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新建筑运动

合集下载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外国建筑史-ch07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ch07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尼德兰:安特卫普市政厅,融 合地方风格,融合意大利文艺复 兴风格和当地传统,是北方沿 海城市同类建筑的范本。
佛罗伦萨主教堂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5—16世纪)

意大利建筑文艺复兴 运动分期:
– 1早期:15世纪初,建 筑师:伯鲁乃列斯基、 阿尔伯蒂, • 代表作:佛罗伦萨
主教堂穹顶、育婴 院、美第奇府邸
–穹顶(直径42米)由半 球形改为椭圆形,正面高
51米,是文艺复兴建筑 中最高的,装饰带有巴洛 克意味。
–巴西利卡和巴洛克风格的
出现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 兴建筑的结束。
正立面

伯拉孟特:
–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力 的建筑师之一。罗马的坦 比哀多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坦比哀多是小神庙的意思。 造型特点:
第三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 时期的建筑
第七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一、社会背景
– 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重大进步;
– 思想领域反封建、反宗教神学运动;
– 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文化,从“人文主义”出发,主张个性 解放,宣扬人的现世幸福高于一切,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统治。 – 在文艺复新运动中,不仅建筑,包括绘画、雕刻、工艺美术、 文学、音乐、戏剧在内的整个欧洲文学艺术都发生了巨大的 变革。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 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 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罗马圣卡罗教堂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
– 突破古典法则、过于追求创新、 不顾结构逻辑; – 善于利用透视、光影变化手法, 多用变化的曲面,追求动感; – 空间丰富、但过于追求诡异、虚 幻的气氛; – 形象欢乐,但过于娇柔做作; – 代表: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 卡罗教堂、罗马波波罗广场、罗 马西班牙大阶梯

【精品】(最新)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2017年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

【精品】(最新)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2017年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

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

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

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

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有机建筑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

这个流派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

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

这个流派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

这个流派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

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这个流派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这个流派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

赖特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以及德国建筑师沙龙的柏林爱乐音乐厅都是有机建筑的实例。

07-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07-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毕加索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 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
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
③至上派
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 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 “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 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电影招贴设计
《新世界》杂志封面(苏联时期)
1927年电影海报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雕塑 (Vladimir Tatlin,1885—1953) 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是1913年从毕加索 (以铁皮、木板、纸片等实物材料所作的 拼贴作品)那里得到启发的,但塔特林的 “构成”作品则彻底抛弃了客观物象,而 完全以抽象形式出现。
代表作:1918年受苏维埃美 术部委托而设计的《第三国 际纪念碑》(第八届苏维埃 代表大会展出 )虽然未能 最终建成,但其方案及模型 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 为现代艺术运动中的结构主 义功利精神的标志。
1923年舞台美术设计
【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RODCHENKO,1891-1956) 生于俄国圣彼得堡。自幼爱好美术,曾在敖德萨卡赞艺术学校和 莫斯科施特罗甘诺夫实用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从事绘画、印刷、 舞美设计和雕塑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亚历山大·罗德钦科 是艺术实验摄影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1929
非用李 常构西 前成斯 卫主基 的义 手、 法未年 。来设
主计 义的 、展 拼览 贴海 等报 当, 时采
李西斯基设计的书籍《呐喊》内页。充满了浓厚的构成 主义色彩。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新建筑运动是20世纪初期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流派,它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设计的一次重大变革。

新建筑运动提倡以科技为基础,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反对以往复杂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一、功能性新建筑运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功能性。

它强调建筑应该根据其使用目的来设计,而不是为了装饰或表现个人风格而设计。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与业主和使用者密切合作,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科技科技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科学技术应该成为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并应用到所有方面,包括结构、材料和设备等方面。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来构造他们的作品。

三、简洁简洁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核心原则。

它认为精简和简单才是美的本质,因此建筑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化和精简化,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这意味着建筑物应该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

四、真实性真实性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出其材料和结构的本质,而不是假装成其他东西。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避免使用虚假的材料或装饰来掩盖建筑物的本质。

五、平面化平面化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建筑应该采用平面化的设计风格,以强调其功能性和科技性。

这意味着建筑物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曲线和复杂形状,而是采用简单直线和几何图形来表达其设计理念。

六、开放式空间开放式空间是新建筑运动最后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开放式空间可以提高人们对空间和环境的感知,并促进社交互动。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宽敞的内部空间来创造开放式的环境。

总结以上是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这些原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原则中获得灵感,并将其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设计中。

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

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
和风格派一样,构成主义设计师用最抽象的几何形式来进行设计,方块、直线、原色、最合理的结构成为其主要设计语言。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现代设计的形体特征——理性的几何形式,因而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最具影响的设计探索运动。
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艺术家发展了一种在白色背景下进行几何构图的抽象艺术,并在十月革命之后,被先锋派艺术家与政治上的革命联系起来,力图为革命后的苏维埃国家提供一种新的美学生活方式。
1922年,亚力克赛.甘撰写了《构成主义宣言》,提出了构成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和构成。技术性代表了社会实用性的运用,肌理代表了对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了解和认识。而构成则象征了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这三个原则基本包括了构成主义设计的全部内容特征。
一方面,构成主义艺术和设计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构成派艺术家试图把对传统的抛弃和对技术的热情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系起来,强调设计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出要与工人阶级、农民共同享有新的艺术和设计,与统治欧洲几千年的精英主义设计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启迪了欧洲设计的先驱人物(如格罗佩斯等);另一方面,他们又以抽象的雕塑结构来探索材料的效能,并将产品、建筑、设计与文化联系起来,主张根据与工业化世界的关系来定义“艺术家”,从而使构成主义与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相脱离,走向了实用的“设计”范畴。
(2)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强调材料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适应,并通过设计发挥之。
(3)突出建筑设计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开支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性。
(4)反对任何的装饰。
(5)在具体设计上,空间的考虑最重要,设计应从平面、立面的画面式设计转向立体空间雕塑式的设计上来。
(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现代主义运动是一个包括政治意识、哲学思想、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全面的社会运动,是在社会不同层面、不同形态上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反映。在设计领域上,其核心是对机器的承认,它强调机械化大生产的出现时现代社会的必然结果,认为机器应当有适合自己时代的美学表达形式,而不应披上传统的、历史风格的外衣。现代主义思想是20世纪现代设计的核心。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介绍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高6层,立面对称,墙 面划分严整,仍然带有文艺复兴式建筑的敦 实风貌,但细部处理新颖,表面的大理石贴 面板就用铝制螺栓固定,螺帽坦率地露在外 面,产生奇特的装饰效果。银行内部营业大 厅做成满堂玻璃天花,由细窄的金属框格与 大块玻璃组成。两行钢铁内柱上粗下细,柱 上铆钉也袒露出来。大厅白净、简洁、新颖。
介绍
1、由1898年一群对抗旧派建筑师与宫廷贵族的艺术 家所建,主要由华格纳的学生奥布里希设计,它最 大的特征就是那颗金色的圆顶,由一片片金色的月 桂叶组成。当时,曾遭保守势力取笑为「镀金的大 白菜」,白色四方形的会馆外墙浅浮雕花饰壁,立 面饰有猫头鹰与女妖美杜沙的头像,三角楣上刻着 分离派运动的主张-「每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艺术, 艺术有它的自由」。 2、它为当时进步的艺术家提供了展览场所。建筑基 部工谨方正,表面光滑整洁.整座建筑既显出理性 主义手法.也兼顾了新艺术运动风格化的装饰图案。 这个展览馆是几何形状的集会。入口结合了多种艺 术形式:绘画、浮雕.建筑艺术及实用艺术。
12.2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
背景: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工业迅速发展, 人口激增,地皮紧张,建筑不得不向高空发 展。 2、1873年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 突出
12.2.1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们使用的铁全框架结构,使楼 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 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 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 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 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 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
1、贝仑斯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 建筑的一个精品。
瑞典 斯德哥尔摩图书馆
– 是瑞典早期的现代建筑之一。 – 以功能为核心进行平面布局,外形简洁,没有多余装饰。
荷兰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 伯尔拉赫设计,1883-1903, – 设计思想:“净化”建筑,建筑应简洁明快表达材料的质感。
– 外墙为清水砖墙。简化古典建筑符号。
设 锋 了 离计 派 许 派结 艺 多 的合 术 同 霍了 手 代 夫新法人曼艺。,和术包莫运括瑟动维;和也欧纳洲的先分
建 他筑 的平 简面 洁呈 的“设E计”手字法形为,后共来五欧层洲,

东 的立 几面 代开 建窗 筑极师小所,采强纳调,体对快俄的国面的 积 构、 成疏 派密 甚布 至局荷的兰对的比风;格派产成了
艺美术特征。
加拿大国会(1861-1866 托马斯﹒富勒)
–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1869-1883,约翰·罗布林)
布鲁塞尔 塔塞旅馆
– 主张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 化装饰风格;
– 用流动、舒畅、缓和的曲线来表 现新的美,作品外形简洁、尽量 减少装饰。
– 是“新艺术运动”的第一座建筑,
表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早期建 筑风格,至今仍被认为是建筑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持着强劲的势头。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
(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是
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
建筑师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
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 筑风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
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 谐的水边建筑。
市政厅内的几个大厅装饰华丽 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
立面采用三段式处理手法,以
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那里诞生。
西尔斯大厦
富兰克·赖特 (1867~1959)
赖特是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中最富盛名的人物。
赖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 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有机整体的概念,即将 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 融为一体,并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 相协调,形成一种适于现代性的艺术表现。
20世纪法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机 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 及城市规划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著名论点。 指出住宅与机械都是寻求功能的结果,都是适应 需要的、有用的、客观的和经济的,因而应用工 业生产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方式营造建筑,这 就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机械美学思想。
德国法古斯工厂 1911-1912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
格罗佩斯住宅 1938
米斯·凡·德·罗
米斯·凡·德·罗提出了“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 式”“功能绝对第一”和“少即是多”等理论。
在设计理论上其中“少即是多”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成了现代主义的至理名言。“少”是针对当时 建筑界中仍然流行的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 “多”即是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形式 简洁、效果丰富的建筑,并且实现了最大的使用 空间。
城市规划思想是柯布西耶的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另 一个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双 方面的结合。
萨沃伊别墅 1929-1931
朗香教堂
克鲁格别墅 1928 汉斯与瓦斯里·拉克哈特兄弟
亨尼别墅 1915-1919 罗伯特·凡·德·霍夫
无论从建筑理论还是建筑实践角度看 ,米斯对现 代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少即是多” 的理念一响了几代设计师,成为现代设计的至理 名言,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伊利诺斯工学院建筑与设计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设计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设计
巴塞罗那椅
勒·柯布西耶
外国现代设计史
第七章 早期功能主义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及设计
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 1896年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
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主义运动 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沙利文在1896年发表的《从艺术观点看待高层市 政建筑》一文中,批评了一些建筑师解决新任务 时不善于摆脱旧风格和旧方法,认为艺术创作的 真正标准是形式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库诺住宅 1980-1910
沃尔特·格洛佩斯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大师,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最重要的奠基人之 一,他的设计思想和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育实践 影响了几代设计大师。
格洛佩斯明确表示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观点。 他提出建筑应该首先考虑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所 以设计要采用非常经济的方法降低成本。
施莱辛格——玛耶百货公司
格朗台大楼1894-1895
பைடு நூலகம்
芝加哥会堂 1889
芝加哥学派
1871年一场大火将芝加哥2/3的房屋烧毁,重建 工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为了在有限的市 中心建造更多的房屋,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 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 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的风格,形成了芝 加哥学派的主要特点。
特点:
1、新建筑运动从第一天开始坚持为大众服务的基 本立场,为了使新的建筑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设计师们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方面都做出了重 大的突破,用水泥、玻璃、钢材等工业建筑材料 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的 成本。同时,建筑师们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基本结 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建大量预制件现场进行组装 的方式。
赖特是美国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中最具个人特色 的大师。他的设计生涯从1880年开始,一直延续 到1959年去世,跨越72年之久,是世界上少有 的有如此长的工作时间的设计家。其风格也在漫 长的岁月中经历了从自然主义、草原风格、有机 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变化。
草原式风格
威利茨私人住宅( 1901)
马丁私人住宅(1904)
罗宾私人住宅(1906)
1915年 东京帝国饭店
古根海姆美术馆
阿尔道夫·卢斯(1873~1933)
奥地利建筑师卢斯以广为人知的《装饰与罪恶》 一文成为欧洲设计文化中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 先驱之一。
该论文被认为是一篇反传统、反折衷主义的檄文, 引起了极大地震动。其观点认为装饰表现了文化 的堕落,现代的文明社会应以无装饰的形式来表 现。
2、根据“功能主义”装饰即罪恶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为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新的建筑取消 了装饰,建筑外形主要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 色彩多是以黑白为主的工业化中性色。建筑由柱 支撑,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形成了理性而冷漠 的建筑形式。
“杰拉夫”住宅 1938 麦克尔·斯科特
建筑领域的革命逐渐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 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 播设计等;这场运动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 声,而该运动中出现的设计大师都成为现代主义 设计的举足轻重的先驱人物。
新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最早产生在建筑领域。 1、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
如何处理现代建筑结构与形式的关系? 2、如何改变传统设计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立场,
将设计的重心转移为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师们努力地进行探索,在 建筑材料的使用,装饰和建筑理念方面都发生了 巨大变化,这就是新建筑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