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分析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工作氛围和组织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就各国的企业文化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特点。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1.1 自由开放:美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自由和开放,鼓励员工发表意见和创新。
1.2 成果导向:美国企业文化追求结果和效率,重视绩效评估和奖励制度。
1.3 多元化:美国企业文化倡导多元化和包容性,重视员工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
二、日本的企业文化2.1 传统价值观: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忠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2 长期稳定:日本企业文化追求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重视员工的忠诚度和承诺。
2.3 社会责任: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社会责任和企业的社会形象,重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三、中国的企业文化3.1 家族传统:中国企业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家族传统和价值观念,重视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延续。
3.2 关系网络:中国企业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人情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3.3 创新发展:中国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和变革,重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四、德国的企业文化4.1 严谨高效:德国企业文化注重严谨和高效,强调规范和制度的执行。
4.2 质量导向:德国企业文化追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重视质量管理和品牌形象。
4.3 社会福利: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重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五、印度的企业文化5.1 尊重传统:印度企业文化注重尊重传统和文化价值观,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5.2 灵活性与创新:印度企业文化倡导灵活性和创新,鼓励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3 社会责任:印度企业文化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各国的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
麦当劳和印度文化 案例分析

麦当劳和印度文化从许多方面都可以认为,麦当劳在开拓全球市场方面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全世界平均每天有4.2家新的麦当劳餐厅开业,到2003年,该公司已经在121个国家开设了30 000家餐厅,每天服务的顾客总数达4 600万。
印度是进入麦当劳著名的金色拱顶的最新的国家之一,麦当劳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该国开设餐厅的。
尽管印度是个穷国,但其拥有的大量的、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估计人数1.5亿到2亿之间)吸引了麦当劳,然而麦当劳在印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千年来,在印度文化中牛是受人尊崇的,印度教信徒们认为牛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牛象征着赡养全人类的圣女。
牛给予了犁地耕田的公牛以生命,牛奶营养丰富,可以用来做酸奶和奶油,牛尿在传统的印度药中有一种特殊疗效,牛粪可以做燃料。
在印度国土上有约3亿头牛四处漫游,无拘无束,被视为圣物。
牛随处可见,它们或在街头漫步,或在垃圾堆里寻食,或在寺院里憩息,到处是牛,只有你的盘子里例外,因为印度人是不会食用被视为圣物的牛的肉.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使用者。
自从1955年该公司成立以来,不计其数的牲畜被宰杀以生产巨无霸。
一家靠牛肉创造财富的公司如何在一个视食用牛肉为极大罪恶的国家里生存呢?用猪肉代替?但是在印度有1.4亿穆斯林,而穆斯林是禁食猪肉的。
这样就只剩鸡肉和羊肉了。
麦当劳为应对这一食物文化困境,发明了印度版的巨无霸——邦主汉堡(Ma-haraia Mac),这是用羊肉做的一种汉堡。
菜单上的其他一些产品也与当地人的情感相吻合,如“MeAloo Tikki Burger',这是用鸡肉做的。
所有的食品都严格地按素食和非素食区分开来,以适应印度当地有许多素食者的特点。
正如麦当劳印度分部的领导所言:“我们必须彻底改造我们自己,以适应印度人的味觉。
”过了一段时间,事情看上去有了些起色。
然而在2001年,麦当劳公司遭到了意外的打击,三位居住在西雅图的印度商人在美国对其提出起诉,这三位商人都是素食者,其中有两位是印度教徒,他们投诉麦当劳“经常隐瞒”其在制作法式土豆条时使用牛肉的事实。
印度文化资料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积淀物, 存在着产生、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
不仅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反映, 也是现在、未来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决定着该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方式和侧重面。
印度文化博大精深, 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 印度文化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 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生活方式和强大的辐射力, 使其在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隶属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达罗毗荼人、印度的雅利安人和阿尔卑斯迪纳拉人的多样人种, 涵盖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奥亚语系和汉藏语系的繁杂语言, 拥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鲁固族、马拉提族、泰米尔族、拉贾斯坦族、旁遮普族等人口超过千万以上的众多民族,使印度社会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发达与原始混杂、文明与落后并存、富豪与赤贫同在的特殊景象。
宗教是印度人的生活信仰, 更是生活方式, 乃至生活的全部, 而且是一个流变、传承的历史过程。
阿育王大力提倡和保护佛教; 旃陀罗%笈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使印度教文化达到全盛; 阿克巴大帝推行伊斯兰教, 并吸收各宗教建立了神一教! 。
他们使宗教在印度大地上盛行,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 也使印度成为宗教的沃土。
耆耆那教、锡克教在印度本土诞生; 基督教、拜火教由境外传入, 使印度成为宗教博物馆! 。
在印度, 既有推崇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的婆罗门教; 讲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说!, 竭力宣传众生平等! 、生死轮回! 的佛教; 也有力倡极端苦行! 、决不杀生!的耆那教; 企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 严格要求教徒蓄长发、戴发梳、戴钢镯、穿短裤、佩短剑! 的锡克教; 还有亲证梵我同一!、追求精神解脱! 和轮回业报! 、践行瑜伽! 的印度教; 虔信真主安拉!的伊斯兰教; 笃信上帝万能! 的基督教∃∃宗教的繁杂、信仰的不同、教义的差别, 使印度始终处于教派纷争的混乱状态, 并成为印度社会整合的最大绊脚石。
民族文化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分析

民族文化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分析引言: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不同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凝聚着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和习俗。
本文将比较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点,从中探索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美丽。
一、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点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家庭观念、教育理念、礼仪习俗和艺术表达等。
中华文化注重家族的延续和传承,强调尊敬和孝顺长辈,强调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教育在中华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崇高的事业,重视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品德。
礼仪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讲究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艺术表达上,中华文化以美丽的景观和精致的绘画、音乐和舞蹈而闻名。
二、印度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印度文化是独特而丰富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
印度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包括宗教观念、婚姻制度、服饰风格和艺术表达等方面。
印度是多神教的重要发源地,宗教在印度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戴荣宗教的传统仪式和庙宇建筑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的婚姻制度充满着独特的仪式和传统,婚礼通常是长时间的盛大庆典。
印度人的服饰风格丰富多样,独具特色,反映了其地域和宗教差异。
印度艺术以其丰富多样的舞蹈、音乐、绘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三、西方文化的传统和特点西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和复杂的传统,其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包括个人主义、科技创新、民主价值观和现代艺术等方面。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西方文化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民主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民主制度,并倡导公民的参与和权利保障。
现代艺术在西方文化中占据显著的地位,包括抽象艺术、现代舞蹈和电影等。
四、非洲文化的传统和特点非洲文化丰富多样,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洲文化的传统和特点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宗教信仰、传统艺术、口头传统和社区合作等。
印度的文化分析

印度的文化分析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建筑、色彩丰富的服装、优美的音乐以及智慧的文学作品。
印度文化是多元化的,展现了富有的传统和创新的风格。
宗教印度有多种宗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
印度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强调个人精神和灵性的自由。
它的教义是建立在梵字之上,而梵字本身就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佛教和耆那教则关注个人解放和道德行为。
音乐印度音乐具有独特性,并且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印度的音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的印度音乐种类非常繁多,到了今天则被精心完善。
印度音乐可以分为南印度音乐和北印度音乐,两者虽不同,但共同地点是都强调表达情感和对音乐艺术的探究。
服饰印度服饰和颜色的使用都极具特色,散发出光彩夺目的气息。
传统的印度服饰涵盖了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样式设计,通常采用华丽的织物和精美刺绣,这些服饰鲜亮的颜色以及华丽的纹饰都是印度特有的。
文学印度文学源远流长,充满了智慧和魅力。
古代的印度文学著作,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记录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印度的文学作品透出着智慧和深刻的思想,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食物印度菜肴被称为美食之王,因为其复杂的口味和注重健康。
印度菜肴中使用大量的香料和豆类,还涵盖了世界其他地区没有的蔬菜和调味品。
无论是道地的印度煎饼、各种咖喱菜,还是甜品和开胃小菜,都是美味可口的。
总结印度文化是综合的,多样化的,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
印度传统的艺术、服饰、文学和音乐鲜明独特,彰显出国家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古代印度文化范文

古代印度文化范文在古代印度,宗教在文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印度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的信仰是多神教,有许多神祗被崇拜和供奉。
印度教的信徒们会在寺庙中进行宗教仪式和祈祷活动。
此外,印度教还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以印度文学作品的形式广泛传播。
佛教也在古代印度发展起来,并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是印度人,佛教从印度传播到许多亚洲国家。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无私,与印度教一起成为古代印度居民的信仰之一、佛教的影响可在印度的艺术、建筑和文学中得以体现,例如印度的佛塔和壁画。
古代印度也以其建筑和艺术而闻名。
在印度,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物,如泰姬陵、吉尔吉特宫和胡特曼达普。
这些建筑物是印度文化瑰宝的代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此外,印度的艺术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而闻名,如印度的绘画和雕塑。
古代印度文化还以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和音乐而闻名。
印度有许多种类的传统舞蹈,如卡塔克舞和印度古典舞蹈。
这些舞蹈以其优雅的动作和精致的服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此外,印度还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传统,如北印度的北方传统音乐和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音乐。
这些音乐形式以其复杂的旋律和多音调风格而受到高度赞赏。
古代印度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国家。
印度有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顾兰&那感格》。
这些作品包含了许多寓言和故事,以及对道德和伦理的探讨。
印度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神智慧而为人所称赞。
总体上说,古代印度文化是一个多样性、丰富和独特的文化。
宗教、建筑、艺术、舞蹈、音乐、文学和节日等方面的传统在古代印度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个文化的独特之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他们对印度的历史和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
五个维度分析印度文化

五个维度分析印度文化五个维度分析印度的文化一、权利与距离在《世界是平的》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陶德到达印度公司之后,让员工发表建议,但是大家都没有说。
这让我不禁想去分析一下印度的权利与距离。
印度的权利距离指数为77,属于高权利距离国家。
我想原因要追溯到印度的宗教信仰上面,印度80%的人都信仰印度教,而在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制度的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
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
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
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所以印度人生来就被告知权力是分等级的。
某些群体比如贵族或者执政党比一般的平民拥有更多的权力,有些人生来高贵一些,因此他们拥有更多的权力,而尊重权力比尊重平等更有意义。
所以印度的权利与距离指数才会这么高。
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印度的个人指数是48,是比较低的。
也就是说印度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强的,其实这点与中国是比较相似的,同理,在中国,集体主义强的原因的可能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例如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影响,他比较强调,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强调集体荣誉感。
那么是否印度也是因为它的文化的影响呢。
而集体主义最早就来源于印度教。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印度最早的文明叫做哈拉帕文明,就是产生于印度河流域,当时人类开始了农耕历程。
印度教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分析

印度教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分析印度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深奥的文化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印度文明的发展时期。
印度教文化的精神内涵虽然复杂,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是非常深刻的。
本文将对印度教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一、印度教文化的历史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左右。
在这个时期,古印度河谷文明正在兴起,人们开始崇拜自然现象和萨南特(神明),并发展出一种基于演变论的宗教观念。
这种宗教观念后来被印度教所继承。
印度教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吠舍、达摩、密子和湿婆。
在吠舍时期,印度教的宗教思想主要是以吠舍经为基础的;在达摩时期,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使印度教开始向哲学化发展;在密子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使印度教的神秘派系开始兴起;在湿婆时期,印度教的主要宗教思想是以湿婆为主的。
这四个时期的发展使印度教文化逐渐丰富和完善。
二、印度教文化的精神内涵印度教文化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宇宙的本质、道德价值、信仰和精神实践等方面。
1.人生的目的印度教认为人生的目的是成为悟者(自我实现)并最终达到解脱。
这种悟者的状态被称为“悟”,它可以通过瑜伽、冥想和修行等方式来达到。
印度教的这种人生观与西方文化中的功利主义和享受主义截然不同,强调的是超越个人欲望和束缚。
2.宇宙的本质印度教认为宇宙是无尽的,是由无限个大宇宙和无限小宇宙构成的。
它同时也认为宇宙中存在无数的神仙、天使、恶鬼和邪神等等。
印度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但却在人们对宇宙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中提供了独特的艺术和精神的体验。
3.道德价值印度教强调道德价值,它教导人们要尊重生命、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和贫困人士。
此外,它还强调诚实、正义和慈悲,这些道德价值在印度教的故事、诗歌和圣典中都有所体现。
4.信仰印度教的信仰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
印度教崇拜的神明有上帝布拉马(天德)、湿婆(毁灭者)、毗湿奴(维护者)和女神巴达克(母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二班陈晓丽2010021459
印度文化分析
近年来,印度正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其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以上,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
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印度这个巨大邻国正在加紧追赶中国的脚步。
随着印度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军事能力、外交活力乃至文化张力随之增强。
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在印度现代化和崛起的过程中,印度的文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的很多精华,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作为长期研究印度问题的学者,笔者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宗教文化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
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
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
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
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二、政治文化
印度是一个施行民主制的国家。
它的宪法规定,印度施行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
按照议会民主制的原则,印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行使,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权力结构网络。
议会对政府的组成及其施政行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
总统由联邦议会两院议员和各邦议会议员按照比
例代表制原则选出的“选举团”选举,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下院)多数党议会党团领袖担任。
政府必须执行议会制定的法律,议会有权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
一旦不信任案获得通过,政府必须辞职并提前举行选举。
议会民主制实施60余年来,已经深入到印度广大民众的内心之中,成为他们价值观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印度的一家电视台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在回答何为印度最大荣耀的问题时,44%的人选择了民主,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世俗主义。
民主制度基本确保了印度政治的稳定,即便出现了短命政府,其更替都是在遵循民主的方式完成的。
各个政党及各个阶层都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避免了大规模的暴力运动。
而不少发展中国家尝试建立民主制度都以失败告终,或者是陷入长期的内战,或者是再次被独裁政权或军人政府所统治。
尽管印度的民主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因其效率低下广受诟病,但不容质疑的是印度独立以来已经举行了15届大选,民众在大选中表现出很高的政治热情,一般参选比例都超过 60%。
三、大众文化
人们很快会想到它的电影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瑜伽文化,等等。
这些东西既是印度特有的标志,也是它赖以自豪的国家品牌,更是其扩大影响的使者。
宝莱坞电影、咖喱饭菜、瑜伽功法正在依靠它们自身的吸引力,为印度的发展进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宝莱坞电影为例,它不仅在印度本国深得人心,而且在次大陆大行其道,即使是在以印度为敌手的巴基斯坦,宝莱坞电影也颇受欢迎。
推而广之,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它都拥有庞大的市场。
另外,印度的瑜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崇拜,正在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
据说,中国外交部都曾经组织部内女官员学练瑜伽功,作为既能健身又能缓解精神压力的最佳手段。
四、黄金文化
目前,印度珠宝行业是继纺织、信息技术和房地产之后的第四大产业,也许没有人比印度人更加钟情于黄金,除了房子外,黄金首饰是其投资的不二选择。
“有房有金”是印度婚嫁文化的一大特点,另外,印度银行体系也承认黄金充当抵押物的特性。
黄金被视为一种方便携带的财富。
黄金与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黄金饰品,就没有完整的印度传统,不论是结婚或者其他仪式。
虽然印度经济迅速发展,但很多印度人对于股票和债券的可靠性仍然持有怀疑的态度。
随着印度经济在过去4年内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被用于购买黄金。
在印度教中,黄金是财富和繁荣的象征,被视为至为
纯洁。
在节日期间,印度人会吃用金箔包装的糖;黄金还被用于传统的药物中;一些丝绸衣服也会用金线刺绣。
黄金被视为一种终身投资。
五、服饰文化
印度人并不只是满足于身体的自然美,还要用各种方法装饰打扮,无论男女,古今皆然。
印度首饰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佩戴首饰不仅反映了印度人生活的内容多样,而且是印度文化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显现出印度文化的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印度首饰出现很早,古代文献中有不少记载。
在《梨俱吠陀》中多处提到,卡柯希瓦特圣人曾祈祷有戴耳环和宝石项链的儿子,他还曾对祭司和僧侣提到用首饰作为赐物。
在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也提到了首饰,当时宝石和珍珠已被用作装饰品。
据印度学者研究,当时富人和穷人都用首饰装饰自己,富人用镶有宝石的金首饰,光彩夺目,价值昂贵;穷人则用仿金制品,价值低廉。
当时流行的一种含八种象征意义的花纹垂饰,今天南印度妇女还用它来避邪。
2世纪前后,印度诗歌空前繁荣,这同当时涌现出的一些诗人有关。
首饰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反映。
在印度人民生活中首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路上的珠宝。
其设计讲究,做工精细。
项链的工艺也很复杂,用料不同,质地有异,除金属、珍珠、宝石制品外,还有贝壳、象牙制品。
手镯已大量使用,脚镯在这一时期已很流行。
这时期被称为印度首饰的黄金时代,金匠、宝石匠的工艺日臻完善,创作日新月异。
种类繁多,且美观大方。
因此数以百计的式样沿用至今。
11~16世纪,印度文化艺术受到穆斯林的影响。
尤其到了莫卧儿时期,其影响的程度达到了顶峰,致使印度原有的文化和莫卧儿文化高度融合,出现了建筑、艺术、手工艺再度繁荣的局面。
所有这些,在首饰业里也有充分反映。
花朵、孔雀、鱼、星辰等成了包括首饰在内的莫卧儿艺术主题图案。
在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印度首饰保留了印度河流域流传下来的主要文化特征,形成了永恒的传统。
今天印度首饰的制造艺术就是由此而来,这种艺术既有传统发扬,又有新时代条件下艺术的更新,满足了人民新的追求和爱好。
今天的首饰,除了装饰作用外,还有很好的保值作用,尤其是金首饰。
为满足这两种需求,既生产保值作用的贵重首饰,又生产美化生活的精美首饰。
如今,传统的艺术和古老的工艺已经远远不够了。
人们除了喜欢传统的形式外,还喜欢色彩绚丽的首饰,所谓“半真宝石”和新工艺开始在首饰业中崭露头角。
以半真宝石代替真宝石,做工精细,价格适宜的首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首饰的材料也有所变化。
过去认为不合时宜的白银、白色金属和合金,如今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今天改造传统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是首饰商和工匠的新潮流。
通过不断革新,与古今风格相结合的印度首饰已打入国际市场。
正在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国。
出口量也呈上升趋势。
以上这五个方面只是对印度代表性文化的简要介绍与分析,对于这种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营销人员开展国际营销工作,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迅速打开市场,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打下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