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贝多芬

合集下载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三自然段。

3.认识13个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格。

教学难点:积累并运用语言,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理清文路。

1.同学们,有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他的作品有:《命运交响曲》、《月光曲》,包括我们学过课文中的《致爱丽丝》等等,人们称他为“音乐巨人”,也称他是“乐圣”。

他是谁,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写出这个伟人的名字吧。

(板书:贝多芬)在你的印象中,你认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倔强的贝多芬。

(板书:倔强的)2.强还有什么读音?其实倔字也有另一个读音。

倔强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都有人的性格直的意思。

能带上你的理解读课题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贝多芬倔强的性格的?二、创设情境,走入情境。

1.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文前先把带拼音的词语读三遍,再读课文。

2.检查字词。

理解:鄙视、乐圣(乐多音字)、怒不可遏、旁若无人、伯爵、亲王、弹奏(弹多音字)3.扫除了字词障碍,请同学们同桌合作读课文,注意倾听,当好“小老师”。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邀请演奏侮辱离去4.我们一起把课文内容用词提炼出来了,开火车读文,看这几个情景对应哪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个情景,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贝多芬是如何演奏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音乐演奏会。

作为钢琴家演奏的每一首曲子都应该是熟练的,贝多芬不但熟练还饱含了深情,听到这首旋律优美的曲子,人们都陶醉了。

课文中的哪句话能看出人们的陶醉?读出陶醉的语气。

(指导朗读:缓慢、轻柔。

)三、层层深入,感悟真情。

1.抓词悟情,体会倔强。

⑴你们想不想听这首曲子?播放《月光曲》,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是啊,我们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被美妙的乐曲所陶醉了。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贝多芬不畏强权,刚强倔强的性格。

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倔强、乐圣、训斥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倔强的性格。

3. 借助想象,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第三自然段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 初步学习通过提炼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复述文章大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积累课文中第三自然段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倔强、乐圣、训斥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贝多芬不畏强权,刚强倔强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听你们的班主任赵老师说,你们都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好孩子,那从书中你都知道了哪些名人呢?(生)1、老师写的这个名字你们也一定知道,他就是---(板书:贝多芬)对于贝多芬你有多少了解呢?说说看。

( )2、哦,你知道贝多芬(板书:贝多芬)对于贝多芬你有多少了解呢?说说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贝多芬的有关的文章,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倔强的)(指名读课题)一个新字,一个多音字,你读的非常准确。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看到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提问)(你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1、初读课文,读书要求2、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认不认识他们。

3、分自然朗读,其它同学认真听,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板书:1234)老师写了这几个词,谁能把这几个词连起来,说上一段话,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想来试一试。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看看这几个情景,(1234)你最喜欢哪一个情景,就到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生读)还有谁喜欢这一部分?(出示课件)我们都来读读这一自然段(生练读),从这段中你读出了什么?(贝多芬技艺高超、饱含深情的演奏,吸引所有人。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倔强的贝多芬教科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倔强的贝多芬教科版(五四制)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3.同行评价:请教其他教师对本节课的意见,汲取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课后评估结果,我将进行以下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包括: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理解贝多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对音乐、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会通过阅读、分析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从贝多芬的故事中,感受到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挑战;培养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贝多芬的画像为中心,四周辐射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板书内容包括:贝多芬的生平事迹、音乐成就、精神品质以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把握课文结构。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遵循以下原则: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倔强的贝多芬》资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倔强的贝多芬》资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精品)

《倔强的贝多芬》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c小调第5交响曲《》、F大调第6交响曲《》、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1。

倔强的贝多芬教案

倔强的贝多芬教案

课题 教学
7、倔强的贝 多芬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时
2
第 2 课时
知识目标 认识 13 个生字,学会 13 个生字。
技能目标 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激情从而体会课文的深刻的道理。
目标 情感态度 让学生懂得做人要有尊严。
与价值观
重点 学习生字
难点 背诵课文。
课前 生字卡片
准备 板 书 设
7、倔强的贝多芬
圣拼性权势奏钢
熟沐浴越扰训斥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反思
1、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背诵课文 引背法 词语提示法
背诵的课文 的引背法 词语提示法 不错。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反思
3、迁移练习
(1)给贝多芬、主办音乐会的亲王或大声说话的伯爵 拓展练习,
写几句你的心理话。
锻炼学生的
(2)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写作。
(3)指导写字权:“又”的第一笔应与木字旁对齐奏:
春字头的三横长短不同。
读一读。用自己方式读课文,读通语句
讲一讲。分组读课文,
在读中,在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中感受到
议一议。第一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倔强”一词出 了“倔强”
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你怎样理解“倔强”一词的意 体会出贝多
思。
芬的人品。
(3)串读感悟,理解“倔强”的含义。 引导学生研
读理解“倔强”的意思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 着重理
解贝多芬对亲王所说的话:“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 再悟倔强让
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努力成功的。 学生看到一
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自 个丰富的立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倔强的贝多芬【第1课时】》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倔强的贝多芬【第1课时】》课件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1.读拼音写词语。 yuè shèng pīn mìng quán shì yǎn xùn zòu chì
乐 圣
shú liàn
拼 命
gān rǎo
权 势
mù yù
演 奏 训 斥
熟 练
干 扰
沐 浴
2.照样子写词语。 有模有样 有权有势: ___________ . . 疾风苦雨 急风暴雨: . . ___________ 有板有眼 ____________ 有始有终 ___________
功是靠个人的努力奋斗得来的,是人们学
习的榜样和楷模。
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贝多芬应邀在一位亲王的庄园里演 奏,当他熟练而深情地弹奏《月光曲》,大家陶 醉在优美的乐曲中时,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地大声
说话,破坏了全场的气氛,亲王不但不制止他反
而大声训斥贝多芬,贝多芬怒不可遏,愤然离去。
干扰
训斥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多音字
jiàng(倔强)
强 qiáng(强大)
qiǎng(强迫)
理解词语
鄙视:轻视;看不起。本文中指贝多芬看不起那些有权 有势的贵族。
造句:我鄙视那些游手好闲的人。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本文中 指人们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 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本文中指人们沉浸在优 美的音乐氛围中。
pīn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部横不宜 太长。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quán

书写指导
左窄长,右宽短。“又” 末笔舒展。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shì

书写指导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倔强的贝多芬》课件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倔强的贝多芬》课件

词语提示法
贝多芬 《月光曲》 回荡 陶醉 大家 不是 而是
“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 不可遏。” 请大家说说你认为这里的 侮辱指的是什么?

别人对音乐的不尊重,在贝多芬眼里就是对 他人格的不尊重。贝多芬是如何反击的呢?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贝多芬称这些人 为蠢货?

主办音乐的亲王( )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 的伯爵,( )大声训斥贝多芬。面对这种侮 辱,贝多芬怒不可遏,他对亲王说:“亲王, 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 )而已,而我却 是靠( )成功的。亲王有( )个,而我— —贝多芬,却( )!
1.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朗读课文,读通语句。 2.讲一讲 说说你最喜欢哪 一段? 3.想一想 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结合课文说说贝多芬是 怎样一个人?
小组合作学习
“倔强”一词,出现在课文 的什么地方? 你是怎样理解“倔强”一 词的意思?
引背法
贝多芬„„沉静幽雅的旋 律„„优美的乐曲„„大 家„„似乎他们不是„„而 是„„
贝 多 芬 传
罗 曼
教科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倔强的贝多芬
贝多芬

Βιβλιοθήκη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是德国18世纪的作曲家,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 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首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在他的音乐历程中,受海顿、莫扎特、歌德、席勒的 影响颇深,崇尚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爱”,憎恨封建压迫,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 和尊严。他认为,音乐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 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特别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声乐和器乐 结合起来,扩大了交响乐的表现范围。贝多芬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音乐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以 前一直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以后,再不能说音乐只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以他 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尽善尽美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风格较为轻松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乐风格,热情 激昂,振奋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 同时,其内容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32首 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声乐器乐曲。其中的《月光奏鸣曲》《第 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以《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 九(合唱)交响曲》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乐作 品却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丰厚的宝藏留在了人间,“贝多芬”这一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 心中。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倔强的贝多芬(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7.倔强的贝多芬(说课稿)

7.《倔强的贝多芬》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倔强的贝多芬》选自科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次音乐会上,不堪忍受贵族的侮辱而愤然离开演奏现场的故事,生动形象而又鲜明深刻的表现了贝多芬自尊、倔强、高傲的性格。

设计理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有了一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我设计的这节课尽量让学生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在技法上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教学的要求,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以抓住关键词、重点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心理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以“自尊、自强”为训练主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确定了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倔强、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

继续培养默读的习惯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情境去渲染课堂,抓住学生思维,顺势引导,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升华故事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的道理。

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知、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三、教法:根据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课教学的要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自主的、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形象、醒目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与文本巧妙的融合,同时,带领学生借助多媒体手段,品析重点词句和段落,完成教学目标。

四、学法:学生通过小声读、默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文本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最后升华情感,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动手圈、勾、画、写,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倔强的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积累并运用语言。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理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感受贝多芬倔强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播放《致爱丽丝》)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曲子吗?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身体状况不好,患耳疾以至全聋,他生活贫困,却以独立高尚的人格同命运、同封建社会、同权贵做斗争。

他是伟大的,乐观的,勇敢的,倔强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倔强的贝多芬。

(板书课题)同学么,你们知道“倔强”是什么意思吗?(刚强固执)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什么事来写贝多芬倔强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贝多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课件提示】
三、研读课文(一)学习“动情演奏”部分
1.是的,事情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天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参加一个音乐会。

尽管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可是贝多芬仍然为他们动情的演奏着。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贝多芬是怎样动情演奏的。

(学生自由读)
3.我相信用心读的同学一定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课文,听(放《月光曲》),这就是贝多芬那首著名的《月光曲》,我们仿佛看到了吗:贝多芬此时正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着,那幽雅的琴声从贝多芬的指间流淌出来。

我们禁不住闭上眼睛,让整颗心沉浸在这优美的乐曲中,这时我们眼前的演奏厅消失了,观众也消失了。

我们仿佛站在海边,抬起头,你看到了——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缕青纱似的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

4.同学们,你们在音乐声中,仿佛看见了什么?(自由说一说)
5.是啊,我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沉浸在这样的意境中,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形容叫做——陶醉(指名答)
6.指导朗读:你陶醉了吗?谁来读一读你?(指多名学生读第三段)
7.谁来填一填。

【课件出示】(二)学习“愤然离去”部分
1.就在贝多芬这样投入、这样动情地演奏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默读第四段)
2.指名汇报。

(出示“这时——越来越大”点击“旁若无人”变红)“旁若无人”是什么意思?是谁旁若无人?(伯爵是什么人?类似于王爷亲王这种,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欧洲爵位详谈(英系)-------公,侯,伯,子,男)如果是别人,考虑到伯爵的身份可能会怎么做?(忍耐)可贝多芬是怎么做的?(出示“贝多芬——演奏”)谁来读一读?一起读一读,读出贝多芬的气愤和坚决。

同学们,贝多芬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大家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有所交代,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正因为贝多芬性格倔强,对那些有权有势的贵族格外鄙视,所以他才不甘忍受伯爵的侮辱,他说——再次引读这句话“我决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3.原本多好的一场演奏会啊,可是现在因为伯爵的傲慢无礼,激起了演奏者的忍无可忍,如果你是举办这次音乐会的亲王,你会怎么做?(指名回答)是啊,制止无礼的行径,向演奏者赔礼,这是起码的尊重,可是这位亲王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但不……反而……)引读。

4.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亲王不去制止伯爵是因为他位高权重,他训斥贝多芬是因为贝多芬无足轻重,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面对自己的心血和人格得不到起码的尊重,贝多芬——(怒不可遏)谁来再现贝多芬的声音?(分开出示“面对这种侮辱——却只有一个!”)其他同学想想你能从贝多芬的声音中听出些什么?(勇敢、愤怒、骄傲)听没听到贝多芬的骄傲?与亲王相比,贝多芬是值得骄傲的,为什么呢?
5.是啊,亲王只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才尊贵,而贝多芬是靠自己的奋斗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在这些成就背后,贝多芬的努力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得到呢?请看屏幕(出示)
6.(补充材料)到了45岁,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就像他说的那样“要扼住
命运的喉咙”。

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

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贝多芬54岁时成功地指挥乐队演奏了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贝多芬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他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7.让我们带着对贝多芬的尊敬,带着对亲王贵族的鄙视,带着贝多芬的骄傲再来读这句话吧。

(出示,齐读)
8.说完,贝多芬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演奏厅,迎着疾风暴雨,快步离开了亲王的庄园。

他这一走,将会失去什么?但他赢得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他是——倔强的贝多芬,面对权贵,他不卑不亢,他是——倔强的贝多芬,面对自己热爱的音乐,用一生来追求,他是——倔强的贝多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