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培训课件

“Advanced vehicle can dominate the market by 2050. ”DOE
PHEV/EV的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充电技术。
××部门
一、概述便利Leabharlann 差7、目前充电方式存在的问题
安全性差
大大降低客户使用电动车的意愿!
××部门
二、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 1、技术主流及工作原理
• 企业平均油耗 • 按整车重量分级(p12) • 引入期(p13)
• 企业平均油耗 • 按照车型Footprint
• • •
技术激励
• 新能源汽车激励 • • • • • • • 新能源激励(EV、PHEV、FCEV)未体现在CAFE法规中, 仅在EPA标准中体现 加利福尼亚州强化“ZEV规定” 空调Air Conditioning Improvement Credits Off-Cycle Credits (见附录) 新能源super-credits(< 50 g CO2/km) 灵活燃料 E85 extra credits eco-innovations
罚款
• $55/mpg
企业平均油耗 整车重量 引入期 phase in
•€95/g CO2
××部门
一、概述
5、奇瑞新能源汽车
【2001年10月】 【2004年11月】 国 承担十五863计划课 际合作,研发混合动 题项目 力
【2007年10月】 A5BSG 出租车示 范
【2009年3月】 S18EV下线
【2010年3月】 燃料电池服务上海世 博会
【2012年12月】 【2013年7月】 S15EV立项开发 A16EV立项开发 于2014年9月上市
【2000年12月】 【2003年6月】 成立电动汽车项目 第一期863计划混动 组 动力轿车、纯电动轿 车通过验收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传统燃油汽车能源的担忧,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交通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然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一个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一、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辐射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主要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
发射端通过电源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并通过地面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的方式传输给接收端。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电磁能转化为电能,供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1. 便捷性:无需使用充电线,只需将电动汽车停在充电桩的范围内,充电即可自动进行。
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将使电动汽车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用户不再需要寻找和连接充电设备。
2. 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充电时的电击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由于没有电线的使用,用户不再需要触碰电线,降低了触电的风险。
同时,由于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考虑到了电气隔离和防水防尘等因素,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效率性: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提高能源传输的效率。
传统有线充电存在能量损失的问题,而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电磁能的传输,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量损失。
三、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逐渐普及。
一些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并推出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产品。
例如,特斯拉公司在部分车型上推出了无线充电选项,用户只需将车辆停在充电桩上,即可进行无线充电。
此外,一些城市和停车场也开始部署无线充电设施,以方便用户在停车时进行充电。
这些设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功率的无线充电设备,以适应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四、无线充电技术的挑战和展望尽管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安装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这对于推广无线充电技术来说是一个挑战。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ppt课件

;
10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现在各个领域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全面发展!!!
;
11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依据研究机构iSuppli的调查,全球无线充电装置市场规模2010年为1.2亿美元 ,2011年成长达到8.9亿美元,2015年可达到237亿美元。无线充电装置未来 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可携式装置、电动车的应用而大幅成长。
生活中人们难免被各种“理不清剪还乱” 的电源线、数据线所困扰!!!
;
你 能 想 象 以 后 摆 脱 线 缆 无 线 生 活 吗 ? ? ?
4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迈克尔.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 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 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 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迈 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 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 学的基础,是麦克思韦的先导。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 伟大贡献。
;
5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年-1943年),塞尔维亚裔美籍发 明家、机械工程师和电力工程是。因 主持设计了现代广泛应用的交流电力 系统而最为人知。19世纪末,20世 纪初,他对电力学和磁力学做出了杰 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依据现 代交变电流电力系统,包括多相电力 分配系统和交流电发电机,带起了第 二次工业革命。1882年,他继爱迪 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 了“高频率”(15,000赫兹)交流发 电机(于1891年获得专利),并创 立了多项电力传输技术。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ppt课件

输入简单的文字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 传统上,我们把PPT归结为办公处理之类的工具,认 为只要简单排版就可以满足需求。随着整个社会审美 标准的提升,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PPT, 特别是对外PPT,正成为单位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单位的脸面;设计,正成为PPT 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PPT水准高低的基本标准。
影一样生动。
输入简单的文字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 让你的PPT一把抓住观众眼球。电影有 片头、游戏有片头、网站有片头,PPT 演示也需要片头。演示开始时,观众往 往会需要一个适应期,也许还在想着刚 才没有处理完的工作,也许还在跟邻座 侃侃而谈,也许还在抱怨着观看演示的 辛苦,这时候,你需要立即把观众的视
Feb 2012,McKinsey
“Global Transportation Energy and Climate Roadmap”,ICCT,Nov. 2012
××部门
一、概述
4、法规及新能源激励
►新能源激励 (2011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5L/100km,要达到2020年5L/100km 的目标,2015年后需要平均每年下降6-7%,需要新能源汽车的助阵)
【2010年3月】 燃料电池服务上海世 博会
【2012年12月】 【2013年7月】 S15EV立项开发 A16EV立项开发 于2014年9月上市
【2000年12月】 【2003年6月】 成立电动汽车项目 第一期863计划混动 组 动力轿车、纯电动轿 车通过验收
【2005年6月】 【2008年4月】 “ 国家节能环保汽 BSG/ISG服务奥 运 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立
“FUEL ECONOMY REGULATION CHINA”, BMW GROUP, 06.03.201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2021/3/18
33
LOGO
DSP课外研究课题
▪ 以上为一般性分析,如果用于串联谐振式半桥变换器电路中, 还应该考虑初级串联的谐振电容以及开关管的寄生电容。
2021/3/18
34
LOGO
无接触变压器设计
▪
无接触变压器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在经过初级谐振和次级补
偿之后,我们解决了初级和次级的漏感对系统电▪ 一、拓扑选择
▪
在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高频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是分离的,从而导致漏感
较大,在电路上会产生很大的功率损耗、器件应力和开关损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漏感作为谐振电感的谐振变换器为最好的选择 J。无接触电能传输可以提供
较好的正弦波形,吸收了变压器漏感和功率器件的寄生电容,消除了电压尖峰和浪
四、控制策略
▪ 普通的半桥串联谐振式ZVS变换器一般采用PFM 的控制策略 。输出电压 经过光耦隔离,将电压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的电压信号 调节其输出驱动信号的频率,从而改变开关管的导通,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 的目的。然而,在感应耦合式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初、次级是完全分开 的,即使通过光耦隔离仍然是无法接受的,并且由于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 漏感很大,频率的变化将对补偿效果影响很
17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框图及应用
2021/3/18
18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 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 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 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 稳定的直流电压。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不受车辆位置和停车环境的 影响,适应性强,方便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
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实施案例
某品牌电动汽车
该品牌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无线充 电技术,用户只需将车辆停放在充电 板上,即可自动进行充电。该技术已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某城市公共充电设施
该城市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采用了无 线充电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充电 服务,同时也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 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启动流程
当电动汽车停放在发射器附近 时,控制单元自动启动无线充
电系统。
电能转换
发射器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磁 场能,通过磁场耦合将能量传 递给接收器。
磁场耦合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磁场耦 合确保能量的有效传输。
电能接收与转换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磁场能转换 为电能,并通过电缆连接到电
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的效率与安全性
02
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 ,实现电能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 传输。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末期
无线充电技术的概念被提 出,但当时的技术条件无 法实现商业化应用。
2000年代
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便 携化的发展,无线充电技 术逐渐受到关注。
2010年代
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 并开始在智能手机、智能 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 到广泛应用。
效率
无线充电的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磁场耦合的效率以及电能的转换效率等。目 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大约在70%-80%左右。
安全性
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多重安全机制,包括过热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防电磁干扰等,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可靠。同时,控制单元还会实时监测磁场强度和电场强度,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并发出警报。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控制器
通讯 模块
接收器
IVU
09
关于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国内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布局可如下图所示,由 图可以看出国家电网、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厦门新页在无线充电电动汽 车领域遥遥领先。
但与国外的专利持有量相比还远远不够, 在国外,仅WiTricity公司就已获得了 200多项技能专利,其无线充电技能非常成熟,在业界遥遥领先。
•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 世通言 》2020 年8月上 午7时3 6分20. 8.1007: 36August 10, 2020
•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02 0年8月 10日星 期一7 时36分1 8秒07: 36:1810 August 2020
•
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 100%的 错误。 。上午 7时36 分18秒 上午7时 36分07 :36:182 0.8.10
•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2020年8月10 日上午 7时36 分20.8.1 020.8.1 0
•
生活就是一种积累,你若储存的温暖 越多, 你的生 活就会 越阳光 明媚, 你若储 存太多 寒凉, 你的生 活就会 阴云密 布。。2 020年8 月10日 星期一 上午7 时36分1 8秒07: 36:1820 .8.10
技公术种司类简介
06
电动汽车无应线公用充场司电景简技术介简介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保有量不断增加,汽
大功 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枯竭等电汽方动车 面的问题越来越突
机器 人
出。而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排放等显 率
著优点,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是解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共34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7
13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输电
频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现象
电流震荡:7兆赫 范围:1米 传输效率:80%
2020/2/7
14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 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 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 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 稳定的直流电压。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 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电的接收 装置,可在约1米范围内为不同 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磁场共振式充电应用
2020/2/7
21
LOGO
三种充电方式对比
2020/2/7
22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实际结构及原理图
系统由位于汽车外部主 级电路和位于汽车的内部 的次级电路、整流器以及 驱动系统构成。通常在充 电的时候,带有扁平铁芯 的主级线圈,即耦合器, 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被插在 次级铁芯中一个缝隙处, 这样,能量就能够从安置 在底层的主级电路被转换 到电池中。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无线充电式停车场
2020/2/7
12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充电的发展历史
▪ 1. 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 流。
▪ 2. 19世纪90年代,爱迪生光谱辐射能研究项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 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 3.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许树源教授在早几年曾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 充电平台”,需要产品与充电器接触,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电磁耦合原理。
▪ 4.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 Soljacic)等人在无 线传输电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地”点亮了 一盏60瓦的灯泡。
一个有10个位置的电站 一天 充30辆汽车,10万辆 汽车需多少个充电站? 占用多少城市用地??
2
快速充电
多为直流充电,一次充电 需要10-20分钟左右。
10分钟左右把35Kw的电 池充电完毕大约需要 250Kw的充电功率,是一 个办公大楼用电负荷的5倍 ,不可能在家充!一个充 电站开4个充电机,功率就 能达到“兆瓦”级,是个 难题!!
2020/2/7
9
采用无线充电形式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
2020/2/7
10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无线充电式充电站
2020/2/7
11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2020/2/7
5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比较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2020/2/7
6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电动汽车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进程
2020/2/7
3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2020/2/7
4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电磁感应式充电
2020/2/7
电磁感应——初级 线圈一定频率的交 流电,通过电磁感 应在次级线圈钟产 生一定的电流,从 而将能量从传输端 转移到接收端
17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框图及应用
2020/2/7
18
DSP课外研究课题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组长:向勇 组员:曾金花、任源、张珊珊、池浩、
范云飞、许策、李怡祥、黄鑫
2020/2/7
1
LOGO
主要内容
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4
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展望
2020/2/7
2
燃料电池
技术瓶颈: 1.H2的制取、存储 、运输难题。 2. 催化剂选取困难 ,成本太高。
纯电动汽车
目前更多的是发 展电动汽车
2020/2/7
7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
普通充电
多为交流充电,电压 220V或380V,一次需要810小时充满。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子产品充电
松下产品
2020/2/7
无线电源联盟
15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三
种
无
1
电磁感应式
线
充
2
无线电波式
电
方
式
3
磁场共振式
2020/2/7
16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3
电池更换
更换电池,时间短,能保 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电池组标准化比较困难, 电池组心就问题难以解决 。
2020/2/7
8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充充电桩易受到侵害 建专用充电站占用大量用地
2020/2/7
19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磁场共振
原理——由能量发送装 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 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 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 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 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 能量。
2020/2/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