)、乳酸乳杆菌(https://www.360docs.net/doc/2614239247.html,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 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长双歧杆菌(B.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faecium)。④链球菌属(Strep

水产养殖有效降低投料成本的七大条件

水产养殖有效降低投料成本的七大条件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养殖效益的高低,饵料系数是关键因素之一。在当前海、淡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费用约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因此,饲料的正确使用及效果,将在水产品养殖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使用饲料的成本,以较低的饵料系数取得较高的产量,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投喂的饲料量与养殖对象总净增产量的比值。其比值越小,表示增加单位水产品产量所用的饲料越少。因此,比值越小,也即饵料系数越低,也就是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高产的新型养殖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当前淡水养殖中,正在推广的80∶20优质吃食鱼为主的养殖技术,与传统的多品种混养技术相比,由于优质鱼比例大,并采用投饵机投饵的科学投饲方法,因而产量高、利润丰,饵料系数普遍较低。在以银鲫为主体鱼的养殖模式中,饵料系数一般可控制在1.4~1.5左右。同时,该种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减少了水质自身污染,优化了养殖水体环境,进一步促成了饲料的转化率,也进一步降低了饵料系数。此外,在海水鱼类养殖中,采用网箱养殖技术、虾类养殖中采用虾苗肥水下塘、培养适口浮游生物供虾体取食技术等,都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的有效先进养殖技术。 二、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 养殖品种的优劣是决定生长速度并影响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鱼类、虾类、蟹类、鳖类乃至贝类,都应选择适合当地或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据对比试验,养殖纯正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或品种不纯的银鲫相比,在吃相同质量数量饲料的条件下,获得相同的产量要降低饵料系数30%以上。选用远亲交配、无病毒感染的南美白对虾虾苗,成活率、增长率都要显著提高,相应地也降低了饵料系数。放养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苗,在使用相同的饲料等条件下,其增重速度及整体产量、个体规格,均较放养其他水系的蟹苗效果优异,而且饵料系数低得多。 三、建立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 良性生态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质、底质、水中天然生物状况,以及外来污染、养殖过程中自身污染等因素。当前养殖水域普遍存在着水质状况不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农药污染、工业三废污染、养殖过程中残饵腐败产生的毒气污染、过量施入防治病害的药物污染以及养殖对象排泄物分解产生的毒物污染等。致使养殖水体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养殖对象长期处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的恶劣环境中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即使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也绝对得不到良好的饲料报酬,饵料系数肯定居高不下,使养殖效益降低。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水体环境条件,进行绿色生态养殖,合理使用防治

红薯发酵制作猪饲料的方法

红薯发酵制作猪饲料的方法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红苕、地瓜、山芋,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可以食用,当然也可以用来饲喂动物,而且红薯在农村廉价易得,是低成本饲养动物的一种好材料。可是,鲜红薯有大量果胶质和粘性多糖,如不能合理的处理鲜红薯,直接饲喂的话,消化吸收率极低,同时还易引起腹涨、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红薯在饲喂前要经过专门发酵加工,才能真正合理利用红薯资源,大大提升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值作用,那么,如何利用金宝贝红薯饲料发酵剂发酵红薯做饲料呢? 1、物料准备和处理:发酵开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要发酵的红薯经过洗净、去杂、捣烂,粉碎成薯浆,然后配以玉米粉、米糠、豆粕等。因仔猪、母猪、肥猪的营养要求不同,发酵原料的组成也应有所区别,可以根据下面的配方配制好要发酵的物料,然后,再开始第二步操作。 (1)猪体重在15~40公斤:红薯80%左右,米糠7%,玉米4%,豆粕7%,鱼粉1%,食盐0.3-0.5%金宝贝发酵剂0.2%,预混料2%。 (2)猪体重在40~60公斤:红薯75%左右,米糠10%,玉米4%,蚕豆9%,食盐0.5-0.8%金宝贝发酵剂0.2%,预混料2%。 (3)猪体重在60公斤以上:红薯75%左右,米糠10%,玉米3%,豆粕7%,鱼粉1%,食盐0.5-0.8%,金宝贝发酵剂0.2%,预混料2%。 2、水分判断及调节:将准备好的发酵物料加水调节水分,物料的湿度调节至60-65%,水分合适的判定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

缝间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为宜,水分低物料发酵的慢,水分太高的话,物料的通透性差,有可能导致腐败菌发酵产生臭味。 3、发酵温度的控制:发酵启动温度宜在10℃以上(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可在室内或大棚内发酵操作)。 4、物料密闭封装好:物料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压紧;当使用密封性不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或包裹不漏气的塑料袋或塑料布,并扎紧系牢,绝对密封;密封发酵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一般1-3天发酵即可完成(成品有酒香或乳香、酸香味)。 5、成品饲喂及保存:发酵完成后的成品在每次取料饲喂后应注意立即密封,最好采用大袋或大池中加套10-30公斤规格的各独立小袋同时发酵;可以另行采用小袋密封保存,或晾干脱水、低温烘干、或造粒等方式保存;饲喂时应按要求合理饲喂。 另外,为确保发酵效果,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注意。如:尽量采用混合发酵,避免一种物料单独发酵。堆放、装池时应密封,但不能压紧。从容器或袋中取料饲喂时,取料后应立即密封容器,不能暴露太久,以免造成污染。不能用已经霉烂变质、或有异臭味的原料作发酵原材料。如发酵后的物料因保存不当,导致霉烂变或有异味,也不能用来饲喂动物。最后,如果有用户要小批量试用时,注意单批发酵物料总重量不宜少于100公斤。

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摘要 近年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 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 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前言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 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 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 WTO、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 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 讨论了非人用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生猪等饲养中不得添加抗生素目前已经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 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 起到促进生长, 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 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本文就当前益生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正文 一、益生菌的概述 益生菌又称益生素、促生素、利生素、生菌素、益康素和活菌制剂等。最初是1965年由Liny和Stillwell提出,定义为“对饲养动物肠道菌平衡有益的促进物或微生物”。1989年,Fuller将益生菌重新定义为“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它能改善宿主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从而有利于动物健康”。1994年人,人们对益生菌的定义作了再次修订:“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到了2000年,Versehuere等又对益生菌的概念作了修改,将其比较科学地定义为“通过改善养殖动物微生物群落或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饲料营养价值、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或改良机体周边环境质量的一类对动物有益的活菌”,并广为应用。直到2002年,欧洲食品与饲料菌种协会(EFFCA)最新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充足的数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总之,益生菌制剂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在肠道环境中存活并进行代谢,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剂。 二.各国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最早将活菌真正做为商品应用于畜禽饲养业的是韩国和日本。他们先是将人用的益生菌用于治疗家畜泻痢和肠炎的防治,后来因见到这种物质可改善动物的发育和生长,从而扩大应用,饲料厂商为了生产仔猪的人造乳和犊牛的代用乳而使用活菌制剂。 益生菌概念的提出以及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欧美。其开发的始动力是为了寻找抗生素的代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分类、来源、优越性及应用。 近年来,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微生物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主要分为4 大类: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饲料工业常用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红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适宜pH 为3.0~6.0;常用的霉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和木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 3.0~6.0。酵母或细菌等单细胞菌类能够产生单细胞蛋白(SPC),多细胞的丝状真菌类能够产生菌体蛋白(MBP)。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

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

养殖菌液发酵饲料的方法(配方技术要点) 无论怎样配比都是可以的,只要您当地有的资源,想得到的发酵配方都是可以的,我们的发酵产品几乎可以发酵所有的可饲用的有机物,发酵力强劲,关键不在于发酵用什么样的配方,用户自己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资源情况,任意设计自己的发酵料配方,只需要掌握两点,一是发酵料中需要有一点能量饲料,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动力(主要是如1--10%左右的玉米粉、薯粉、麦粉、糠麸都可以),二其实关键只在于,喂养的时候,要设计好喂猪的配方,例如,您自己设计了发酵配方后,需要简单地计算一下,自己设计的发酵配方发酵后的营养价值,例如简单的蛋白质是多少,能量大概是多少等,再与其他饲料原料搭配来喂猪。 自己设计发酵配方时,只需要发酵各种糟渣饲料的关键技术点在于: ⑴发酵的配料中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能量饲料 如:玉米粉、薯干粉、麦粉、高粱粉、米粉、麦麸、精糠(米糠)、高粱粉等任一种都可以,这是因为微生物发酵需要一定的能量,而有些糟渣非常缺少能量,如发酵鸡粪、秸秆、酒糟、醋糟、酱油渣、豆渣、菜籽粕等时,特别注意要加点能量饲料,加入量为5~60%都可以(一般情况是5—15%),原则上是,越是脏或臭的物料,加入量越要多一点,如①发酵鸡粪,可以用鸡粪60%加玉米粉40%进行发酵;②发酵屠宰场下脚料或新鲜小杂鱼,可以用湿的下脚料200公斤(相当于烘干料50公斤),加50公斤玉米粉,加两公斤农盛乐菌液发酵;③前面说的发酵棉菜粕(含有毒性物质,需要多加点能量饲料如玉米粉),可以用60%菜粕,加40%玉米粉进行发酵。 加入这些能量饲料越多,越容易产生酒香味,但产生酒香味并不是最终判断发酵好坏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含能量极少的糟渣原料,如豆渣、鸡粪、菜粕、酱油渣、秸秆等发酵都不容易产生酒香味,产酸香味为多。 ⑵发酵配料中,如果所发酵的物料容易变太酸,例如发酵潲水、豆渣、薯类、木薯渣等,可以预先添加一些糖精,这样发酵后,形成一定的甜酸比,适口性更好,不会因为太酸而不吃,可以每100公斤发酵料,加6--10克糖精的方法来解决,效果好于发酵后来添加小苏打粉中和的方法,费用也不到1元钱,而且糖精也可以在发酵前加入,由于糖精本来就是人吃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这个剂量极小,对动物和肉质都没有任何影响。 一般发酵一批料为500公斤,则加入红糖量为500--1000克,大约成本为2—4元。加入农盛乐养殖菌液2—4公斤。 大多数情况下,不加糖精,发酵较酸的料猪也非常爱吃的,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添加糖精一起发酵了。 ⑶发酵配料时的含水量要求,要求含水量为55~70%之间,经验值就是用手捏可成团,手指间有水印出但不滴出是最好的,或有水滴出但不成线流出也是可以的。 ⑷发酵开始时,可以不要求密封严格,但后期,尤其是进入保存阶段后,一定要密封良好,否则会污染杂菌和有害细菌,造成物料发臭变质,不能使用。 发酵后的物料,如果要长期保存,则要密封严格,并压紧压实处理,尽量排出包装袋中的空气,这样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降解还要进行,时间较长后,消化吸收率更好,营养更佳。当然,前提条件是能确保密封严格,不漏一点空气进入料中,则时间越长,质量更好,营养更佳(但实际生产中,很多用户并不能保证密封严格,所以,建议尽快用完为好),我们有一个用户发酵全价饲料,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一年后,饲料非常完好,适口性极佳,酸度也没有升高多少,以5%的比例,作为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喂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doc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精)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2、养殖比例逐年上升。 人工养殖比例逐年提高,1978年人工养殖比例占26%,2005年人工养殖比例达61%。 3、鱼的养殖品种发展迅速,鱼虾比例增长较大。 在我国水产品中,鱼、虾产量比例最大,其中鱼的比例为59%、虾蟹为10%、其它占31%。 4、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迅速。 5、出口水产品逐年增加。 2005年出品水产品总量达257万吨,增长6.2%,其中罗非鱼达10.7万吨,同比增长23%。 全球对水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全球海洋捕捞资源衰退,供给逐步转向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消费中越来越重要。

6、国内消费增长势头迅猛。 水产品具有优势: a.鱼虾属优质蛋白,健康食品;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a.中国水资源缺乏,出于环保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压力,江河、湖泊、水库区开始禁渔。 b.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改造为鱼塘。

酒糟怎样发酵成猪饲料

酒糟怎样发酵成猪饲料 酒糟,就是自谷物中蒸出酒精或酒精饮料后的残渣。酒糟的种类很多,有啤酒糟、谷酒糟、米酒糟、白酒糟、酒糟粉等。各种酒糟中以啤酒糟的营养价值最高,其实啤酒糟是麦芽糖化工艺后的麦糟,没有经过酿酒发酵工序的,所以其中的营养保留最好,粗蛋白含量可达到25%左右,将其当做猪饲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直接用酒糟喂猪不但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口感还差,猪不爱吃。所以,用饲料发酵剂酵后再喂猪,这样的饲料营养才更全,口感才更佳。下面是酒糟发酵成猪饲料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准备物料。酒糟50%左右、玉米粉30左右,麸皮或米糠占20%左右,金宝贝饲料发酵剂0.5-1‰左右; 2、稀释菌种。先将金宝贝饲料发酵剂用米糠、玉米粉或麸皮按1:5~10的比例,先不加水干稀释混合均匀后备用; 3、混合物料。将备好的酒糟,玉米粉,麸皮及预先稀释好的金宝贝饲料发酵剂混合在一起,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发酵的物料比较多,可以先将稀释好的饲料发酵剂与部分物料混匀,然后再撒入到发酵的物料中,目的是为了做到物料和发酵剂混合更均匀。 4、水分要求。配好的物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能成团,指缝见水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多不易升温,水少难发酵;加水时,注意先少加,如水分不够,再补加到合适为止; 5、密封要求。发酵物料可装入筒、缸、池子、塑料袋等容器中,物料发酵过程中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将物料压的太紧;当使用密封性不

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一层塑料薄膜或袋子,再用橡皮筋扎紧,确保密封; 6、发酵完全。在自然气温(启动温度最好是在15℃以上为好)下密封发酵3天左右,有酒香气时说明发酵完成; 7、注意事项。发酵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发酵后的成品在每次取料饲喂后应注意立即密封;成品可另行采用小袋密封保存或晾干脱水、低温烘干、或造粒等方式保存;不能使用霉烂变质的酒糟。

发酵饲料配方学习资料

河南神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饲料制作配方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加上有毒农药的禁令导致病虫害肆虐引发的大量粮食减产,而且世界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动物蛋白饲料原料产量锐减,致使饲料原料不断上涨,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这样养殖成本会不断增加。如何节省占养殖成本80%的饲料成本成为养殖的关键,本方法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抗病力,从而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该产品是从生态平衡中生物链的食物链及物质循环方面考虑研制的。自然界中都存在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及营养元素在生物链中由低等动物一级一级向高等动物流动,最后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后,又被低等动物再利用。随着养殖时间周期的缩短,饲料中营养物质成份数量增加,动物体内原有微生物不能满足目前需求水平,必须加大微生物数量,才能增强物质循环流通环节。该产品就好比机器中的润滑油一样,添加后机器运转更快更好。随着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我公司最新研制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一、作用功能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消除粪尿臭味、净化环境、增产增收等效果。饲喂三天肉眼可见明显效果,表现为: 一、发酵饲料的优点 1、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速度,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缓解高温不爱采食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2、本品发酵后产生的81种菌体蛋白含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全面的氨基酸有效成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及粗纤维饲料中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81菌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吸收效率高,能极大提高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 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纤维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 4、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 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发亮;肉鸡肉鸭颜色加深;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鲜红;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