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驾驶员高级工考试简答题1

简答题1. 什么是发动机的特性和特性曲线?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有效功率Pe、有效扭矩Me及有效燃油消耗率ge 等随发动机工况(转速与负荷)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特性。
(分值: 1/2)如果以曲线的形势表示这种关系 ,则这些曲线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分值: 1/2)2. 什么叫废气涡轮增压器?利用增压器将压缩空气压入发动机气缸内的过程称为增压。
(分值:1/2)以废气能量驱动的涡轮式增压器称为废气涡轮增压器。
(分值:1/2)3.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用途是什么?柴油机采用废气增压器可提高功率(30%〜100%),减少单位千瓦质量缩小外形尺寸 ,节约原材料并降低燃油消耗 ,还可以增大柴油机的扭矩提高汽车的牵引力和爬坡能力 ,因而可以提高原车的效益。
此外 ,还可以相应地减少柴油机的系列品种 ,扩大使用范围 ,以及减轻汽车的排气对大气的污染4. 高原地区行驶的汽车为什么动力性会下降? .在高原地区行驶的汽车 ,其动力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而空气稀薄,发动机吸进气缸内的空气容量虽然一样 ,但因密度会减小 ,发动机的充气量减小 ,因而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
5. 怎样提高高原地区行驶汽车的动力性?(1)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发动机采用高压缩比的气缸盖。
(分值:1/4)(2)采用增压设备 ,利用废气涡轮增压 ,提高进气密度 ,增加充气量。
(分值: 1/4)(3)调整油、电路 ,调整主量孔 ,减少流量并将量孔适当加大 ,改善混合气的形成。
将点火提前角提前1〜2。
,适当调整火花塞和断电器触点的间隙 ,使火花塞产生较强的火花。
(分值: 1/4)(4)改进化油器及进气管结构 ,使发动机的充气量增加。
(分值: 1 /4)6. 什么是汽油车的速度特性曲线?是指在节气门开度一定 ,点火提前角维持最佳数值及化油器已调整适当的情况下,汽油机的扭矩Me、功率Pe和燃料消耗ge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
(分值:1/2)表示这一变化关系的曲线Me=f(n)、Pe=f(n)、ge=f(n)称为速度特性曲线。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复习题一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复习题一复习题一一、判断题1.稳态测功是指直接测量发动机的最大有效功率。
( F )2.曲轴箱窜气量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
( F )3.当转向轮为正前束时滑板将向外滑移。
( T )4.用手上下推动连杆大端,有明显间隙感时,则连杆轴承间隙过大。
( T )5.气门间隙必须在活塞处于上止点时进行检查调整。
( T )6.检查浮子室油平面,应在发动机处于中速运转、汽油泵正常供油时进行。
( F )7.柴油机收车后进行日常维护,应从粗、细柴油滤清器内放出沉淀油污。
( T )8.输油泵置于清洁煤油中,通人147~196MPa压缩空气,在缝隙中有微量气泡涌出,即说明喷油泵密封性不合要求。
( F )9.清洗发动机冷却系时,其冲洗方向与冷却水工作循环方向相反为好。
( T ) 10.机油集滤器的浮筒,其作用和化油器浮子相同,用于控制油面高低。
( F ) 11.由于电控喷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形成较为理想的可燃混合气比,故大大降低了排放污染。
( T ) 12.离车式硬支承电测式平衡机是把车轮不平衡作用在平衡机转轴支承装置上的动反力或因此而产生的振动转变成电信号检测出来。
( T ) 13.汽车的制动距离与汽车重心位置、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
( T ) 14.前束值的测量部位应在略低于轮胎水平中心线处。
( F ) 15.在前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与外倾对车轮侧滑的影响比较大。
( T ) 16.汽车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是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 F ) 17.工作过程参数必须在汽车工作时才能测得。
( T ) 18.外特性代表了汽油机的最高动力性能。
( T ) 19.单点喷射系统油压高,多点喷射系统油压低。
( F )20.在海平面高度,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若进气管真空度稳定为57~70kPa,表明气缸密封性正常。
( T )21.机油若被吸入气缸而燃烧,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当发动机高度运转时,排气管排出浓的白色烟雾。
汽车通过性和平顺性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6.1 汽车通过性 6.2 汽车行驶平顺性
1/106
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越野性、机动性
和稳定性
1)汽车最低离地间隙 1)纵向倾覆
2)接近角何离去角
3)纵向通过半径和最小转弯半径 4)前后轴荷分配 5)轮胎花纹及尺寸 6)轮胎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2)横向倾覆
7)前后轮辙重合度
③车辆接地比压 指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此参数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 汽车宽胎与窄胎相比有什么优点?
20/106
三、汽车倾覆失效
汽车在侧坡上直线
行驶时,当坡度大到使
重力通过一侧车轮接地 中心,而另一侧车轮上 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等 于零时,为汽车将发生
侧翻的临界值。
利用什么条件判断倾覆?
21/106
rms-加速度均方根值
47/106
48/106
暴露界限: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限内,将
保持人的健康或安全。它作为人体可承受振动量的
上限。
疲劳-工效降低界限 TFD :当人承受的振动强度在
此界限内时,能准确灵敏地反应,正常地进行驾驶。
它与保持工作效率有关。
舒适-降低界限 TCD :在此界限之内,人体对所暴
GB F jl hg 2
静态分量为何 相等? 载荷转移?
假设左侧车轮达到极限状态,即:
va max
有哪些影响因素?
6.48 gBR (km / h) hg
29/106
四、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1、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
Ttqig i0T Fx max ( ) max G Gr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和方法实现? 30/106
第7章 汽车通过性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表征通过性的几何参数的含义;了解汽车通过性的影响因素;掌握计算各类型汽车越过台阶和壕沟的能力的方法。
7.1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7.1.1 汽车通过性概述汽车的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载重量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的土壤、沙漠、雪地、沼泽及坎坷不平地段以及克服各种障碍陡坡;侧坡、台阶、壕沟等)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可分为轮廓通过性和牵引支承通过性。
前者是表征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和障碍的能力;后者是指车辆顺利通过松软土壤、沙漠、雪地、冰面、沼泽等地面的能力。
山区、矿区、建设工地等使用的车辆和军用车辆,经常行驶在坏路和无路地面上。
因此,要求这些汽车应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7.1.2 汽车的间隙失效由于汽车与越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部件碰到地面而被封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车辆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 或“托尾失效”。
后两种情况属于同一类失效。
7.1.3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参数,称为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如图7.1所示,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过半径等。
图7.1 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1γ—接近角2γ—离去角 1ρ—纵向通过半径 2ρ—横向通过半径 c —最小离地间隙另外,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最大通道宽度等,也是汽车通过性的重要轮廓参数。
7.1.3.1 最小离地间隙c最小离地间隙c 是汽车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路面间的距离。
它表征汽车无碰撞地越过石块、树桩等障碍物的能力。
汽车的前桥、飞轮壳、变速器壳、消声器和主减速器外壳等,通常有较小的离地间隙。
在设计越野汽车时,应保证有较大的最小离地间隙。
7.1.3.2 接近角1γ与离去角2γ接近角1γ和离去角2γ是指自车身前、后突出点,向前、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汽车理论 第八章 汽车的通过性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4、液力传动
装液力变矩器,提高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
5、差速锁
差速锁可使两侧车轮按各自附着力分配驱动力, 可按各自附着力分配驱动力矩,可大大提高汽车通 过性。 6、悬架:采用独立悬架
7、拖带挂车:增大传动系的总传动比以增加动力因 素
8、涉水能力 解决汽车电器的水密封问题。
(一)汽车轮胎 1、轮胎花纹 轮胎花纹宽而深 在湿的硬路面上行驶足以挤出水层提高 松软路面的附着系数,但滑行噪声增大。 2、车轮的直径与宽度 3、轮胎气压 在松软路面上行驶,降低胎压可使轮胎接地 面积增加,减少滚动阻力,提高附着系数。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4、拱形轮胎 超低压拱形轮胎在专用越野车上得到广 泛应用,其断面宽度比普通轮胎大2-3倍。 拱形轮胎车辆在沙漠、雪地、沼泽等具有良 好的通过性,但在硬路面上行驶会过早磨损。 (二)、驾驶方法 通过沙漠、雪地、泥沼地时应用低档, 尽量保持直线行驶。有差速锁时将其锁住, 驶离滑转区后再脱开,以免转向困难。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二、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最小离地间隙 h 2、纵向通过角 3、接近角 1 4、离去角 2 5、最小转弯半径 dmin 6、转弯通道圆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三、影响通过性的因素
影响通过性的使用因素
支承通过性
汽车的通过性 几何通过性 支承通过性:以足够高的车速通过坏路和无路地 带的能力 几何通过性:以足够高的车速通过各种障碍的能力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一、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
1、 牵引系数TC: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 TC=Fd/G 式中: Fd —汽车挂钩牵引力;G —车重 2、牵引效率TE:驱动轮输出与输入功率之比。 TE= Fd u/Tw 式中: u—车速;Tw —驱动轮输入转矩; —驱动轮角速度。 3、燃油利用指数Ef 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牵引)的功。
汽车理论试题库

汽车理论重要知识点及试题集锦一、填空题1.汽车的六大主要使用性能: 动力性 、 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 。
2.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 机械损失 和 液力损失 两大类。
6.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路面、轮胎(类型、胎压)、车速_。
7.随着驱动力系数的加大,滚动阻力系数 增大 。
8.一般而论,车轮滚动的能量损失由三部分组成,即消耗于_______变形和_______变形的能量损失以及_______损失。
9.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车身形状_。
10.汽车行驶必须满足的充分条件是_附着_条件,必要条件是_驱动___条件。
11.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 地面附着条件 的限制。
12.地面对轮胎 切向 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13.汽车的后备功率越__大____,汽车的_动力__性越好。
14.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 发动机参数、传动系参数、变速器传动比及挡数、空气阻力系数、汽车质量、轮胎尺寸及外形等使用因素 。
15.汽车_燃油经济__性是汽车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运输工作的能力,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16.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 百公里 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消耗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数来衡量。
17.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为_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__、_循环工况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__。
18.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分为_等速行驶_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__循环工况_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9.汽车比功率是_发动机最大功率(额定功率)_和__汽车总质量(总重力)_的比值。
20.在万有特性中,等燃油消耗率曲线__内_层为最经济区。
21.根据汽油机万有特性,当汽车等功率行驶时,应尽量使用_高__档,以便节油;汽油机变负荷时,平均耗油率偏__高__。
22.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箱使用的档位越低,则发动机燃油消耗率 高 。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高级汽车驾驶员知识题库

高级汽车驾驶员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选择题1.柴油机负荷特性指在( )一定时测得每小时燃油耗油量Gt和燃油消耗率Ge随喷油泵调节拉杆位置(负荷)变化的规律(A) 负荷 (B)载荷 (C)转速 (D)转矩2.滚动阻力是车轮滚动时轮胎与地面在接触区域上受到( )的作用f产生变形造成的。
(A)惯性力和离心力 (B)径向力和切向力 (C)纵向力和横向力 (D) 法向力和侧向力3.汽车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载质量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 ),无路地带和障碍物的能力。
(A) 公路 (B)道路 (C) 山路 (D)平路4.汽车通过性的支撑与牵引的参数有单位压力, ( )和相对附着重量。
(A)动力因素 (B)最大动力因素(C)最小动力因素(D)平均动力因素5.汽车在上下坡时,抵抗前后倾覆的稳定性称为( )。
(A)行驶稳定性 (B)操纵稳定性 (C)横向稳定性 (D)纵向稳定性6.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有频率、( )、位移、加速度等振动参数。
(A)振动 (B)振幅 (C)振距 (D)振源7.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基本结构有离合器踏板、离合器主缸、储液室、油管、离合器( )、分离叉、分离轴承等。
(A)动力缸 (B)助力器 (C)工作缸 (D)辅助缸8.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常流式)基本结构有转向油罐、转向油泵、机械转向器、( )、转向动力缸和安全阀、流量控制阀、单向阀等。
(A)方向控制阀 (B)压力控制阀 (C)转向控制阀 (D)操纵控制阀9.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是在泵轮液体循环流动过程中,固定的( )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其力矩大小与作用方向都能随涡轮的转速而变化,从而使涡轮输出的转矩大于泵轮输入的转矩。
(A)泵轮 (B)涡轮 (C)导轮 (D) 叶轮10.人一机调节系统中的效果器是指( )。
(A)感觉器官 (B)中枢神经 (C)车辆因素 (D)运动器官11.驾驶人员操纵车辆的情报处理系统一般称为人一机系统,但还应加上( )因素。
汽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

汽车概论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0空,每空2分,总计20分)1. 商用车可分为客车和 两大类。
2. 根据国标GB 9417—89规定,汽车的编号依次由企业名称代号、 、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及企业自定代号组成。
3. 汽车通常是由发动机、 、车身及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
4. 曲柄连杆机构的零件按其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分为三组,即缸体曲轴箱组、 和曲轴飞轮组。
5. 汽车发动机采用综合润滑方式,其中包括压力润滑、 和固定润滑。
6. 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 、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
7. 为了省去笨重的车架而使汽车轻量化,绝大多数轿车车身都采用 结构。
8. 汽车动力性主要从最高车速、 、能爬上的最大坡度和驱动轮输出功率四方面来评定。
9. 1769年,法国人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汽车。
10. 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的是卡尔·本茨和 。
二、概念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总计20分)1. 汽车。
2. 汽车自身质量利用系数。
3. 转向轮定位参数。
4. 汽车的制动性。
5. 商用车。
三、写出以下标志的所属品牌及其含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1. 2. 3.4. 5. 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总计30分)1. 试写出CA7221、EQ1090及TJ6481的含义。
2. 发动机通常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自有什么功用?3. 轻柴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4.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 简述汽车安全与色彩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5分)论述汽车技术发展的六个跨越式里程碑。
答案一、填空题1. 货车2. 车辆类别代号3. 底盘4. 活塞连杆组5. 飞溅润滑6. 行驶系7. 承载式8. 加速时间9. 卡格诺10. 戈特利布·戴姆勒二、概念题1. 汽车: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且无架线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或货物的车辆及其他特殊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性是指车辆通过一定情况路况的能力。
通过能力强的车子,可以轻松翻越坡度较大的坡道,可以放心的驶入一定深度的河流,也可以高速的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在城市中也不用为停车上下马路牙子而担心。
总之它可以使你比其他车辆更可能去你想去的地方,让你体验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在通过性中,我们选取了以下15个参数作为表征汽车通过性能好坏的重要点:1、前桥差速器锁:普通差速器,虽然可以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速度转动,但当其中一个车轮空转时,另一个在良好路面上的车轮也得不到扭矩,汽车就失去了行驶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没有差速器更好。
这样两个车轮连在一起,动力至少可以传递到另一侧车轮,使汽车得到行驶的动力,从而摆脱困境。
在一辆汽车上,一般来说前差速器锁的安装不像中间和后桥差速器锁这么明显,有它的车辆非常有限,因此,这个参数比较重要。
一辆车不会因为有了前差速器锁而使通过性能一下子高出许多。
2、中央差速器锁:其作用同前桥差速器锁,只不过此时前后桥等同于前差速器锁的左右车轮。
在一辆汽车尤其是SUV上面,安装中央差速器锁比较普遍,因此若一辆讲究通过性能的车辆没有中央差速器锁,就会比其他安装了的选手落后比较多。
因此,这个参数对于车辆的通过性相当重要。
3、后桥差速器锁:其作用等同于前桥差速器锁。
后桥差速器锁在车辆尤其是四驱车辆的安装上尤其普遍,它的安装与否甚至直接影响到车子的通过性能,因此,这个参数对这两德通过性能非常重要。
4、车体结构:车体结构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
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
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半承载式车身就是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
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车体结构直接决定着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时车体的受力状况,能受的力越强,汽车的通过性就越强。
在业界一般认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不过车体结构对汽车的通过性影响在当今来看差距不是十分的明显了,像路虎揽胜和大众途锐,都是通过性能相当不错的车子,它们就是用的承载式车身。
不过若是将目标放大到所有的车型上,上述不等式还是成立的。
车体结构对于汽车的通过性不是很重要5、底盘保护:它分为底盘封塑、底盘装甲、底盘防护钢板等几类,这在通过性里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只能适当保护底盘部件不受伤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行驶在崎岖路面上时,会发生底盘托底现象,这时候适当的底盘保护有助于汽车顺利通过。
不过像底盘封塑、底盘装甲只是一种喷涂在汽车底盘上的化学涂剂,在真正发生托底时他们和没有底盘保护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不是重要的。
底盘防护钢板在此时的用处就大得多,它至少能保证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不受伤害,为汽车的通过打下了基础,因此是比较重要的。
6、动器类型:分动器是一种将动力传递给平时非驱动桥的一种装置,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它对于通过性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
其中,自动分动器由于需要电子装置进行介入,常常会比实际需要的情况慢上半拍,并且电子装置在某些恶劣环境下并不是十分可靠,因此,单从通过性能角度上来看,手动的比自动的要更来的可靠,并且人的经验也是电脑无法比拟的。
7、接近角:是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
接近角越大,汽车在上下渡船或进行越野行驶时,就越不容易发生触头事故,汽车的通过性能就越好。
因此接近角对汽车的通过性能非常重要。
8、离去角: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
相对于接近角用在爬坡时,离去角则是适用在下坡时。
车辆一路下坡,当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
离去角越大,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
离去角相对于接近角,不像接近角那样直接决定着是否能通过一个坡度,当车辆开上土坡并离去时,即时后保险杠稍稍碰到坡面上,也会因车子的惯性而通过,因此,离去角的重要性比接近角稍稍差一点。
9、最小离地间隙:除了接近角和离去角以外,表征汽车通过性能的另一“角”便是纵向通过角,它是指汽车前后车轮中间离地距离最小的刚性部件,与前后车轮外沿的连线的夹角的补角。
因此,当轴距一定了之后,最小离地间隙就对车子的通过性能非常重要了。
最小离地间隙就是指地面与车辆底部刚性物体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10、前悬挂形式:前悬挂形式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
所谓非独立悬挂就是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
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下面。
独立悬挂又可分为麦弗逊式、双叉臂式和多连杆式。
从通过性的角度来看,非独立悬架受冲击性能最强,双叉臂式其次,麦弗逊式和多连杆式几乎不相上下,但考虑到麦弗逊式其实是少了一个上摆臂的双叉臂,而多连杆的连杆更多的是进行车轮定位用的,因此麦弗逊式在通过性能上还是普遍优于多连杆式式的。
11、后悬挂形式:同前悬挂形式。
12、最大爬坡度: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
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
最大爬坡度最直接形象的表明了一个汽车通过一个障碍的能力。
其值越大,通过性能越强。
13、水深度:最大涉水深度是评价汽车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汽车所能通过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
它也直接形象的表明了一个汽车通过一定复杂路况的能力。
最大涉水深度越大,通过性能越强。
14、车身高度可调:车身高度可调指的是利用车辆的悬架高度调节,来调节整体车身高度。
一个车辆能进行高度可调,并且可调的高低范围越大,它的通过能力就越强。
15、轴距:轴距是指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汽车的轴距短,汽车长度就短,最小转弯半径和纵向通过半径也小,汽车的通过性就好。
反之,不仅上述两值变大,而且还易发生托底现象。
-------------------------------------------------------------- 轮胎的技术参数及使用和保养谈到轮胎,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的轮胎享有盛名,这家法国公司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的内部帘布编织排列方向与胎面中心线成90度角,形似地球仪上的子午线而得名。
胎顶加钢丝层,能承受较大的内压应力,胎面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稳定性,十分适合高速行驶。
目前,现代轿车的轮子都是使用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的规格包括宽度,高宽比,内径和速度极限符号。
再以丰田CROWN3.0轿车为例,其轮胎规格是195/65R15,表示轮胎两边侧面之间的宽度是195 毫米,斜线之后的65 表示高宽比,“R”代表单词RADIAL,表示子午轮胎,15 是轮胎的内径,以英寸计。
有些轮胎还注有速度极限符号和载重指标值,分别用P、R、S、T、H、V、Z 等字母代表各段速度极限值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载重指标值,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请阅轮胎速度代号表和轮胎载重指标表)。
汽车轮胎速度代号表速度代号安全速度(公里/小时)P 150 Q 160 R 170 S 180 T 190 U 200 H 210 V 240 Z >240 轮胎载重指标载重指标最大载重(公斤)75 387 76 400 77 412 78 425 79 435 80 450 81 462 82 475 83 487 84 500 85 515 86 530 87 545 88 560 89 580 90 600 91 615 92 630 养护轮胎在汽车各个配件中,轮胎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特别要留意做好汽车轮胎的保养工作。
1、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这样可以减少对轮胎的损害。
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2、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
3、气压是轮胎的生命,轮胎所充气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种类、规格轮胎所指定的气压。
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同时轮胎行驶后会因温度升高引起内气升高,此时不能放气。
4、要适时适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换位,坚持在车辆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时检查轮胎,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外径稍大的轮胎应安装于外轮。
5、翻修后的轮胎不要在前轮上使用;前轮尽量使用竖线条花纹的轮胎,后轮尽量选用横线条花纹的轮胎。
6、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
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
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
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胎压要适当轮胎胎压往往是驾驶者容易忽视的地方。
最初的轮胎里面充上空气是为了更好地减振。
而现在的轮胎技术已经把轮胎结构与胎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只有充入适当的空气使胎压达到标准位、轮胎的优良性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两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轮胎的使用。
若胎压过高,虽然滚动助力减小,但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仅胎冠中央部分,接地面积减小,并产生胎冠中央磨损现象;胎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受外力冲击时易产生外伤,同时也易造成胎面脱层沟底龟裂;另外也会降低制动性与舒适性。
若胎压过低,滚动阻力增大,油耗随之增加,并且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
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要检查备胎胎压。
检查胎压必须要在轮胎冷态及一定的载荷条件下测量才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