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汇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光合植被、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

合集下载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篇一一、引言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拥有辽阔的草原资源,是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 过度放牧与资源开发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需求,锡林郭勒盟的草原地区存在过度放牧和资源开发的问题。

这导致草原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化、退化现象日益严重。

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导致环保措施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草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草原防沙治沙工程、草原保护与管理设施等建设不足,影响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4.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力度不够、违规行为惩处不力等。

三、对策与建议1. 合理调控放牧与资源开发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调控放牧数量和资源开发强度,保护草原植被,防止土地沙化和退化。

同时,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2.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生态知识讲座、环保活动等形式,让居民了解草原生态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强草原防沙治沙工程、草原保护与管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四、结论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好比是给大地做一次全面的“头发”统计!咱先来说说常见的一种方法——目估法。

比如说,你站在一片草地前,直观地去估计草占了多大面积,这就跟你看着朋友的发型,估摸一下头发覆盖了多少头皮一样简单粗暴!但这种方法可能不太精确哦,就像你靠肉眼估算朋友头发多少可能会有偏差。

还有一种是采样法呢!这就好像是从一大块蛋糕上切下一小块来研究。

咱选取一些小块的区域,仔细测量其中植被的面积,然后推算出整体的植被覆盖度。

你想想,这不就像是你从一堆糖果中拿出几颗,通过这几颗来推测整体糖果的情况嘛!
再来说说遥感法,哇,这个可厉害啦!就如同有一双超级眼睛在高空俯瞰大地,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准确计算植被覆盖度。

想象一下,这不就像是拥有了能看穿一切的魔法眼睛一样神奇嘛!
那为什么要算植被覆盖度呢?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哦!它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可重要啦!我们需要知道大地的“头发”是不是健康茂密呀!这关系到
我们的生活环境呢,难道不是吗?我们能眼睁睁看着大地的“头发”变得稀疏吗?不能啊!所以学好这些计算方法,就是保护我们家园的重要一步呀!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真的,绝对不能马虎!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头发一样爱护大地的“植被头发”呀!总之,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去研究和运用它!。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地;退化;沙化;现状;成因;治理对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长期以来,草原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等不利自然因素及人口发展和牲畜超载、滥垦滥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鼠、虫害和毒草滋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1-4]。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近年来退化与沙化越来越严重,草地的利用性能下降、土壤肥料丧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牧区生态系统[5-6]。

研究锡林郭勒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包括锡林浩特、阿巴嘎、东乌珠穆沁、乌拉盖、镶黄、西乌珠穆沁、苏尼特左、苏尼特右、二连浩特9个纯牧业旗(市、区)和正镶白、正蓝、太仆寺、多伦4个旗县的纯牧业苏木及半农半牧苏木(乡),共21个牧业苏木,564 个嘎查,58 308户牧业户,牧业人口26.56万人。

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北纬41°35′~46°46′,东经111°9′~119°58′,总面积19.14万km2,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17.77万km2,天然草地面积是我国重点牧区中面积最大的。

海拔800~1 400 m;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4.8 ℃,极端最高气温39.9 ℃,极端最低气温-42.4 ℃;无霜期100~136 d,年降水量150~400 mm,而且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日照时数为2 900~3 200 h;年蒸发量,大部分地区在1 500~2 000 mm,西北部可达2 500~3 000 mm;全年平均风速为3.5~5.6 m/s。

内蒙古荒漠草原承载力综合评价

内蒙古荒漠草原承载力综合评价

内蒙古荒漠草原承载力综合评价宋向阳;邢启明;常书娟;郑淑华;杨勇;李兰花【摘要】[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ccurately and truly reflect the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desert steppe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Method] The desert steppe in Damao Banner wa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carrying capacity in recent more than 30 years was studied by using 3S technology. [Result] The coverage of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Damao Banner was increased by 2% compared with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2000;the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 in Damao Banner decreased from south to north,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003;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Damao Banner grassland was increasing compared with the 1980s and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2000. [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ner Mongolia to make up ecological management decision.%[目的]明确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定达茂旗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对草地植被覆盖度、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30多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达茂旗草地植被覆盖度相比2000年初期升高了2百分点;达茂旗草地生产力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相比2003年有所升高;达茂旗草地载畜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初期整体水平有所升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制定生态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14【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荒漠草原;草地覆盖度;草地生产力;草地载畜量【作者】宋向阳;邢启明;常书娟;郑淑华;杨勇;李兰花【作者单位】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生态边界带,生态稳定性较差,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容易使该生态系统产生波动。

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

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

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包刚;辛晓平;包玉海;王牧兰;元志辉;乌兰吐雅【摘要】针对目前CASA (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等植被生产力模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取值未对草原进行区分的问题,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数据和CASA模型的建模思路优化了三大草原类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并以此为基础模拟分析了其植被光能利用率和NPP时空格局。

结果表明,基于99个地面采样点所建立的一元二次方程模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最大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654,0.553和0.511 gC·MJ-1,平均为0.573 gC·MJ-1。

与未对草原类型进行区分而统一取值为0.541 gC·MJ-1的结果相比,实测 NPP 与模拟NPP之间的决定系数和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0.024和2.62 gC·(m2·m onth-1)-1。

受水热组合和草原类型的空间格局的影响,内蒙古草原植被光能利用率和 NPP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季节变化特征。

但光能利用率和NPP的最大值出现的月份有所不同,分别出现在8月份和7月份,这可能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的最高值出现的月份不同有关。

光能利用率和 NPP 平均值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顺序依次降低。

%For the case that the value of the maximum light use efficiency (MLUE)is not optimized for different steppes,we simulated the MLUE for meadow steppe,typical steppe and desert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ed NPP and CASA ecosystem model,and analyz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the LUE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in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MLUE is optimized to be 0.654,0.553 and 0.511 gC·MJ-1 for meadow steppe,typical steppe and desert steppe in InnerMongolia,respectively,with an average of 0.573 gC·MJ-1 .Compared to the re sult that used same value of 0.541 gC·MJ-1 for MLUE,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elative mean square error was improved 0.024 and 2.62 gC·(m2 ·month-1 )-1 ,respectively after optimization.Affected by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types,the LUE and NPP in Inner Mongolia decreased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and showed one crest shape.However, the maximum value of LUE and NPP was appeared in August and July.This differenc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maximum value between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LUE.The LUE and NPP decreased by meadow steppe,typical steppe and desert steppe.【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6(036)010【总页数】7页(P3280-3286)【关键词】最大光能利用率;草原类型;CASA模型;内蒙古;时空格局【作者】包刚;辛晓平;包玉海;王牧兰;元志辉;乌兰吐雅【作者单位】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3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单位:gC·M·jol-1)是指植被把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是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一个关键变量。

《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范文

《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范文

《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篇一一、引言草原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其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对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北方的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放牧作为草原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强度对草原群落结构及植物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以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了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

2. 研究方法(1)调查设计: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通过不同放牧强度区域的比较研究,探究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和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2)样本采集:在不同放牧强度区域分别设置样方,对样方内的植物进行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指标的调查和记录。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结构和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三、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在适度放牧的条件下,草原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草原群落结构受到破坏,物种多样性降低,甚至出现裸地化现象。

此外,不同放牧强度还会影响草原植被的覆盖度和生产力等指标。

四、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不同放牧强度也会影响植物的功能性状。

适度放牧的条件下,植物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而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和生物量显著降低。

此外,不同放牧强度还会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的研究,我们发现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结构和植物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篇一一、引言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区域,其丰富的植被资源为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内蒙古草原植被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如何有效监测和评估草原植被的生长状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监测手段,在草原植被生物量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例,探讨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地上生物量反演的方法和效果。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某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区域。

该区域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丰富,包括草地、灌木、乔木等。

研究数据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等。

遥感影像数据主要来自于卫星和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地面实测数据包括植被高度、叶面积指数等指标,气象数据则用于分析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三、遥感反演方法遥感反演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方法主要基于植被指数法。

植被指数是一种通过遥感影像计算得到的数值,可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等信息。

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植被指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时相遥感影像、地面实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模型,实现了对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反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遥感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可以发现本文采用的改进的植被指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具体来说,该方法的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小,且能够较好地反映草原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变化趋势。

此外,该方法还能够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草原植被生长的影响,为评估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讨论与展望本文采用的遥感反演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该方法需要大量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难度较大;同时,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也会对反演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小红, 王永芳, 郭恩亮, 等. 2024.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9(1): 90−102. XIAO Hong, WANG Yongfang, GUO Enliang, et al. 2024. Effects of Drought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Vegetation in the Xilingol Grassland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29 (1): 90−102.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23.22108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小红 1 王永芳 1, 2, 3 郭恩亮 1, 2 包玉海 1, 4 康尧 1 美丽 1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2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223 蒙古高原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高校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224 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 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PP数据,运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干旱与N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NPP的影响。

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气候整体呈湿润趋势,东部较西部更为明显;NPP呈增加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递减;SPEI与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达99.88%,说明植被状况随着干旱的缓解整体趋于好转;时间上,SPEI与不同植被类型NPP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典型草原;干旱的发生会造成NPP损失,其减少幅度随干旱强度和面积的增加而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测端元光谱指数值
组分 Components 平均光谱 Mean spectrum PV NPV BS 羊草 蒿类 光合植被 芨芨草 PV 糙隐子草 C. squarrosa 0.878 0.701 0.190 0.188 0.108 0.161 0.141 0.068 0.125 0.090 0.094 0.096 3.062 9.785 26.427 20.598 23.715 23.142 18.125 9.343 6.599 1.887 4.936 5.865 0.509 -0.413 2.287 1.340 2.362 1.916 1.995 1.402 -1.777 -2.843 -1.661 -2.187 A. splendens 0.764 8.119 0.513 类型 Types Mean spectrum Mean spectrum Mean spectrum L. chinensis A. frigida NDVI 0.753 0.108 0.098 0.779 0.687 DFI 8.057 18.834 5.941 9.969 7.992 CAI 0.449 1.980 -2.035 0.313 0.444
植被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PV、NPV和BS错综复杂,相互重叠。 DFI指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探讨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的适用性以及估算精度影响(推广到其他区域) 混合像元及尺度效应的影响(多源数据的协同)
蚀等现象,草原植被覆盖度和生
物量显著下降。
01
研究背景
1.2 非光合植被(NPV)生态系统功能
碳储存
碳汇 CO2交换量
NPV:草原植被按照功能属性可
气候
温室气体排放
宏观
以分为光合植被(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PV)和非光合植被 (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光合植被、 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
报告提纲
01 02
研究背景&内容
研究区与数据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03
草原生态系统是全球分布最广的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占到全
球 陆 地 表 面 积 的 26%(Schino et
al., 2003) 。近年来锡林郭勒草 原出现明显的沙化退化、土壤侵
火灾燃料
影响物种组成 组织结构 植被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 恢复力
NPV
微观
NPV)。其中NPV在自然界中是
普遍存在的,主要指凋落物、作 物茬、枯叶、枝干、茎等。
分解
增加土壤养分 提高土壤质量 影响理化性质
光照:土壤温度 水分:减缓径流 保持水土 土壤侵蚀
生态系统 (森林、草原、 湿地、农田)
NPV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
式中, VM代表MODIS数据的NDVI, DM代表 MODIS的DFI,代表百分比(%), fPV、fNPV 和 fBS分别代表像元内相应组分所占的比例,
Guerschman et al.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9
03
研究方法
3.4 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
光谱特征
光谱指数
实测光谱
端元提取
03
研究方法
3.3 光谱指数
DFI指数 Cao等人(2010)根据PV、NPV、BS在 MODIS波段范围内的光谱特征提出了DFI指数:

NDVI指数
NDVI ( B 2 B1) /( B 2 B1)
(2)
图4 NPV/PV/BS平均光谱及不同传感器波段位置 Fig.4 Reflectance spectra of PV, NPV and BS endmember, and main sensor band position
PV、NPV、BS端元的光谱指数值具有其差异性, 尤其是DFI指数值,具有明显的可分性。
04
研究结果
4.2 DFI指数估算NPV的有效性(模拟混合场景—野外真实混合场景)
基于线性混合原理构建NPVPVBS三端元线性混合模型,获得遥感像元尺度 (模拟)上的光谱反射率:
模拟混合场景光谱曲线
04
研究结果
01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01
研究背景
1.4 研究内容
1)验证多光谱DFI指数估算非光合植被的有效性
2)分析构建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的可行性
3)利用像元三分模型估算典型草原的fPV、fNPV、fBS ,并分析其季节性变化
0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
02
研究区与数据
2.2 多源数据获取
04
研究结果
4.4 fPV和fNPV的估算
选取感兴趣区分析fPV和fNPV的季节性变化
04
4.5 结论
研究结果
1) DFI指数具有对PV、NPV和BS的可分性,不同PV/NPV/BS的DFI指数有
其差异性。
2) 不同混合场景条件下,DFI指数均与fNPV具有相关关系,DFI指数可以有 效的表征fNPV。
4.2 DFI指数估算NPV的有效性(模拟混合场景—野外真实混合场景)
模拟混合场景条件下不同光谱 指数与fNPV的相关性
野外混合场景条件下不同光谱 指数与fNPV的相关性
04
研究结果
4.3 构建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可行性(NDVI-DFI特征空间图)
模 拟 场 景
混 合
野 外 真 实 场 景 遥感影像NDVI-DFI特征空间
03
研究方法
3.5 端元特征值确定(模型参数)
纯净像元指数法(PPI):MOD09GHK作
MNF变换,PPI计算,取特征空间图顶点
纯净端元的平均指数值为端元特征值。
实测法:实测PV、NPV、BS三个端元的 光谱,确定端元特征值。
2014年4月5日NDVI-DFI特征空间图
04
研究结果
4.1 PV/NPV/BS端元光谱指数值
影像端元光谱指数值
小叶锦鸡儿 C. microphylia 羊草 蒿类 非光合植被 NPV 芨芨草 糙隐子草 L. chinensis A. frigida A. splendens C. squarrosa
小叶锦鸡儿 C. microphylia 基底 NPV 土壤 土壤 BS 土壤 土壤 土壤 Substrate NPV Bare soil Bare soil Bare soil Bare soil 01 02 03 04
MOD09GHK 500m地表反射率每日产品
MCD43A4 500mBRDF反射率8天产品
Sentinel-2 MSI多光谱影像
Landsat-8 OLI多光谱影像 野外实测数据
03
研究方法
3.1 实测数据
实测端元光谱获取
混合场景样方获取
03
研究方法
3.2 PV/NPV/BS端元光谱特征
式中,B2、B1分别代表MODIS第2和第1波段。
Cao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0
03
研究方法
3.4 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
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假设像元由 PV、NPV和BS 三个组分组成,其NDVI 和DFI指数符合线性关系(Guerschman et al. 2009)
3) 从NDVI-DFI特征空间图分析来看,具备构建像元三分模型的可行性。
4) 利用像元三分模型估算了西乌旗典型草原的fPV、fNPV、fBS , fPV、fNPV动 态变化与牧草物候发育特征相吻合,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长时间序列的锡林郭
勒草原 fPV和 fNPV时空动态变化。
05
讨论
5.1 面临的挑战&研究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