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
煤矿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系统

物探新方法新技术11 煤矿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技术11.1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广泛用于煤矿采区的合理布置、主巷道的开拓、综采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的评价,在矿井和采区设计优化、避免和减少地质风险、优选采煤方法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维地震勘探提供了能反映地质体时空变化的三维数据体,见图11—1。
利用该数据体,可以提取垂直剖面、时间切片和立体数据,以满足解释工作的需要,见图11—2。
图11—1 三维地震数据体图11—2 从三维地震数据体提取的垂直剖面和地震切片垂直剖面分为三种,垂直于构造走向的剖面称为主测线剖面,通常表示为Inline方向;与主测线剖面相垂直的为联络测线剖面,通常表示为Crossline方向;实现地震资料与地质资料直接对比而连结部分钻孔的测线称为联井测线,对应的剖面为联井剖面。
地震切片分为两种,水平切片是地下不同层位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内的反映,它相当于某一等时面的地质图,即同一张切片里显示了不同层位的信息;沿层切片把地下同一层位的信息显示到一张切片上。
目前,我国主要矿区的生产矿井均做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的三维地震数据。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是:(1) 查明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提供落差小于5m的断点,平面摆动误差小于30m;(2) 查明幅度大于等于5m的褶曲,主要可采煤层底板深度误差不大于1.5%;(3) 查明新生界(第四系)厚度,深度误差不大于1.5%;(4) 探明直径大于30m的陷落柱。
近年来,在使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 地震成果的利用率低,仅限于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固定间距的地震时间剖面,无法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所有信息;(2) 无法实时获得沿巷道方向(即任意方向)的地震剖面;(3) 无法对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误差进行修正;(4) 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小于5m的断层,但是无法自动修改原构造解释方案(即无法自动修改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基于探采对比分析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

基于探采对比分析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建筑论文基于探采对比分析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田根国(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7)【摘要】本文针对煤矿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现状,提出了在探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工作。
应用济宁某矿的三维地震老资料作为实例,阐述了基于探采对比分析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
关键词探采对比;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作者简介:田根国(1980—),男,工程师,河北平泉人,2005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专业,现在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地震勘探工作。
0引言目前,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淮南、永城、兖州、晋城、邢台、焦作等),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能够查明煤层赋存形态、落差大于5m的断层、直径大于20m的陷落柱及采空区、预测煤层厚度变化趋势等地质问题,该技术已经成为煤矿采区构造勘探的主要手段。
从1994年起,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从平原地区拓展到包括山区、丘陵、戈壁、沙漠、海上、黄土塬等复杂条件区域。
地震勘探成果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多个矿区的三维地震效果统计看,三维地震勘探的构造解释成果与煤矿生产要求的控制精度还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落差大于5m的断层经常遗漏,落差小于5m的断层在常规地震数据中没有显示或显示不清;对于落差10m以上断层的解释也经常出现偏差;相距较近的断层不能有效分辨;陷落柱、采空区、煤层变薄冲刷带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存在多解性、准确率不高。
在不可能再次大量投入勘探费用的前提下,多数矿井试图采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来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要进行精细解释,首先应进行探采对比分析。
再根据分析的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精度,本文以济宁三号煤矿某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为例,来进行基于探采对比分析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研究工作。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实际应用

第2 期
西 北 地 质
N0RTHW ESTERN GE0I( GY )
Vo . No 1 43 .2
21 0 0年 ( 1 3期 ) 总 7
2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7 1 Su 1 3)
文 章编 号 :l O — 2 8 2 L ) 2 0 4 — 5 O 96 4 ( O O O — 0 8 0
合使用 , 能够 高精度 的识 别断层 及地层 变化 信息 , 给 煤矿生 产建设 提供 高精度 的地 质成果 提供 可靠技 术
支持 ( 同俊 ,2 0 ) 陈 07。
从本 质上 讲 ,短时傅 立叶变换 是 一种 单 一分辨 率 的 信号 分析 方法 , 因为它 使用 一个 固定 的短 时窗 函数 。
复 杂 程 度 不 同 , 释 的准 确 度 也 有 不 同 。 解 随着 计 算 机 和 物 探 技 术 方 法 的 发 展 , 田采 区 三 维 地 震 勘 探 资 煤 料 的 高信 噪 比 、 分 辨 率 为 地 震 资 料 的 精 细 解 释 提供 了可 能 笔 者 利 用小 波 分 析 技 术 、 差 体 技 术 、 高 方 图 象 处 理 等 多 种 方 法 , 合 已知 采 区 的实 例 , 小 断 层 做 了精 细 构 造 解 释 , 高 了三 维 地 震 资 料 的构 造 解 结 对 提
因而 短 时傅 立 叶变换 还是存 在一 定 的缺 陷 。
小波 变换 是 一 种 信 号 的 时 间 一尺 度 ( 间一 时 频
2 方 法 原 理
2 1 小波变换 .
收稿 日期 : 0 91—4 2 0 —21 ;修 回 日期 :2 1—30 0 00— 2 基 金项 目 :煤 炭科 学 研究 总 院西 安 研 究 院青 年 技 术 创 新 项 目
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及应用

2010年第5期0引言当前常用的地震解释(包括交互工作站解释实质上是三维资料的二维平面解释,从三维数据体中沿主测线inline和联络线crossline抽取若干个剖面进行解释。
这样不仅使大量的地震资料未能有效利用,而且成果精度较低,难以发现小的构造和地层特征,造成小断层和小构造的漏失,大大降低了对地下地质体的认识精度,同时也降低了三维地震的应用效果。
利用常规的地震解释技术,将不能很好的进行小断层的解释,甚至会出现假断层的现象[1]。
随着三维勘探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地震勘探的资料解释方法和技术也向着更真实、更准确、更清晰地反映地下地层各种地质信息的方向突飞猛进。
目前,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发展最快的是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该技术不仅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供较准确的钻探井位,利用先进的解释软件打破常规的三维资料二维解释,充分利用三维数据信息,获得更精细的构造形态。
因此,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受到高度重视。
1三维地震勘探的精细解释技术1.1小断层的正演模拟对地质模型进行波场正演计算可以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明确地质体地震记录的特征,同时也能提供地下地质体地震波岩石物理响应特性,为正确研究地下地质环境提供地震波波场证据,以便对解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设计一个三层介质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实验,图1(a是小断层的地质模型。
模型参数:煤的断距为5m,煤层厚度为8m,煤层速度为2000m/s,围岩地层速度自上而下分别为1800m/s、3200m/s、3200m/s;图1(b为小断层正演模拟的地震响应。
根据正演模拟后的地震响应分析,断距为5m的小断层,地震剖面有一定的变化,为后期的地震资料解释工作提供了依据。
(a地质模型(b地震响应图1正演模拟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0.05.005能源技术与管理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及应用秦晶晶1,李德春1,程慧慧1,王空前2(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论述了几种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小断层的应用方法,为了确保解释的精度,利用数值模拟进行正演模拟试验,为做好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提供了物质基础。
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

196地震勘探作业属于能源开发过程中了解地质构造的重要基础,地震勘探作业开展将会得到充足的地震资料,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内部复杂结构至关重要,地球的内部不仅包含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还存在着各种地质构造,如断裂带、隆升带等[1]。
通过精细的三维解释,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地质构造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地球深部结构的详细解释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准确预测地下资源的分布,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这对于有效开发和管理地球资源具有战略性意义,有助于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2]。
研究主要是对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层位以及变速做图等技术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地质勘探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1.1 相干数据体的技术原理在进行油气资源勘探作业时,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是一项关键的技术任务,断层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重要构造,它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主要是通过地震勘探仪器获取地下反射波数据,这些数据记录了地下结构的变化,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校正、剖面叠加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质量[3]。
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以获取地下结构的深度信息,通过速度分析,建立地下的速度模型,这对于后续的图像重建和解释非常关键。
利用地震道集数据,计算相干体来衡量不同深度层之间的相干性,相干体表示在多个地震剖面上,同一位置的地下结构信息的一致性程度,对相干体进行阈值处理,提取出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李潇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100摘要:针对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问题,首先对相干数据体解释断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断层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变速做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结构解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相干数据体以此实现断层的自动和半自动解释,可以理清目标区域中的断层系统,在引入全三维追踪层位技术以后,可以对目标层进行全面解释,对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而言,其将会随着岩性横向或者纵向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将T0图转化为深度构造图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变速做图技术,进而可以得到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井位的合理部署奠定基础。
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方法

褶曲在 三维 地震数据体 上 比较 容易识别 , 其在时 间剖面 上表现为反射波 同相轴 下 凹、 凸或扭 曲; 水平 等时切 片 上 在 上表现为反射波 同相轴 走 向发生弯 曲 , 曲率越 大 , 褶 曲越 则 紧闭 ; 曲率越小 , 则褶 曲越 开阔。
25 陷 落 柱 的 解释 .
层的地质层位 。
均错断时 , 断层 的倾 向和倾 角能 准确地得 到解 释 , 只要在垂 直断层走 向方 向切 剖面 , 面上 的 断层 线 即反映 出断 层倾 剖 向、 倾角 , 位的错断 即反 映出断层 的落差 。当只有 一个 同 层 相轴错断时 , 一方面 要按其 错断 位置判定 , 同时也要 考虑构 造规律 , 其倾角多属推断 。 () 5 断层解 释的审查 : 利用水平 等时切片检查 断层 组合 , 利用联 井剖面对地质层位及断层解 释成 果进行检查 。
场情况 的实 际分 析 , 决定在溜煤 眼上 口安设一套 自动式 挡风 漏斗 , 使其既能保证煤流 的顺利 人仓 , 又可实现 自动挡风。
1 自动 式 挡 风 漏 斗 的 工 作 原 理
1 一漏斗 2一挡风 板 5一动力 臂 3 一固 定 转 轴 4一防 护 挡煤 板 7 一重锤 8 限 位 装 置
断层的解释。
( ) 面的闭合 : 于在垂 直时 问剖面上 依据各 层位 断 2断 对 点确定的断层 面应 在各个方向的时问剖面上进 行闭合 , 以确 保断层位置的准确性 , 延展方 向的可靠性 。断面 闭合 是确定
断 层 空 间 位 置 的 重 要 一 步 , 经过 多次 反 复修 改 才 能 完 成 。 要
新 汶矿 业 集 团协 庄 煤矿 魏 国 王金 合
2 4 第1 0年 期 0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方法

a n a l y s i s, c ohe r e nc e t e c hn ol ogy,at t r i b ut e t e c hn ol o gy,a nd i ma ge pr oc e s s ha v e b e e n us e d t O i m pr o ve i nt e r p r e t a t i on’ S
陈同俊 , 崔若飞 , 郎玉泉。 , 钱 进
( 1 . 中 国 矿业 大学 资 源学 院 , 徐州 2 2 1 0 0 8 ; 2 . 中煤 地 质 总 局 物 探 研 究 院 , 涿州 0 7 1 0 0 0 )
摘 要 虽然 煤 田三 维地 震 勘 探 已经 过 了十 多年 的 发 展 , 但 构 造 解 释 问题 仍 是 目前 需 要 解 决 的 主 要 问题 之 一 . 随 着 三 维 地 震 资 料 解 释 方法 的 不 断发 展 , 小波分析技 术 、 相干体技 术 、 地震 属性技 术 、 图 像 处理 等 提 高 解 释 精 度 的 方 法相
( 1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Xu z h o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2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a l S e i s mi c ,Z h u o z h o u 0 7 1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y ov e r t e n ye a r s’de v e l opi ng of c oa l f i e l d 3- D s e i s mi c e xp l or at i o n,but t he st r uc t u r al i nt e r pr e t a t i on a l s o i s a ke y pr ob l e m ne e di n g t O be s ol v e d. W i t h t he de v el o pi ng of i nt e r p r e t a t i o n me t h od s of 3 - D s e i s mi c e xpl or a t i on,wa ve l e t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摘要:在复杂煤层区,对数据采集关键参数进行试验,对多属性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大量的试验和探索,成功的开展了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应用流程,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关键词:三维地震解释;煤田;勘探;构造解释一、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存在严重的二维化解释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常规三维地震解释效率低,这主要是因为解释沿用了从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到构造成图的二维地震解释方法与流程,导致断层组合不够合理,人为修改工作量大,解释效率降低;第二,地震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是由于解释以抽稀主测线和联络测线进行,地震信息不能充分利用,测线间隔之间难免漏失小断层和小构造等;第三,解释受视角限制,这是因为解释是在剖面或水平时间切片上进行,不能从全三维视角反映地下空间地质特征。
为解决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面临的二维化问题,就要充分发挥三维地震数据信息量大和空间归位准确的优势,建立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方法,利用煤层在三维地震数据表现出的反射强、同相轴连续性好的特点,开展层位自动追踪,通过地震属性提取,将地震属性融合,快速进行小构造识别,从三维视角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立体交互解释,提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精度、解释效率和对小构造的识别能力。
二、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应用流程与传统三维地震解释二维化思路不同,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是通过对三维数据体进行立体扫描确定地质目标,通过体—面—线—点的三维可视化解释,实现对煤层及其构造解释。
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主要包括反射层位自动解释和构造自动解释,图1为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流程。
图1 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流程三、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一)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处于我国西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南部,整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倾向 NWW,局部发育有宽缓的短轴状向斜、背斜及鼻状隆起等次级构造,未发现规模较大的褶皱、断裂,亦无岩浆活动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准确 14.28 92.31
验证点数 14 13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存在问题
精度问题
➢落差大于5m的断层仍有遗漏; ➢落差小于5m的断层显示不清; ➢相距较近的断层不能有效分辨;
➢地震异常缺乏地质的推断解释。
方法问题
➢ 成熟区勘探缺乏系统的总结; ➢ 新区勘探的试验工作不充分; ➢ 物探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够; ➢ 矿井地质人员缺少软件工具。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
程建远 研 究 员 副总工程师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010年3月,昆明
汇报提纲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分析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应用实例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技术发展趋势
1、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分析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主要问题 国外国内物探技术发展趋势
地
震
属
性
分
析
的
实际数据
基
础
研
究
模型测试
显示结果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地
三维地震保真处理的关键技术
震
资
料
精
细
解
释
的
保
真
处
振幅、频率、
理
相位保护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三维地震保真处理的关键技术 地
震
资
料
原始地震记录
子波整形记录
精
细
解
释
的
保
真
处
理
①50H加60°相移 ②50Hz ③70Hz
分类
济二
东滩
淮南
晋城
永城
开滦
峰峰
三
>10m
90%
85%
92%
80%
71%
维
地
5~10m
73%
75%
92%
80%
71%
44%
震
3~5m
45%
40%
71%
60%
57%
25%
探 异常区
80%
70%
17%
采
陷落柱
50%
20%
对 三维地震成果一次验证的准确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 初 三维地震一次验证的准确率初步统计: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地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的采集脚印
震
资
施
料 精 细
工 设 计
解
释
的
采
资
集
料 基
脚 印
础
三
维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存在问题
地 震 资 料 精 细 解 释 的 资 料 基 础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三 维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的采集脚印
地
震
属
性
分
析
的
基
20
30
40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存在问题
管理问题
地震市场价格“最低化” 地震施工设计“公式化” 地震数据采集“快速化”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化” 地震资料解释“简单化” 地震售后服务“形式化”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存在问题
认知问题
地震地质解释成果存在着多解性 地震解释成果允许存在一定误差 物探同行之间缺少必要技术交流 矿井地质人员物探知识相对欠缺
探采对比
>5m 3~5m 2~3m <2m >5m 3~5m 2~3m <2m >5m 3~5m 2~3m <2m >5m 3~5m 2~3m <2m
揭露点数
78 31 54 163 38 38 108 230 58 39 27 136 13 9 9
准确
34.62 45.16 7.41 4.91 39.47 42.11 28.70 23.04 39.66 12.82 3.70 2.94 46.15
11.11
高密度三维
准确
>2m
85.17
<2m
7.69
较准确
32.05 6.45 11.11 11.04 28.95 13.18 7.40 5.65 31.03 20.51 11.11 4.41 7.70
误差大
23.08 6.45 5.56 6.13 7.89 13.16 3.70 6.13 5.17 10.26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础
研 究
水 平 切
片
层切片
时间剖面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三维地震解释软件的默认错误
①50H加60°相移 ②50Hz ③70Hz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地
三维地震保真处理的关键技术
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
料
精
细
解
释
的
保
真 处
振幅、频 率、相位 保护
理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探采对比分析 验证效果差 地震目标处理 目标层位核定 验证效果好 逐线精细对比 解释性处理技术应用 探采对比的效果检验 波组重新对比与核查
国内外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启示 ——协同工作组
汇报提纲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分析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应用实例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技术发展趋势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资料基础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保真处理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技术思路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方法软件
不准确
10.26 41.94 73.81 77.92 23.68 34.21 60.18 66.96 24.14 56.41 85.19 92.65 46.15 100.00 88.89
合格率
66.67 51.61 18.52 15.95 68.42 55.29 36.10 28.69 70.69 33.33 14.81 7.35 53.85 0.00 11.11
步
落差>10m :准确率90%以上;
统
落差5~10m:准确率75%~80%;
计 结 果
落差3~5m :准确率30~40%。 三维地震解释陷落柱:准确率30~40%。
为了提高二次验证准确率,应进行三维地震处理、
解释、验证、精细处理、动态解释的反馈过程。
淮南矿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最新统计
煤层编号 13-1 11-2 8 6
国内外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的启示
1900~1998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
新方法 方法改进 数据处理 成像技术 数据/图像分析 正/反演模拟 数据集成
(引”Industry at crossroad: A message from geophysical industry””,TLE, 2003,Vol.22,No.6)
是否满意?
否
是 输出
三 2、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维 ① 三维地震成果微机可视化解释软件
地 震
②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目标处理
思路转变:
资
③ 三维地震属性分析与图像处理技术
勘探地球物理
料 ④三维地震资料的小波处理技术 储层地球物理
精 细
⑤ 三维地震资料相干体处理解释技术
目标转变:
解 ⑥三维地震资料方差体解释技术 资源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