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出版社四年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3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3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3一、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地球上的生命、大自然的力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 人与社会:我与社会、遵守规则、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

3. 人与自我:认识自己、关爱他人、学会合作、培养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公德和自我认知。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关爱他人、学会合作的品质。

3.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遵守规则、培养好习惯的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重点:环保意识、社会公德、自我认知、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关爱他人、学会合作、节约资源、遵守规则、培养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举例:展示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引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人与自然:讲解地球上的生命、大自然的力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内容。

(2)人与社会:讲解我与社会、遵守规则、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等内容。

(3)人与自我:讲解认识自己、关爱他人、学会合作、培养好习惯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主题,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举例:讲解如何节约用水、用电,让学生学会节约资源。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主题,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与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 人与社会:遵守规则、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3. 人与自我:认识自己、关爱他人、学会合作、培养好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如何保护环境。

(2)举例说明你身边有哪些社会规则,并谈谈遵守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3)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

2. 答案:(1)保护环境可以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植树造林等方面入手。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家乡》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与家乡发展2. 《社会与我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规范与秩序3. 《公共设施与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的作用与保护公共秩序的意义与维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3. 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秩序的维护。

2.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公共设施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践作业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提问:“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让学生了解并热爱家乡。

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分析公共设施的作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关爱公共设施的意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举例说明公共设施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共同讨论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设施?布置作业:设计一份关于家乡环境保护的宣传海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我们的家乡与社会2. 内容: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公共设施的作用与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关于家乡环境保护的宣传海报。

2. 答案要点:海报内容要包括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等。

设计美观、简洁,具有宣传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

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

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主要围绕“我们的社区”这一主题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社区生活”,第一节“我们的社区”,详细讲解社区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社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关心社区、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社区的概念和功能,以及如何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社区、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社区中的生活经历,激发他们对社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社区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社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区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培养他们关心社区、参与社区生活的意识。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以实例为例,让学生学会在社区中与人交往、互相帮助。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7.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2. 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的方法3. 社区公民素质的培养七、作业设计a. 你所在的社区有哪些设施?b. 你在社区中遇到过哪些问题?c. 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出一份关于社区生活的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培养了他们的社区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社区公民素质。

《人与社会》教案

《人与社会》教案
3、现在你看到这么安静而有秩序的就餐,想到了什么?
4、你知道什么是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呢?
(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文明就餐的环境。)
三:议一议
1、同学们,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好办法来让自己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交流一下。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习惯检测站:
1)看图
(1)小红每天吃完饭后主动擦桌子,擦地面,使桌面、地面清洁后离开教室。
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2、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3、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2、琴瑟笙箫华夏韵
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
笙箫平湖秋月》《关山月》
鼓唢呐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上积极性很高,增强了对经典文化的了解。
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3.文明就餐知礼仪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让学生树立文明意识,明白文明用餐的具体含义,并能付诸行动。
二、探究新知
(一)、家庭文明礼仪。
1、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

四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交往的礼仪。

4. 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各种职业介绍常见的职业,如医生、教师、警察、消防员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或亲人的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尊重劳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学习有关劳动的歌曲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 第三课时:人际交往礼仪学习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交往的礼仪,如问候、道谢、道歉等。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运用礼仪。

4. 第四课时:合作的重要性讲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5. 第五课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学习有关积极向上的歌曲或故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职业、礼仪和合作的重要性。

2. 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故事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

3. 音频、视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故事等。

4. 小组活动所需道具和用品。

六、教学内容6.第六课时:我们的地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位置、地球上的生物等。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气候变化等。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

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1一、教学内容1. 《我是中国人》: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 《我们身边的环境》: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3. 《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友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保护环境。

4. 培养学生尊重、负责任和合作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身边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简洁明了。

2. 板书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我国的三种传统文化,并简要介绍。

(2)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3)与同学分享你的友谊故事,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示例: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春节:农历新年,庆祝活动有放鞭炮、贴春联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等。

(2)示例: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完电器及时关闭开关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如:阅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观看纪录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3. 板书设计的主题和内容4. 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2. 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人类与社会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3.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讲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并给予实例进行说明。

4. 练:设计一些与人类与社会相关的练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6. 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并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意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来评价他们对人类与社会的理解;2. 评价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程度;3. 观察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2.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3. 练题。

七、教学延伸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和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成长。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

2024年辽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彩教案2一、教学内容1. 朋友之间2. 爱我家园3. 安全伴我行4. 健康成长5. 社会小公民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2. 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视频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合理利用黑板空间,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保护环境的方法,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3)设计一份安全宣传海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作业答案:(1)示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节约资源;多骑自行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

原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地球更美好。

(2)示例:尊重同学,关心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答案开放,符合安全宣传主题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品德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石中君子中华玉
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岫玉、白玉……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课题
能工巧匠技非凡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工匠享誉世界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工匠的特点。
2、理解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培养民族自豪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全班学生交流,谈感受,说明原因。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二、智慧泉
首先介绍瓷器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三、活动场
让学生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并归纳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图片。
三、活动场
我们东北不仅有这些特色菜,还有许多风味美食是随着东北的季节变换而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美食大家猜的竞赛。【谜语:粘豆包、冻梨、糖葫芦……】学生边猜,边说美食的特点,以及衍生而来的食品。
四、拓展营
1、同学们今天介绍的非常精彩,实际上,我们的家乡特色美食已经走出我省,走向了全国【播放视频】正是家乡人诚信的经营理念、制作精良的美味食品,赢得了大家的青睐。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也可以搜集一下,还有哪些辽宁的美食,走出了我省,走向了世界。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学生谈感受,并说明原因。学生根据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3、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难点
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请周同学来为大家讲解和演示古法普洱。
2、喝茶是一种饮食习惯,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注重喝茶的礼仪,那么在喝茶时应该注意哪些文明礼仪呢?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喝茶的礼仪呢?
四、拓展营
1、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我们很多同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茶道,下面请他们来为我们表演。
2、请你说说学了中华茶道后的一些体会。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辽宁农村的乡土气息。节目主持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正体现了辽宁人豪爽的性格。
同学们,猜一猜,以下图片上的玉雕隐含什么意思?(屏幕展示图片)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对祖国的玉石文化做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欣赏了大量的玉器的图片,初步认识了玉器的欣赏方法以及审美功能。在当代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制玉的工具和技术非常先进,使得玉器造型的创意则更显得珍贵,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经常到玉器店、博物馆多看多品,是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4)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小结: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四、拓展营
1.出情境题:
2.评一评:小组交流: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不对?你对他们的行为怎样评价?
板书设计
能工巧匠技非凡
纺织技艺精巧绝伦
青铜铸造后世丰碑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课题
彬彬有礼体态美
学习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问候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问候语。
3.以正确使用问候语为荣。
4.知道向别人问候敬意,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问候语及问候方式。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问候语。
教学难点
课题
舌尖上的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美食的寓意,能够掌握中国各地比较著名的菜式与饮食文化。
2、探索家乡的饮食习惯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物质基础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中国各地比较著名的菜式与饮食文化。
教学难点
探索中华美食的寓意,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二、智慧泉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小结: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三、活动场
签字年月日
课题
茶韵悠长传四方
学习目标
1、通过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
教学难点
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三、活动场
我们要评鉴一个玉器,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个短片。(视频播放玉器的欣赏)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补充:(屏幕文字展示)
学生从图片中总结美的规律,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师生问答,图片展示审美评价)
四、拓展营
玉文化主要分为:
1、贵族的“礼器”
2、文人的“比德于玉”
3、民间吉祥文化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代表行业及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视频展示中国精美的瓷器外销旅程。
从视频可以看出,中国精美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也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一、启迪园
设置环境:黑板上写上“鉴宝”,在讲台上摆上四个锦盒内装玻璃、塑料、好的印石、玉器雕刻器物,上盖黄色绸布。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鉴宝”活动,猜一猜,这黄绸布底下盖的是什么?老师展示和田玉、翡翠、岫玉、玛瑙等实物饰件。
二、智慧泉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玉器的历史。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看书P20---P28。
签字年月日
课题
良好秩序靠大家
学习目标
1、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了解一些社会规则,懂得公共场所守秩序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公共场所守秩序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延伸
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打招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
二、智慧泉
贝老师讲故事: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个美好的故事发生了……
五、总结延伸
同学们,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着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回到家学着给父母泡一壶茶,和父母一起品尝茶的滋味吧!
板书设计
茶韵悠长传四方
茶文化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法,了解玉器的历史。
2、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玉石的常识;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3、茶叶除了可以冲泡后给我们喝以外,还有哪些作用呢?我们中国茶的确不一样,作用非常大。
4、茶叶的作用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保存储藏呢?
这个小组对茶叶的保存和储藏进行了一番调查,请他们来汇报一下。
三、活动场
1、很多人都喜欢喝新茶,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茶叶放置的时间越久越好?而且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泡茶方法。
美的回声
一个孩子对着群山高喊:“喂,你干吗?”群山回应道:“喂,你干吗?”妈妈告诉孩子说:“你对他说‘我们是朋友!’,听听他会说什么。”孩子又大声喊:“您好,我们是朋友!”大山回应道:“您好,我们是朋友!”孩子听了非常高兴。妈妈说:“孩子,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有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你。”
2、你们想让我们的家乡饮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吗?现在就请每一个小组为你们代言的美食设计一个广告语。
五、总结延伸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美味与养生的结合。不论是菜肴的口味还是外观,都渗透着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舌尖上的美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