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评估】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

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

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仰卧位。

【方法】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 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横指部位,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 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 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及操作规程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所致的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的及时、规范、有效的一种急救措施。

它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但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应慎用此法。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是以徒手操作来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徒手心肺复苏术常采用单人和双人两种方式。

【操作评估】1. 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若无反应,继续予以压眶、掐人中穴等,无反应则可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男性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以示指和中指指腹感触颈动脉。

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 评估环境患者是否睡在坚硬、平坦地面或木板,或硬板床上。

3. 操作者自身评估运作迅速,具有急救意识。

【实施步骤】根据急救场所与施救者人数决定采用单人或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1. 开放呼吸道①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患者背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取仰卧位,移开被盖,将患者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上衣暴露胸廓,松解裤带。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呼吸道,采用仰头抬颏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腔,口唇包紧患者口唇,保持密封不漏气,送气量见胸廊起即可,送气时间1秒,然后松开患者鼻腔让患者呼气,呼气时间1秒,呼气时间时侧眼看胸廓是否回应。

(2)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min。

新版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评分标准

新版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评分标准
按压力度:以胸骨下陷5-6cm为标准,用力均匀、平稳
且有规律
15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7.判断患者颈部无损伤,判断患者口鼻腔无分泌物、无假牙,用正确手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侧头清理,清理完
回正)动作轻柔
5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8.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徒手开放气道,动作
5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轻柔、规范、流畅、一次到位,头部位置稳定。
13.安置患者,置合适体位,继续高级生命支持。
3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14.终末处理,洗手
2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15.记录抢救情况
2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操作注意事项
(3分)
人工呼吸前需保持气道通畅,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要准确,压力要适当。
操作中途换人应在心脏按压、吹气间隙进行,不得使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秒。
3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整体评价
(4分)
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动作熟练、流畅
1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2.注意患者保暖和隐私
1分
3.争分夺秒,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指标显示有效,复苏成

2分
总分
(100分)
100分
4分
3.病人准备:仰卧于硬板床
2分
4.环境准备:环境安全,注意隔离帘保护病人
2分
操作流程(80分)
1.场景描述:诊室发现一患者倒地,现场环境安全
2分
按相应分值扣分
2.快速判断意识、呼吸
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同时大声呼喊:“喂,您怎么了?喂,您怎么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呼唤必须在双耳两侧各一遍)
2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评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评分标准
未观察面色每次扣1分
未扪及颈动脉扣1分
颠倒一处扣1分
三、实施要点
5)打开气道:
(1)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应取下。
(2)开放气道方法:
方法一:仰头提颏法(演练时):
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注意手指不要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100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一、操作目的
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口述)
5
无目的扣5分
二、评估患者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并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唤。(注意颈部保护,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2、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触摸部位为气管两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或触脉搏持续不超过10秒。
2)呼救并记住时间:大声呼叫他人通知医生或拨打“120”。
10
拍打部位不正确扣0.5分
颈动脉部位不正确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不呼叫或未记录时间各扣1分
颠倒一处扣1分
3)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及腰带(在软床上,病人背下垫长木板或仰卧于地上)。
4)胸外心脏按压术:
10)口述复苏成功。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
15
有效指征口述错误一处扣1分,漏一处扣1分
其他扣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同前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3分钟以内。
5
超过3分钟不再继续操作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急救技能训练标准版)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急救技能训练标准版)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急救技能
训练标准版)
一、操作准备
- 准备好CPR面罩和手套
- 将受伤者平放在坚硬而平稳的地面上
二、检查意识
- 轻轻摇晃受伤者的肩膀,问:“你还好吗?”
- 观察受伤者是否有反应
三、呼叫急救
- 若受伤者没有反应,或仅有异常呼吸,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并请求救护车
四、开始心肺复苏
- 跪在受伤者旁边,将手掌垫在受伤者的胸骨中央位置上
- 用身体的上半部分向下施加压力,按1.5-2英寸的深度进行胸外按压
- 进行30次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五、人工呼吸
- 使用CPR面罩,确保受伤者的气道通畅
- 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六、继续循环操作
- 继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操作- 如果有其他急救人员到达,协调进行换班操作
七、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八、记录相关信息
- 记录CPR操作开始时间
- 记录到达时间和离开时间
- 记录任何其他急救操作及其结果
九、评分
- 根据受伤者的反应和操作的准确性进行评分
- 评分按照救治时限、呼吸循环质量、急救人员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徒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正确的CPR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了解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CPR技能。

1. 意识评估。

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况。

可以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可以判断患者失去了意识,需要进行CPR。

2. 呼吸评估。

接下来要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

可以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音。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十分微弱,那么需要立即进行CPR。

3. 叫救护车。

在进行CPR之前,要确保已经叫了救护车。

CPR只是暂时的急救措施,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4. 开始CPR。

开始CPR之前,要先确定患者的胸部裸露,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CPR: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位置。

叠加另一只手在上方,交叉握住。

屈臂,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患者的胸部,每次按压至少压缩5厘米深。

按压100-120次/分钟,保持按压和松开的比例为30:2。

5. 持续CPR。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之前,要持续进行CPR。

每隔2分钟就要停下来重新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开始呼吸或者有其他人接替进行CPR,那么可以停止CPR。

6. 检查呼吸道。

在进行CPR时,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没有任何阻塞物。

可以轻轻翻转患者的头部,清理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7. 注意力集中。

在进行CPR时,要保持冷静,集中注意力。

正确的CPR需要有节奏地进行胸部按压,保持合适的力度和频率,同时要留意患者的反应变化。

8. 等待救护车。

在进行CPR的同时,要保持与急救人员的联系,告知他们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一旦救护车到达,就可以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新)评分项目。

总分。

分解1.评估患者。

25.10现场安全性判断:首先要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①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口述无意识。

②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睛观察,看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时间为<10秒。

如无反应表示呼吸已停止。

③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判断呼吸同时,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或向同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

如没有颈动脉搏动,执行心肺复苏术。

如无意识、呼吸、脉搏立即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来人啊!救命啊!请拨打120,准备除颤器)。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C-A-B)。

2.胸外心脏按压:C①患者仰卧位坚实平面。

如为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四肢无扭曲,去枕;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2指处;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③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上翘、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④按压幅度:5cm以上。

⑤按压频率:100次/min以上。

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率(按压-通气比):30:2.按压30次后执行“A”开放气道。

3.开放气道:A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呼吸道、口鼻部,取下活动义齿。

②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鼻尖、耳垂与身体长轴垂直。

4.人工呼吸:B①口对口人工呼吸。

压额、捏鼻、包口吹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用力吹气,送气时间为1秒)。

②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吹气量500-600ml。

③吹毕,松开鼻孔,侧转换气,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见胸廓抬起即可。

④吹气两口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C。

技术操作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衣帽鞋),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硬木板1块、纱布(弯盘、蹅脚板)等。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项目
分值
操作要点
仪表
5
按医院要求着装,端庄大方,没有留海,发梢盘起,着装规范,佩戴服务证,佩戴手表,不戴手饰,不留指甲,没有手机打扰。(一处不符扣1分)
评估
10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避免剧烈摇晃患者,呼叫患者名字或喊"喂.你怎么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开放
气道
20
术者B立即开放气道。1.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
2.采取仰头举颏法,下颏线与地面垂直(一手掌根压前额,另一手食指及中指放在下颌部的颏骨体上,向上抬起下颏而使颌向前)开放气道。
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
15
1.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L/min(有氧情况下)。
3.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评估颈动脉搏动及呼吸,评估时间不超过10s),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未恢复自主循环则两人交换按压职责,继续上述循环,直至自主循环恢复。
4.再次评估:呼吸出现、大动脉搏动出现、瞳孔较前缩小、角膜湿润、眼球有转动,口唇甲床转红润,四肢有抽动,呻吟,上肢收缩压大于60mmhg。初步抢救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整理衣裤。
2.一手固定面罩于患者口鼻部,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s,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次/min。(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2.按压和通气比30:2。(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
【评估】
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

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

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仰卧位。

【方法】
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 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
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横指部位,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 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 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操作共计5个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再次判断:触摸颈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和呼吸情况→若无搏动,继续心肺复苏→若复苏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撤除复苏板,头部垫枕→记录时间→洗手→继续后期高级生命支持。

【评价】
1、评估到位,确保安全。

2、操作熟练,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准确,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胸廓
起伏。

3、复苏有效,操作过程中患者无损伤。

【注意事项】
1、评估环境,确保安全。

2、患者需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摆复苏体位,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3、判断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颈动脉是否搏动,判断时间5—10秒。

4、按压部位必须准确,胸骨中下胸骨下1/ 3处,避免压在剑突上。

【理论提问】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省略。

【评分标准】见表
2016年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