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论文的开题报告
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

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苔丝救赎主题开题报告一、引言在文学作品中,救赎主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救赎代表着人们对于自身罪过的反思与悔改,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希望。
本文将以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苔丝》为例,探讨其中的救赎主题。
二、苔丝的遭遇《苔丝》是狄更斯的成名作,讲述了主人公苔丝的一生。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早逝,她被送到工厂做童工。
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苔丝遭受了各种虐待和不公正待遇。
她的童年被剥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三、苔丝的堕落与反思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不幸的事情。
她被卷入了一场性侵案件,无法摆脱对她的伤害。
在这个过程中,苔丝逐渐变得堕落,失去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
她开始追求物质和权力,试图通过这些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然而,这只让她更加迷失。
四、苔丝的救赎之路尽管苔丝遭受了许多不幸,但她并没有完全堕落。
在她最困难的时刻,她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人,他给予了她关怀和支持。
这位人物的出现让苔丝重新找回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希望。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行为,并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
五、苔丝的悔改与奉献在苔丝的救赎之路上,她不仅仅是在寻找自身的救赎,还致力于帮助他人。
她加入了一家慈善机构,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援助。
通过自己的经历,苔丝深刻理解了别人的痛苦和困难,并愿意为他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苔丝的救赎对社会的启示苔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
她的遭遇揭示了贫困、不公和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
通过苔丝的救赎之路,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苔丝的故事也给予了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希望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七、结语通过对《苔丝》这一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救赎主题在其中的重要性。
苔丝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过去,悔改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为他人奉献,我们就有机会获得救赎。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呼唤。
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

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苔丝悲剧的开题报告引言:苔丝悲剧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本文将从苔丝的命运、性别问题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等方面探讨苔丝悲剧的主题与意义。
一、苔丝的命运苔丝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乡村女孩,她渴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她却被迫嫁给了一个富有但却并不爱她的男人。
在婚姻中,苔丝遭受了各种不公正对待,包括丈夫的冷漠和家庭暴力。
最终,她因为一系列的不幸遭遇,走上了自毁的道路。
二、性别问题苔丝悲剧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苔丝在面对男性权威时,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受到了压迫和歧视。
她的权利和自由被剥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这引发了对性别平等的思考,使读者反思当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社会道德观念苔丝悲剧中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批判也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虚伪的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被金钱和地位所左右。
苔丝的悲剧就是由于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而引发的。
这使我们反思社会中的道德标准是否真正符合公正和正义的原则。
四、对爱情的思考苔丝悲剧中的爱情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苔丝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但她的爱情却被破坏和扭曲。
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对苔丝的感情变化无常,他们的爱情并非真诚,而是出于自私和欲望。
这引发了对爱情真谛的思考,使读者反思爱情是否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结论:苔丝悲剧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真实的人物形象震撼了世界。
通过对苔丝的命运、性别问题、社会道德观念和爱情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平。
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和反思。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开题报告

[1] 卡尔·韦伯 .威塞克斯的哈代 生平和创作 [M] 纽约,1940
[2]张世君.《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 李明劼 .《苔丝》原型解码 [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91
蔡奂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3卷第6期的罪与赎:苔丝“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分析中提出《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道德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2011.5.28—2011.6.5 准备答辩。
2011.6.8—2011.6.12论文答辩。
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已具备的条件:1、多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对照研究成果,可参阅资料丰富。
2、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种相关书籍、各大学学报可供查阅参考。网上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等网上资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3、本人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如《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写作论文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等能力。对论文的写作创作了一定的主观条件。
王美霞发表于《文学教育》2010年7月的《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一文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来揭示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祥林嫂和苔丝悲剧开题报告

祥林嫂和苔丝悲剧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而《苔丝》则是苏珊·格利尔的小说《苔丝》中的主要人物。
两个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都面临着社会的压迫和个人的苦难。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这两个悲剧性角色的比较分析,探讨社会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以及女性在二十世纪的地位和身份认同问题。
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分析《祥林嫂》和《苔丝》中的女性角色的社会背景和命运 - 探讨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 比较中国和西方社会对妇女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差异 - 分析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3.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祥林嫂》和《苔丝》文本的仔细阅读和解读,来分析故事情节和女性角色的全貌。
同时,本文也将借助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二十世纪的社会背景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4.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祥林嫂》分析、《苔丝》分析、比较分析和结论。
4.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意义。
4.2 《祥林嫂》分析在这一部分,将通过对《祥林嫂》这个故事的分析,揭示祥林嫂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压迫和苦难。
4.2.1 社会背景分析在本小节中,将简要介绍《祥林嫂》故事的社会背景,包括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社会习俗对妇女的压迫。
4.2.2 人物分析在本小节中,将对祥林嫂这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她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和个人命运。
4.3 《苔丝》分析在这一部分,将通过对《苔丝》这个小说的分析,探讨苔丝作为一个城市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难和挣扎。
4.3.1 社会背景分析在本小节中,将简要介绍《苔丝》故事的社会背景,包括近代社会中妇女地位的改善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
4.3.2 人物分析在本小节中,将对苔丝这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她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和个人命运。
4.4 比较分析在这一部分,将对《祥林嫂》和《苔丝》中的女性角色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并探讨社会背景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开题报告

[9]张伯香,龙江.《英美经典小说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P69
[10]于冬梅《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5]金媛《<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解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2010.
[16]胡艳《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 2008.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主要研究内容: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的大女儿,她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是一个单纯,勤劳,善良的姑娘。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承担了养活整个家庭的重担,毫无怨言,默默的供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即使是她母亲让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时她也还是妥协了。当她被阿历克诱奸之后,不但没有人同情她的悲惨遭遇,而且还嘲讽她,而阿历克却做了传道士。后来,她在新婚之夜将她的过去告诉了安琪儿,安琪儿毫不犹豫的离开了她。经历这一切,苔丝也渐渐变的坚强起来,她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她必须坚强。她的性格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转变,一方面是社会因素,在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工业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 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面临生存危机。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另一方面还有家庭的因素,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又愚昧无知,苔丝作为大女儿必须得承担起养活整个家庭的重担。还有阿历克和安琪儿对苔丝的影响,他们一个毁了苔丝的肉体,一个毁了苔丝的灵魂,使苔丝不得不坚强起来。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的开题报告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的开题报告《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个在社会地位和性别关系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女性苔丝的悲剧故事。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该小说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镇压、性别歧视、贫穷和阶级差距等问题,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女性遭遇的各种不公和社会秩序的缺陷。
本文就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出发点,结合小说主人公的故事来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第一部分:女性主义视角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小说中的应用女性主义是一种反对女性歧视和性别平等的思潮和理论,强调女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关注女性身体权、权利和机会的平等。
在文学研究上,女性主义思潮更多地聚焦于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命运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议题。
女性主义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歧视现象,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和困境,同时呼吁社会转变平等友好的关系。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受到性别歧视和阶级压迫影响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担负家庭经济和劳动重担,而且因为出生贫苦、家庭影响和爱情困扰,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最终也未能达成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命运悲惨。
第二部分:苔丝的社会处境和命运表现女性处境的特点苔丝是一个社会处境不佳的女性形象。
她出生在贫苦家庭,因为父亲被工商主义的社会淘汰而被送去城市工作,身世不明,无法获得拥有土地的德伯家族的财产和权利。
同时,她也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只能以服侍别人的方式谋生,受制于社会大众的眼光和社会地位。
苔丝的命运也反映出女性处境的特点。
在小说中,苔丝遭受了来自男性的性骚扰和虐待,即便她的未婚夫安吉尔对她深深爱慕,但在考虑到社会地位和财产的因素时,也放弃了与她共同生活的计划,最终娶了一个比她地位更高的女人,并抛弃了苔丝。
此外,苔丝也因为多次与不同男性有过一些关系而被人称作“村姑”。
第三部分:苔丝的悲剧反映女性主义的思想苔丝的悲剧反映了女性主义思想中的许多问题。
苔丝的悲剧开题报告

苔丝的悲剧开题报告苔丝的悲剧开题报告悲剧是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展现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而苔丝的悲剧则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苔丝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婚姻、道德、社会等诸多主题。
本文将从苔丝的悲剧命运、婚姻的束缚以及社会的无情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揭示该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首先,苔丝的悲剧命运是该小说的核心。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她的父母无力供她接受更高的教育,只能让她去做农村的家庭女佣。
然而,苔丝却有着美丽的外貌和聪明的头脑,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然而,命运却对她不公,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被社会所束缚,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苔丝的命运让人感到深深的痛惜,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其次,婚姻的束缚是苔丝悲剧的重要原因。
在小说中,苔丝与两个男人有过婚姻关系,然而,这些婚姻都没有给她带来幸福。
首先,她被强迫嫁给了农场主布尔德伍德,尽管他对她有所爱慕,但是他的爱并不能满足苔丝内心的渴望。
随后,苔丝与安吉尔相爱并结婚,然而,安吉尔却因为苔丝的过去而无法接受她,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往往不仅仅是爱情的结合,更是一种社会和道德的束缚。
苔丝的悲剧从侧面揭示了婚姻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
最后,社会的无情也是苔丝悲剧的重要背景。
小说中的社会充满了不公和偏见,贫穷的苔丝不仅受到了男性的压迫,还受到了女性的排斥。
她的婚姻被视为道德败坏,她被社会所唾弃和辱骂。
而那些对苔丝的不公和歧视,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偏见,同时也呼唤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总结起来,苔丝的悲剧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思考的作品。
通过苔丝的命运、婚姻的束缚以及社会的无情,托马斯·哈代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引发了读者对于婚姻、道德和社会的思考。
该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使得它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从语言语境角度对《苔丝》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的开题报告

从语言语境角度对《苔丝》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的开题报告题目:从语言语境角度对《苔丝》两个中译本的比较背景:《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小说。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这部小说进行翻译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了不少汉语翻译本,其中两个被广泛引用的版本分别是林黛玉和王道义译本。
本论文旨在从语言语境角度对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探讨优劣和原因。
研究目的:通过对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特点、异同和原因,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语境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林黛玉和王道义两个版本的全文进行对比,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语境分析法通过对两个版本中相同段落的语境和表述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它们的翻译策略、风格取向和文化适应性等问题。
研究内容:一、林黛玉和王道义译本的概述和评价1.1、林黛玉译本的概述和评价1.2、王道义译本的概述和评价二、对比分析两个版本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2.1、语言风格上的差异2.2、翻译策略上的差异三、语境分析两个版本的文学表述和文化适应性3.1、文学表述方面的差异3.2、文化适应性方面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和分析,本文发现林黛玉和王道义两个版本在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林黛玉译本更注重文学的美感和诗意,而王道义译本更注重语言的生动呈现和文化适应性。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本文还展现了两个版本在文学表述和文化适应性方面的具体差异和优劣。
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对翻译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反思,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启示,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的现状: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作为他最为有影响力的一部巨作,长期以来,人们视托马斯·哈代为“悲观主义者”,关于他本人和他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有许多的前人或评论家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手法去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的原因,也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研究结论,但因而往往都是旧谜刚解,新谜又出,解谜的热潮似乎永无止境。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的著作,本文主要通过从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原因进行解析,并且在此基础上也揭示了托玛斯·哈代小说中所蕴涵的悲剧感。
研究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原因进行解析,试图从不同视角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原因,从中也能解读出哈代小说中的宿命论和悲观色彩。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
研究内容:《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深刻表现悲剧性主题的作品。
作品中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勤劳,单纯而又自尊自重的女性,本文通过对苔丝一生的剖析来探索其悲剧的根源,苔丝的悲剧不仅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而且还有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方面的因素,苔丝的悲剧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苔丝本身的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另外也与亚雷以及克莱这两个资产阶级人物有关。
结构框架:作为托马斯.哈代最为有影响力的一部巨著,对《德伯家的苔丝》悲剧原因的解析,首先应该明白哈代小说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社会的现状和趋势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苔丝的性格,然后从中找出切入点来进行解析。
研究重点:根据其研究的内容,对《德伯家的苔丝》悲剧原因的解析要更加简明扼要,能更加的突出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并且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使文章的解析原因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研究难点:《德伯家的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著作,对这部作品悲剧原因的解析能直接体现出哈代小说的特点,所以能否有一个好的角度和好的方法去研究至关重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怎样把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使其融为一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
研究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文献资料是了解《德伯家的苔丝》内容和相关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和情节构造等方面都有详细的研究和记载。
研究手段:通过查阅相关文书籍,了解托玛斯·哈代的写作特点,了解《德伯家的苔丝》社会环境与人物形象等之间的关系。
还通过网络查看各个评论与研究,并进行分析获得体会。
研究进度: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选Tragedy of Tess in D'Urbervilles为论题,收集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整理资料分析内容划分章节开始卷写初稿。
2012年1月──2012年3月
深化主题,仔细分析,修改内容。
2012年3月──2012年4月
对文中个别例证进行查阅证实修改。
2012年4月──2012年5月
确定论文结构,继续修改完善,确定正稿。
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国内外研究理论: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
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和《卡斯特桥市长》等无不体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伍尔芙称他为“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研究方法:根据对托玛斯·哈代写作的特点及当时社会背景,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悲剧造成的原因,加强了解作品的社会环境,加强对苔丝自身性格和造成苔丝悲剧的其他人物的性格的了解,全面解析苔丝悲剧造成的原因。
进展情况:大量查阅相关书籍,和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作品现状的了解,并思考其解析的方法。
既然托玛斯·哈代被人们视为“悲观主义者”,他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和他的宿命论,那么《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的悲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苔丝的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和苔丝自身性格的悲剧等,那就要利用这三个方面进行融合一起去解析,那么又怎样把这些原因融合一起去解析?那就要全面的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和研究,也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使论文的结构理念,和创作的思想境界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大量查看相关资料也要善于从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手法,而且要举一反三。
存在问题:关于《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的相关资料及评论种类繁多,该如何利用值得深思。
不能盲目的利用这些相关信息,要对其分类,哪些是本论文所需的主要造成悲剧的原因,哪些是本论文所不需研究到的范围。
怎么分类也是和论文进展相关的。
还有,研究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提炼,不能盲目运用。
参考依据:查看相关书籍,翻阅平时上课笔记,利用网络资源查看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Hardy, T. 200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 Beijing: 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2] Chen, X. 1998. Analysis of the tragic m ood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J].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31).
[3] Li, J . 2005. The reasons of the tragedy of Tess [J]. Journal of Daqing Teachers’ College, (20).
[4] 张世君,1986,《< 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
[5]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1983,《英国文学史1870-1955》[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