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门的继电器控制

合集下载

逻辑门电路基础知识讲解

逻辑门电路基础知识讲解

+VCC RP
& L1
L
&
L2
+5V 270Ω
&
OC门进行线与时,外接上拉电阻RP的选择: (1)当输出高电平时,
RP不能太大。RP为最大值时要保证输出电压为VOH(min), 由
得:
+VCC RP
&
VOH
II H &
…… ……
II H
n
m
&
II H
&
(2)当输出低电平时, RP不能太小。RP为最小值时要保证输出电压为VOL(max), 由
1 1
33
D
A
31
T1A
T22A T22B
13
T1B
B
L
3
1
2T3
A
≥1
R3
B
(a)
(b)
L=A+B
3.与或非门
R1A
R2
R1B
1
+V CC R4
3
T2 4
1 1
33
D
A1
31
T1A
T22A T22B
13
T1B
B1LA2源自B2312T3 R3
4.集电极开路门( OC门)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需要将几个门的输出端并联使用,以实现与逻辑, 称为线与。普通的TTL门电路不能进行线与。 为此,专门生产了一种可以进行线与的门电路——集电极开路门。
低电平噪声容限 VNL=VOFF-VOL(max)=0.8V-0.4V=0.4V 高电平噪声容限 VNH=VOH(min)-VON=2.4V-2.0V=0.4V
四、TTL与非门的带负载能力

PLC实验

PLC实验

PLC实验实验一:六种“逻辑门”逻辑功能的PLC 程序设计 一、演示实验的准备第一步 确定逻辑变量,写出逻辑表达式:把PLC 输入继电器(I )的触点看作输入变量,输出继电器(Q )的线圈看作输出变量,按照逻辑门的逻辑关系分别写出各逻辑门的逻辑表达式。

第二步 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出PLC 梯形图(如图1所示),并写出程序语句。

方法是:输入变量为“原变量”时,用“常开触点”表示;输入变量为“反变量”时,用“常闭触点”表示。

“与逻辑”用“触点的串联”表示;“或逻辑”用“触点的并联”表示。

(1) “与门”逻辑表达式:Q0.0=I0.0*I0.1 (1.1)程序语句表 LD I0.0LDN I0.0 A I0.1 AN I0.1=Q0.0第三步:用电脑或手持编程器将以上所编程序送入PLC用户存储器中。

第四步:进行I/O分配,并接线调试。

为了接线简单起见,我们让六个“门”的输入接线相同,均为:开关K0 ─→I0.0,开关K1 ─→I0.11 (“─→”表示在两个端钮间连线);而输出接线分别为:COM1─→24V直流电源正极,COM2─→24V直流电源正极。

“与门”输出接线:Q0.0 ─→L0(L0---L5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与非门”输出接线:Q0.1 ─→L1“或门”输出接线: Q0.2 ─→L2“或非门”输出接线:Q0.3 ─→L3“异或门”输出接线:Q0.4 ─→L4“同或门”输出接线:Q0.5 ─→L5接线调试完毕,实验的准备工作即告结束。

二、演示实验的做法比如在做“与门”逻辑关系实验时,可按“与门”逻辑关系接线:K0 ─→I0.0K1 ─→I0.1K0─→L0,并设开关闭合为1,开关断开为0;指示灯亮为1,指示灯灭为0。

让学生观察开关K0、K1通断组合与指示灯L0亮灭的逻辑关系,并列出真值表,从而分析出是什么逻辑关系。

同理,在做“与非门”逻辑关系实验时,则按“与非门”逻辑关系接线:K0 ─→I0.0 K1 ─→I0.1 Q0.1─→ L1,让学生观察开关K0、K1通断组合与指示灯L1亮灭的逻辑关系,列真值表,分析其逻辑关系。

中间继电器逻辑

中间继电器逻辑

中间继电器逻辑
中间继电器逻辑是一种常见的电路逻辑,用来控制电路中的开关或调节电源。

它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继电器来实现逻辑功能。

中间继电器逻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输入端:接收来自其他电路或设备的信号输入。

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会触发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2. 中间继电器:由电磁铁构成的开关装置,可以在输入信号改变时打开或关闭。

3. 输出端:连接其他电路或设备的信号输出端,继电器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通过开关动作来控制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

中间继电器逻辑可以实现多种逻辑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具体的逻辑功能取决于中间继电器的连接方式和控制电路的设计。

例如,一个简单的与门逻辑电路可以使用两个中间继电器来实现。

当两个输入信号同时为高电平时,两个继电器都闭合,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当有一个或两个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至少一个继电器开启,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中间继电器逻辑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控制高功率或大电流开关的场合。

然而,由于中间继电器逻辑
需要使用大型继电器和较多的线路连接,相比于现代的集成电路逻辑,具有体积大、能耗高和不易集成等缺点。

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原理与应用

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原理与应用

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原理与应用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对于电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至关重要。

无论是简单的电路还是复杂的电子设备,开关控制都是电路操作与控制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原理和常见应用。

一、原理电路中的开关控制通断的原理主要基于电路中的开关元件。

开关元件包括晶体管、场效应管、继电器等。

这些元件通过控制电流或电压的改变来实现电路的通断。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关控制电路原理。

1. 晶体管开关原理晶体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具有放大、开关和稳压等特性。

在开关控制电路中,晶体管通常用作开关元件。

当输入信号加在晶体管的基极上,通过对基极电流或电压的控制,可以让晶体管实现通断。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晶体管导通;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晶体管截断。

2. 场效应管开关原理场效应管也是一种常用的开关元件。

场效应管分为N沟道型和P沟道型。

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场效应管的栅极上时,通过栅极电压的改变,可以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

当栅极电压为低电平时,场效应管导通;当栅极电压为高电平时,场效应管截断。

3. 继电器开关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装置,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继电器常用于大功率电路或需要隔离的场合。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触点断开。

二、应用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原理应用广泛,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数字电子电路在数字电子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于实现逻辑门的功能。

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通过将多个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

2. 电源开关电源开关是开关控制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应用之一。

电源开关通常用于控制电路的通电与断电,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启动与关闭。

电源开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 自动控制系统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比如自动灯光控制系统,通过在感应器检测到人体时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实现灯光的自动开关。

继电器组成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和非门电路

继电器组成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和非门电路

继电器组成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和非门电

逻辑电路简单地说就是能完成逻辑功能的电路。

如果把继电器通电吸合定为1,失电释放定为0,或者以其触点闭合为1,断开为0,便可用继电器组成各种逻辑门电路,起到逻辑控制的功能。

与门电路:用继电器组成的与门电路如图1所示。

当输入信号A=1,B=1,C=1时,继电器K1、K2和K3均吸合,其对应的触点K1-1、K1-2,和K1-3全部闭合,输出Y=1。

若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信号为0,则触点将切断正电源回路,输出Y=0。

图1 继电器与门电路
或门电路:如果将所有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并联起来,便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或门电路。

这种电路只要有一个继电器通电(A=1,或者B=1,C=1),所对应的触点便会闭合,输出Y=1。

非门电路:用继电器组成的非门电路如图3所示。

它是利用继电器的触点来实现的,即输入信号A=1时,继电器K1吸合,触点K1-1断开,输出Y=0;而当输入信号A=0时,继电器K1释放,触点K1-1闭合,输出Y=1。

图2 继电器或门电路
图3 继电器非门电路。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在现代电子技术中,逻辑门电路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组件之一。

逻辑门电路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组合,通过逻辑运算后产生特定的输出信号。

这些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数字电路的逻辑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并且从连线方式、实现方法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逻辑门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方式是将多个逻辑门电路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连接,其中一个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下一个逻辑门电路的输入端。

这种连接方式下,所有逻辑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必须经过每个逻辑门电路的逻辑运算,最终得到输出结果。

而并联方式是将多个逻辑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有逻辑门电路同时接受相同的输入信号,并且各自进行逻辑运算后得到输出信号。

这种连接方式下,各个逻辑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同时得到,方便进行并行运算。

其次,逻辑门电路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包括继电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

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能够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实现逻辑运算。

然而,继电器的体积庞大、功耗大,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晶体管则是目前最常用的逻辑门实现元件之一,它能够快速、精确地进行多种逻辑运算,并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

集成电路是多个晶体管在芯片上集成而成的电路,它不仅能够实现基本的逻辑运算,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系统。

由于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和小巧的封装,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加轻便、高效。

最后,逻辑门电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数字电子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等等。

在计算机中, 逻辑门电路构成逻辑单元,能够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实现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

在通信领域, 逻辑门电路用于解调和调制信号、数据编码和解码、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在控制系统中, 逻辑门电路用于控制和判断输入和输出信号,实现自动化控制。

综上所述,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路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逻辑运算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装置,用于在电路中传递信号或控制电流。

它由电磁铁、导电触点和弹簧等组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当继电器的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或推开铁芯,从而使导电触点发生动作。

这样,继电器的触点就会切换电路的连接状态。

继电器的接法可以分为常开(NO)、常闭(NC)和通用(COM)接线。

常开接线,在继电器的不通电状态下,触点
之间是断开的,当继电器通电时,触点闭合;常闭接线则正好相反,在不通电状态下,触点是闭合的,通电时触点断开;而通用接线可以在常开和常闭之间切换。

继电器的接法还可以根据其用途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继电器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可以选择在主电路的控制回路中接入继电器,并通过信号线控制继电器的通电状态;如果继电器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可以将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与信号线路隔离,以确保安全性。

继电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通信、家电等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继电器常被用于电机启停、信号转换、保护和控制等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被用于保护设备和电路,以提供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欠压保护等功能。

而在家电领域,继电器则被应用于灯光控制、温度控制、电磁炉等电器设备控制。

总之,继电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磁开关装置,能够在电路中传递信号或控制电流。

根据其接法可以实现不同的连接状态和功能,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和家电等领域。

Pilz安全继电器说明书大全_1[7]

Pilz安全继电器说明书大全_1[7]

Pilz安全继电器说明书大全_1一、什么是Pilz安全继电器?Pilz安全继电器是一种用于保护人和机器的安全设备,它可以监控各种安全功能,如紧急停车、安全门、光栅、光幕、双手控制、速度和静止等。

当检测到危(wei)险信号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切断危(wei)险区域的电源,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Pilz安全继电器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易于连接和诊断等优点,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安全继电器之一¹。

二、Pilz安全继电器有哪些功能?急停监控:当操作员按下急停按钮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即将切断危(wei)险区域的电源,使机器住手运行。

安全门监控:当操作员打开或者关闭安全门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检测门的状态,并根据设定的逻辑控制危(wei)险区域的电源。

光栅/光幕/光障监控:当操作员或者物体进入或者离开光栅/光幕/光障的保护区域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检测光束的中断,并根据设定的逻辑控制危(wei)险区域的电源。

双手控制监控:当操作员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启动机器的运行,并在任一按钮松开时住手机器的运行,以防止操作员将手伸入危(wei)险区域。

速度/静止监控:当机器的速度超过或者低于设定的范围时,或者当机器处于静止状态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检测速度或者静止信号,并根据设定的逻辑控制危(wei)险区域的电源。

压敏地毯/触边监控:当操作员或者物体踩压或者触碰压敏地毯或者触边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检测压力或者位移信号,并根据设定的逻辑控制危(wei)险区域的电源。

屏蔽控制:当需要暂时屏蔽某些安全功能时,如物料进出危(wei)险区域时,Pilz安全继电器可以通过屏蔽开关或者屏蔽传感器来实现屏蔽控制,并在屏蔽结束后恢复正常监控。

三、Pilz安全继电器有哪些特点?国际认证:Pilz安全继电器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如EN ISO13849-1, IEC 62061, IEC 61508, UL 508,CE等,可以合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要求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门的继电器控制
一:实验目的
集成的TTL与非门制作一个三变量的多数表决器,当提案通过时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触点闭合,继电器触点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电路的工作电压使用为+5V。

二:实验分析
三变量的数据表决器,要求当赞同数大于或等于二人时,表决通过。

所以设A,B,C,为三个输入逻辑变量,赞成为‘1’,否则为‘0’。

L 为输出逻辑变量,并且多数人(大于等于2)赞同记为‘1’,否则为‘0’。

分析得实验真值表如图所示:
输入逻辑变量输出逻辑变量
A B C L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根据逻辑关系,化简得:L= [(AB)'(AC)'(BC)' ] '
三:逻辑电路图(Multisim)
四:使用芯片(74sl10,74sl00)
74SL10(三3输入与非门)
74SL00(四组2 输入端与非门(正逻辑))
五:电路板
五:继电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目前,各种固态继电器使用的输出器件主要有晶体三极管
(Transistor)、单向可控硅(Thyristor或SCR)、双向可控硅(Triac)、MOS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等
固态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隔离耦合电路、功能电路和触发电路三部分。

隔离耦合电路,目前多采用光电耦合器和高频变压器两种电路形式。

六:参考文献
【1】《继电器及其选用》张连华机械工业出版社
【2】新型继电器实用手册杨帮文人民邮电出版社
【3】《数字集成逻辑门电路》李响初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