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课程,教材为《幼儿建构游戏指导手册》的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主题展开,通过运用各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和搭建形态各异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的结构和搭建方法。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建构游戏材料(如积木、乐高、插塑等),模型,图片等。

学具:建构游戏材料,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的特点和结构。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激发他们对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为例,讲解搭建方法和步骤。

强调的基本结构,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搭建出独一无二的。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组展示搭建的,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邀请幼儿分享搭建过程中的趣事,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建构游戏2. 基本结构:头部、身体、四肢3. 活动步骤:观察、思考、搭建、展示、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搭建一个,并画下来。

答案示例:(图片展示搭建的)2.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头部、身体、四肢等基本结构,创意新颖,颜色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的建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在搭建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了困难,但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成功克服了难点。

今后,我们可以尝试更复杂的建构主题,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二篇)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二篇)目录: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一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街道教案二- 1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一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机器人教案吧。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

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

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

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

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

2 / 2。

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机器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搭建规则:自由搭建,鼓励幼儿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搭建材料:积木、纸盒、纸板等
搭建指导: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搭 建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 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讲解示范:教师演示搭建方法,幼 儿观察并学习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搭建,教 师巡回指导
分享交流: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分享搭建心得和感受
延伸拓展: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搭建,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参与度: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投入 游戏难度:分析游戏难度是否适宜,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游戏效果:评价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效果,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 改进建议:提出针对游戏活动的改进建议,以优化游戏体验和效果
知识目标:掌握机器人搭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机器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和编程,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细致、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合大班建构游 戏活动与机器人 教学的目标:通 过游戏和机器人 教学,让幼儿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知识,提 高技能。
结合大班建构游 戏活动与机器人 教学的目标:培 养幼儿对科技和 建构游戏的热爱, 为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打下坚实的 基础。
结合大班建构游戏活动与机器人教学的目标 结合大班建构游戏活动与机器人教学的活动设计 结合大班建构游戏活动与机器人教学的实施过程 结合大班建构游戏活动与机器人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实施教学:按照设计好的活动流程,引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活动和机器人教学,鼓 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创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建构游戏教材第四章《创意建构》,详细内容为“”的制作。

通过该课程,幼儿将学习的基本构造和特征,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创作出属于自己的。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的基本构造和特征,了解不同类型的及其功能。

2. 能够运用各种建构材料,动手制作出创意独特的。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本构造和特征的认识,建构材料的运用。

难点:创意的设计与制作,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乐高、纸盒等),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的特征,讨论的功能和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不同类型的及其功能,讲解的基本构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观察建构材料,讨论如何制作一个。

4. 创意建构(15分钟)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动手制作自己的。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和同伴给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主题:2. 内容:的基本构造:头部、身体、四肢、脚部不同类型的:工业、服务、家庭等建构材料:积木、乐高、纸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画出设计图并标注各部分功能。

2. 答案:设计图:一个家庭的样子,包括头部、身体、四肢、脚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可利用的材料,制作更多有趣的。

(2)开展“”主题的绘画、手工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3)组织表演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的功能和作用,激发幼儿的科技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创意建构环节的指导6. 展示与评价的设计7.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1. 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建构游戏的方式,培养大班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主题为《机器人》的建构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模型。

1.2 教学内容•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建构游戏的规则和指导•学生自主搭建机器人模型1.3 教学资源•机器人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建构游戏的搭建部件和工具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引入机器人的概念,通过展示机器人的图片和实物模型,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机器人的认知和了解,引导他们描述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

2.2 游戏规则介绍向学生介绍建构游戏的规则和指导。

解释游戏的目标和流程,说明学生将在游戏中使用的建构部件和工具。

并强调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2.3 学生自主搭建机器人模型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搭建机器人模型的活动。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与机器人相关的部件和工具,自行组装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模型。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模型的搭建。

2.4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完成机器人模型的搭建后,进行展示和分享环节。

学生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机器人模型,并分享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以促进学习的共同进步。

2.5 总结和反思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讨论他们在建构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通过这次建构游戏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用于今后的教学改进。

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建构游戏的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对机器人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学生也有机会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精选5篇)幼儿园建构游戏《机器人》大班教案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

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

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

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

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

5、游戏结束后,布置一个机器人展览馆,评选出设计良好、形象美观、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对个别机器人进行点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

6、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幼儿的常规有所进步。

《机器人》这个活动幼儿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

因此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欢的机器人,幼儿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幼儿在每次的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机器人的经验较少,所以她们所搭建出来的机器人较单调。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机器人》一、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能够学习使用大型积木搭建机器人模型;3)能够理解电子积木的基本构建。

(注:此部分需结合具体电子积木的型号与难度)1.2 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能够动手操作大型积木和电子积木,对抗时间的挑战。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生产积极性。

2. 教学重点1)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学习使用大型积木搭建机器人模型;3)理解电子积木的基本构建。

(注:此部分需结合具体电子积木的型号与难度)3. 教学难点1)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动手操作大型积木和电子积木,对抗时间的挑战。

4. 教学方法本节课推崇采用建构游戏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1. 线上环节1.1 视频预习为了让学生对于本堂课了解到有关于机器人知识,我们可以提供相关视频链接,让学生在家里先行进行学习。

1.2 课前导入针对于上一次授课学生们已经掌握的机器人知识点,我们可以在听取学生们回答之后来对自己本次授课的安排做出一定的调整。

2. 线下环节2.1. 分组介绍将学生分组,并对课堂上的建构模型任务进行模糊而有趣的解释。

其中,教师应该在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之前,就要将所用的机器人碎片搭配组合好,保证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更多可呈现的空间。

2.2. 大班建构游戏第一轮分组展开一轮模型制作比赛,以互相观察大家完成情况的方式进行排名,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2.3. 大班建构游戏第二轮与第一轮游戏不同的地方就是第二轮教师会在上一轮的比赛中得分较低的组队,进行一些难度更高的挑战。

3. 教学反思本堂课较大的突破便是在于采用游戏培养创造力,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在记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动手实践。

但是,由于时间安排上的问题,本堂课的时间安排过短。

因此,针对于未来授课中在时间安排上的短板,这类课程可以适当的向家庭作业来引导,让学生们在完成了大班建构游戏过后,适当的在课后对相关的网上学习资源进行补充。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班建构游戏反思篇一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

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

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

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

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

5、游戏结束后,布置一个机器人展览馆,评选出设计良好、形象美观、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对个别机器人进行点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

6、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传统建构游戏:机器人活动反思这次活动,幼儿的常规有所进步。

《机器人》这个活动幼儿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

因此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欢的机器人,幼儿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幼儿在每次的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机器人的经验较少,所以她们所搭建出来的机器人较单调,资料共享平台《大班建构游戏反思》,让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引导她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建设游戏活动课程计划:机器人课程计划(反思教学)
大班建设游戏活动机器人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映等内容,让孩子知道机器人由头部,身体,四肢和天线,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施工技能.培养儿童的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型课堂游戏活动.来看看机器人课程计划.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机器人由头部,身体,四肢和天线组成.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施工技能,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乐趣,并愿意与同伴一起玩耍.
5.通过活跃的孩子学习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塑料插件,纸箱,罐头,花件,机器人,塑料等.
活动程序:
1.老师展示机器人玩具并引导孩子观察其形状,以便孩子知道机器人由头部,身体,四肢和天线组成.注意机器人头部,身体和四肢之间的比例关系.
2,老师示范:用一个方形,长方形的纸箱拼出机器人的头部,身体,腿部,然后选择四个较小的矩形纸箱来对抗机器人的手脚,关节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贴纸棒制作机器人的天线.橡皮泥可用作机器人的面部特征.
3,孩子们分组到机器人中,老师专注于引导孩子的肢体和机器人的天线,鼓励孩子们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4,重建孩子,加强孩子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孩子谈判完成《超级机器人》小组,提高一定难度.
5.比赛结束后,安排一个机器人展厅,选择设计精良,美观独特的机器人.评论个人机器人,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尤其是表现个别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其他孩子以他为榜样,弘扬幼儿群体协作精神.
6,游戏结束前,引导孩子清理整理玩具,分类整齐摆放.
活动反映: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日常工作有所改善.《机器人》这项活动对幼儿尤其是男孩很感兴趣.因此,幼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建立自己喜欢的机器人.孩子们在相互合作和相互合作方面也有
很大的进步.几个孩子已经建造了各种不同形状的机器人.每项活动的热情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孩子,如女孩,在玩机器人方面经验较少,因此他们建造的机器人更加单调.这在通常的活动中尚未完成,因此孩子们有更强的指导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