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学经典《千家诗》
中华古籍国学启蒙经典-千家诗

国学启蒙经典千家诗千家詩卷一 五言絕句春眠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洛陽訪才子 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草 何如此地春送郭司倉 王禹偁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洛陽道 儲光羲大道直如髮 春來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 雙雙嗚玉珂獨坐敬亭山 李白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登鸛鵲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觀永樂公主入番 孫逖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 龍塞始應春伊州歌 蓋嘉運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千家诗一左掖梨花 丘為冷艷全欺雪 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 吹向玉階飛思君怨 令狐楚小苑鶯歌歇 長門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輦不曾過題袁氏別業 賀知章主人不相識 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 囊中自有錢夜送趙縱 楊炯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竹里館 王維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遊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長干行 崔顥君家在何處 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 或恐是同鄉詠史 高適尚有綈袍贈 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猶作布衣看罷相作 李適之避賢初罷相 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 今朝幾個來千家诗二逢俠者 錢起燕趙悲歌士 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 前路日將斜江行望匡廬 錢起咫尺愁風雨 匡廬不可登 祇疑雲霧窟 猶有六朝僧答李澣 韋應物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詞客 何人最往還秋風引 劉禹錫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秋日 耿湋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秋日湖上 薛瑩落日五湖遊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宮中題 文宗皇帝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尋隱者不遇 賈島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千家诗三汾上驚秋 蘇頲北風吹北雲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蜀道後期 張說客心爭日月 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 先至洛陽城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秋浦歌 李白白髮三千丈 離愁似箇長 不知明鏡裏 何處得秋霜贈喬侍郎 陳子昂漢廷榮巧宦 雲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 白首為誰雄答五陵太守 王昌齡仗劍行千里 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 不負信陵恩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參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婕妤怨 皇甫冉花枝出建章 鳳管發昭陽 借問承恩者 雙蛾幾許長題竹林寺 朱放歲月人間促 煙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幾回過千家诗四三閭廟 戴叔倫沅湘流不盡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 蕭蕭楓樹林易水送別 駱賓王此地別燕丹 壯士髮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別盧秦卿 司空曙知有前期在 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 不及石尤風答人 太上隱者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 寒盡不知年千家诗五千家詩卷二 五言律詩幸蜀回至劍門 玄宗皇帝劍閣橫雲峻 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開灌木縈旗轉 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 嗟爾勒銘才和晉陵陸承相 杜審言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巾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 杜審言北斗掛城邊 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 樹杪玉堂懸半嶺通佳氣 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 長此戴堯天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銀燭吐清煙 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 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 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長寧公主東莊侍宴 李嶠別業臨青甸 鳴鑾降紫霄 長筵鵷鷺集 仙管鳳凰調樹接南山近 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醉 戀賞未還鑣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制得林字 張說東壁圖書府 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 講易見天心位竊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載歌春興曲 情竭為知音千家诗六送友人 李白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斑馬鳴送友人入蜀 李白見說蠶叢路 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 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 春流遶蜀城 升沈應已定 不必問君平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湖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蘇氏別業 祖詠別業居幽處 到來生隱心 南山當戶牖 澧水映園林竹覆經冬雪 庭昏未夕陰 寥寥人境外 閒坐聽春禽春宿左省 杜甫花隱掖垣暮 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 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 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數問夜如何題玄武禪師屋壁 杜甫何年顧虎頭 滿壁畫滄州 赤日石林氣 青天江海流錫飛常近鶴 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 真隨惠遠遊終南山 王維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 白雲迴望合 青靄入看無千家诗七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何處宿 隔水問樵夫寄左省杜拾遺 岑參聯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薇 曉隨天仗入 暮惹御香歸白髮悲花落 青雲羡鳥飛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登總持閣 岑參高閣逼諸天 登臨近日邊 晴開萬井樹 愁看五陵煙檻外低秦嶺 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淨理 常願奉金仙登兗州城樓 杜甫東郡趨庭日 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 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送崔融 杜審言君王行出將 書記遠從征 祖帳連河闕 軍麾動洛城旌旗朝朔氣 笳吹夜邊聲 坐覺煙塵少 秋風古北平 扈從登封途中作 宋之問帳殿鬱崔嵬 仙遊實壯哉 曉雲連幕捲 夜火雜星回谷晴千旗出 山鳴萬乘來 扈遊良可賦 終乏掞天才 千家诗八題義公禪房 孟浩然義公習禪寂 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 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 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 方知不染心醉後贈張久旭 高適世上謾相識 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聖 醉後語尤顛白髮老閒事 青雲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 能更幾回眠玉臺觀 杜甫浩劫因王造 平臺訪古遊 綵雲蕭史駐 文字魯恭留宮闕通群帝 乾坤到十洲 人傳有笙鶴 時過北山頭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杜甫方丈渾連水 天台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 老去恨空聞范蠡舟偏小 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 何處出塵氛旅夜書懷 杜甫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隨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登岳陽樓 杜甫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月浮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江南旅情 祖詠楚山不可極 歸路但蕭條 海色晴看雨 江聲夜聽潮千家诗九劍留南斗近 書寄北風遙 為報空潭橘 無媒寄洛橋宿龍興寺 綦毋潛香剎夜忘歸 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 珠繫比丘衣白日傳心淨 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 處處鳥銜飛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題松汀驛 張祐山色遠含空 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 江白迥聞風鳥道高原去 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 不在五湖中聖果寺 釋處默路自中峰上 盤回出薜蘿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古木叢青靄 遙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 鐘磬雜笙歌野望 王績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惟落暉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送別崔著作東征 陳子昂金天方肅殺 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 之子慎佳兵海氣侵南部 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 歸邀麟閣名千家诗十攜妓納涼晚際遇雨 其一 杜 甫落日放船好 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 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 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 應是雨催詩其二 杜甫雨來沾席上 風急打船頭 越女紅裙濕 燕姬翠黛愁纜侵堤柳繫 幔卷浪花浮 歸路翻蕭颯 陂塘五月秋宿雲門寺閣 孫 逖香閣東山下 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畫壁餘鴻雁 紗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 夢與白雲遊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江城如畫裏 山色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臨洞庭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羡魚情過香積寺 王維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謫去君無恨 閩中我舊過 大都秋雁少 只是夜猿多千家诗十一東路雲山合 南天瘴癘和 自當逢雨露 行矣順風波秦州雜詩 杜甫鳳林戈未息 魚海路常難 候火雲峰峻 懸軍幕井乾風連西極動 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 何時議築壇禹廟 杜甫禹廟空山裡 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 古屋畫龍蛇雲氣生虛壁 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 疏鑿控三巴 望秦川 李頎秦川朝望迥 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 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 寒色五陵松 有客歸歟歎 淒其霜露濃同王徵君洞庭有懷 張謂八月洞庭秋 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 為客五湖愁不用開書帙 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 何日復同遊渡揚子江 丁仙芝桂楫中流望 空波兩岸明 林開揚子驛 山出潤州城海盡邊陰靜 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 淅瀝度秋聲幽州夜歌 張說涼風吹夜雨 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 誰知恩遇深千家诗十二千家詩卷三 七言絕句春日偶成 程顥雲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閒學少年春日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宵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沈沈城東早春 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纔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春夜 王安石金爐香盡漏聲殘 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欄杆初春小雨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千家诗十三元日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上元侍宴 蘇軾淡月疏星遶建章 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 一朵紅雲捧玉皇立春偶成 張栻律回歲晚冰霜少 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 東風吹水綠參差打毬圖 晁說之閶闔千門萬戶開 三郎沈醉打毬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 無復明朝諫疏來宮詞 王建金殿當頭紫閣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 五色雲車駕六龍宮詞 林洪殿上袞衣明日月 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 獨對丹墀日未斜詠華清官 杜常行盡江南數十程 曉風殘月入華清 千家诗十四朝元閣上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清平調詞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題邸間壁 鄭谷酴醾香夢怯春寒 翠掩重門燕子閒 敲斷玉釵紅燭冷 計程應說到常山絕句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海棠 蘇軾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粧清明 王禹偁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千家诗十四社日 張演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寒食 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江南春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上高侍郎 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東風怨未開絕句 僧志安古木陰中繫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遊小園不值 葉紹翁應嫌屐齒印蒼苔 十扣柴扉九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客中行 李白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千家诗十六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題屏 劉季孫呢喃燕子語梁間 底事來驚夢裏閒 說與旁人渾不解 杖藜攜酒看芝山漫興 杜甫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舞 輕薄桃花逐水流慶全菴桃花 謝枋得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玄都觀桃花 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滁州西澗 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千家诗十七花影 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卻教明月送將來北山 王安石北山輸綠漲橫陂 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 緩尋芳草得歸遲湖上 徐元杰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平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漫興 杜甫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春晴 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蜨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春暮 曹豳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落花 朱淑貞連理枝頭花正開 妒花風雨便相催 千家诗十八願教青帝常為主 莫遣紛紛點翠苔春暮遊小園 王淇一從梅粉褪殘粧 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鶯梭 劉克莊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暮春即事 葉 采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登山 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閒蠶婦吟 謝枋得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晚春 韓愈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千家诗十九傷春 楊萬里準擬今春樂事濃 依然枉卻一東風年年不帶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送春 王令三月殘花落更開 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喚不回三月晦日送春 賈島三月正當三十日 春風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 未過曉鐘猶是春客中初夏 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有約 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初夏睡起 楊萬里梅子流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三衢道中 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汛盡卻山行 千家诗二十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即景 朱淑貞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夏日 戴復古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晚樓閒坐 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來一味涼 山居夏日 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田家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村莊即事 范成大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纔了蠶桑又插田千家诗二十一題榴花 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蒼苔落絳英村晚 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茅檐 王安石茅檐常掃淨無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烏衣巷 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送使安西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題北謝碑 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題淮南寺 程顥南去北來休便休 白蘋吹盡楚江秋 千家诗二十二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對愁秋月 程顥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雲紅葉雨悠悠七夕 楊朴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立秋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七夕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中秋 杜牧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江樓有感 趙嘏獨上江樓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 風景依稀似去年千家诗二十三題臨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湖上初雨 蘇軾水光瀲灩晴初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入直 周必大綠槐夾道集昏鴉 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 月鉤初上紫薇花水亭 蔡確紙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 數聲漁笛在滄浪禁鎖 洪咨夔禁門深鎖寂無譁 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 一墀月浸紫薇花竹樓 李嘉祐傲吏身閒笑五侯 西江取竹起高樓 千家诗二十四南風不用蒲葵扇 紗帽閒眠對水鷗直中書省 白居易絲綸閣下文章靜 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 紫薇花對紫薇郎觀書有感 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佪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泛舟 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冷泉亭 林稹一泓清可沁詩脾 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 回頭不似在山時冬景 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千家诗二十五寒夜 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纔有梅花便不同霜月 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臺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裏鬥嬋娟梅 王淇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早春 白玉蟾南枝纔放兩三花 雪裏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雪梅 其一 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其二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答鍾弱翁 牧童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千家诗二十六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簑衣臥月明秦淮夜泊 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歸雁 錢起瀟湘何事等閒回 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絃彈夜月 不勝清怨卻飛來題壁 無名氏一團茅草亂蓬蓬 驀地燒天驀地空 爭似滿爐煨榾柮 漫騰騰地煖烘烘千家诗二十七千家詩卷四 七言律詩早朝大明宮 賈至銀燭朝天紫陌長 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鎖 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 衣冠身惹御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 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賈舍人早朝 杜甫五夜漏聲催曉箭 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 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 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 池上于今有鳳毛和賈舍人早朝 王維絳幘雞人報曉籌 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纔臨仙掌動 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 佩聲歸到鳳池頭和賈舍人早朝 岑參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 陽春一曲和皆難千家诗二十八上元應制 蔡襄高列千峰寶炬森 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遊不為三元夜 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 人間和氣閣春陰要知盡慶華封祝 四十年來惠愛深 上元應制 王珪雪消華月滿仙臺 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雲中扶輦下 六鰲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霑周宴 汾水秋風陋漢才一曲昇平人盡樂 君王又進紫霞杯侍宴 沈佺期皇家貴主好神仙 別業初開雲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 池成不讓飲龍川 粧樓翠幌教春住 舞閣金鋪借日懸侍從乘輿來此地 稱觴獻壽樂鈞天答丁元珍 歐陽修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啼雁生鄉思 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 野芳雖晚不須嗟插花吟 邵雍頭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 千家诗二十九。
千家诗卷一·五绝

【导语】《千家诗》是中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园、赠友送别、思乡怀⼈、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等,较为⼴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常⼴泛,影响也⾮常深远。
春眠孟浩然 【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译⽂】春天的晚上,正是酣睡的好时机,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听得窗外到处是鸟⼉的鸣叫声。
想起昨天晚上仿佛听到刮风下⾬的声⾳,不知道花凋谢了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原⽂】洛阳访才⼦,江岭作流⼈。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译⽂】我到洛阳拜访才⼦袁拾遗,他却获罪流放到⼤庾岭。
听说那⾥梅花开得很早,哪⾥能⽐得上故乡洛阳的春⾊呢! 送郭司仓王昌龄 【原⽂】映门淮⽔绿,留骑主⼈⼼。
明⽉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译⽂】春夜的淮⽔碧波荡漾,我再三挽留即将远去的郭司仓。
然⽽客⼈难留,只有明⽉追随他⽽去,我的思念就像淮⽔,夜夜春潮翻滚⽽不能平静。
洛阳道储光羲 【原⽂】⼤道直如发,春来佳⽓多。
五陵贵公⼦,双双呜⽟珂。
【译⽂】洛阳城⾥的⼤道平直如伸展的头发,洛阳的春天⽓候适宜,有很多阳光明媚的⽇⼦。
洛阳的五处皇家陵园常有富家⼦弟去踏春,这时,在⼤道上飘扬着马匹上的⽟饰发出的叮当声,不⽤看也知道是公⼦们成双结对⽽来了。
独坐敬亭⼭李⽩ 【原⽂】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译⽂】群鸟⾼飞⽆影⽆踪,孤云独去⾃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了。
登鹳雀楼王之涣 【原⽂】⽩⽇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译⽂】⼣阳依傍着西⼭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的⼀层城楼。
观永乐公主⼊番孙逖 【原⽂】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译⽂】边塞之地没有鲜花盛开,没有莺鸟啼唱,虽然过了新年,还没有春意春⾊。
3首《千家诗》的全文和注释解析

【导语】《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千家诗》合并⽽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园、赠友送别、思乡怀⼈、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常⼴泛,影响也⾮常深远。
千家诗为四卷本,共有诗⼈122家,226⾸诗。
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名⽒2家。
都是律诗和绝句。
今天⽆忧考就先给⼤家介绍以下3⾸诗,欢迎阅读! 千家诗⼁《江南春》 唐·杜牧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注释】 ①这⾸诗以概括洗练的笔法描绘江南春⾊、春声与建筑,写出了辽阔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与深邃迷离,表现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
也有⼈认为此诗借楼台虽在⽽南朝已亡讽刺唐代佞佛政策。
②绿映红:绿叶映衬着红花 ③⽔村:⽔乡。
⼭郭:依⼭⽽建的外城,古代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酒旗:悬挂于酒店门⼝招揽⽣意的招牌,⼜称酒望⼦、酒帘、青旗。
④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健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的总称。
南朝君⾂好佛,⼴置寺院,据说有五百余所,此处四百⼋⼗举其约数,并⾮实指。
⑤楼台:寺院佛殿建筑。
烟⾬:蒙蒙细⾬。
千家诗⼁《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 梅⼦留酸软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长睡起⽆情思,闲看⼉童捉柳花。
【注释】 ①诗题⼀作《初夏睡起》。
绍兴三⼗⼆年(1162),宋孝宗继位,重新起⽤张浚,杨万⾥被荐为临安教授,以⽗丧未能赴任。
诗作于诗⼈赋闲丁忧期间,诗描绘初夏午睡醒来后闲观⼉童捕捉柳花的情状,形象地写出梅⼦给⼈的感受,书写了赋闲在家的闲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英雄⽆⽤武之地的苦闷。
②杨万⾥(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今属江西)⼈。
南宋杰出的诗⼈。
千家诗:卷四·七律(一)

【导语】《千家诗》是历代流传较⼴的⼀本诗集。
集中所选的都是律诗和绝句,⼤部分通俗易懂,诗意天然,语⾔流畅,便于背诵,是青少年学习近体诗的启蒙作品,也是古典诗歌爱好者的⼀本喜见读物。
【原⽂】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墀步,⾐冠⾝惹御炉⾹。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译⽂】⼤⾂们点燃灯⽕朝见君王,排列在长长的长安路上;皇城春⾊盎然,晓来天⾊苍苍。
千条细柳垂挂在宫门前,上百只黄莺绕着⼤明宫婉转地啼叫。
⼤⾂们⾛在⽟⽯铺就的台阶上,⾝上佩剑和⽟珮叮叮作响,⾐服帽⼦上都渗透了御⾹炉⾥的烟⾹。
我们在宫门都沐浴着浩荡皇恩,天天起草诏令,侍奉君王。
和贾舍⼈早朝杜甫 【原⽂】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醉仙桃。
旌旗⽇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
朝罢⾹烟携满袖,诗成珠⽟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
【译⽂】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盎然,桃花如醉⼈脸⾊⼀般鲜红。
绣者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飞翔。
早朝结束后,朝⾂双袖携满了御炉的⾹烟,珠⽟般美妙诗篇写出来。
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贾⾄就可以了。
和贾舍⼈早朝王维 【原⽂】绛帻鸡⼈报晓筹,尚⾐⽅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冠拜冕旒。
⽇⾊才临仙掌动,⾹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译⽂】戴着⼤红⾊头⼱的宫廷报效卫⼠报过了五更,掌管皇上穿戴的官员才给皇上穿上龙袍。
皇宫的门⼀扇扇打开,万⽅的官员进⼊宫中向皇帝朝拜。
太阳刚刚升起,皇上的御驾就来临,御⾹炉的⾹烟漂浮在皇帝的⾝上。
朝拜完毕回到宫属,为皇上拟写诏书,归去的路上⾝上的⽟珮叮叮作响。
和贾舍⼈早朝岑参 【原⽂】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阑。
⾦阙晓钟开万户,⽟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曲和皆难。
【译⽂】雄鸡报晓,稍显寒意的曙光照在长安⼤街上,京城⾥黄莺婉转啼叫,春⾊将尽。
《千家诗》七言绝句93首

《千家诗》七言绝句93首《千家诗》的编纂其实还在《唐诗三百首》的前面。
《千家诗》在宋朝的时候开始形成。
现在《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又是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题材也多样。
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1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4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5春夜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6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上元侍宴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9立春偶成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0打球图晁说之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沈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11宫词王建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12廷试夏竦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13咏华清宫杜常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14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5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千家诗全部内容,最好是带拼音的!

千家诗全部内容,最好是带拼音的!千家诗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千家诗卷一五绝春眠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送郭司仓王昌龄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洛阳道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登鹳鹤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伊州歌盖嘉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左掖梨花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思君恩令狐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题袁氏别业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夜送赵纵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朱大入秦王维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集》与《全唐诗》作孟浩然长干行崔颢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咏史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罢相作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逢侠者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江行望匡庐前人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答李瀚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日耿(三点水+繁体韦)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薛莹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宫中题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苏(廷+页)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赠乔侍郎陈子昂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答五陵太守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婕妤怨皇甫冉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题竹林寺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别卢秦卿司空曙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答人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千家诗卷二五律幸蜀回至剑门玄宗皇帝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和晋陵陆承相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杜审言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回树杪玉堂悬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一本作隐高树长甯公主东庄侍宴李峤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宛+鸟)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张说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沈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苏氏别业祖咏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崔融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少秋风古北平扈从登封途中作宋之问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提手炎)天才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醉后赠张旭高适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玉台观高适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观李固言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限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江南旅情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宿龙兴寺綦毋潜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松汀驿张佑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圣果寺释处默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送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杜甫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其二杜甫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宿云门寺阁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顺风波秦州杂诗杜甫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深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渡扬子江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幽州夜歌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千家诗卷三七绝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家诗全集和注解

千家诗全集和注解
《千家诗》全集和注解是两本书,通常会一起出版。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绝句)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古下注》合并而成,是带有注释的诗歌选集,共收录诗歌128首,其中绝句72首,律诗55首,古体诗1首。
《千家诗注析》是2005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蒙、冯宇辉。
本书选
取优美、精警的诗歌数十首,每首诗下面有详细注释,对难懂的字词、典故、地名等进行疏通解释。
这两本书通常会一起出版,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千家诗》。
【中华古籍】国学启蒙经典-千家诗

国学启蒙经典千家诗千家詩卷一 五言絕句春眠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洛陽訪才子 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草 何如此地春送郭司倉 王禹偁映門淮水綠 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洛陽道 儲光羲大道直如髮 春來佳氣多 五陵貴公子 雙雙嗚玉珂獨坐敬亭山 李白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登鸛鵲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觀永樂公主入番 孫逖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 龍塞始應春伊州歌 蓋嘉運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千家诗一左掖梨花 丘為冷艷全欺雪 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 吹向玉階飛思君怨 令狐楚小苑鶯歌歇 長門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 翠輦不曾過題袁氏別業 賀知章主人不相識 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 囊中自有錢夜送趙縱 楊炯趙氏連城璧 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 明月滿前川竹里館 王維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遊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長干行 崔顥君家在何處 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 或恐是同鄉詠史 高適尚有綈袍贈 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 猶作布衣看罷相作 李適之避賢初罷相 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 今朝幾個來千家诗二逢俠者 錢起燕趙悲歌士 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 前路日將斜江行望匡廬 錢起咫尺愁風雨 匡廬不可登 祇疑雲霧窟 猶有六朝僧答李澣 韋應物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詞客 何人最往還秋風引 劉禹錫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秋日 耿湋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秋日湖上 薛瑩落日五湖遊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宮中題 文宗皇帝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尋隱者不遇 賈島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千家诗三汾上驚秋 蘇頲北風吹北雲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蜀道後期 張說客心爭日月 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 先至洛陽城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秋浦歌 李白白髮三千丈 離愁似箇長 不知明鏡裏 何處得秋霜贈喬侍郎 陳子昂漢廷榮巧宦 雲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 白首為誰雄答五陵太守 王昌齡仗劍行千里 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 不負信陵恩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參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婕妤怨 皇甫冉花枝出建章 鳳管發昭陽 借問承恩者 雙蛾幾許長題竹林寺 朱放歲月人間促 煙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幾回過千家诗四三閭廟 戴叔倫沅湘流不盡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 蕭蕭楓樹林易水送別 駱賓王此地別燕丹 壯士髮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別盧秦卿 司空曙知有前期在 難分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 不及石尤風答人 太上隱者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 寒盡不知年千家诗五千家詩卷二 五言律詩幸蜀回至劍門 玄宗皇帝劍閣橫雲峻 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開灌木縈旗轉 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 嗟爾勒銘才和晉陵陸承相 杜審言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沾巾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 杜審言北斗掛城邊 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 樹杪玉堂懸半嶺通佳氣 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 長此戴堯天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銀燭吐清煙 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 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 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長寧公主東莊侍宴 李嶠別業臨青甸 鳴鑾降紫霄 長筵鵷鷺集 仙管鳳凰調樹接南山近 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醉 戀賞未還鑣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制得林字 張說東壁圖書府 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 講易見天心位竊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載歌春興曲 情竭為知音千家诗六送友人 李白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斑馬鳴送友人入蜀 李白見說蠶叢路 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 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 春流遶蜀城 升沈應已定 不必問君平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湖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蘇氏別業 祖詠別業居幽處 到來生隱心 南山當戶牖 澧水映園林竹覆經冬雪 庭昏未夕陰 寥寥人境外 閒坐聽春禽春宿左省 杜甫花隱掖垣暮 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 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 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數問夜如何題玄武禪師屋壁 杜甫何年顧虎頭 滿壁畫滄州 赤日石林氣 青天江海流錫飛常近鶴 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 真隨惠遠遊終南山 王維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 白雲迴望合 青靄入看無千家诗七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何處宿 隔水問樵夫寄左省杜拾遺 岑參聯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薇 曉隨天仗入 暮惹御香歸白髮悲花落 青雲羡鳥飛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登總持閣 岑參高閣逼諸天 登臨近日邊 晴開萬井樹 愁看五陵煙檻外低秦嶺 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淨理 常願奉金仙登兗州城樓 杜甫東郡趨庭日 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 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送崔融 杜審言君王行出將 書記遠從征 祖帳連河闕 軍麾動洛城旌旗朝朔氣 笳吹夜邊聲 坐覺煙塵少 秋風古北平 扈從登封途中作 宋之問帳殿鬱崔嵬 仙遊實壯哉 曉雲連幕捲 夜火雜星回谷晴千旗出 山鳴萬乘來 扈遊良可賦 終乏掞天才 千家诗八題義公禪房 孟浩然義公習禪寂 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 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 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 方知不染心醉後贈張久旭 高適世上謾相識 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聖 醉後語尤顛白髮老閒事 青雲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 能更幾回眠玉臺觀 杜甫浩劫因王造 平臺訪古遊 綵雲蕭史駐 文字魯恭留宮闕通群帝 乾坤到十洲 人傳有笙鶴 時過北山頭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杜甫方丈渾連水 天台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 老去恨空聞范蠡舟偏小 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 何處出塵氛旅夜書懷 杜甫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隨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登岳陽樓 杜甫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月浮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江南旅情 祖詠楚山不可極 歸路但蕭條 海色晴看雨 江聲夜聽潮千家诗九劍留南斗近 書寄北風遙 為報空潭橘 無媒寄洛橋宿龍興寺 綦毋潛香剎夜忘歸 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 珠繫比丘衣白日傳心淨 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 處處鳥銜飛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聞鐘磬音題松汀驛 張祐山色遠含空 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 江白迥聞風鳥道高原去 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 不在五湖中聖果寺 釋處默路自中峰上 盤回出薜蘿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古木叢青靄 遙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 鐘磬雜笙歌野望 王績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惟落暉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送別崔著作東征 陳子昂金天方肅殺 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 之子慎佳兵海氣侵南部 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 歸邀麟閣名千家诗十攜妓納涼晚際遇雨 其一 杜 甫落日放船好 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 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 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 應是雨催詩其二 杜甫雨來沾席上 風急打船頭 越女紅裙濕 燕姬翠黛愁纜侵堤柳繫 幔卷浪花浮 歸路翻蕭颯 陂塘五月秋宿雲門寺閣 孫 逖香閣東山下 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畫壁餘鴻雁 紗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 夢與白雲遊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江城如畫裏 山色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臨洞庭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羡魚情過香積寺 王維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謫去君無恨 閩中我舊過 大都秋雁少 只是夜猿多千家诗十一東路雲山合 南天瘴癘和 自當逢雨露 行矣順風波秦州雜詩 杜甫鳳林戈未息 魚海路常難 候火雲峰峻 懸軍幕井乾風連西極動 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 何時議築壇禹廟 杜甫禹廟空山裡 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 古屋畫龍蛇雲氣生虛壁 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 疏鑿控三巴 望秦川 李頎秦川朝望迥 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 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 寒色五陵松 有客歸歟歎 淒其霜露濃同王徵君洞庭有懷 張謂八月洞庭秋 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 為客五湖愁不用開書帙 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 何日復同遊渡揚子江 丁仙芝桂楫中流望 空波兩岸明 林開揚子驛 山出潤州城海盡邊陰靜 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 淅瀝度秋聲幽州夜歌 張說涼風吹夜雨 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 誰知恩遇深千家诗十二千家詩卷三 七言絕句春日偶成 程顥雲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閒學少年春日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宵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沈沈城東早春 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纔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春夜 王安石金爐香盡漏聲殘 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欄杆初春小雨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千家诗十三元日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上元侍宴 蘇軾淡月疏星遶建章 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 一朵紅雲捧玉皇立春偶成 張栻律回歲晚冰霜少 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 東風吹水綠參差打毬圖 晁說之閶闔千門萬戶開 三郎沈醉打毬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 無復明朝諫疏來宮詞 王建金殿當頭紫閣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 五色雲車駕六龍宮詞 林洪殿上袞衣明日月 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 獨對丹墀日未斜詠華清官 杜常行盡江南數十程 曉風殘月入華清 千家诗十四朝元閣上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清平調詞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題邸間壁 鄭谷酴醾香夢怯春寒 翠掩重門燕子閒 敲斷玉釵紅燭冷 計程應說到常山絕句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海棠 蘇軾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粧清明 王禹偁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千家诗十四社日 張演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寒食 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江南春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上高侍郎 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東風怨未開絕句 僧志安古木陰中繫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遊小園不值 葉紹翁應嫌屐齒印蒼苔 十扣柴扉九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客中行 李白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千家诗十六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題屏 劉季孫呢喃燕子語梁間 底事來驚夢裏閒 說與旁人渾不解 杖藜攜酒看芝山漫興 杜甫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舞 輕薄桃花逐水流慶全菴桃花 謝枋得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玄都觀桃花 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滁州西澗 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千家诗十七花影 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卻教明月送將來北山 王安石北山輸綠漲橫陂 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 緩尋芳草得歸遲湖上 徐元杰花開紅樹亂鶯啼 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平和人意好 夕陽簫鼓幾船歸漫興 杜甫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春晴 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蜨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春暮 曹豳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落花 朱淑貞連理枝頭花正開 妒花風雨便相催 千家诗十八願教青帝常為主 莫遣紛紛點翠苔春暮遊小園 王淇一從梅粉褪殘粧 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鶯梭 劉克莊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暮春即事 葉 采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登山 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又得浮生半日閒蠶婦吟 謝枋得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晚春 韓愈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千家诗十九傷春 楊萬里準擬今春樂事濃 依然枉卻一東風年年不帶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送春 王令三月殘花落更開 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喚不回三月晦日送春 賈島三月正當三十日 春風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 未過曉鐘猶是春客中初夏 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有約 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初夏睡起 楊萬里梅子流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三衢道中 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汛盡卻山行 千家诗二十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即景 朱淑貞竹搖清影罩幽窗 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夏日 戴復古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晚樓閒坐 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來一味涼 山居夏日 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田家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村莊即事 范成大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纔了蠶桑又插田千家诗二十一題榴花 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蒼苔落絳英村晚 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茅檐 王安石茅檐常掃淨無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烏衣巷 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送使安西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題北謝碑 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題淮南寺 程顥南去北來休便休 白蘋吹盡楚江秋 千家诗二十二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對愁秋月 程顥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雲紅葉雨悠悠七夕 楊朴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立秋 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七夕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中秋 杜牧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江樓有感 趙嘏獨上江樓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 風景依稀似去年千家诗二十三題臨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湖上初雨 蘇軾水光瀲灩晴初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入直 周必大綠槐夾道集昏鴉 敕使傳宣坐賜茶 歸到玉堂清不寐 月鉤初上紫薇花水亭 蔡確紙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 數聲漁笛在滄浪禁鎖 洪咨夔禁門深鎖寂無譁 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 一墀月浸紫薇花竹樓 李嘉祐傲吏身閒笑五侯 西江取竹起高樓 千家诗二十四南風不用蒲葵扇 紗帽閒眠對水鷗直中書省 白居易絲綸閣下文章靜 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 紫薇花對紫薇郎觀書有感 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佪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泛舟 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冷泉亭 林稹一泓清可沁詩脾 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 回頭不似在山時冬景 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千家诗二十五寒夜 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纔有梅花便不同霜月 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臺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裏鬥嬋娟梅 王淇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早春 白玉蟾南枝纔放兩三花 雪裏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雪梅 其一 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其二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答鍾弱翁 牧童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千家诗二十六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簑衣臥月明秦淮夜泊 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歸雁 錢起瀟湘何事等閒回 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絃彈夜月 不勝清怨卻飛來題壁 無名氏一團茅草亂蓬蓬 驀地燒天驀地空 爭似滿爐煨榾柮 漫騰騰地煖烘烘千家诗二十七千家詩卷四 七言律詩早朝大明宮 賈至銀燭朝天紫陌長 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鎖 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 衣冠身惹御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 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賈舍人早朝 杜甫五夜漏聲催曉箭 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 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 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 池上于今有鳳毛和賈舍人早朝 王維絳幘雞人報曉籌 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纔臨仙掌動 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 佩聲歸到鳳池頭和賈舍人早朝 岑參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 陽春一曲和皆難千家诗二十八上元應制 蔡襄高列千峰寶炬森 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遊不為三元夜 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 人間和氣閣春陰要知盡慶華封祝 四十年來惠愛深 上元應制 王珪雪消華月滿仙臺 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雲中扶輦下 六鰲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霑周宴 汾水秋風陋漢才一曲昇平人盡樂 君王又進紫霞杯侍宴 沈佺期皇家貴主好神仙 別業初開雲漢邊 山出盡如鳴鳳嶺 池成不讓飲龍川 粧樓翠幌教春住 舞閣金鋪借日懸侍從乘輿來此地 稱觴獻壽樂鈞天答丁元珍 歐陽修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啼雁生鄉思 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 野芳雖晚不須嗟插花吟 邵雍頭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 千家诗二十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家诗千家诗卷一五绝春眠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送郭司仓王昌龄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洛阳道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登鹳鹤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伊州歌盖嘉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左掖梨花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思君恩令狐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题袁氏别业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夜送赵纵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朱大入秦王维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集》与《全唐诗》作孟浩然长干行崔颢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咏史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罢相作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逢侠者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江行望匡庐前人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答李瀚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日耿(三点水+繁体韦)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薛莹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宫中题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苏(廷+页)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赠乔侍郎陈子昂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答五陵太守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婕妤怨皇甫冉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题竹林寺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别卢秦卿司空曙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答人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千家诗卷二五律幸蜀回至剑门玄宗皇帝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和晋陵陆承相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杜审言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回树杪玉堂悬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一本作隐高树长甯公主东庄侍宴李峤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宛+鸟)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张说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沈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苏氏别业祖咏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崔融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少秋风古北平扈从登封途中作宋之问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提手炎)天才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醉后赠张旭高适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玉台观高适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观李固言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限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江南旅情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宿龙兴寺綦毋潜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松汀驿张佑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圣果寺释处默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送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杜甫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其二杜甫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宿云门寺阁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顺风波秦州杂诗杜甫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深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渡扬子江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幽州夜歌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千家诗卷三七绝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夜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元侍宴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立春偶成张(木+式)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打球图晁无咎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沈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宋诗纪事》为晁说之作宫词林洪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其二林洪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咏华清宫王建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题邸间壁郑谷酴(酉+縻)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清明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社日张演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寒食韩(雄右换羽)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上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绝句僧志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诗纪事》作僧志南游小园不值叶适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诗纪事》作叶绍翁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题屏刘季孙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漫兴杜甫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玄都观桃花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花影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北山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漫兴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春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暮曹豳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落花朱淑贞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春暮游小园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莺梭刘克庄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暮春即事叶李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宋诗纪事》作叶采作登山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蚕妇吟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伤春杨简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送春王逢原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三月晦日送春贾岛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有约司马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作赵师秀作初夏睡起杨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一作杨万里作三衢道中曾纡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一作曾几作即景朱淑贞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夏日戴复古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晚楼闲坐王安石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一作黄庭坚作山居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田家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即事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题榴花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全唐诗》与《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皆作韩愈作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茅檐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送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悒左换水旁)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题北榭碑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题淮南寺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秋月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七夕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立秋刘武子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七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秋杜牧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江楼有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西湖林洪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诗纪事》作林升作西湖苏轼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说杨万里作湖上初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入直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水亭蔡确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禁锁洪遵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宋诗纪事》作洪咨夔作竹楼李嘉佑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直中书省白居易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泛舟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冷泉亭林洪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宋诗纪事》作林稹作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夜杜小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霜夜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早春白玉蟾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井作十分春答锺弱翁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秦淮夜泊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归雁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题壁无名氏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木骨)(木出)漫腾腾地暖烘烘千家诗卷四七律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贾舍人早朝杜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和贾舍人早朝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和贾舍人早朝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上元应制蔡襄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上元应制王洪雪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风陋汉才一曲升平人尽乐君王又进紫霞杯侍宴沈(单人全)期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侍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答丁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插花吟邵雍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寓意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寒食赵元镇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高菊卿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郊行即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秋千洪觉范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皮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神仙*《宋诗钞》作僧惠洪作曲江对酒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