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所在的社区环境学会与邻居沟通交流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1.2 教学内容:社区的概念与特征社区的组成与功能我们的社区环境邻居之间的互动1.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分享社区的特色和优势小组活动:调查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商场、学校等,了解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实践任务:与邻居交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增进邻里关系第二章:探索家庭关系2.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学会与家庭成员有效沟通培养家庭责任感2.2 教学内容:家庭关系的类型与特点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家庭责任与分工2.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关系,探讨家庭中的亲情与温暖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场景,练习倾听与表达的技巧家庭作业:观察家庭成员的分工与责任,记录一周的家庭生活,进行分享和讨论第三章:认识学校生活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学会与老师和同学相处3.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与功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改进3.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小组活动:讨论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技巧,如尊重、合作、分享等第四章:探索社会规则4.1 学习目标: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4.2 教学内容:社会规则的种类与作用遵守社会规则的技巧与方法公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4.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探讨社会规则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社会场景,练习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的技巧实践任务:观察身边的社会规则,分析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分享和讨论第五章:走近职业世界5.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需求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5.2 教学内容:职业的分类与特点选择职业的考虑因素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5.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其特点和需求小组活动:调查身边人的职业经历,了解其职业选择和规划的过程实践任务:进行职业兴趣测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第六章:理解经济生活6.1 学习目标:了解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学会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交换与消费培养合理消费和理财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初步概念市场交换与货币的作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理财的基本原则6.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通过实例了解商品交换的基本原理小组活动:模拟市场交易,学习如何进行消费决策实践任务:调查家庭消费习惯,分析消费观念与经济生活的关系第七章:探索法律常识7.1 学习目标:认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7.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常见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堂讨论: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场景,学习法律程序和权利义务实践任务: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第八章:关爱自然环境8.1 学习目标:增强环保意识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8.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8.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小组活动:调查当地的环保措施和成效,提出改进建议实践任务: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践行绿色生活第九章:融入多元文化9.1 学习目标: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与价值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礼仪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9.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不同文化的特色和习俗,增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小组活动: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练习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技巧实践任务:访问当地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第十章:规划未来生活10.1 学习目标:学会设置个人生活目标培养自我管理和决策的能力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0.2 教学内容:生活目标设定的原则与方法自我管理技巧的培养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10.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讨论个人生活目标的设定,分享实现目标的经验和方法个人作业:学生制定个人生活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分享与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规划,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互相学习和鼓励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走近职业世界”中的实践任务: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与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人的基本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社会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2. 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

3.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与人的关系。

2.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社会现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与个人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功能与类型。

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家庭关系的维护与沟通。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与个人成长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家庭作业:让学生采访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重视。

3. 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提高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教育的作用与类型。

2. 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3.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教育与个人发展的看法。

2.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教育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尊重。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规范的遵守,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会规范的定义与特征。

2. 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社会规范的遵守与维护。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社会场景,提高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意识。

3.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社会规范的遵守情况。

第五章:社会问题与个人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黑龙江小学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上)

黑龙江小学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上)

第一单元寻访民族家庭第1课从满族老屋说起教学目标:了解满族文化,风俗,习惯,加深对家乡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家乡历史的了解。

教学重点:满族人文字语言生活习惯的了解。

教学准备:满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黑龙江有许多古老的民族,其中满族就是一个,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满族的老屋。

二、了解满族:1、特色生活习惯:在满族聚居的地方,与口袋房屋相适应的是居室内的“万字炕”,民间也称为“拐弯炕”、“转圈炕”。

这种形式的炕由南、西、北相连的三面炕组成(以南向正房为例),南、北炕宽五尺多,长与住室的面宽相等,因“口袋房”是两间或三间通连,搭设在室内的南北“大炕”也分别称为“连二炕”或“连三炕”。

由于东北地区严寒期较长,火炕称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住宅中必不可少的设施,而且占据了室内的大部分空间。

在寒冷的冬季,南北炕都烧热,室内就会因炕面散发的热量更加温暖。

炕的用途不只是供人们寝卧,满族人在室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炕上进行。

放上炕桌可以吃饭、读书、写字;妇女们在炕上做针线活、哄孩子;儿童们在炕上玩抓嘎拉哈等游戏、听老人讲故事;家中来了客人先请上炕坐,然后再敬烟、倒茶、谈话;不住人的北炕可以烘晾粮食;连老母鸡抱鸡雏都要放在炕上……由此可见炕在满族居室内的重要作用。

2、满族姓氏①以地名为姓。

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完颜、瓜而佳、钮钴禄、舒穆禄、宁古塔、乌苏、爱浑、萨哈拉察等等。

②借用汉族姓氏。

在满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马佳、佟佳、黄佳、齐佳、董佳、杨佳、鲍佳、方佳、姚佳等等。

光看头一个字,其与汉族姓氏多么相似,来源于汉姓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考虑“佳”“家” 同音,则变成马家、佟家、黄家、齐家、董家、杨家..…,这些满族姓氏借用了汉族姓氏是无疑的了。

③随意取姓。

形成满族共同体的某些血缘集团取姓氏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例如:西林(觉罗) ——精快之兵阿哈(觉罗) ——奴仆额尔吉——俘虏多尔衮——獾子叶赫——盔顶托子、白麻图门—一万布希——无毛鹿皮总之,满族的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汉字姓氏,皆为单音字。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二、智慧泉
1、同学们,谁能帮老师推荐一下,我们家乡都有哪些特色的美食(锅包肉、鱼香肉丝、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杀猪菜……)学生边说,教师边让学生说一说这道美食的特点。
2、同学们说得可真多,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杀猪菜,有谁吃过你能给大家讲一讲杀猪菜是怎么做的里面都有什么吗
师小结:走进“大红大绿”的店堂,“俗气”中透着“质朴”;服务员“哥啊姐啊地招呼”,“特别热情”。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和打扮,让人们直接看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辽宁农村的乡土气息。节目主持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正体现了辽宁人豪爽的性格。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三、活动场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板书设计
古扇盈尺传雅韵
檀香扇
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扇
竹丝扇
绫绢扇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课题
黑白棋子显智慧
学习目标
1、创设棋文化环境,激发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初步认识几种简单易懂的棋类游戏。
2、喜欢玩棋类游戏,初步体验在棋类活动中的快乐。并通过环保棋来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喜欢玩棋类游戏,初步体验在棋类活动中的快乐。
二、智慧泉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2. 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人类与社会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3.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讲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并给予实例进行说明。

4. 练:设计一些与人类与社会相关的练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6. 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并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意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来评价他们对人类与社会的理解;2. 评价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程度;3. 观察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2.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3. 练题。

七、教学延伸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和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成长。

二年级人与社会教学计划·!

二年级人与社会教学计划·!

二年级人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和社区的重要性。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

3.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个人身份和角色- 学生将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和角色。

- 学生将学习如何介绍自己和其他人。

2.社区的重要性- 学生将了解到社区是由很多人组成的。

- 学生将学习到社区中的不同机构和服务。

3.团队合作技能- 学生将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 学生将参与小组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4.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将学会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现象。

- 学生将参与探索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三、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 学生将分组讨论个人身份和角色的概念。

- 学生将分享他们对社区的认识和观点。

2.角色扮演- 学生将扮演不同的社区角色,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

- 学生将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不同身份和角色的职责。

3.实地考察- 学生将参观社区中的不同机构和服务,如邮局、超市、图书馆等。

- 学生将观察和分析不同机构的功能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一张社区地图,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讨论个人身份和角色。

3.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将扮演不同社区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不同身份和角色的职责。

4.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的社区机构和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社区生活。

5.小组分享:学生将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讨论社区的重要性和功能。

六、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2.听取学生在实地考察后的总结和反思。

3.考察学生在小组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七、延伸活动1.写一篇关于社区的小作文。

2.制作一个社区地图,标出不同的社区机构和服务。

3.和家人一起参观社区中的一家机构,如图书馆或博物馆。

四、教学资料- 社区地图- 角色扮演卡片- 实地考察记录表- 学生小组讨论指南以上是一个关于二年级人与社会教学计划的例子,通过这个计划,学生将了解自己的身份和社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年级《人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人与社会》教案
训练重点
让学生学会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观察图片中的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2、学生发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行为。
3、教师小结谈话,导入本课学习。
二、交流学习
1、学习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2、教师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俭以养德贪奢为耻
勤俭为荣
贪奢为耻
总计8课时
课题
8.丰富多彩的国际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国际传统节日。
2、了解中西节日的文化差异。
3、了解世界日的来历和相关知识
训练重点
让学生了解国际传统节日和世界日。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花八门的交往习俗
1
第十周
保险的学问
1
总计1课时
课题
1.节气歌里话农耕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节气。
2、了解二十四节气。
训练重点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说出日历中包含几个节气,都是什么节气。
2、看图学习看看不同节气都有什么特点。
集体活动中怎么做
集体活动中的礼仪要求
总计5课时
课题
5.民族礼仪要尊重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七上人与社会 机智勇敢防欺凌教案

七上人与社会 机智勇敢防欺凌教案

七上人与社会机智勇敢防欺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欺凌,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欺凌。

2.培养学生的机智勇敢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等。

2.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和案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欺凌,以及欺凌的危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欺凌的情况,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2.知识讲解环节
(1)教师讲解欺凌的定义、类型和危害,让学生对欺凌有更深入的了解。

(2)教师介绍如何预防和应对欺凌,包括保持冷静、寻求帮助、寻求支持等。

3.案例分析环节
(1)教师播放或介绍一些与欺凌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欺凌的实际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探讨如何应对欺凌。

4.小组讨论环节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遇到过的欺凌情况以及应对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总结环节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和应对欺凌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学生保持机智勇敢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欺凌的伤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欺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预防和应对欺凌的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拓展延伸
1、这次班会活动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文明就餐的具体做法,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
3、《文明就餐儿歌》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3、文明就餐知礼仪
用餐也要讲礼貌
我们要争做“光盘行动”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
通过文明就餐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校就餐的学生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挑饭、剩饭、吵闹的坏习惯,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安静光荣,嘈杂可耻”的文明就餐好风气。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诸子百家及代表人物,积极性很高。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2.琴瑟笙箫华夏韵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知道我国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2、了解古典名曲,试着了解背后的故事及乐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名族乐器有哪些

答题,制作历史名人的名片。
总结性评价,进行学习情况反馈;课外延伸,放入历史学科档案袋。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1、走进诸子百家
儒家学派 孔子 仁、义、礼、智、信
道家学派 老子 无为而治
墨家学派 墨子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
法家学派 韩非子 以法治国
鼓 唢呐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上积极性很高,增强了对经典文化的了解。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3.文明就餐知礼仪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让学生树立文明意识,明白文明用餐的具体含义,并能付诸行动。
2、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饮食文明,知道有礼、有序、节约是文明用餐的主旋律。
3、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3、掌握书信的礼仪,文明与人交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书信的格式。
写信时的礼仪
搜集文明写信的礼仪故事。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文明就餐的环境。)
三:议一议
1、同学们,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好办法来让自己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交流一下。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习惯检测站:
1)看图
(1)小红每天吃完饭后主动擦桌子,擦地面,使桌面、地面清洁后离开教室。
(2)宁宁每天吃完饭后桌子上一堆米粒,吃完了就出去玩了。
2、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平时积累,阅读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表达。养成积累与搜集,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感受诸子仁政、法治等优秀思想和崇高品格,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导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的。 笙和萧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代表曲目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代表曲目有《平湖秋月》《关山月》等。
唢呐是波斯人发明的,后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二、讲授新课
1、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2.演一演:你会演奏哪种民间乐器?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吧!
三、古典名曲赏析
1.欣赏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十面埋伏》。
2.了解背后的故事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2、琴瑟笙箫华夏韵
琴 《平沙落雁》《渔樵问答》
笙箫 平湖秋月》《关山月》
交流讨论:采用何种观点治理好。协作学习,搜集事实与观点材料,进行语言组织,选派代表表述本方观点。
展示话题,表达看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进行表现性评价。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解难点。
5、课堂测试与课外延伸
布置用客观性试题(3个选择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外为自己所喜爱某位诸子代表人物制作一张名片。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4.公共场所礼先行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通过看录像、听录音、阅读材料、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发言。
2、规范的校园礼仪是怎样的呢?下面请欣赏徐蕊等表演的几种最基本的礼仪形式。
徐蕊等表演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交往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递物与接物。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4.公共场所礼先行
公共秩序要遵守
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的探讨,学生知道了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能够讲究礼仪规范,遵守公共秩序。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5.通信交往表真情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小学数学教学笔记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学校: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
年级:
教师:李莉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题
1.走进诸子百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等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用自己的话来分析,表达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看法。
用故事引发兴趣,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课堂辩论,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3、知识小综合
展示部分已填写的表格,让学生补充。
采用必答与补充抢答的方式,完成表格。
填充表格,联系比较,加深对人物观点的理解,利于知识巩固。
4、课堂讨论会
布置论题: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认为应该以哪一家或哪几家的思想主张来管理班级?
请用本派观点阐述管理方法。(创设情景:假如有一位同学随地扔了一张纸,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
介绍老子,布置学生进行讲述“塞翁失马”的历史故事比赛。
讲述故事,说说故事所体现的思想(了解朴素的辩证思想)。
通过讲历史故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韩非子及法家思想
用“守株待兔”故事,介绍法家思想,及对秦及后世的影响。让学生谈谈对“依法严治”和“宽容教育”的不同看法。
交流讨论,辩论治国要“宽”还是“严”。
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2、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3、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3 、学生朗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三)、社会文明礼仪
(四)、文明用语不离口
1、我们知道了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很重要,大家来看这位同学错在哪里了?(学生表演小品:我错在哪里了?)
2、咱们看看古代是怎样讲究文明用语的?请听中国文明礼仪常识《常用的客套话》(放录音)
《日常文明用语介绍》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家庭文明礼仪。
1、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
2、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学生自由发言。
3、小品:《快乐的小伙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