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单元测试 (4)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ún)火弋.(yì)射单.(chán)于B.劾.大不敬(hé)缪.(m¡ào)贤乞骸.(hái)骨C.衣.褐(yì)纺缴.(zhuó)辟.(pì)公府D.属.文(zhǔ)天雨.(yù)雪礼节甚倨.(jù)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请指示王②廉颇宣言曰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朝夕遣人候问武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⑥武等实在⑦卧起操持⑧常从容淡静⑨衡下车⑩伺者因此觉知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3.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4.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效死于前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以勇气闻于诸侯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终不能加胜于赵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29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高二第四单元测试卷语文

高二第四单元测试卷语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高二第四单元的语文测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作答,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以下是测试卷的内容,请仔细阅读并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瞠目结舌一愁莫展B. 心无旁骛脍炙人口明察秋毫C. 殚精竭虑箪食瓢饮谆谆教诲D. 锲而不舍铿锵有力黯淡无光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恣意妄为。
B. 面对困难,他总是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C. 她对这个问题一愁莫展,显得非常无助。
D. 他的话铿锵有力,让人信服。
(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3.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
”(以下题目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回答以下问题:1. 选段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描述了什么情景?2. 作者提到“增其旧制”,这里的“旧制”指的是什么?(以下题目略)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同学们,测试卷的内容已经全部呈现给大家。
请认真审题,细心作答,注意时间分配。
预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交回。
谢谢大家!。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
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
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实”,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
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在我们看来,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当今天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借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传统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
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自然洞开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在欣赏民歌的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新人教版

必修四第四单元一、基知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是()A. 吊(sāng)属文( zhǔ)城(jùn)辟公府(bì)....更嫁(ē )(ù )弃(ì)乞骸骨(é)B. .g ng.h o. b n.hC.(jīng)池(miǎn)避匿(nì)檠弓弩(qíng)....D.刎.(j ìng)陛下(. bì)旄.( máo)礼甚倨.(j ū)2. 以下写完整正确的一是()A. 暴露心扉完璧藕断翻手云,复手雨B. 明束所向披糜苦心孤春宵一刻千金C.屈辱命困厄哀声气众口金,骨D.合契若神不可以当婉词辞受之有愧,却之不恭3. 以下的解不正确的一是()A. 公之廉将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B. 相如度秦王特以佯予城佯:装作C.苟信然,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D.上下然,称政理政理:政治清明4. 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是()A. 唯大王与群臣孰之B. 王必欲降武,今天之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D. 忽昼一衣人,赤虬,持一版5.以下句中加点的的用法与其余三不一样的一是()A. 故令人持璧,至矣B.得夜使..均之二策,宁以秦曲及暮,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C..D..6.与“臣恐欺于王而”句式同样的一是()A. 不决,求人可使秦者,未得。
B. 最初昌黎愈所知。
C.天子我丈人行也。
D. 大臣亡罪夷者数十家。
7.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公车特点拜郎中何尝得题而后为诗A..B...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赵岂敢留璧而冒犯于大王乎C...D...8. 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迈了恳求离职为“乞骸骨”,意思是恳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 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语文版高二下四单元语文测试卷

语文版高二下四单元语文测试卷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一、《诗经》基础知识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ánɡ)静女其姝(shū)修我矛戟(qǐ)B.静女其娈(luán)乘彼垝垣(ɡuǐ)与子同泽(zé)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chánɡ)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嗜草乘彼垝垣B.糜室劳矣矛戟彤管踟蹰C.自我徂尔有炜洵美于嗟鸠兮D.泣涕涟涟送子涉骐晏晏帏裳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填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首。
《诗经》“六义”是指__ _、____、____,__ _、_ __、____。
二、《孔雀东南飞》基础知识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公姥(mǔ)簿(bó)禄相伶俜(píng)B、葳蕤(wēi ruí) 玳瑁(dài mào)王当(dāng)C、钱帛(bó)便(biài)言多令才否(pǐ)极泰来D、摧藏(zàng)虽与府吏要(yāo) 敷衍塞(sè)责2、填空(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并称为“乐府双璧”。
(2)首句“,”是一种托物起兴的手法。
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4)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21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禅.(shàn)让宫阙.(quē)解剖.(pōu)粗鄙.(bǐ)B.暂.(zàn)时辟.(pì)路琐.(suǒ)碎啮噬.(shì)C.杀掠.(luě)舟楫.(jí)显赫.(hè)上溯.(shuò)D.涨.(zhàng)价恬.(tián)退轩冕.(miǎn)卓.(zhuó)著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编篡降格以求天真磬露夸大其辞B.国萃数见不鲜奋世嫉俗根深蒂固C.濒临心悦臣服莫名其妙吹毛求疵D.俯瞰直接了当实至名归泱泱不乐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听说连一向__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__精神文明的高超。
③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因为历史需要__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完成。
④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
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__,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纯正的清高。
A.执迷审察树立因缘B.执迷审察竖立姻缘C.直迷审查树立姻缘D.直迷审查竖立因缘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是绝不相容的;实际情况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秘。
A.一定且又反有B.几乎但却反有C.几乎且却却有 D.一定但又却有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申博”成功,离上海“几步之遥”又风情万种....的杭州,自然是游客们除上海以外的首选。
B.经过3年多努力和发展,被天津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建设已基本完成。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卷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成绩评定一、(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浦.口(p ǔ) 顷.刻(q ǐng) 昏聩.(ku ì) 挣揣.(chu āi ) B .唱喏.(r ě) . (t ún) 泠泠.(l ǐng) 谂.知(ni àn ) C . 做(w èn) 诨.介(h ùn) 合偃.(y ǎn) 疑窦.(d òu ) D .错勘.(k ān) 提.防(d ī) 金钏.(chu àn) 亢.旱(k à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 .狼藉 遮掩 尸骸 阡佰B .嗟怨 斜晖 盥嗽 萋弥C .谂知 弃踯 盥漱 暮霭D .蟾蜍 疤疤 把盏 蹙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 ,北雁南飞。
②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 住斜晖。
③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 似锦,免着我尸骸现。
A .起 挂 下B .紧 挂 滚C .起 拖 滚D .紧 拖 下4.下列是对文学中一些专有名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西江月 ②端正好 ③一煞 ④滚绣球 ⑤正宫 ⑥沁园春A .①⑥/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⑥C .①④⑥/②③/⑤D .①⑥/②③/④⑤5.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
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 .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说明、剧名等构成。
C .杂剧角色分末、旦、净、杂等。
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6.辨析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答案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高二语文选修单元测试四

高二语文选修单元测试四一、语文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束.缚(sù)慨.(kǎi)叹吮.(shǔn)吸B.洁癖.(pì)纤.(xiān)细气氛.(fēn)C.埋.(mái)怨怂.(sǒnɡ)恿悄.(qiǎo)然D.瞥.(piē)见荡涤.(dí)冗.(rǒnɡ)长2.下面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牌匾毛骨耸然销声匿迹B.荧屏度过难关自作主张C.黯淡相濡以沫啧啧称赞D.迟钝天籁之音惟妙维肖3.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本色》是著名学者、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作品。
B.《呼兰河传》是一部纯粹的乡土小说,是当代作家萧红的作品。
C.铁凝,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有《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等。
D.《秦腔》是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散文。
贾平凹还著有小说《腊月·正月》《天狗》等。
4.依次填入下列各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海淀内引外联、开拓进取,正缔结着旷古________: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②新区位于城乡________部,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混乱的地方。
③台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又一次被彻底粉碎了,让他们________去吧!A.因缘结合懊悔B.姻缘接合懊悔C.姻缘结合懊丧D.因缘接合懊丧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晋北的天险雁门关被敌突破之后,太原大有奄奄一息....之势,国人对于华北紧张的形势都非常关心。
C.本来大家商量好,届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室,他们几个竟然噤若寒蝉....,只得由我独自“战斗”了。
D.我们青年学生对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应予以摒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60分,每小题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江堤.(dī)涔涔..(chãn) 悲恸.(tîng) 风烛.残年(zhú)B、冗.(rǒng)长藏匿.(nì) 踉跄.(qiàng) 颐.指气使(yí)C、倔.(juâ)强竹杠.(gàng) 洗涮.(shā) 颠沛.流离(pâi)D、惊愕.(â)沏.(qī)茶神龛.(lïng)瞠.目结舌(tá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烦燥坟茔提防初出茅庐B、伺候殓衾踉跄好高鹜远C、骷髅藐视赔偿理屈词穷D、摧残窥伺骚动别出新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鲁侍萍大海揭露了周周朴园园三十年前为了工程款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的罪恶史。
②《茶馆》中急剧的时代使得剧中人扮演着他们各自代表的那类人。
③三十年来,鲁侍萍侍萍吃苦受累,屈辱地苟活着,始终没能改变她的生活。
A、鲸吞变革境况B、侵吞变迁境况C、鲸吞变迁境遇D、侵吞变革境遇4、下列这段话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好书使人手不释卷....,是因为里面的思想好,人物使人喜爱。
B、但如果不是那语言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形容出来,读者也就不会为它废寝忘食....了。
C、古书上记载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女散花....,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
D、这不见得是佛法无边,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语言上有功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
5、下面一封求职信中有多处语病,其中不得体的两处是: ()①我是一个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广告设计师,②很希望能到贵公司以求发展。
虽然我的学历不高,③但希望公司领导不要惟“历”是图。
附上我设计的几份广告,④ 相信你们会慧眼识英雄而量才聘请我的。
⑤希望能得到您们的指导和帮助。
A、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④⑤6、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____________,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A、你们让我冒着大雪出去B、我让你们逼着早冒着大雪出去C、我被你们逼着冒着大雪出去D、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7、根据戏剧的有关知识标点下面的诗,使其成为剧本的形式,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D、(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
8、舞台说明是剧本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列对《雷雨》中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天气特征和对人的影响,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B、“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中“很自然”,暗示熟悉所做的事情;“慢慢地”表现鲁侍萍内心很痛苦。
C、“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句中一个“撕”字表现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同时也表现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
D、“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句中“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表现出鲁侍萍悲愤与失望交加的心情。
9、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①可就清闲点啦。
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②,老朋友,老伙计啦!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④吗?..③闹成不好意思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B、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C、富有闯荡精神的,整洁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变成了一个外表怠惰,衣着马虎的人。
D、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11、对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B、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
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C、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D、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是悲剧。
12、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B、《王昭君》——曹禺——中国——现代剧C、《龙须沟》——老舍——中国——现代剧D、《日出》——郭沫若——中国——现代剧阅读《雷雨》(节选),回答13—16题周朴园:(惊愕)梅花?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你结婚了,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以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13、周朴园一听到“萍”字就徐徐立起,连说几个“你”字,这里所流露出的感情是()A、惊疑不定B、激动万分C、惊愕惶恐D、惊喜万分14、周朴园反复提到“过去的事情不要提了”,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害怕侍萍越说越伤心,哭坏了身体。
B、周担心侍萍提起往事,被周萍知道后背叛他。
C、害怕人们知道他不光彩的过去。
D、周内心愧疚,觉得对不起侍萍15、联系全文,对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情感变化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从“怀念、痛悔”到“怒斥、感化、补偿”。
B、从“伪善、掩饰”到“威胁、欺骗、收买”。
C、从“怀念、惊恐”到“认错、后悔、安抚”。
D、从“仁慈、惊恐”到“怒斥、欺骗、后悔”16、对这个片段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段对话把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公开明朗化了。
B、侍萍的突然出现,周朴园很快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他陡然间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C、鲁侍萍的对话一方面表现了她的刚毅,但她还不能揭示自己为什么三十年来受了那么多苦,所以自认为是“不公平”的命造成的。
D、周朴园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其意是:三十年了,你还在思念着我,你终于见到我了。
17、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翼轸(zhěn)捧袂(juã)涸辙(hã)朝菌(cháo)B、舸(gě)舰遄(chuán)飞簪(zān)笏夭阏(â)C、桑梓(zǐ)懿(yì)范命运多舛(jiã)抟扶摇(chuán)D、睇眄(miǎn)胜饯(jiàn)雨霁(qí)决起(juã)1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控.蛮荆而引.瓯越(控制;连接)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披.绣闼.,俯雕甍(开;小门)B、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渡口)虹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天空)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C、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乖违,不顺)东隅..非晚(日出的地方;日落的地方)..已逝,桑榆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远;到达)D、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迎接)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通)1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怒.而飞(奋发)置杯焉则胶.(粘,着地)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控.于地而已矣(投,落下)C、故夫知效.一官(胜任)适.莽苍者(适应、适合)D、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奋勉)20、下列各项中不全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A、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而后乃今将图南B、襟三江而带五湖目吴会于云间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响穷彭蠡之滨D、宾主尽东南之美北海虽赊,扶摇可接21、下列各组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俨骖騑于上路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小知不及大知彼且恶乎待哉D、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22、与“之二虫又何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齐谐》者,志怪者也2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2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25、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三餐而反,腹尤果然..。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6、列各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易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坐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27、《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