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英语素质(英语科组-蔡海珍)

合集下载

重视语感培养,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重视语感培养,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重视语感培养,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发布时间:2022-02-18T03:20:31.42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3期作者:张修荣[导读]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所以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这门课,并爱上英语的学习。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往往依靠对单词和课文的死记硬背进行授课,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语感的培养,导致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从而对英语丧失兴趣。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提高自己的授课质量。

张修荣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五角岭完全小学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所以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这门课,并爱上英语的学习。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往往依靠对单词和课文的死记硬背进行授课,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语感的培养,导致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从而对英语丧失兴趣。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提高自己的授课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感;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2-091-01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配合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质量语感和对话技巧。

小学生基本口语交流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实践。

在听,说,读,写英语的实践中,“感知,融合和应用”是发展小学口语交流的重要途径。

从英语感知到融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使用感知到的英语符号来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和规则的过程。

以语感为纽带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语感为纽带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语感为纽带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我时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很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英语水平却不理想,特别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英语语感差。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英语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方法,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

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则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并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英语学习的高效率。

所以,笔者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的理解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

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和活动,反过来又指导语言实践。

要学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

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你感到那些看起来很顺眼,听起来很顺耳,读起来琅琅爽口,明明较难的题,但一读起来却能迎刃而解,却还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语感的奇效。

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方法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这样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英语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语感的培养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其英语素质就越高,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

所以,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加强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就成为当今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作者:王娟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9期重庆●王娟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的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这说明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全面的外语人才,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机器。

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遵循一般教学原则,同时也与普通教学原则有所不同。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语法讲授,而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重视语言交际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首先去感知体会语言的规律和魅力,实实在在把英语当做一门语言来教学。

在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应该通过英语这座桥梁来实现,而非母语,然而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往往采取填鸭似的满堂灌的汉语教学,这就造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多了一些障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这主要表现在:(1)过分重视语法传授,把英语教学的课堂演绎成了反复练习语法条款的题海战术的战场,忽略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化背景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的理解、欣赏、感悟能力的培养。

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学了几年的英语,往往是口不能说、耳不能听。

(2)由于受母语表意文字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及汉英翻译时,常常写出很多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者逐字逐句汉译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感悟能力相当匮乏。

(3)由于教师忽略了英语的特殊性,教学存在误区,使得学生感觉英语学习枯燥无味,并且学生体会不到英语学来到底有何用,必然对英语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

如果教师把自己所教的班能通过某种考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那么他必然教不好语言。

(4)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从思想深处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要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以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重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三种方法

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三种方法
笔者 以为 .培 养 学 生 的 英 语 语 感 应 该 从 激 活 学 生 的学 习 潜 能 出发 , 鼓励 学生 在 英 语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中增 强 语 感 。 样 的 这 方 法 主 要 有 : 1 语 言 交 流 , 学 生 在 交 际 中 增 强 语 感 ; 2 复 () 让 () 述 课 文 , 强 学 生理 解 记 忆 能 力 ; 3 鼓 励 学 生 辩 论 , 养 学 生 增 () 培 的 口语 交 际能 力 。
Wht m er g a A yiw ai ?③Wh t oyutiko ailS lhs s n a d o n f n ’ c te? h D e o
语 感 三 种 方 法 ( ) 生 在 听 力 完 毕 后 完成 上 述 思 考 题 。 样 的训 练 方 法 有 助 3学 这 于 增 强 学 生 的语 言 感 知 能 力 。 3文本 综 合 阅读 法 。 高 语 感 的 有 效性 . 提 现代 英 语 教 学 认 为 .利 用 已有 的 阅读 文 本材 料 对 学生 进 行 阅读 技 能 的训 练 , 仅 能 够 增 强 学 生 的 语 言 感 知 能 力 , 可 不 还 以 帮助 学 生 在 阅 读 的过 程 中积 累丰 富 的语 言 知 识 及 其 蕴 藏 文 化 内涵 。对 此 , 者 以为 , 用 这 样 的方 法 对 学 生 的英 语 语 感 笔 利 进 行 训 练 , 有 如 下 积 极 意 义 :1 能 够 帮 助 学 生 加 深 对 文 本 具 () 的 理解 感 知 程 度 , 语 感 的 形 成 奠 定 坚 实 基 础 ;2 能 够 让 学 为 () 生 在原 有 的 知 识 结 构 基 础 上 , 一 步 深 化 知 识 体 系 ; 3 学 生 进 () 在 阅读 过 程 中 , 过 嘴 巴和 大脑 , 够 充 分 地 激 活 英 语 学 习 思 通 能 维 , 高 对 语 言 的 综 合 分 析 能力 ;4 便 于提 高 学 生 的 理 解 记 提 () 忆 能 力 . 生 通 过 阅读 文 本 , 仅 能 够 加 深 对 文 章 的 理 解 , 学 不 还 能 够 增 强 理 解 记 忆 能 力 。 这 样 通 过 加 强 学 生 的 阅 读 练 习 来 刺 激 学 生 的 听 力神 经 中 枢 . 后 再 激 发 学 生 的思 维 神 经 中枢 . 然 最 终 刺 激 学 生 的语 言 中枢 。 但 可 以加 强 学 生 的 通读 能力 . 且 不 而 可 以 培 养学 生 的英 语 语 感 能 力 。 除 此 以外 .教 师应 要 求 学 生在 阅读 的基 础 上 学会 积 累 的 方 法 , 要 有 :1 建 议 学 生 写 小 文 章 , 学 生 在 写 作 的 过程 中 主 () 让 培 养 语 言 的综 合 运 用 能 力 ;2 鼓 励 学 生 进 行 背 诵 原 文 , () 以培 养 学 生 的语 言 思 维运 用 感 知 能 力 ;3 改 变 文 本 法 , 利 用 学 () 即 生 的 阅读 技 能 , 鼓励 学 生 在 充 分 理 解 掌 握 文 章 大 意 的 前 提 下 , 进行复述课文 。 以此 来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言 概 括 能力 这样 的积 累 方 法 , 方 面 , 够让 学 生 在 学 生 的 过 程 中 能够 优 化 资 源 . 一 能 做 到学 以致 用 ; 一方 面 , 够 帮 助 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学 习方 法 和 另 能

利用CAI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利用CAI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 @ A 刘道义 B 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 ? C A B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 6 0==@ , D"E: F ! GB ? 0 A 王松美, 林继玲 B 英语教育与素质教育 ? H A B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B ? > A 胡学增等 B 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 ? H A B 西安 I 陕西人民出版社 6 @##>B ? F A 席玉虎 B 当代英语教学实用模式与技巧 ? H A B 北京 I 清华大学出版社 B 0==0B
’(#’’))
要:将 $%& 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之中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之
一。本文根据作者自己制作课件的经验, 从五个方面, 即英语对话教学、 字母教学、 音标教学、 单词教学、 歌曲教 学入手, 介绍了几种小学英语教学中 $%& 课件制作及其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 $%& 课件 * 小学英语 *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0 1 ’( ! ’’"# ! ’(
! "#$%$&$’( )(*(+#,- $. /$0- 1 2$&,-(3 456.3 57 4$.0 48$99* C& J345KL;46 M1 N;O3KPQ4
D HQ2;R S8:O9<T84< , UO4L8; /39TOV 14;W892;<P; SO<345; .XO4Y;; =>G==# E !:*&#+,&; %2 <X8 2OP;45 53826 Z [Q9;45 <X8 TQ2;ROV 2<Q[P6 P3Q TQ2< LOVO4R8 P3Q9 L98O<X ;4 <X8 \;92< :VOR8 7X84 P3Q O98 2;45;45Z *98O<X ;4 [88: :O9<6 ;2 <X8 \;92< :93LV8T <XO< TQ2< L8 <OR]V8[ ;4 TQ2;ROV 2<Q[PB *P 8\\8R<;W8 R34<93VV;45 3\ [;O:X9O5T OR<;45 34 W3ROV R39[26 3:84;45 O4[ RV32;45 3\ <X8 W3ROV R39[2 TO]82 <X8 \;W8 ! 98234O4R8 T3W8 OR<;W8VPB %2 O 982QV<6 2:V84[;[ W3;R8 \V372 4O<Q9OVVPB &< ;2 348 3\ <X8 ]8P :93LV8T2 <XO< 8ORX V8O9489 XO2 <3 [8OV 7;<XB <(= >5#3*; L98ORX^ 2<O9<;45 23Q4[ 98234O4R8^ :848<9O<;45 2<9845<X^ [;O:X9O5T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素养和英语口语能力 作业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素养和英语口语能力  作业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素养,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唐山市王晓舫我教授的是农村三年级起点的学生,他们本身基础就差,大多数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26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相对更困难些,但是我在教学中也摸索出一些适合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素养的方法。

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帮助学生加深语言交际能力,有意识的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区别,使学生逐步培养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例如:中国人见面常说“吃了吗?”,而西方人常会说“天气如何?”西方人在说话时,避免谈论女士的年龄,男士的收入,婚姻住址等。

这样学生知道了文化差异,增加了自信,在各种英语语言活动中,表演就会更加绘声绘色,进入情境。

其次,我鼓励学生大胆体验。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里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向往,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如:在各班的黑板报,宣传栏,布置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英语板报系列。

例如,教学问候语时,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或者写出相关语句对话,这些内容随着教学进度的不同而改变。

这样,课前学生精心准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加工后进行语言实践,体验了丰富的异国文化。

另外我还着眼于个体发展,让儿学生体验正能量的情感意大利有一首诗中写到:“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用孩子的眼光看教材,用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教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运用教材,用贴近孩子心灵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你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真正溶入孩子的世界。

最后我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兴趣。

西部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技巧训练实验报告

西部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技巧训练实验报告

西部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技巧训练实验报告* ---运用‘日常生活事件表演模式’训练口语交流能力蔡兰珍,孙理和,王君玲(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真实语言环境,但我们更应注重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

本实验报告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事件表演模式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

受试为西北某大学2004级生物技术本科和金融会计学院一、二年级的40名学生。

通过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本文对受试在发音准确性改善、语法错误减少和流利程度提高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事件表演模式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一定影响,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因此,该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 日常生活事件表演; 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1.前言近年来,有些研究探讨了出国留学对外语学习效果和作用,比较了国内课堂学习环境和国外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对口语交流能力的影响 (Brecht, Davidson & Ginsberg, 1995; Coleman 1995, 1998; DeKeyser, 1991; Freed, 1995; Harley & Hart, 2002; Lafford, 1995)。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留学能更好的促进二语或外语学习, 因为学生有比国内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有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

然而,很多研究就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提出质疑(Freed, 1995a)。

身处目标语环境和在国内课堂语言学习相比,哪个对外语学习作用更大?留学国外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好,据笔者的经历,他们更多时间只同自己的同胞交流,不能真正融入到外国人的社会。

再者,国外大量和复杂的语言信息及本族语者说话的语速都使外语学习者不能充分地学习和模仿他们所学的目标语。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_3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_3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发布时间:2021-05-14T06:12:15.72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6期作者:谢献珍[导读] 可通过以下几种路径来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英语教学效果自内而外得到提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528325摘要:英语作为国际对外交流的通用语言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学科,随着全球国际化的日益发展,英语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贴合程度也有所加深。

长期以来,我国针对英语学科的教授仅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阶段。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中,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率先提出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转变英语教学方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提倡运用多种生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主动性学习,尤其突破“哑巴”英语的教学瓶颈。

本文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简单浅析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的几种途径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体系中,语法的规范性和写作的准确性能够有效验证学生的学科成绩,是提高升学率的核心标志。

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依赖于各种固化的教学方式,灌输死记硬背的阅读套路,过分地看中英语学科的分数。

从深层次上并未足够重视英语的实践运用,诱发英语教学的失败。

结合当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英语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可通过以下几种路径来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英语教学效果自内而外得到提升。

一、结合阅读课程,搭建“场景式”教学新模式,活跃课程氛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随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如何打破呆板沉静的课堂氛围,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参与性入手,传统教学过分强化了教师的说教,学生一味沉浸在被动学习氛围之下,如果尝试用角色扮演的场景式演绎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不但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英语素质——“草根”课题“校园英语环境与英语素质教育探索”之研究论文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英语科组蔡海珍[摘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它既涉及语言直接的外在方面,包括语音、字形;又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是对语言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等,它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

而英语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学习英语更不能缺少语感,因为英语语感的培养对提高英语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注重朗读与背诵以及创设听说环境等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达到提高英语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语感英语素质朗读背诵听说活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大多数一线英语教师都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调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务型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五花八门的教学理念也随之而生。

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但学生表现欲增强,学习却不扎实,跳跃性大,学生中两级分化也日趋严重,某些课堂存在教- 1 -学形式化的倾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大多数学生不敢也不习惯用英语交流,即便开口也往往支离破碎,不知所云,是谓“哑巴英语”,“结巴英语”;下笔更是生硬滞涩,空洞无物,是谓“汉式英语”。

似乎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和教学创新犹如杯水车薪不济事,要么远水解不了近渴,它与学生整体英语素质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而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更新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我们不应该忽视一股润物细无声且潜移默化的力量,那就是学生主体对英语的感悟,即英语语感的培养。

因为语感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

语感既是语言练习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是一种内在而正确丰富的“理解力”。

它对英语实践教学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起着重要作用。

而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其英语素质就提高得越快,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

所以重视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是提高英语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下面谈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一、语感培养对提高英语素质的重要性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处于起始阶段,是初学者,他们对语言的感知极为有限,语感能力普遍不强,几乎还未生成。

他们的学习以课堂为主,很少有自然、地道输入语言信息的机会,- 2 -缺乏英语习得的环境,这给他们学习英语带来很大困难。

他们要发展自然、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尤其要采取有效手段,集中强化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大量可供模仿的英语语料,培养必要的语感。

所以,正确使用教学策略对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有益的。

它“有利于形成正确、熟练的语音语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口语及书面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更有利于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语感的基础——语音和语调。

语言首先是声音,声音领先永远是对的。

语音和语调教学本应是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这一阶段解决学生的语音和语调问题,是高中、大学阶段培养及进一步提高听说交流能力的重要保证。

但有些教师忽视对学生语音和语调的培养和训练,急于求成,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到了大学阶段本应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素质的,但是许多学生却不能开口说英语,没有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不会正确记忆和拼写单词,甚至朗读英语也不过关。

再如朗读,它是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词、短语、句子甚至整个对话或篇章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同化等朗读技巧的培养,不仅训练听力,还可以让学生不断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其自身良好的语音习惯;如果强调以背带- 3 -读,其目的就是在以听带读的基础上,能够脱离文本,熟练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型、语音、语调,是顺利进行口语交流的前奏。

二、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有道理。

朗读与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

朗读与背诵由于其口耳相传、口心互动的特点使学生得以浸润沉潜在语言中,外语习得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母语的习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获得了语言的直感,即语感。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英语教育家丁言仁教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背诵英语课文》以现代语言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有力支持了在非母语国家朗读背诵范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感知作品内容,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真正从情境上去领悟它,用感情去感受它,从而有效地增强对语言感受、领悟的能力。

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和运用,摆脱对语言的架空分析,把寓意深刻的词语在特定语句中的含义、负载的思想内容和渗透的情感领悟出来,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而在朗读形式上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或者教师本人范读,让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有欲望主动去模仿,去表达。

语言有自身- 4 -的神韵和精髓,而传达这种神韵和精髓的是音调,语感就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

同时也可以利用英语学习辅导报或英语学习周刊等教给学生一些小诗、谚语、绕口令、小韵文等等,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同时也有助于语音语调的把握。

对于教材中的对话和文章基本都要求学生背出,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并把看音标学单词、朗读、背诵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以多种形式,如朗诵或背书比赛等来检查学生朗读与背诵的效果,这样既提高学生英语背诵的兴趣,语感也得到了提高。

三、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一)、教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是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模式。

英语在中国被单列为一门自给自足的语言课程,是十几门课中的一门。

在中国,既没有自然习得环境,也没有以英语为媒介的学校教育的半自然习得环境,因而学习英语是相当困难的。

中国学生都是以在汉语为母语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汉语时常干扰着英语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并借助一定的体语以及教学媒体,加强英语的信息输入量,以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形成。

而在全英的课堂中,首先是教师要做到坚持全英教学。

很多老师发现自己教学的时间越长,口语就越比不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学教师- 5 -只有小学的口语水平,中学教师只有中学的口语水平,而高中则是高中水平。

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走入一个误区,学生总是埋怨老师课堂上说太多的英语,导致他们听不懂,上英语课的兴趣大减。

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教师唯有降低了课堂的难度,使用母语的时间越增越多,表面上似乎帮助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的知识,但从长远来看,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英语习得环境,增加了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

所以教师既要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发展出发,也要从学生英语语感培养和英语习得环境的角度出发,坚持使用英语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而在坚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英语专业术语,不能似是而非,错误引导。

所以教师本身也要抽出时间复习或学习英语专业术语,例如:表语predicative、定语attribute、从属句subordinate clause并列句coordinate clause等。

课堂中尽量采用英语释义,而不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翻译,即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并尽量在大量呈现后再鼓励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且完全准确,反而易产生语义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歧义。

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识,这样,会妨碍良好英语语感的生成,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

例如:couple→two or several;personal question s→some questions about you rself or- 6 -your life;feel l ike sth→want sth等等。

在释义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解释并理解新知识,一来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学以致用;二来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比较和联想等学习思维习惯。

在长期的坚持和重复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因为师生都在一个全英的环境中互相交流促进,互相巩固并形成习惯。

其次是学生方面,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排除母语的干扰,激发他们用英语思维和交际的兴趣,培养交际信心和胆量,形成良好的不怕挫折、敢于尝试、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和高度民主的宽容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发挥心理优势,克服心理障碍,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对内向、腼腆、上课不敢发言、讨论不敢参与的学生,鼓励及引导他们动口、动脑、积极参与,锻炼胆量。

另外,在学习语言的复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应变能力都能得以培养和提高,从而奠定了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高英语素质当中的人文素养。

(二)、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1、巧用听力素材,指导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欲望例如《英语》(新标准)每个模块的Unit 1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并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学习等活动。

- 7 -而listening是这一单元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是有语境的、介绍新语言项目的对话课文,突出就某一特定话题的某些功能进行交流。

在Unit 1当中有相当丰富的听力资源,它是学生语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语料资源,只有当学生愿意听,想听,认真听的时候,语料的输入才是有效的,语境的感悟才是深刻的,语感的形成才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话题的具体内容以及难易程度,设计成不同类型的听力训练,改变听力的形式,提高学生听力的欲望,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从而达到语感的培养和提高英语文化素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