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周处》(含题目和答案)

合集下载

周处等共四篇练习卷

周处等共四篇练习卷

一、《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周处》选自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编撰的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乡里所患()(2)义兴人谓为三横.( )(3)而处尤.剧( ) (4)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5)蹉跎( ) (6)古人贵.朝闻夕死( )(7)竟.杀蛟而出( ) (8)何忧令名..不彰.邪(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或:或说处杀虎斩蛟( )(2)谓:义兴人谓为三横( )蛟或浮或没( ) 乡里皆谓已死( )(3)患:为乡里所患()(4)闻:闻里人相庆()且人患志之不立()不能称前时之闻()4、翻译下列句子。

为乡里所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处年少时“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乡亲们痛恨周处的表现是:(1)(2)(3)5、文中清河劝说周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周处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二、《伤仲永》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邑人___扳___环谒___泯然___2.解释加点的词⑴.世隶.耕( ) ⑵.未尝.识书具( )⑶.借旁近与.之( )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⑸.稍稍宾客..其父( ) ⑹.余闻之也.久()⑺.从.先人在家( ) ⑻...卒.之为众人( ) .⑼.泯然众人矣( ) ⑽.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⑾称.前世之闻()⑿父异.焉()3.解释下列多义词。

文言文复习-周处--答案版

文言文复习-周处--答案版

五、周处
一、150个实词
1. 周处年少时少年轻,少年,年纪小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实实际
3.实际三横唯余其一余剩下
4.处与之俱俱一起,在一起
5.乃入吴寻二陆入进入,与“出”相对寻找寻
6.更相庆更交替,轮换,更换
7.行数十里行漂行,漂游
8.具以情告具全部,详细
9.并云欲自修而年一蹉跎修修正云说
10.且人患志之不立志志向
11.或说处杀虎斩蛟说劝说,说服
12.并皆暴犯百姓犯侵害,危害
13.义兴人谓为三横为是
14.终为忠臣为变成,成为
二、翻译
1.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人称(他们)为三大祸害。

2.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斩杀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大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3.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周处)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死了)而互相庆祝,才知道自己也被世人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况且人就怕没有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彰显呢?
5.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蛟龙(在水中)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了几十里远。

6.乡里人皆谓已死,更相庆。

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相互庆祝。

(完整word版)周处

(完整word版)周处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周处》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其编者(注意:不是作者)是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二、课文分析1.主旨:课文记述了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弃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能浪子回头,成为有用的人"的道理.2.周处的人物形象:①早年“凶强侠气,为害乡里”。

②杀虎斩蛟表现其“勇猛无畏”。

③从寻访二陆到终为忠臣表现其“勇于改过,痛改前非”.3.写作特色:①选材精当。

“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周处的个性特点。

②侧面描写。

以乡人对周处的评价、态度来表现周处为害乡里的形象.③衬托手法(正面衬托).以虎、蛟来衬托周处之“横”、之“勇”.④描写细致(杀蛟之凶险,乡里相庆的场面,周处欲改过而恐年已蹉跎的心理活动)。

三、习题A套阅读《周处》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

编撰者是朝文学家刘义庆。

(2分)2。

下面对“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古人把“哪怕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就死,也是值得”的精神看得非常可贵,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B.古人很重视“为了追求知识,哪怕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C.古人很重视“为了追求知识,哪怕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何况你前面的路途还是能看清楚的. D.古人把“哪怕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就死,也是值得”的精神看得非常可贵,何况你前面的路途还是能看清楚的。

3。

本文以里人相庆来表现周处年少时 (用原文)的特点,属于描写,并以周处终成忠臣的结局揭示了的道理.(3分)【答案】1.《世说新语》;南北.2. A3。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侧面;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大意对即可)。

B套阅读《周处》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它的编撰者是南北朝的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乡人眼里,周处是比虎和蛟更为可怕的祸害。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阅读附答案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阅读附答案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自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义兴人谓为三横()(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3)而处尤剧()(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蛟或浮或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为乡里所患不足为外人道也C、且人患志之不立甚矣,汝之不惠D、而年已蹉跎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翻译下面句子。

且人患志之不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祸害(2)希望(3)更加厉害(4)传扬2、C3、再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树立志向。

4、周处年少时是当地的祸害,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也可用原文回答:周处少时为乡里所患,后自修改,终为忠臣孝子。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2019-周处传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6页)

2019-周处传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周处传阅读答案篇一:《周处》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

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以光先帝遗德。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周处与山中的白额虎、水中的蛟龙被义兴的人称作三个祸害,家乡的人劝说他杀虎斩蛟,想用借刀杀人之计,是希望他在除害过程中被虎蛟吃掉。

B.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C.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D.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6.B; 7.D;8.B;篇二:文言文阅读《周处》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

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入洛,稍迁新平太守。

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

转广汉太守。

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以母老罢归。

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

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

”乃先之楚。

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

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

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乃使隶夏侯骏西征。

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

”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

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

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

处知必败,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

《周处》试题及答案

《周处》试题及答案
《周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周处》一文中,周处被形容为一个怎样的人?
A. 温文尔雅
B. 凶残暴虐
C. 胆小怕事
D. 机智多谋
答案:B
2. 周处最终是如何改变的?
A. 通过自我反省
B. 通过他人劝导
C. 通过环境改变
D. 通过法律制裁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周处》中,周处最终_________,成为了一位_________。
答案:改过自新,受人尊敬的人。
2. 周处在改变之前,曾被_________所困扰。
答案:恶名。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周处》中周处改变的过程。
答案:周处在《周处》中最初是一个凶残暴虐的人,他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恐惧和憎恨。在他人的劝导下,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决定改过自新。他通过自我努力,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最终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2. 《周处》一文传达了什么道理?
答案:《周处》一文传达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错误并勇于改正,这样就能获得新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论述题
1. 论述《周处》一文中周处改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
答案:周处改变的内在原因在于他自身的反省和觉悟。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伤害,这种自我认知促使他开始寻求改变。外在因素包括他人的劝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人的劝导为他提供了改变的动力和方向,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则为他的改变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周处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和转变。

《周处》同步练习及答案

《周处》同步练习及答案

《周处》同步练习及答案一、《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

如后世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

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

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二、周处(238—299年[1]),字子隐。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三、常识填空1、《周处》一文出自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为南北(朝代)刘义庆(人名)编撰2、古代往往以地名或官职名作人的别号。

本文中“平原”指陆机这是因为他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云,这是因为他曾任清河内史。

3、“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化用而来。

四、重点句子翻译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xiá气.,为乡里所患.。

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指“好争斗”的意思。

为:被。

患:祸害(认为是祸害)。

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是祸害。

2.又义兴水中有蛟[jiāo],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bào犯.百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竞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本文选自《》,作者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11.(3分)周处的变化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兴乡人“更相庆”主要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

(3分)A.同乡人“更相庆”是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经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主要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可移。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4)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3.课文选自南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义。

(3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15.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略写周处为害乡里的情况,是为了突出周处改过的内容。

B.周处杀虎斩蛟是为了得到乡人们的谅解。

C.“寻访二陆”充分表现了周处改过的决心。

D.周处由“凶强侠气”到“终为忠臣”,表明立志改过的重要性。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6)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0.周处从“三横”之一到“终为忠臣”,以下对其蜕变原因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里人的劝告B.自我的反省C.自己的行动D.贤人的指点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4、《周处》选自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编撰的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为.乡里所患()(2)义兴人谓为三横.( )(3)古人贵.朝闻夕死 ( )(4)竟.杀蛟而出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特别详于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

B 本文的写法不是对人物的一生或某个时期作出详细记载和评价,而是截取其中某个片断作客观的叙述。

C 全文紧扣自改,着力叙述了周处“自改意”的来由和“自改”“的行动。

D 陆云的劝导对周处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8)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0. 解释加点词语(2分)(1)且人患.志之不立( ) (2)或说.处杀虎斩蛟。

( )1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2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12. 周处改过的根本原因是(2分)A. 周处能杀虎斩蛟,能力出众。

B. 他做好了“朝闻夕死”的准备。

C. 有清河这样的名师指引。

D. 周处希望被人认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答案部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1)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竞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本文选自《》,作者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11.(3分)周处的变化告诉我们的道理是:9.(2分)世说新语刘义庆10.再说人就怕不立下志向,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3分)11.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3分)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2)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兴乡人“更相庆”主要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9.(2分)刘义庆(1分)世说新语(1分)10.(3分)蛟龙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和它一起在水中漂游了几十里。

(关键词:或、行、之)11.(3分)A 简析:“里人相庆”的原因是他们以为周处死了。

初中文言文考前演练(3)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9、课文选自由南北朝时(人名)所编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