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地质学认识实习是在XX地质研究所进行的,实习时间为XX月XX日至XX月XX 日。
该地质研究所是国内知名的地质研究机构之一,具有丰富的地质学研究经验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实习期间,我承担了XX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2. 了解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提高地质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技能;4. 提升数据处理和实验技术。
三、实习过程1. 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系统地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过程。
这为我的实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地质实地调查:根据课题的需求,我参与了几个地质实地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量测和采样,我学会了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并熟悉了地质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3. 实验技术应用:在实验室中,我学习了地质样品的初步处理和分析技术,例如岩石和矿物的薄片制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
通过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地质样品的性质和组成,并能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解释。
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地球物理测量仪器和地质勘探设备,收集了大量实地观测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我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并运用图表和图像展示了研究结果。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让我亲身体验了地质学的魅力,增强了我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我也意识到地质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思维和系统化的思考,必须具备跨学科和综合性的能力。
此外,实习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地质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学习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地质实习报告兴城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兴城地质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分布等知识,并对地质实习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实习目的(1)了解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2)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3)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增强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实习任务(1)参观兴城地质博物馆,了解兴城地区的地质历史;(2)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观察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3)分析地质现象,总结地质规律;(4)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1. 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10月21日2. 实习地点:辽宁省兴城市四、实习内容1. 参观兴城地质博物馆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兴城地质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兴城地区的地质历史、岩石类型、矿床分布等知识,使我对兴城地区的地质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
2. 野外地质调查(1)黑鱼沟地质剖面在黑鱼沟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类型,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岩石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并分析了岩石的成因。
(2)上长茂地质剖面在上长茂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层。
(3)牤牛山路地质剖面在牤牛山路地质剖面,我们观察了侵入岩、火山岩等岩石类型,了解了岩浆活动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和火山岩。
3. 地质现象分析通过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规律:(1)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2)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地质作用对地质构造有重要影响;(3)地质构造与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分类,提高我们对沉积岩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8月18日至2023年8月25日三、实习地点兴城,位于我国辽宁省南部,地处华北地块与东北地块之间,是一个具有丰富地质资源的地区。
四、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兴城的海滨、山脉和湖泊等不同地貌,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对沉积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海滨沉积岩在海滨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海蚀地貌和沉积物。
通过观察海蚀穴、海蚀台地等现象,我们了解到海浪对沉积岩的侵蚀和塑造作用。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不同种类的贝壳和珊瑚,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特征,了解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山脉沉积岩在山脉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山脉的地质结构和岩石类型。
通过观察山脉的褶皱、断层和岩层等现象,我们了解了山脉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变迁。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不同种类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岩石分类和岩性分析。
3.湖泊沉积岩在湖泊地区,我们主要观察了湖泊的沉积物和生态环境。
通过观察湖泊的沉积物分布和水质状况,我们了解了湖泊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湖泊沉积物样本,进行了沉积物分析和水质评价。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沉积岩的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到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社交技能,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要感谢实习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在兴城沉积岩实习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地质素养,为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兴城沉积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兴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处地质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区。
沉积岩作为地质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
为了深入了解沉积岩的形成、特征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我们于2023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兴城沉积岩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沉积岩的认识,掌握沉积岩的识别方法,了解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并探讨沉积岩在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性。
二、实习地点与内容实习地点选在兴城及周边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兴城海滨沉积岩考察:重点观察海滩砂、贝壳层、泥岩等沉积岩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2.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考察:研究义县组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的交互层理,了解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
3. 长城脚下的沉积岩考察:观察长城脚下砾岩、砂岩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了解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
三、实习过程与观察1. 兴城海滨沉积岩考察:- 在海滩上,我们观察到大量贝壳层,层内贝壳种类丰富,包括扇贝、蛤蜊、海螺等,表明此处曾为古海洋环境。
- 贝壳层之上为砂层,砂粒大小不等,表明沉积环境曾发生变迁。
- 在海滩附近,还发现了泥岩,泥岩细腻,富含有机质,表明此处曾为湖泊或沼泽环境。
2.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考察:- 在尖山地区,我们观察到义县组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的交互层理,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灰、火山弹、火山角砾等组成,沉积岩则以泥岩、砂岩为主。
- 通过观察层理构造,我们了解到火山活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火山活动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对火山碎屑岩进行了改造。
3. 长城脚下的沉积岩考察:- 在长城脚下,我们观察到砾岩、砂岩等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表明此处曾为河流或湖泊环境。
- 通过观察层理构造,我们了解到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为研究区域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实习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沉积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岩的形成环境:沉积岩的形成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书

辽宁省葫芦岛市地质实习报告书学院: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岩土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姓名:李成林学号:日期:2011年7月11日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初步了解各种岩石及矿物的产出关系,观察和理解各种地质构造的产出关系及其生成先后顺序,掌握基本地质仪器的使用。
时间: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7月8日。
参加人员:地质教师两名及岩土工程系全体同学。
一实习导入地点:基地红房子多媒体教室。
(一) 兴城市大地构造位置:华北地台1北部燕山褶皱。
华北地台(板块)受太平洋板块影响(中新生代时期)以绥中花岗岩(中粗粒肉红色)为代表。
(二) 时代争议:古元古代17.5亿年,新太古代25亿年。
成因争议:岩体,区域变质的混成花岗岩;区域角度不整合;陆陆源碎屑岩盖于上层(反应吕梁运动结束,华北地台台基建造Ar 开始着层构造。
(三) 典型的华北地台(中朝地台)型地层序列。
第一套:沉积盖层太古宇,华北地台,基底岩系不整合面,吕梁运动,兴城运动,滦县运动,芹峪运动。
第二套下古生界。
第三套:上古生界。
(四) 区域构造:吕梁期古老降起和裂陷相间。
区域岩浆活动:1太古宙,2古元古代,二罗盘的使用地点三礁览胜。
时间6月28日星期二阴罗盘的构成:①指针(带铜丝的为南针相对方向为北针,北半球以北半球为准)。
②走向水准仪(侧走向时使水泡居中读北针读数)。
③倾角水准仪(测倾角时使水泡居中,读内测表盘上指针的读数)(同时也可用于测坡度角。
④方位针(测远方的事物相对自己的方位,定路线走向时配合北针用。
罗盘的使用:①校正罗盘(查自己所在方位的磁偏角并以西偏东调的方式调整以校正)。
②测各项数据③记录方式(走向∠倾角的方式eg :75o ∠45o 。
)④后方交会法确定人所在的位置(用罗盘打北极方位,转动地图使图上北极与罗盘北针方向相同,选地图上比较明显的两个建筑物或自然物体(使两者相对自己的夹角在30到120度之间,然后打两者方位两者方位方向线的交点即为人(自己)所处的位置)。
吉林大学兴城实习报告

吉林大学兴城实习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兴城地球物理生产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目录前言 (1)第一章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2)第二节区域地质特征 (3)第三节前人物探工作程度及效果 (9)第二章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10)第一节测地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10)第二节重力勘探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14)第三节磁法勘探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21)第四节电法勘探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25)第五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及质量评价 (29)第三章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初步解释 (35)第一节重力资料的处理与初步解释 (35)第二节磁法资料的处理与初步释 (36)第三节电法资料的处理与初步释 (42)第四节地震资料的处理与初步释 (50)第五节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释 (57)结论与建议 (58)参考文献 (59)前言1.实习目的在我们学完应用地球物理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实际工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我们学会客观地观察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以便将来能够胜任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通过实践使我们对物探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验证、加深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观察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物探理论、参加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2.实习任务在辽宁省兴城市夹山地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重力、磁法、电法数据采集和资料整理,我们第三大组部分电法测深数据在海滨小树林,在地震勘探选在首山地区),通过对所测地球物理数据的初步处理,并结合区域地质概况进行初步解释,初步查明研究区内矿体的赋存状态(平面位置、埋深、产状)、种类、品位等情况。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习内容1植物样方调查1.1样方调查的目的了解植物分布情况。
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
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虚心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
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平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2土壤剖面2.1挖土壤剖面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
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一、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概况兴城市是辽宁省管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汉称柳城,明置宁远卫,清改宁远州,1914 年改称兴城县, 1986 年改为兴城市。
它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集山、泉、城、海于一体。
山是首山,泉是温泉,城是明代古城,海是渤海湾的兴城海滨。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行政建制为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距葫芦岛市区约20km。
葫芦岛市原为锦西县,1989年6月组建为辽宁省辖市(地区级),所辖县级建制包括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及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协作区的交汇地带,东临锦州,北靠朝阳,西连秦皇岛市山海关,南濒渤海辽东湾。
在区域地貌上,兴城-葫芦岛地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东部边缘的海边丘陵。
海拔一般为20~500m,相对高差200~350m。
最高点位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虹螺山一带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西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
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
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
全市面积21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
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m,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三月份平均风速为5.0M/S一月份和本月份平均风速为3.6M/S。
全年平均风速为4.2M/S暑期七到九月份,海水温度24°C。
二、实习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
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
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
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
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
同时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
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
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
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
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
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兴城-葫芦岛地区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
京哈铁路、京哈高速铁路、京哈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以及环渤海公路纵贯全境。
沈山线铁路和京哈线斜穿市境东南部,魏塔线铁路横贯境风北部,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吉林大学兴城地学教学基地就位于环渤海海滨公路1207.8km处。
三、地质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评述兴城地区较系统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是1966~1967年由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一分队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K-51-(25)(锦西幅)和K-51-(31)(兴城幅),但其地质图的说明书极其简单。
1983年,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重新对1:20万锦西幅和兴城幅地质图进行了修编,并且编写了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这是目前兴城-葫芦岛地区最基础的区域地质资料。
20世纪80年代编制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1989年编写的《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97年编写的《辽宁省岩石地层》等辽宁省区域地质系列性总结著作对本区的区域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有所概略记述。
1998年~2003年,辽宁省地矿局有关地质队还进行过区内数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
此外,有关研究院所、地勘、矿山部门也在区内进行过一些专题性研究工作。
长春地质学院在20世纪60~70年代也曾在区内进行野外教学实习。
2010年~2012年,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辽宁1:25万锦西市(现葫芦岛市)(K51C004001)幅区调修测”项目,对调查区内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
但较总体来看,区内地质研究深度尚浅。
四、实习目的、任务及内容地质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
通过亲身野外考察,使学生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1.检验与实践课堂学习过的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观察认识各种地质现象;3.培养与训练野外的基本技能;4.学会相关地质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5.通过小组合作对地质工作的有进一步的了解。
任务:1.路线踏勘;2.实测剖面;3.野外填图;4.实习报告。
内容:1.地层观察;2.岩性观察和描述;3.构造观察;4.野外基本技能训练;5.了解资源。
路线实习主要观察内容实习时间:路线踏勘时间2017年8月7号—2017年8月26号;实测剖面时间 2017年8月28号—2017年8月30号野外填图时间 2017年9月3号—2017年9月8号实习报告时间 2017年9月9号—2017年9月15号六、工作量及工作成果地质调查面积:800平方千米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12条观察路线实测剖面长度:1000米填图面积:10平方千米标本及样品数量:40第二章地层一、兴城实习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岩石地层1.兴城实习区常州沟组(Ch c)剖面图串岭沟组(Chc h)----------------整合---------------23、灰绿色中薄层中粒砂岩夹粉砂质页岩 2.3m 22、浅灰色中厚层粗砂岩 2m21、青灰色中层中粒砾岩夹青灰色粉砂质页岩 6.8m20、青灰色粉砂质页岩 0.1m19、青灰色中层中粗粒砂岩夹青灰色粉砂质页岩 0.6m18、青灰色粉砂质页岩 2.2m17、浅灰色中层中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页岩 25.2m16、浅灰色中层中砂岩 8m15、紫红色中层中砂岩 3.1m14、青灰色中层中砂岩 7.6m13、紫红色中薄层中砂岩 2.8m12、紫红色厚层中砂岩与紫红色中层细砾岩不等厚互层5.9m11、土黄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粗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石英粗砂岩8.5m10、深灰色厚层含砾石英粗砂岩 3.3m9、灰色厚层岩屑长石粗砂岩 0.2m8、深灰色厚层砾质砂岩夹褐色微层铁质砂岩 2.3m7、灰色中厚层砾质粗砂岩 0.2m6、青灰色中层含砾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3.7m5、青灰色中厚层含砾粗砂岩夹细砾岩透镜体 1.4m4、紫灰色厚层细砾岩 1.2m3、浅灰色中厚层粗砂岩夹细砾岩透镜体 1.6m2、紫灰色厚层细砾岩局部夹薄层粗砂岩 0.3m图2-1-1 长城系常州沟组剖面图在本次实习中,在夹山路线、首山路线中可观察到常州沟组,出露情况较好。
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长石砂岩,底部为紫红色石英岩质中细砾岩及花岗岩质巨砾岩;中部灰黑色薄层含云母板状粉砂岩、板状页岩夹黄灰色细粒石英砂岩;上部黄灰色、灰白色中厚层、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长石砂岩。
常州沟组分为3部分,底部以含古老花岗岩砾石的砾岩不整合于太古宙古老花岗岩之上,下部为浅灰色含砾石英长石砂岩,中部为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砂岩互层,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中粒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
总体出露宽度为104m,共有22层,从第2层到第23层。
与串岭沟组整合接触。
常州沟组与绥中花岗岩为沉积不整合接触。
证据:常州沟组底砾岩经过隆升又下降的过程;有花岗岩的大量长石、石英碎屑。
常州沟组内发育平行层理、水平层理、交错层理等,为河流相沉积。
在夹山和首山路线可见本组底部发育底砾岩。
2.兴城实习区串岭沟组(Chch)剖面图团山子组---------------------整合-----------------------------青灰色中薄层页岩夹浅灰色薄层细砂岩1 6.4m断层带构造透镜体 1.1m青灰色薄层页岩夹薄层细砂岩 1.5m灰色厚层页岩与浅灰色中层砂岩互层 0.2m青灰色页岩夹中层细砂岩 2.7m浅灰色中层中砂岩 1.4m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石英脉 3.2m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 12.6m青灰色中薄层粉砂质页岩 2.7m顺层滑动断层带 0.2m深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深灰色中薄层细砂岩 15.3m-------------------------整合-------------------------常州沟组图2-2-1 长城系串岭沟组剖面图串岭沟组总体岩性分为两部分:上段为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灰色细砂岩,底部有一小型断裂带;下段为灰色薄层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细砂岩。
串岭沟组为缺氧的还原环境下的浅海相沉积。
串岭沟组与下伏常州沟组二段界线清楚,为整合接触关系。
3.兴城实习区团山子组(Ch t)剖面图大红峪组(兴城运动)--------------------角度不整合---------------------------浅肉红色中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灰色薄层纹层白云质灰岩互层 6.3m灰黄色中薄层含石英砂岩的白云质灰岩 21.5m玫瑰红色厚层白云质灰岩 1.3m--------------------整合---------------------------串岭沟组团山子组由灰色、灰黄色中层白云质灰岩、砂质白云质灰岩夹钙质砂岩组成。
团山子组底部以浅粉色砂质白云质灰岩出现与串岭沟组分解,此界线无论从岩石颜色还是岩性上均很清楚,反映出两者沉积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串岭沟组为缺氧的还原环境下的浅海相沉积,而团山子组为正常的浅海---潮坪相沉积。
团山子组与下伏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4.兴城实习区大红峪组(Ch d)剖面图高于庄组-----------------------整合-----------------------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与红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8.0m肉红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 6.3m---------------------角度不整合---------------------团山子组大红峪组主要为石英砂岩。
在夹山地区,因为团山子组顶部叠层石白云岩与大红峪组底部砾岩产状不一致,所以大红峪组和下伏团山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兴城运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