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差别
黄羽肉鸡简介演示

通风与湿度
保持鸡舍内良好的通风,以降低 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呼吸道疾病 的发生。同时,合理控制湿度, 以避免潮湿环境对鸡只造成应激
。
光照管理
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长可以促进 黄羽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蛋
率。
饲料与营养需求
饲料类型
黄羽肉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 一般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以确 保鸡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养密度、温度和通风,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鸡群健康状况
定期巡查鸡舍,观察鸡只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和粪便等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以便早期干预。
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情况、死亡数量、疫苗接种等信 息,以便分析原因,调整防控策略。
与兽医保持联系
与兽医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获取专业指导,确保 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工作有效进行。
防疫与驱虫
随着鸡只生长,需逐步降低饲料中蛋白质 水平,调整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导致鸡只 应激。
记录与分析
定期实施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发生 ,提高鸡群整体健康水平。一旦发现病鸡 ,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详细记录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消耗、生长速 度、死亡率等数据,定期分析总结,以便 优化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生长特性
生长速度适中
黄羽肉鸡生长速度适中, 通常不需要大量的饲料和 高强度的饲养管理。
饲料转化率高
该品种的鸡能够有效地将 饲料转化为肌肉,因此饲 料成本相对较低。
早熟性强
黄羽肉鸡通常具备早熟的 特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 体重。
适应环境特性
耐热性
黄羽肉鸡通常具备较好的耐热性,能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维持 正常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中国鸡苗种类

中国鸡苗种类(原创实用版)目录1.中国鸡苗的概述2.中国鸡苗的主要种类3.各种鸡苗的特点4.鸡苗的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正文【中国鸡苗的概述】鸡苗,即鸡的幼苗,是指刚孵化出的小鸡。
在我国,鸡苗的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
鸡苗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家庭副业的传统项目之一。
鸡苗的养殖对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鸡苗的主要种类】1.肉鸡苗肉鸡苗是指以生产肉鸡为主要目的的鸡苗,主要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土鸡等品种。
2.蛋鸡苗蛋鸡苗是指以生产鸡蛋为主要目的的鸡苗,主要包括海兰、罗曼、京白等品种。
3.种鸡苗种鸡苗是指用于繁殖后代的鸡苗,主要包括白罗、红罗、黑罗等品种。
【各种鸡苗的特点】1.肉鸡苗(1)白羽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鲜嫩,但口感略逊于土鸡。
(2)黄羽肉鸡:生长速度适中,肉质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较高。
(3)土鸡: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口感最佳。
2.蛋鸡苗(1)海兰:产蛋性能稳定,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
(2)罗曼:产蛋率高,蛋品质量好,适应性强。
(3)京白:蛋壳质量好,蛋清浓稠,蛋黄饱满,抗病能力强。
3.种鸡苗(1)白罗:体型健壮,羽毛洁白,繁殖性能良好。
(2)红罗:羽毛红色,繁殖性能优秀,抗病能力强。
(3)黑罗:羽毛黑色,体型较大,繁殖性能稳定。
【鸡苗的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鸡苗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孵化、育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高,鸡苗的养殖效益逐渐得到提升。
目前,我国鸡苗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养殖业的发展,为鸡苗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PPT课件

适当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有利于空气流通,防止 鸡群感染疾病。
饲养设备与用具
饲养笼具
通风和取暖设备
选择合适的饲养笼具,确保鸡群有足 够的活动空间。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合理配置通风 和取暖设备。
饮水和饲料设备
提供清洁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 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环境卫生与消毒
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卫生整 洁。
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
04
饲养管理与防疫
饲养计划的制定
饲养计划应考虑市场需求、养 殖条件、饲料供应等因素,合 理安排饲养规模和饲养周期。
根据肉鸡生长阶段的不同,制 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以满 足其营养需求和生长速度。
制定防疫计划,明确疫苗接种、 药物使用等防疫措施,预防疾 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的实施
饲料与饮水的管理要点
定时喂料
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饲养密 度,制定合理的喂料计划,定
时、定量投喂饲料。
饲料储存
保持饲料储存环境的干燥、通 风和清洁,以防饲料霉变和污 染。
饲料均匀度
确保每只肉鸡获得均匀的营养 成分,避免出现生长不均和生 产性能差异。
观察与调整
定期观察肉鸡的生长状况和健 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
白羽肉鸡
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用于 快餐业和零售市场。
黄羽肉鸡
市场需求稳定,主要用于 中高档餐饮业和特色市场。
黑羽肉鸡
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主要 用于高端市场和出口。
02
饲养环境与设施
鸡舍的布局与设计
鸡舍朝向
选择合适的朝向,确保充足的光 照和良好的通风。
鸡舍分区
合理规划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 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我国白羽鸡发展现状

我国白羽鸡发展现状一、肉鸡分类及介绍禽肉已经取代猪肉成为全球消费最多的肉类,相较“红肉”中的猪肉,鸡肉属于“白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势,更符合现代社会健康膳食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主导地位将继续增强。
我国肉鸡主要分为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白羽鸡相对于黄羽鸡,有生长较快、养殖时间较短、加工更方便的优点。
二、我国白羽肉鸡发展现状纵观全球鸡肉供给格局,美国、巴西和中国是全球前三大鸡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19年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占比全球鸡肉产量和消费量47.59%、41.50%。
2019年,我国鸡肉产量1375万吨,位列全球第二,占全球鸡肉产量比重13.81%;鸡肉消费量1390万吨,占全球鸡肉消费量比重14.26%。
2014-2019年我国白羽鸡肉和肉制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12%、13.85%,白羽鸡肉市场规模增长缓慢,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迎来了消费升级的浪潮。
随着居民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主流消费人群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预计2022年我国白羽鸡肉市场规模为1181亿元,白羽鸡肉制品市场规模为444亿元。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是世界三大白羽肉鸡生产国之一。
鸡肉产品已发展成为中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
2019年我国白羽鸡出栏量为44亿羽,黄羽鸡出栏量为49亿羽,水禽出栏量为42亿羽。
我国肉类供给缺口巨大,2020年白羽鸡价格将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刺激农户扩大饲养规模,预计白羽鸡出栏量将达到53亿羽。
销售渠道结构方面,我国生鲜零售主要渠道包括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夫妻店、线上、生鲜专营连锁等。
其中农贸市场历来是我国消费者采购生鲜产品最为重要的消费渠道,销售额占比高达50%左右,然而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的特质使其越来越无法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这一渠道的零售额占比也由2013年的52.3%下降至2019年的47.9%。
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与繁殖能力对比

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与繁殖能力对比引言:养殖业中,白羽肉鸡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广泛种植的肉禽。
不同于传统肉鸡,在市场上的大量需求下,白羽肉鸡逐渐成为肉鸡养殖的主流品种之一。
然而,在养殖白羽肉鸡时,许多养殖户对其产蛋性能与繁殖能力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通过对比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与繁殖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养殖需求的鸡种。
一、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是养殖户在选择鸡种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产蛋性能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利润。
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蛋数:白羽肉鸡相对于传统肉鸡来说,其蛋数明显较少。
传统肉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平均每只鸡的蛋数通常在250-300枚之间,而白羽肉鸡的蛋数通常在170-220枚之间。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肉鸡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一个原因之一。
2. 蛋重:虽然白羽肉鸡的蛋数较少,但其蛋重相对较大。
一般来说,白羽肉鸡的蛋重在55-65克之间,超过传统肉鸡的蛋重范围。
这也是白羽肉鸡在一些高端市场上的一个优势。
3. 蛋壳强度:白羽肉鸡的蛋壳更加坚硬,不易破碎。
这一点对于鸡蛋运输和储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和浪费。
综上所述,白羽肉鸡的产蛋性能在蛋重和蛋壳强度方面有所优势,但其蛋数却相对较少。
二、白羽肉鸡的繁殖能力除了产蛋性能外,白羽肉鸡的繁殖能力也是养殖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繁殖能力对于畜禽养殖的延续和扩大具有重要作用。
白羽肉鸡的繁殖能力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 孵化率:白羽肉鸡的孵化率较高,一般可达到85%以上。
这意味着在相同数量的卵中,有更多的蛋能够成功孵化,大大提高了幼鸡的产量。
2. 母鸡育雏能力:白羽肉鸡具有较强的育雏能力,能够有效照顾和哺育幼鸡。
这对于提高幼鸡的存活率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良好的生殖健康:白羽肉鸡在繁殖方面相对较为健康,不易受到繁殖相关疾病的影响,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白羽肉鸡在繁殖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孵化率、育雏能力和生殖健康度。
肉鸡品种

肉鸡品种(一)快大型白羽肉鸡主要品种1、AA白羽肉鸡AA白羽肉鸡是由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培育的肉鸡品种。
商品代肉鸡7周龄出栏,公母自然混养出栏均重约2.6-2.7千克,料肉比1.95-2.05:1。
前期增重速度快。
2、爱维茵白羽肉鸡爱维茵肉鸡也产于美国,商品代肉仔鸡7周龄出栏,公母自然混养出栏均重2.55-2.75千克,料肉比约为2.0-2.1:1。
后期增重速度快。
(二)黄羽肉鸡主要品种黄羽肉鸡品种比较多,一般都带有地方特点,普遍生长周期长,料肉比高,肉质好。
近年来有引进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料肉比低等特点。
优质黄羽肉鸡的主要品种有:三黄胡须鸡、清过麻鸡、石岐杂鸡、广东黄鸡、新浦东鸡、北京油鸡、北京黄鸡、红宝鸡、安卡鸡、海佩科鸡等。
一般生长周期在7-15周,出栏体重1.4-2.5千克,料肉比为2.3-3.5:1。
虽然黄鸡的生长周期长,料肉比高,可在市场上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
白羽肉鸡为什么可以“长得快”原发表日期: 2012-12-25-------------------------------------------------------------------------------------------------------一、白羽肉鸡的前世今生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整个国家期望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和交流来抚平十年动乱带来的创伤。
八十年代的中国家禽业和当时的国民经济一样,刚从萧索中起步。
资料显示,1984年我国鸡肉产量仅136万吨,人均年消费鸡肉仅1.03kg,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当时,我国的肉鸡都是地方土鸡,饲养周期长,往往要120天左右才能出栏,产肉率也较低。
因此,急需培育快速生长的肉鸡品种。
然而,家禽育种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周期长的事业,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而国外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经过持续的选育,国外培育的白羽肉鸡其料肉比可以达到2.3-2.4:1(即2.3斤左右的饲料可以长一斤肉),49-56天长到2kg的水平。
白羽肉鸡的生理特点及科学管理

白羽肉鸡是我国养殖的主要快大型肉鸡品种,由于羽毛为白色,相较于本土黄羽肉鸡的羽毛颜色,基层常称其为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出栏时间短,一般养殖周期在40~50d ,整个一生都处在幼龄期,必须通过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笔者以白羽肉鸡场的细节化管理为话题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白羽肉鸡及生理特点白羽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出栏时间短以及经济报酬高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手头资金预算有限的鸡场,最终大都选择养殖周期短的白羽肉鸡。
好的饲养场白羽肉鸡出栏时间可控制在39~40d ,平均体重达到2,500g 左右,料肉比降至1.4~1.5之间,欧洲指数在390以上,这个饲养水平是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也非常丰厚。
白羽肉鸡由于生长发育快,尤其是肌肉和骨骼,整个养殖周期内平均每天能产50g 左右的肉。
由于体格发育过快,导致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发育相对滞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为环境中的病原入侵提供可乘之机,故前期务必作好疫苗接种工作,通过疫苗免疫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野毒感染[1]。
循环系统发育滞后,尤其是心脏的发育速度远跟不上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造成鸡不爱运动,养殖后期如果发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鸡很容易出现猝死现象。
平养或网养的肉鸡暴力驱赶时,心脏跳动频率有可能满足不了肌肉运动的耗氧量需求,从而发生瘫痪或猝死现象。
2白羽肉鸡的科学管理为了突破白羽肉鸡的一些先天性生理特点带来的生产障碍,饲养白羽肉鸡的养殖场必须进行科学化管理[2]。
2.1管理差的养殖场特征首先是环境脏、乱、差,地面粪便不及时清理,异味大,饲喂器具、用具和设备等乱放,有些表面落很厚的灰尘,道路、走廊等有很多泥土,地面树叶得不到清扫,鸡的羽毛比较脏,墙面、墙角、通风口、房顶、雨帘等地方有蜘蛛网附着。
其次是管理混乱,饲料经常发生霉变,仓库湿度大,通风不良,兽药的出入库管理不严格,药物储存条件不合格,临床经常发生滥用药物的现象,盘一次库能发现很多过期和失效药品。
白羽鸡

白羽鸡1品种概述早在20多年前,我国的家禽科技人员就开始了对隐性白羽肉鸡品系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大规模在隐性白羽肉鸡鸡苗、成品鸡生产中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从国外引进隐性白种鸡,主要用于与国内的鸡种进行配套,以三元杂交为主的方式生产优质黄羽肉鸡。
这种杂交鸡以广东省的“白云288”为代表,迅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三黄鸡的模式,先后出现了“新兴黄”、“康达尔”、“江村黄”和“岭南黄”等系列化的配套系鸡种,并很快达到了规模化生产水平。
这种组配方式克服了国内地方鸡种产蛋少、生长慢的缺点,保留了黄羽、黄腿和黄皮肤的特征,其父母代的产蛋量得到明显提高,而其商品代的生长期也显著缩短。
[1]2外貌特征现有的隐性白品系,基本上都是在白洛克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出来的。
其外貌特征与许多快大肉鸡配套系的母本甚为相似。
该鸡全身羽毛均为白色,体型呈丰满的元宝形;单冠,冠叶较小,冠、脸、肉垂与耳叶均为鲜红色;皮肤与胫部为黄色。
眼睛虹膜为褐(黑)色,这一点是区别隐性白羽和白化变异的重要特征。
3主要性能1.生长期0~21周龄的死亡率为2.5%。
21周龄的体重为2 100克。
0~21周龄饲料消耗8.9千克。
白羽肉鸡2.产蛋期21~68周龄的死亡率为4%。
24周龄的体重2.4千克。
68周龄的体重2.95千克。
到68周龄每只母鸡平均产蛋量190枚,每只母鸡平均产种蛋数184枚,每只母鸡平均产雏鸡153只。
21~68周龄饲料消耗48.2千克,每枚蛋平均耗料254克,每枚种蛋平均耗料262克,每只雏鸡平均耗料315克。
4生长阶段育雏前期是指刚孵出到14日龄的小鸡。
是白羽鸡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日粮中需要较多的高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有利于刺激雏鸡食欲,使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良好。
少加勤添。
由于鸡龄小,消化道中的酶种类较少,含量低,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要选择玉米豆粕等优质能量和蛋白原料,少用棉籽蛋白等不易消化吸收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