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的汉译英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边境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与对策研究

边境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与对策研究

《边境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do not return”,分析可知道“one-way route”表达的确切含义就是“禁止逆行”,因此没有必要再添加“do not return”,“one-way route”在英语就是更为贴切而简洁的表达,water,watch out”,“do not play the water”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在英语国家中,告诉游客远离危险水域时,一般使用“Danger,Plants. Do Not Step On Them ” 在语法表达上是正确的,但告知游客请勿践踏草坪时的最规范表达是“Keep off the Grass ”蒋曙美邓英凤摘要:针对崇左是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如德天瀑布、明仕田园、友谊关和石景林景区等景点进行实际调查,收集错误明显或翻译不恰当的公示语进行汇总分析,从而总结出崇左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现状,发现崇左市的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出现译文不统一、语法错误以及缺乏英文公示语等问题,并且针对可供参考的意见及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1.研究背景为了帮助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或旅行,在公共场所出现了大量的英文公示语标识。

与此同时,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给外国人造成了许多不便。

崇左市地处中国南部,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是一座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因此,完善崇左市旅游景区的英文公示语迫在眉睫。

2.崇左市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译英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崇左市边境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译的分析,发现了公示语汉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拼写错误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常出现在公示语中,而这些问题翻译人员也能很容易避免。

虽然拼写错误可能不会引起很大的误解,但这类问题会给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

例如:“卫生间--Restrooms”,“价格--Rrice”、“漂流路线--itenerary”。

2.2语法错误语法对我们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旅游景点告示语汉英互译中文化意义转换问题的探讨

关于旅游景点告示语汉英互译中文化意义转换问题的探讨

NO . 2 1

De e b r c m e
T ME D C T O I E U A I N
关于旅游景点告示语汉英互译 中文化意义转换 问题的探讨
吕奶 B
摘 要 : 游景 点 告 示语 主要 是 指 印 刻 或 者 书 写 于木 板 、 旅 石板 等 材 料 上 的 景 点 名 称 、 点 指 示 图 、 景 内容介 绍 、 标 、 识 语 等 等 , 游 路 标 旅
过 程中 , 者需要充分 了解 翻译 目的 , 译 进而使景点告 示语 的翻译 做 到 目标明确 , 即要有着具 体 的翻译要求 ( as t nbi ) t nl i r f。关 r ao e 于旅游 景点告示语 的翻译要求具有如下几点 : 第一, 充分发挥译文的预期功能。汉语原文 和英语译 文均有 着 相 同的功能 , 即需 要英语 因为充 分发挥原 文 的“ 信息 功能 ” 与 “ 呼唤功能 ” 。其中 , 信息功能主要是指英语译 文需要重点介绍旅 游景点在 自然 、 地理 、 风俗 、 习惯 、 文化等方 面的内容和信息 ; 呼 “ 唤功能” 主要是指英语译文需要重点推介与提升某 一个 景点 的 则 形象。就汉语形式的旅游 景点告示语而言 , 其主要的受众 为国内 民众 以及懂 汉语 的海外华人 和部分外 国人 , 因此 , 汉语原文 的旅
关键 词 : 游景 点 告 示 语 汉 英 互 译 中文化 意 义 旅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0 G 4. 文献标识码 : c
中国经济 的发展速度不 断加快和 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 , 让 我国的旅游业获得 了飞速发展 。随着中国国际知名度 的提高以及
例 如 , 以为预期读 者提供有 关的背景 信息 或者进行 解释性 翻 可

焦作市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以云台山景区的景点名称汉译英为例

焦作市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以云台山景区的景点名称汉译英为例
法 “ 峡” 在 各 版本 的译 文 中分 别
对应“ g a p /c a n y o n /v a l l e y / d i t c h /g o r g e ” , “ 石” 对 应

二、 云 台 山 景 区 的 景 点 名 称 汉 译 英 方 法
点 名 称 的 汉 译 英 进 行 了 调 研 。调 查 发 现 , 云 台 山 景
( 三) 景 点名 称汉译 英 方法综 合 运用不 足
常用 的景 点名 称 翻 译 方 法有 直 译 、 音译 、 意译 、
音 译 与 意 译 相 结 合 等 。 在 云 台 山 景 区 的 景 点 翻 译
区的景 点名称 均存 在 一 名 多译 的情 况 , 一些 翻译 难
中, 单 纯采 用 直 译 法 把 “ 青龙峡” 译 为“ B l u e D r a g o n V a l l e y ” 和“ D r a g o n V a l l e y ” , 没 有 考 虑 到 中西 方 文 化 的差 异 , 容易引起西方游客关于“ 龙” 的不 良联 想 。 采用 音译法 把 “ 云 台山” 译为“ t h e Y u n t a i ” , 使 得 国外 游客 不能从 此 翻译 中获得 所期 待 的概括 性信 息 。采
用 意译 法把 “ 叠 彩洞 ” 译为“ C o l o r f u l C a v e ” 传 递 的 是
以传 递 中文 的文 化 内涵 , 一些 翻译 因译 者理 解 有 限
出现 误译 , 一 些 翻译 不 符合英 文 书写 的规 范 , 更 为普
遍 的现 象则是 音译 和 意译所 产生 的争 议 。
况, 更好 地扩 大 云台 山旅游 景点 的知 名度 , 笔者 以 国 家旅 游局 及地 方旅 游局 官方 网站 、 景 区旅游 宣传 册 、

温州地区汉英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翻译的语用顺应研究

温州地区汉英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翻译的语用顺应研究
1 词 汇 对 比 .
例 ( ) 州龙虎 潭 国家森 林公 园 简介 : 园 内青 山叠翠 , 水环 流 , 峰林 立 , 1温 公 绿 奇 飞瀑 连绵 … …
收 稿 日期 : 20 —22 0 90 —7
基金项 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8 G 0 C WW0 3 ) 0 Z ;温州大 学研 究生创新基金项 目( C 7 7 Y X0 1 )
本 文 的 P F文 件 可 以 从 x e a. U d . D u boWZ . uc e n获 得
DoI 1 . 7/i n17 —5 5 0 90 .1 : 03 5is .6 43 5 . 0 . 0 3 8 .s 2 4
温 州 素有 “ 南 山水 甲天 下 ”之 美誉 ,但其 相 应 的旅游 资料 翻译 却 不尽人 意 ,给 旅游 业带 来 东 了负面影 响 。本文 以汉 英旅 游景 点介 绍语 篇平 行文 本之 间的语用 对 比分 析为 基础 ,以顺应 论为 指 导 ,运 用 语用顺 应 策略解 决温 州地 区景点介 绍 语篇 的英 译翻 译难 点 ,提 高译文 质 量 。
作者简介 :郭欢欢 (9 5 ) 18 一 ,女 ,江西赣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英语翻译 理论 与实践
① 文中所涉 及的旅游 景点介绍如果 未加文献标注,均来 自于课题组成 员所 收集 的资料.
6 8
温 州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09 第 2 第 4期 20) 2卷
第2 2卷第 4期
Vbl .NO 4 22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J ur a fW e h i eriy ‘S ilS i n es o n lo nz ou Un v st oc a c e c

旅游景点介绍汉英翻译中的创造性--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为例

旅游景点介绍汉英翻译中的创造性--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为例

旅游景点介绍是对外形象宣传的窗口, 不仅是对外信 定其有主观性和描述性。汉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语 特
息的一种交流, 也是塑造文明城市、 文化城市、 提升旅游景 征决定其有一定的模糊性 , 一些景点的形成特别是其背 点文化层次的重要手段, 因此 , 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对旅游 的寓意, 或是借用古诗词来渲染其历史地位, 或是运用四字 而这也正体现了汉语模糊性的美学 景点乃至城市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景点介绍的翻 格来描述景点的意境, 译是一项复杂的交际活动, 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 价值。 换, 也涉及到双语背后的思维模式 、 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 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限制因素 1 .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翻译活动的首要限制性 因素。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 L O F J I XI UN I VE RS I T Y
V0 I . 1 5 No . 1
2 0 1 5年 1 月
J n n . 2 01 5
文章 编 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5 ) 0 1一 O O 9 O一 3
汉语景点介 绍的文本 内容一般 有信息性 、 呼唤性和模糊性 的美学功能。译 者在信 息本位 的指 导下 , 应 传达 出文本 中的信息 , 同时应 考虑到 文本的美学价值 , 达到与原文本 同等的效果 , 体现 出一定的创造性。
关键词 : 信 息 本位 ; 旅游景点介绍 ; 翻译 ; 创 造 性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汉语景点介绍文本的功能特征
整体。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 、 道家与中国佛教都重视整体性, 中国人注重整体的观点, 必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方法浅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方法浅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方法浅析id=“artibody”>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来华旅游的国外游客更是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对这些景点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旅游景点的名称,因此,这些景点名称翻译的好坏便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中国的印象,这些翻译也起到着传递中国文化的作用。

本文主要是对旅游景点英译方法的探论。

我们在无论是在阅读旅游资料时还是在各种旅游景点旅游观光时,各个旅游景点的名字是最先跃入眼帘的。

景点的名字都是有所起源,有所根据的。

人们通过这些名称就会对这些景观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和理解。

对旅游景点名字的翻译最好就是能够更好地传达出深层次的每一个景点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针对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有以下四种翻译方法。

一、音译法通常当遇到用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旅游景点,还有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特定景区名称,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语义空白,两种语言的语义不对等,会采用音译法来翻译,这是景点名称翻译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根据汉语读音,将景点名直接用汉语拼音标注。

这种翻译方法虽然不能传递出更多的关于景点的信息,但也能够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体会到中国汉字发音,对引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是大有好处的。

旅游景点以人名来命名时或者与某些历史人物相关联时,我们常常对这些人名采用音译法。

如,“李白”译为“Li Bai”,“周恩来”译为“Zhou Enlai” “毛主席纪念堂”被译为“Chairman Mao Zedong Memorial Hall”里面的毛主席就被直接音译成人名,对这个历史景点的译名也采用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

总的来说,对人名的翻译使用该种方法是比较直接有效的。

以本地地名来命名的旅游景点,一般按汉语拼音字母来直接音译命名。

红色旅游英译汉研究 研究概况

红色旅游英译汉研究        研究概况

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概况Graham M.S Dann(1996)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文本翻译语言的结构,其结构具有独特性。

研究还提到游客的语言本身也能影响文本翻译的语言,强调分析二者的关系。

Michael Cronin(2000)也强调了游客的语言与旅游文本翻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翻译中语言分析的必要性,提到语言的结构和译者的态度都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Nord(2001)运用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旅游文本的翻译,强调译者应重译文本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

Eric Castella(2002)运用系统功能学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了旅游文本翻译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从语用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翻译。

2.国内研究概况贾文波(2003)从旅游美学的角度对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他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指出民族审美差异对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陆国飞(2006)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剖析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翻译错误,并指出“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是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宁中年(2009)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汉语旅游景介翻译的作用,同时对其英译文本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因素在旅游景介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会导致翻译作品难以得到目标语读者的认可”,并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增加、类比、简化等翻译策略来解决文化翻译的问题。

袁毅、邹先道、杨红梅(2010)提出了“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译语受众为中心,以目的法则、连贯原则为指导,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廖亦斌,杨友斌(2009)从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视角出发以河北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景区简介为例,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解说牌汉英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

肖群(2001)高美云,欧阳文萍,李丽莎(2015)以湖南红色旅游景点为例,借助翻译教学平台来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英译问题与对策以此来促进湖南红色旅游的发展。

全娜(2015)针对导游人员翻译红色文化史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红色文化史料英译原则与策略。

圣水寺景点汉英翻译的误译研究

圣水寺景点汉英翻译的误译研究

圣水寺景点汉英翻译的误译研究张伟健笔译三班2014050040[摘要] 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差别较大的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概念语义相符的词语。

除此之外,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还存着许多概念意义相似,联想语义和主题语义不同的表达,即‘假朋友’。

本文主要通过汉英词汇语义对比的方法,论述圣水寺景点汉英词汇翻译误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便译者能有效地识别和避免‘假朋友’现象。

[关键词] 词汇误译;概念意义;圣水寺景点;一、汉英词汇语义对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把语言的意义分为七类: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合称为联想意义。

(Geoffrey Leech:1983)对比语言学把词汇对比分为词汇形态学对比和词汇语义学对比两大部分。

词汇语义学所研究的是词的意义,而实际对比中,我们一般是将具有相似语义成分的词来加以对比。

汉英词汇语义对比的共同基础是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

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与思维结构具有宏观相似性,“一种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能相对精确地表达出来。

”(Nida:1975)即使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大量概念语义相符的词语,如月亮―moon;树―tree;手―hand,除了一部分概念词义相符的词语之外,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还存着许多概念意义相似,联想语义和主题语义不同的词,即“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假词义相符词语。

在词语翻译中,最容易出差错的是在遇到这些“假朋友”的时候。

“假朋友”一词是法语的翻译借用词,原来主要是指在欧洲诸语言中,一些同源但并不完全同义的词。

从广义上来说,汉英语言中也有一些属于“假朋友”的词,这些词的语义结构相同,但词义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guinea pig(豚鼠)与“几内亚猪”似乎语义结构相同,但词义完全不同。

(许余龙:2008)因而在翻译中,我们需要进行词义和词的搭配方面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Study on Fuzzines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2 商业广告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3 浅析《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性格发展的形成因素4 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教师书面反馈:教师自我评估与学生感知5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7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8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9 “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1 论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的漂泊人生12 叶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丽达与天鹅》,《当你老了》为例13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14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15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16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17 海明威心中的完美女性――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形象18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19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20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21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2223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24 对比分析苔丝和蓓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和萨克雷《名利场》25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26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27 试析翻译中的“假朋友”28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29 《红字》中珠儿形象的象征主义分析30 《莎乐美》中月亮的意象——从原型批评视角进行分析31 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32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33 两性语言差异分析34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35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36 英语委婉语浅析37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38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39 动物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4041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42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4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racter of Tess and Jane Eyre45 博尔赫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分析46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47 方位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48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49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50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5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52 William Wordsworth’s Romantic Nature in Daffodils53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54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55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56 对小妇人心灵成长历程的探索57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58 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59 The Functions of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Tess of D’Urberville s60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61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62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63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64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65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葛浩文《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6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67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68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69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70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71 中西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渊源72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73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74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75 论《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象征意义76 从自私基因论分析《伊索寓言》的寓意77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78 《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79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80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81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孤单主题8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3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84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85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86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87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88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89 浅析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及汉译90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91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92 英汉模糊语言对比研究及其翻译93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94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95 中英文法律谚语比较及互译技巧96 浅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97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要求及赏析98 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99 浅析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100 广告英译汉中的创译原则101 任务型教学中策划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102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03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104 论《苏菲的选择》中的悲剧性冲突105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106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107 世纪年代的摇滚乐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10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109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110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111 戴•赫•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鲍尔顿夫人的角色分析112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13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14 有关“生命”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115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116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117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118 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119 分析场独立与场依赖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120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121 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122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123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124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125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12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127 从男权主义角度分析《苔丝》中的人物128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12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30 动物委婉语131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132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133 《西游记》两英译本宗教用语翻译比较:读者接受论视角134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135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136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137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13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139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140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141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142 浅析《圣经》人物典故在《红字》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运用143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144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145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146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47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148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149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150 《儒林外史》中应对文化缺省的文化负载词翻译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152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历程153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关系张爱玲和简•奥斯汀的婚恋观154 微笑着流泪——欧亨利小说赏析155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156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15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8 论《欲望号街车》中的两姐妹的角色塑造159 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分析公共标识翻译160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161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162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家庭理想163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64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165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66 修辞手法在TED演讲中的运用167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168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169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170 威廉福克纳的女性观—《喧哗与骚动》女性性格分析171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172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173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174 中英书名翻译的对比175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176177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178 试论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179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180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181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182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183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184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英汉商标翻译185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186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187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188 旅游景点的汉译英翻译研究189 An Analysis of Key Element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190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佛教禅宗因素191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192 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193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194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195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96 汉英身势语的对比研究197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198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199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 《嘉莉妹妹》中的不同价值观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