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模板(10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模板(10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
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
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
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
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
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
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
在演示头部粘贴的时候,强调一下,眼睛、嘴巴、脸先粘到头上,并且是粘在布的这一面,因为我们制作的是布贴娃娃,所以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用布做成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将布的这一面朝外;提问学生为什么课件演示先粘手、腿,后粘裙、鞋;讲解头发怎样粘。
四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8篇(精选)

四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8篇(精选)四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制作准备:彩泥。
制作过程: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
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3、实践探索A、塑造身体(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
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四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然泥、刀、成品碗一个。
2、学生准备:组成4-6人一组,准备塑料一次性台布、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泥巴很好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要做的东西,我们要它变什么样子,它就变成什么样子。
只要你肯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创作出许多东西来。
2、出示泥碗,看这个泥碗怎么样?我们也可以捏出这样漂亮的泥碗来的。
二、学习教材,讲解制作方法。
1、请你们仔细欣赏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
2、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3、谁能说说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呢?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课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课教案四年级下学期劳动课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劳动课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学期劳动课教案1一、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
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
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编入14篇课文,以泥塑为主。
有动、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战斗武器等。
四、定位与反思: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
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024-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2篇

2024-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方案2024-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方案精选2篇〔一〕2024-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方案1.拓宽学生的劳动视野,进步其实际操作才能和技能程度。
2.通过技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观察才能、动脑才能和创新才能。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沟通交流才能。
1.主题活动课程通过主题活动来引入学生,培养他们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
例如,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简单工具的使用过程,或是让他们参观一些电子产品的消费厂,理解一下产品的消费过程。
2.制作手工制品课程通过手工制品课程,让学生理解到了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出不同的手工制品。
例如木工方面的课程,学生会学会如何使用锯、钉子等木制工具,从而让他们培养出动手才能。
3.电子产品制作课程通过这个课程,让学生理解到电子产品的制作原理,通过简单的电路图的操作,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出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
4.制作简单家具的课程教学方案还包括了制作简单家具的课程,这个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不同家具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品味和造型感。
1.组织课堂内外理论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理论和应用,让学生亲手去试验和操作,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转化。
2.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意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让他们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增强合作意识。
3.创新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示范教学、探究教学、情境教学等,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成绩和反应,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和课堂冲刺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实际才能,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展监视和评估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
同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PPT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表达出他们的工作才能和思维才能。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家庭烹饪第1课煮面条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动手煮面条,掌握煮面条的步骤。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
课前准备:面条1把,葱姜等调料少许,锅灶、碗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导入:同学们如果一个人在家,肚子饿了,怎么办?2生自由说。
教师建议:煮面条3你会怎样煮面条吗?引入主要内容。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介绍煮面条的步骤方法(1)烧开水;(2)下面条;(3)煮熟面条;(4)调味。
2、示范(1)教师操作(2)学生尝试,教师引导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xx共同操作煮面条2、学生分组调味3、评一评,xx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讨论:用这个方法你还能煮什么?2、煮素面。
3、煮鸡蛋面。
4、请你的好朋友尝尝你煮的面,评一评。
5、全课总结第2课切菜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切菜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切菜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课前准备:菜板、切菜刀、韭菜、土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学生回忆妈妈在家是怎样切菜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分组讨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
2、确定切菜的步骤地操作要领。
(1)用具清洗与准备;(2)切菜;(3)选择式样;(4)收拾整理。
3、教师边讲边示范4、女生尝试,其他同学学习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学生练习切土豆2、说说你是怎样切块的?怎样切出菱形、三角形、梯形等块状?还可以切成什么形状?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学生比赛切韭菜、切土豆等蔬菜。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第3课拌凉菜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菜刀的用法,掌握拌凉菜的基本过程,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2、通过拼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切菜工具,莴笋、红萝卜、白萝卜、葱姜蒜等调料少许,碗筷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要求1、启发谈话:大家爱吃凉菜吗?凉菜具有哪些特点呢?生:2、凉菜口味清新,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所以人人都喜欢吃。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家务劳动(1)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生活用品。
(2)学习清洗衣物、碗筷等日常用品。
(3)学习烹饪简单的家常菜。
2. 第五章:农业劳动(1)了解常见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
(2)学习种植、养护植物的基本方法。
(3)体验农场劳动,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参与劳动实践。
2. 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检查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学生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是否表现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四章家务劳动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生活用品。
2. 学习清洗衣物、碗筷等日常用品。
3. 学习烹饪简单的家常菜。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2. 演示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的方法。
3. 演示清洗衣物、碗筷的技巧。
4. 演示烹饪简单的家常菜。
5.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
七、第五章农业劳动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
2. 学习种植、养护植物的基本方法。
3. 体验农场劳动,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农业劳动的重要性。
2. 展示常见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
3. 演示种植、养护植物的基本方法。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知道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铁锹等。
2. 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强调劳动安全常识,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劳动工具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观看劳动工具的使用演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
3.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加强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二、第二章:学习整理和打扫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整理和打扫的方法和技巧。
2. 教授如何扫地、拖地、擦窗户、整理物品等。
3. 强调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老师示范整理和打扫的方法,学生观看并跟着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整理和打扫。
3. 老师检查学生的整理和打扫情况,给予指导和纠正。
三、第三章: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内容:1. 教授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纸花、小挂件等。
3. 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
教学活动:1. 老师示范制作手工艺品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观看并跟着操作。
2.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第四章: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思想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洗衣、整理床铺等。
2. 教授家务劳动的方法和技巧。
3. 强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课:认识劳动工具1. 学习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2课:学习使用剪刀1. 学习剪刀的基本使用方法。
2. 练习剪直线、曲线和各种图形。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3课: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1. 学习制作纸飞机、剪纸、泥塑等简单手工艺品。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第4课:学习扫地、拖地1. 学习扫地、拖地的正确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5课:学习整理物品1. 学习如何分类、整理物品。
2. 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劳动工具,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剪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手工艺品的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会整理物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剪刀的使用方法和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学内容。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回答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熟练使用剪刀,制作出满意的手工艺品。
六、教案内容:第6课:学习种植植物1. 学习种植的基本知识,如选种、播种、浇水等。
2.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第7课:学习烹饪简单菜品1. 学习烹饪的基本知识,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2. 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常菜品。
3.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健康饮食意识。
第8课:学习编织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针、挑针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如围巾、帽子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9课:学习环保知识1. 学习环保的基本概念,如资源循环、废物利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劳动技术教案【1】布置教室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2.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布置节日或游园活动的教室。
2.难点:用彩色纸链布置教室。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人新课。
XX节日要到了,本班要举行一次游园活动,前两天老师已布置同学们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要求教室要充满节日的气氛,现在就请各小组谈自己的设想。
(2)让四个小组谈他们各自的设想(3)教学第二自然段(4)布置教室要做好分工。
(5)教室布置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桌椅的排列。
(6)布置好教室后要进行卫生大扫除。
(7)布置教室的彩条(8)教师讲解(9)总结:[实践·创新]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一次布置教室的演习,今后应学习其他班级的教室布置的长处,在班主任的协助下把教室布置得更好!扦插三角梅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扦插的有关知识,学会扦插三角梅的基本步骤和管理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化环境的兴趣以及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1.重点:插条的剪取和扦插的方法。
2.难点:选取插条。
三、教学过程(1)观察三角梅。
(2)怎样扦插三角梅。
教师先讲扦插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步骤。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选取枝条、削枝条、扦插人士、浇水保湿等几个环节。
尤其着重介绍选取枝条。
(3)学生练习剪取枝条,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纠正发现的情况。
(4)指导看图,按步骤扦插三角梅。
(每个花盆扦插两枝)(5)教师小结扦插全过程以及如何管理好杆插苗的方法,保证第二年就会开花。
(6)布置实践创新的几条作业。
①观察扦插苗成长情况的记录表可填在课本上,写明时间和生长情况,比如什么时候长芽、生出叶子、长成小枝条等②给三角梅造型,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把看到的造型在班级里交流,让大家的创新有所启示。
③写作文和感受应注重动手劳动的思想感受,编中国结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知道有关中国结的知识,初步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培养看图操作的能力。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编结兴趣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1.重点: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2.难点:编吉祥结和纽扣结时丝线的穿插方向三、教学过程(1)观察中国结。
教师出示各种中国结,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中国结。
(3)编双线结的方法。
(4)编攀缘结的基本方法。
(5)编吉祥结的方法。
(6)编双头纽扣结的方法。
(7)教师小结。
教师评点在巡视指导中发现的情况,鼓励表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注意事项。
①可以同桌或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
②先把编好的中国结放进煮稀饭的米浆水中浸一下,然后取出,干后就很结实不易变形了。
③编中国结是实践性强的手工劳动,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反复练习,同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就能编出许多新花样的中国结来。
晒被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经常翻晒被褥的好处,掌握翻晒被褥的知识,学会晒被褥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1.掌握被褥的翻晒、收晾的基本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正确弹打被褥使之去掉尘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毛毯、枕头、细圆竹片。
四、教学过程(1)引人新课,冬天,哪些卧具要经常晒?你们知道怎样晒被褥吗?(交流讨论)(2)晒被褥的好处。
先让学生说出已有的这方面的知识。
然后教师帮助小结(3)怎样晒被褥。
从时间、地点、方法分三个层次来指导学生。
①时间上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阳光强烈时晒。
②地点应选择阳台、房前的空地或操场上。
先扫干净场地,再把竹竿、绳子架牢、绑紧,最后把被褥披挂上去。
小件的物品如枕头等可放在干净的木板上。
③掌握晒的方法,先将被里和褥面朝太阳晒透,然后翻过来晒。
(4)怎样晾被褥。
晒过的被褥一定要晾半小时,目的是让热气散发,否则会伤害身体。
晾时可在阴凉通风处晾。
(5)总结全课,布置课后实践。
加固课桌椅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用加楔子、加斜撑和加角铁的办法加固课桌椅。
2.培养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加固课桌椅的三种方法。
2.难点:加楔子加固课桌椅的三个步骤以及判断在哪里加斜撑、加角铁,使其牢固美观。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说明课桌椅出现摇摆的现象以及原因(是样头松动)。
(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什么办法使它不摇摆?引出课题。
(2)教师介绍传统而又简单的加固课桌椅的方法,并作示范。
①加楔子②加斜撑③加角铁(3)组织学生进行加固课桌椅的活动。
①检查课桌椅、找出必须加固的课桌椅。
②观察讨论每一张须加固的桌椅,确定加固的方法。
③分工对松动、摇摆的课桌椅进行加固。
(4)教师进行总结(5)布置实践作业利用课余、节假日为学校尤其是低年级班级加固课桌椅。
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初步学会使用架锯和凿子。
2.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培养自己动手的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及操作方法。
2.难点:架锯、凿子的实际操作,如何落锯拉锯打眼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木工常用工具锯、斧、刨、凿、锤、曲尺以及木块、工作凳、木板等。
2.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教师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分组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先讲述认识常见木工工具的意义。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时要使用木工工具,认识和学会使用木工工具,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2)认识木工工具的名称、结构、用途。
教师逐一出示实物,讲解并示范动作,让学生有所认识。
特别提示木工工具大都刀刃锋利,使用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3)分组实践练习。
按照锯、斧、凿三类分组,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课文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认识和使用扳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扳手,学会用扳手旋紧或松开螺母和螺栓。
2.教会学生做事要动脑筋,灵活应用劳动工具。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呆扳手和活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2.难点:使用活扳手怎样调节开口的宽度。
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扳手的作用。
(2)教师介绍扳手的种类。
(3)教师讲解扳手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被旋的紧固件的六边形的对边距离选用相应的呆扳手或调整活扳手的宽度。
②旋紧,右手握扳手柄末端,顺时针方向用力旋;旋松,逆时针方向旋。
(4)学生实践。
要求学生将螺栓螺母在木片上旋紧后,各组交换,将对方旋紧的螺母松开。
(5)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①不可将扳手当锤子捶敲别的物体。
②对旧的已生锈的螺丝,如果用力旋不动可采取两种方法:a.滴上柴油,待一会再旋;b.先顺时针方向旋动,再改逆时针方向旋松。
(6)课后实践。
学着使用呆扳手给家里的自行车螺母旋紧。
观察水电工人和自行车、摩托车的维修工人是怎样使用扳手的。
节约用水一、教学目的要求1 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教育。
2、能自觉运用些节水的办法.养成节约用本的好习惯。
二、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谈话、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实践的办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1)课一开始,教师和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水的数字”在班上说说,让学生展开讨论,意识到:水并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节约用水十分重要。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己说说要养成哪些节水的好习惯?什么叫循环用水?课文中告诉我们水的二次利用为什么是可行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二次利用的基本原则,注意不能造成新的污染。
(3)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可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些“节水金点子”或是“节水小倡议”等。
对学生提出的办法,教师应予以肯定支持,并建议学生回去宣传、实践。
礼品装饰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按物品尺寸制作相应大小的纸盒,并用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对物品进行美化包装。
2、培养学生装饰礼品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物品尺寸制作礼品包装盒。
2、难点:纸盒的作图设计。
三、课前准备一张20cm×30cm规格的厚纸、相同规格的印花包装纸,双面胶带,约50cm长的彩带一条,小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教师将收集到的各式礼品包装盒逐一展示,让学生感到礼品包装的作用,让物品显得美观、雅致、高档,激发学生对礼品装饰的兴趣。
2、学生自学课文,理解掌握礼品包装的主要程序:①量出物品的长、宽、高;②在厚纸上画出纸盒的设计图(纸盒的长、宽、高要比物品的长、宽、高增加0.5cm左右);③按图裁剪粘贴成纸盒。
3、让同学们谈谈日常观察大的礼品其他的装饰方法,并讨论圆柱形,多边形礼品盒的设计图和装饰方案4、装饰。
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把纸盒包起来。
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进行包装认识和使用液化器炉具一、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二、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三、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四、教学过程:1、让家里有液化气炉具的学生简单介绍液化器炉具的优点,使用方法;2、针对学生在讲述中的遗漏,提出液化气炉具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3、教师结合挂图,实物,讲解液化气炉具各主要部件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液化气炉具的方法,强调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课文中"特别提示"中五点;4、总结谈话5、回答"思考、实践"中的1、2两个问题,然后教师示范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并指定几个学生学习操作,其余同学在旁边观察,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
6、布置作业:在家人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面条的烹调一、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拌面"、"煮面"的烹调方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做家务小帮手。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拌面"、"煮面"的烹饪方法。
2、难点:烹饪是调味品投放适量。
三、课前准备适量的面条、配料、食油及炉具,锅、捞瓢、筷子、盘、碗、刀、锅铲、水等。
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喜欢吃面条吗?谁会煮面条?怎样煮?学生自由发言2、自学讨论,自学课文中的图示和文字,并展开讨论:怎样煮?3、教师请几个学生帮忙煮面,重点让学生知道:做拌面和煮面时,盐、酱油等调料不能放太多,可先少放一点,拌匀后品尝一下,如太淡就再添一些,到合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