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稳定性

合集下载

2-第五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第五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四、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
剂型
原料药 片 剂 胶 囊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性状、熔点、含量、有色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 项目。 性状、如为包衣片应同时考察片芯、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 出度。 性状、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分,软 胶囊需要检查内容物有无沉淀。 外观色泽、含量、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软化、融变时限、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如乳膏还应检查有分层现象。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
乳 剂 混悬剂
性状、含量、分层速度、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再悬性、颗粒细度、有关物质。
酊 剂 散 剂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含醇量。 性状、含量、粒度、外观均匀度、有关物质。
计 量 吸 入 容器严密性、含量、有关物质、每揿动一次的释放剂量, 气雾剂 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 膜 剂 颗粒剂 透皮贴片 搽 剂 性状、含量、溶化时限、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粒度、有关物质、溶化性。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
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来自一、影响因素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stress testing)是 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原料药 要求进行此项试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 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 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 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有关物质分析方法提 供科学依据。
二、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ing)是在超常的条 件下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 理变化,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 必要的资料。 原料药物与药物制剂均需进行此项试验,供 试品要求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C, 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C,相对湿度5%, 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药物制剂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的不变性。

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温度: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通常与温度密切相关。

高温会引起药物分子的剪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反应,从而降低药物的活性。

因此,在制剂的制备、包装、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药物分解和失效。

2. 光照:一些药物对光敏感,如维生素D、某些激素和硫酸硝基苯酚等。

光敏感药物分子吸收光能量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分解。

因此,这些药物在制剂的制备和贮存中需要防止光照。

3. 氧化性:氧化性是药物制剂分解和降解的常见因素。

许多药物分子容易被氧化为活性物质或失去活性。

因此,在制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抗氧化剂,降低氧化反应的发生。

4. 湿度:湿度可以引起药物制剂中的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和溶解度的变化。

在制剂的贮存和包装过程中,需要控制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5. pH:药物分子对于pH的敏感性会影响其稳定性。

一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一些药物在碱性环境下则容易发生分解。

因此,在制剂的调配和配制过程中需要调整和控制药物制剂的pH值,避免不必要的降解反应。

为了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常采取以下方法:1. 选择适当的辅料:辅料的选择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抗氧化剂、防腐剂和缓冲剂等辅料的加入可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 合理的制剂工艺:制剂的制备工艺应该科学合理,包括温度、时间、pH值和溶剂选择等方面的控制。

合理的工艺能够使药物分子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3. 贮存条件的控制: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合理的贮存条件可以延长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 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材料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防止光照、氧化、湿度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药剂学第12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剂学第12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左旋肾上腺素具有生理活性,本品水溶液在
pH 4左右产生外消旋化作用,外消旋以后, 只有50%的活性。因此,应选择适宜的pH。 左旋莨菪碱也可能外消旋化。外消旋化反应 经动力学研究系一级反应。
(1)光学异构化
差向异构化指具有多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
基团发生异构化的现象。四环素在酸性条 件下,在4位上碳原子出现差向异构形成4 差向四环素,治疗活性比四环素低。毛果 芸香碱在碱性pH时,-碳原子也存在差向 异构化作用,生成异毛果芸香碱,为伪一 级反应。麦角新碱也能差向异构化,生成 活性较低的麦角袂春宁(ergometrinine)。
三、其他反应
1.异构化

构 化 一 般 分 光 学 异 构 (optical isomerization) 和 几 何 异 构 (geometric isomerization)二种。
通常药物异构化后,生理活性降低甚至
没有活性。
(1)光学异构化
光学异构化可分为外消旋化作用
(racemization)和差向异构(epimerization)。

2. 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酰胺类药物水解以后生成酸与胺。属这
类的药物有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巴比妥类等药物。此外如利多卡 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也属 此类药物。
(1)氯霉素

氯霉素水溶液在pH7以下,主要是酰胺水解, 生成氨基物与二氯乙酸。
H NHCOCHCl2 C C CH2OH OHH
(2)几何异构化
有些有机药物,反式异构体与顺式几何
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有差别。维生素A的活 性形式是全反式(all-trans)。在多种维生 素制剂中,维生素A除了氧化外,还可异 构化,在2, 6位形成顺式异构化,此种异 构体的活性比全反式低。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与控制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与控制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与控制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药物制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是否保持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是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一、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药物制剂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照:光照是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药物对光敏感,容易发生光解、光氧化等反应,导致药物质量的下降。

因此,在药物制剂的包装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保护,减少光照对药物的不良影响。

2. 温度:温度是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药物制剂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越差。

因此,在药物制剂的制备和储存中,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药物制剂受高温的影响。

3. 湿度:湿度是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药物制剂的分解、氧化、水解等反应,从而导致药物质量下降。

因此,在药物制剂的储存和包装中,应注意控制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4. pH值:药物制剂的pH值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分子在不同的pH值下可能发生离子化、水解、聚合等反应,因此,药物制剂的pH值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维持药物的稳定性。

二、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加速试验法:加速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高温、高湿度、光照等条件下对药物制剂进行加速试验,观察其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从而预测药物制剂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

2. 含量测定法:含量测定是评价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定药物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
塑料:有透气性、透湿性、吸着性、有一定毒性 解决方法:采用最稳定的pH值(pHm)
恒湿条件:密闭容器中,放置饱和盐溶液(KNO3/NaCl)
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
橡胶:吸附主药和抑菌剂 加速试验3个月数据:新药申报临床试验
试验内容:60 C温度下放置十天,于第五、十天取样检测
金属:易被氧化、酸性物质腐蚀 ♘包装在半透性容器的药物制剂:相对湿度20 2%
控制相对湿度和物料干燥 几种药物的水解速度随pH值变化曲线
长期试验6个月数据:新药申报临床试验
5、金属离子(氧化反应) 专属酸碱催化:受H+、 OH-催化水解
由于微生物污染,产品变质
恒湿条件:密闭容器中,放置饱和盐溶液(KNO3/NaCl)
解决方法使:采用用最纯稳定的度pH值高(pH的m)原辅料,避免使用金属器具
基本要求:
①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②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 ③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供
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④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及包装应
与上市产品一致; ⑤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
3、强光照射试验
试验内容:于照度为4500500 Lx的条件下放置十天, 于第五、十天取样检测 (二)加速试验 研究对象:药物制剂或原料药,按市售包装三批 研究目的: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为药品审评、
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研究方法:
♘常规:温度402 C,相对湿度755%,放置六个月, 在第1、2、3、6月取样检测 溶液、混悬剂、乳剂、注射剂不要求湿度
药物制剂稳定性

第六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六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09.04.2021
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酰胺类
O
R—C—NHR′+H2O→酸+胺 1. 氯霉素 2. pH2-7,对水解速度影响不大,pH=6最稳定。 pH<2,>8可加速水解、热、光等影响,反应复杂。
氨基物+二氯乙酸
09.04.2021
19
氯霉素滴眼液 硼酸-硼砂缓冲液处方pH=6.4,较稳定,有效期9个月。 灭菌方法影响其稳定性: 100℃ 30min,水解3-4% 115 ℃ 30min ,水解15%
一些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依赖于pH值。
通过调节pH增加药物稳定性,同时考虑药物的稳定性、 溶解度和药效等。HCl、NaOH最常用的调节剂。
09.04.2021
34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液体制剂)
▪ BL酸碱理论:给出质子的广义酸,接受质子的广义碱, 有些药物可被广义酸碱催化水解------广义酸碱催化
09.04.2021
3
学习要求
▪ 3. 了解固体剂型的化学降解动力学;固体制剂稳定性实 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及有效 期统计分析;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内 容。
09.04.2021
4
第一节 概述
药物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在一定期限内(有效期), 药品与制剂保持与生产时相同的质量和特性。
一级反应的有效期和半衰期与药物的初浓度无关,而与K 值成反比,K值愈大,稳定性愈差。 普遍,如药物体内代谢、消除。
某些二级反应(酯在水中的水解),由于水的浓度大大超 过酯,可认为水的浓度不变,表现出一级反应特征,称伪 一级反应。
09.04.2021
15
(二)反应级数的确定 预测药物稳定性,必须首先确定其降解反应级数,才能求出反

(整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整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概述(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制剂生产以后须经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出厂,在运输、贮存、销售、直至临床使用之前也必须符合同一质量标准。

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察制剂在制备和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符合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

如果临床应用前药物制剂在体外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药物发生降解变质,不仅可使药效降低,有些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这样就难以保证用药后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制剂生产中,若产品因不稳定而变质,则可能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

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因素发生化学降解,造成药物含量(或效价)下降、产生有毒或副作用的降解产物、色泽发生变化等。

物理稳定性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混悬剂的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片剂的崩解度、溶出速度改变等。

关于物理稳定性,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已作了介绍,本章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化学稳定性。

内容包括制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试验方法等。

上世纪年代初期等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来评价药物的稳定性。

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药物降解的速度与药物的性质、浓度、温度、、离子强度、溶剂等因素有关。

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可以①研究药物的降解速度,预测药物及其制剂的贮存有效期;②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及防止或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

研究药物降解的速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反应级数可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反应级数有零级、一级、伪一级及二级反应;此外还有分数级反应。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指的是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稳定性问题实质上是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是否发生质量变化的问题,所研究的重点是考察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考前指导药物制剂有效期的方法等。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目的
是为了科学地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物理两个方面:
1.化学稳定性
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2.物理稳定性
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主要是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

例题: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B.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典型恒温法
C.药物的降解速度受溶剂的影响,但与离子强度无关
D.固体制剂的赋形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表面活性剂可使一些容易水解的药物稳定
正确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速度图 速度图
图11-2 37°C普鲁卡因pH-速度图
37° 普鲁卡因pH37°C普鲁卡因pH-速度图 pH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三)溶剂的影响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六)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 解决方法
(一)温度的影响 (二)光线的影响 空气( (三)空气(氧)的影响 (四)金属离子的影响 (五)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六)包装材料的影响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一)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 1.制成固体剂型 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如维生素A 2 . 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如维生素 A、 维生 硫酸亚铁制成微囊,防止氧化。 素C、硫酸亚铁制成微囊,防止氧化。有 些药物可以用环糊精制成包合物。 些药物可以用环糊精制成包合物。 3. 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一些对湿热 不稳定的药物, 不稳定的药物,可以采用直接压片或干 法制粒。 法制粒。包衣
一、影响因素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 强化试验stress testing) 影响因素试验 ( 强化试验 stress testing) 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 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 , 将供试品 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 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 如称量瓶或培养皿) 摊成≤ mm厚的薄层 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 厚的薄层, mm厚 摊成 ≤ 5 mm 厚的薄层 , 疏松原料药摊成 ≤ 10 mm 厚 薄层,进行以下实验。 薄层,进行以下实验。
(二)高湿度试验
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 25° 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 , 在 25 ° C 分别于相对湿度(90± 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十 于第五、 十天取样, 天 , 于第五 、 十天取样 , 按稳定性重点 考察项目要求检测, 考察项目要求检测 , 同时准确称量试验 前后供试品的重量, 前后供试品的重量 , 以考察供试品的吸 湿潮解性能。 湿潮解性能。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一节 概 述
一、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
二、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任务
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 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 是指药物由于水解 解反应, 使药物含量( 或效价) 解反应 , 使药物含量 ( 或效价 ) 、 色泽产生变 化。 物理稳定性方面 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 方面, 物理稳定性方面,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 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 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 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主要是 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生物学稳定性一般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 生物学稳定性一般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 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 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
(二)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属这类的药物有氯霉素、 青霉素类、 属这类的药物有氯霉素 、 青霉素类 、 头 孢菌素类、 巴比妥类等药物。 孢菌素类 、 巴比妥类等药物 。 此外如利 多卡因、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多卡因 、 对乙酰氨基酚 ( 扑热息痛 ) 等 也属此类药物。 也属此类药物。 例:氯霉素 分解产物: 分解产物:氨基物与二氯乙酸 青霉素类
(二)制成难溶性盐 例如青霉素钾盐, 例如青霉素钾盐,可制成溶解度小的普 鲁卡因青霉素G 水中溶解度为1:250 1:250), 鲁卡因青霉素G(水中溶解度为1:250), 稳定性显着提高。 稳定性显着提高。
第六节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考察原料药或药物 目的 制剂在温度、湿度、 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 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 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 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
(一)高温试验 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 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 60° 温度下放置十天,于第五、 60°C温度下放置十天,于第五、十天取 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 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 以考察供试品风化失重的情况。 以考察供试品风化失重的情况。
t1
2
0.6 3 9 = k
对于药物降解, 常用降解10 所需的时间, 10% 对于药物降解 , 常用降解 10 % 所需的时间 , 恒温时, 称十分之一衰期, 记作t 称十分之一衰期 , 记作 t0.9, 恒温时 , t0.9 也与 反应物浓度无关。 反应物浓度无关。
t0.9
0.1 5 04 = k
dC − = k0 dt
(二)一级反应 凡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 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半所需的时间为半衰期 life) 记作t 恒温时, ( half life), 记作 t1/2, 恒温时 , t1/2 与反应 物浓度无关。 物浓度无关。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 基本要求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 ①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 、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 验。 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②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③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 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④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及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及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 ⑤ 研究药物稳定性 , 要采用专属性强 、 准确 、 精密 、 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 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 ( 含降解产物和其他 变化所生成的产物)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 变化所生成的产物 ) 检查方法 , 并对方法进行确证 , 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_
dC =kCn dt
零级 一级 二级 伪一级
(一)零级反应 凡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凡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其它因 素影响的反应, 称为零级反应, 素影响的反应 , 称为零级反应 , 其它因素如 反应物的溶解度, 反应物的溶解度 , 或某些光化反应中光的照 度等。 度等。零级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为
2、几何异构化 有些有机药物, 有些有机药物 , 反式异构体与顺式几 何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有差别。 何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有差别。 维生素A 维生素A
(二)聚合
聚合( polymerization)是两个或多 聚合 ( polymerization) 是两个或多 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杂分子。 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杂分子。 氨苄青霉素
二、氧化 1、酚类:肾上腺素 、酚类: 2、烯醇类:维生素 、烯醇类:维生素C 3、其他:芳胺类、吡唑酮、噻嗪类 、其他:芳胺类、吡唑酮、
三、其它反应
(一)异构化 异 构 化 一 般 分 光 学 异 构 化 ( optical isomerization) 和 几 何 异 构 ( geometric isomerization)二种 二种。 isomerization)二种。 1、 光学异构化 光学异构化可分为外消旋化作 racemization)和差向异构 用(racemization)和差向异构 epimerization)。 (epimerization)。
二、加速试验
原料药物与药物制剂均需进行此项试验, 原料药物与药物制剂均需进行此项试验, 供试品要求三批, 按市售包装, 在温度40 40± 供试品要求三批 , 按市售包装 , 在温度 40 ± 2 相对湿度75 75± 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 °C,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 °C,相对湿度 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 ±5%,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
(三)其它药物的水解 阿糖胞苷在酸性溶液中, 阿糖胞苷在酸性溶液中 , 脱氨水解为阿糖脲苷 在碱性溶液中,嘧啶环破裂,水解速度加快。 。在碱性溶液中,嘧啶环破裂,水解速度加快。
N 2 H N O N O H O C 2O H H H N
H+
O
O
N H O O
C 2O H H
本品在pH 时最稳定,水溶液经稳定性预测t 本品在 pH 6.9 时最稳定 , 水溶液经稳定性预测 t0.9 约为11个月左右,常制成注射粉针剂使用。 11个月左右 约为11个月左右,常制成注射粉针剂使用。 另外,如维生素B 地西泮、 另外 ,如维生素B、 地西泮、 碘苷等药物的降解 主要也是水解作用。 ,主要也是水解作用。
(三)脱羧
对氨基水杨酸钠 盐酸普鲁卡因
第四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一、处方因素
(一)pH的影响 pH的影响 pH对速度常数 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对速度常数K pH对速度常数K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k = k0 + kH+ [H+] + kOH- [OH-] lgk = lgkOH- + lgKw + pH lgk对pH作图得一直线 斜率为+ 作图得一直线, 以lgk对pH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1,在此范围内主要 催化。这样, 由OH-催化。这样,根据上述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反应 速度常数与pH关系的图形。这样图形叫pH 速度图。 pH关系的图形 pH速度常数与pH关系的图形。这样图形叫pH-速度图。在 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 pH, 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 表示。 以pHm表示。
如果反应速率与两种反应物浓度的 二级反应。 乘积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乘积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若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大大超过 另一种反应物, 另一种反应物,或保持其中一种反应物 浓度恒定不变的情况下, 浓度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则此反应表现 出一级反应的特征,故称为伪一级反应。 出一级反应的特征,故称为伪一级反应。 例如酯的水解,在酸或碱的催化下, 例如酯的水解,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 伪一级反应处理 反应处理。 用伪一级反应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