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教学设计16.3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乘除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2.复习整式运算知识并将该知识运用于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乘除、乘方等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重点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乘除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三、学习难点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乘除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多项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问题1: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步骤是什么:师生活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问题4、小试牛刀:计算(1(3(2(A (C(5)学情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本节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能够熟练地化简最简二次根式,并能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在类比整式的运算律和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来学习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就简单多了,虽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比较好的掌握了。

(8)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本章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通过回味练习以六个小组每组3个人去白板演示,共有18个人参与练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为主体,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已掌握的较好,基本上没有错误,只有两个同学出现了错误,然后师生共同纠错,效果较好,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利用类比的思想引出例3,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通过小试牛刀练习,发现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效果明显。

通过提问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同样适用,学生的思维活跃,例四也比较容易解决,在通过四个跟踪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混合运算。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9.1 二次根式和它的性质(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学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2≥aa,应用性)=a≥a(a和)0(0≥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a(2≥a。

aa和)0)≥a(0≥(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表示?2.什么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二)自主学习一、交流与发现:山青林场有甲、乙两块正方形苗圃。

已知甲苗圃的面积为S平方米。

1、如果乙苗圃的面积比甲苗圃大25平方米,乙苗圃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乙苗圃的面积为甲苗圃的2倍,乙苗圃的边长是多少?1,乙苗圃的边长是3、如果乙苗圃的面积与甲苗圃的面积比为p多少?4、交流上面得到的答案有什么共同点?与学过的算术平方根 7、31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二、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 叫做被开方式,a 为整式或分式,也可以是整式或分式 . 说一说: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1)32 (2)6 (3)12-(4)m -(m ≤0) (5)xy (x 、y 异号) (6)12+a议一议:(1)a +1 (2)2)21(x + (3) 4 是二次根式吗?(三)合作探究1、例题解析例1、当x 取什么实数时,二次根式12-x 有意义?练习: x 取何值时,下列根式有意义?(1)1-x (2)x 3-(3)24x (4)x1 试一试: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1+a (2)a 211-(3)x 52-(4)22-+a a2、二次根式的性质:(1)()00≥≥a a 表示 二次根式具有双重非负性(2)()()02≥=a a a 例2 计算:(1) (16)2 (2)(37)2 (3)(-85.0)2 (4)(5+a )2(a ≥-5)练一练:课本P113页练习第3题(四)拓展延伸1、能力拓展(1)、若92+-y x 与︳x-3︱互为相反数,则x+y 的值为多少(2)、已知a.b 为实数,且满足 a=12-b +b 21-+1,求a 的值.2、思维拓展对于(a )2 =a (a ≥0) ,逆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平方的形式。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二次根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备课人:第九章二次根式(复习)学情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维活跃,乐于表现,善于思考,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水平能反应出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能在学习活动中进行主动思考,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

虽然学生已经对二次根式有了全面的认识,本章的学习也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当被开方数是分数和小数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加上部分同学的计算能力相对薄弱,更增加了对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从知识网络入手,整体复习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点,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的办法,既巩固了基础,又提升了能力。

使得学生在理解二次根式概念上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就为后续运算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整章内容的复习,使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化简最简二次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做到有方法、有技巧、有策略!二次根式(复习)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分析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成绩和当堂测评练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复习回顾,巩固练习表现很好,正确答案在90%以上,对能力提升部分学生掌握也不错。

从当堂测评练习的分析得出:测评练习设置四块内容:其中包括跟踪练,拓展延伸,走进中考,课后思维延伸。

在教学效果分析中学生对本章知识掌握的较好。

绝大多数学生的测评成绩能达到掌握准确程度。

二次根式(复习)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内容,本章共分3节,概念及性质,加减法,乘除法。

不仅与实数及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有关,而且与学生已经学过的整式、分式的基本运算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次根式在初中数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次根式在初中数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实数运算的重要依据,而且还是学习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基础.二次根式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实数、整式”等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对数与式的认识更加完善。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案(2篇)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案(2篇)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案1、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每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新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

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考虑到以前已经学过,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因此而出错。

2、九年级数学是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有时对新老教材的区别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教学不到位。

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老教材比较重视对具体数的化简,对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确保二次根式有意义,而新教材特别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推断字母取值范围的能力。

刚开始对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重视对典型错误的分析。

3、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

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取有理化因式、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公式,乘除时利用公式和,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

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4、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作业只求完成率而不讲质量、学习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要求明显缺乏。

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改进,提高教学实效。

( 励志二次根式教学反思案(2)在二次根式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一、概念的引入不够清晰二次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接触到的较为复杂的符号和运算形式。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同类二次根式.(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经历探究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的算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简单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识别同类二次根式,快速准确地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教学过程一、从探索中发现[师]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

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

下面让我们通过面积问题进一步研究一下二次根式.1.m,它们的长分别2是2 m和3 m,用不同方法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和.2.如果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8和8,那么大正方形的边长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大多少?[师] 第一题中两个式子的关系是什么?[生] 相等.[师] 第二题可否直接运算?为什么?[生] 被开放数不同,因此不能直接计算.[师] 还能计算吗?如何运算呢?[生] 先化简.(边说边化简运算)[师] 像这样经过化简后能运算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同类二次根式.(ppt出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关于面积的问题,引出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并从直观上感受同类二次根式的形式。

二、从交流中体会[师]你能从定义当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吗?[生]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师]看来大家对定义已经基本了解,下面通过一组判断题快速的检测一下(出示PPT 中辨析题)下列各式中,它们是同类二次根式? (请学生回答) 追问:在第(1)小题和第(2)小题中,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二次根式前面的系数和符号对同类二次根式有影响吗?(PPT 展示)[师]通过这组练习,大家对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已经基本掌握,如果两个同类二次根式相加减,。

(齐答)追问:这种运算和之前我们学的那种运算类似?[生] 合并同类项[师] 如果这样一组二次根式相加减,如何做呢?(PPT 出示例题,教师边引导学生齐答化简结果边板书)[师] 如果在后两项加括号,又如何做?(找学生回答)小组合作:探索二次根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学设计备课人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时间课题16.1二次根式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归纳、思考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培养积极地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难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检测(1)什么是平方根,如何表示;(2)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

(3)举例说明二、自主学习问题一(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m2,则它的宽为______m.(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教师展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出题目,同桌回答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二页上面思考温故知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 h=5t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为 _____.问题二观察所得、、、有什么共同特点?三、学习新知(1)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认识被开方数和二次根号,以及二次根式的读法。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x,y异号)、3 2分钟后学生出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教师书写板书时,空出a满足的条件,并追问在二次根式的概念中a满足的条件,为什么要强调“a≥0”?)学生作答说明不是二次根式的理由学生小组交流,学会总结学习重点。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二次根式》第三节《二次根式乘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二次根式》第三节《二次根式乘除法》第1课时学情分析一、思想状况分析八年级10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

八年级10班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

二、学习状况分析八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通过小学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语言文明,思想健康,积极、认真、扎实。

但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在自动放弃学习。

三、今后措施1、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注重文献史料的积累借鉴,引导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各课的知识考点,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_16.1.1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16.1.1二次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1.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下球体平面图设计时半径的计算,导入本章的学习。

(二)复习提问1、师问: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怎样用符号表示?学生口头回答。

2、出示幻灯片:问题1(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m2,则它的宽为______m。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 (单位:s )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 (单位:m )满足关系 h =5t 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 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评价。

问题2:上面得到的式子3,S ,5h 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三)新课讲解:板书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忆,请你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二次根式的认识!师生活动:学生各述己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例1】说一说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1)(4)(6)是,(3)(5)的被开方数是负数,(2)是一个整式; 帮助学生加深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复习题课前准备:请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图,进一步填充,并将本章知识点系统化。

课中复习:师展示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学生互相补充,并背过。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意义形如-------- (a≥0 )这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和多项式.注:两个非负①a≥0 ②-------≥0例1、当x取何值时,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学生口述答案并说明理由)随堂训练1、当x取何值时,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学生口头回答)(学生独立表述,学生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改正)(师适当点评)知识点二: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学生口答填空)(1)被开方----------------;(即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例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字母为正数)(学生口答填空)随堂训练1、计算:1、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学生口答填空)()A()B()C()D知识点三:二次根式有以下二个基本性质(学生背过)1.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随堂训练1、口算:2)2)(1(2)21()2(-2)4()3(-πaa aa aa⎩⎨⎧≤-≥==)0()0(.22)0()(2≥=aaa22)1)(1(+x12)2(+xx311)3(-的值。

为实数,求其中、已知yxyxxxx+++-+-=,,2144y222ba23)1(ab5.1)2(22)3(yx+ba-)4(22)3()2(2)1(-+xxx____,5222=+-+-=xyxxy则、已知例)0,0(>≥=bababa)0,0(≥≥⋅=babaab(口头回答依次接龙)化简:(学生板书,学生互评指出问题所在,并改正)知识点四:二次根式的乘除(学生背过)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积的算术平方根。

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商的算术平方根。

例4、计算(学生板书并讲解题方法)我是最棒的!(学生板书,学生批改)知识点五:二次根式的加减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加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一化、二找、三合并。

例4、1、下列各式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学生自主完成,口头回答)()A()B()C()D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求x 值(学生独立思考,直15253)1(⋅814821)1(÷⨯)(2)3(22bababa<+-)0,0(≥≥=⋅baabba)0,0(>≥=bababa29)4(⨯43)5(2)2)(6(x-2222)11()7(43)2(+--+221213)1(-:196169)4(4540)2(为正数)nmnmnm,(53)2(2456÷)15(6)3(-•接回答)2、 计算:(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互相批改)312732)2(-+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再--------------,然后-----------------。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合作提高)(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常见题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评自查)2、设a.b 为实数,且 求 的值能力拓展:3.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 b b -322+-a b 1.如果最简根式 和 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A .a=0,b=2B .a=2,b=0C .a=-1,b=1D .a=1,b=-2)32)(23)(1(+-ababa ab b a +--222)3(82007200323-2)4)()(+⋅2)2(1-+-a a )(:55154531)1(+-()2132)2(-222a b -++022=-+-b a4、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课堂小结:(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梳理,有目的的整合知识点的能力)1、说说在这节课,你出现一些什么问题?2、你感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目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自查反馈)《配套册》P57 一、1.2.3.4二、7.8.9.10三、11.☆(1)(3)作业超市:(学生独立完成,自查反馈)A组:二次根式练习卷:做完B组:二次根式练习卷一、1---5二、12---18三、19.20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勾股定理”“实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与探究能力,所以新知识的接受较为容易。

要注意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认知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把“理解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要求”作为重点,采用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是建立在七年级上册“实数”的基础上的,而本章的重点——二次根式的运算,即与实数及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有关,又与学生已经学过的整式、分式的基本运算有着紧密的联系。

整式、分式的运算是二次根式运算的重要基础。

所以,学生要学好本章的前提一定要将整式、分式的基本运算熟练的掌握。

同时,还要配合勾股定理及其应用来一起学习本章的内容。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大部分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

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

2、注重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算理的理解,发展中游及以上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探索与交流,并鼓励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

3、注重发展好学生的推理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合情的推理进行大胆推测,利用所学知识猜测、验证有关结论,同时鼓励好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4、保证基本运算技能,避免复杂的运算。

教学中,我要适当地、分阶段地提供一些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基本的符号运算,并能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不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混合运算,只要求能够利用有关的乘法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效果测评分析题目总体上以基础题为主,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从阅卷和统计的情况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我就将相关情况给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熟练、不扎实现象比较突出。

从统计情况来看,这与题目的难易程度是相称的。

从试卷情况来看,一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不能掌握或应用。

经验要靠积累得来,需要在“做”中来,这需要时间与训练。

2、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缺失。

这次抽测虽然题目很少,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能充分体现,但也能从试卷中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经验要在“做”中来的话,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要从“悟”中来,在“领会”中来,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这需要时间与空间,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老师是不是经常地这样“做”了,用了,引导了。

3、学生的做题的规范程度不够。

通过试卷来看,学生书写潦草,大题步骤不完整、不规范,不写解,不写答等。

这可能与老师平时的要求有关。

二、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1、加强训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考试成功秘诀不是把每次考试的难题全部做对,高手之间的较量在于细节,在于基础,在于能把所有基础题中档题上做得滴水不漏。

2、把握学情,强化研究,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

通过平时教学情况和考试所暴露出来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制定科学的教学与复习计划,瞄准中低档,精选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或重点训练。

3、精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清醒的复习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数学复习是一个反思性的过程,学生要经常反思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哪些应用等;建立错题档案,形成经常、自觉地温故而知新的习惯等。

4、认真思考,强化数学方法的教学。

虽然思想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一些考点、重点知识方面进行一些专题的训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5、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的答题策略和应考意识。

在复习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自己出一份阶段性的测试题,一方面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应考策略和应考意识的训练。

实践证明,在每份试题上,因为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比重是相当大的。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书写的规范问题,步骤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审题、时间把握等都有可能是引起失分的原因。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章内容“二次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紧密联系,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并为学习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只是做好准备。

本章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等的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本章内容不论在知识、数学思考方法上,还是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二次根式内容结构特点在认识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学生将对实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有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与整式之间的关系,明确整式的运算性质、公式和法则与二次根式相关内容的一致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等探究活动归纳出结论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三、课程学习目标(1)明白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2)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5)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科学精神。

通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代数式在表示数量关系等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