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第3课《古诗两首》(望洞庭)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望洞庭》精品教学课件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望洞庭》精品教学课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他的 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 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 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 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 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 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 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 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 约3900平方公里,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象铜镜未磨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湖面 的 波 光 和 秋 夜 的 月 光 交相辉映,是那么宁静而和 谐。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没 有经过打磨的铜镜一样迷迷 蒙蒙。远远望去,明亮的洞 庭湖环抱着苍翠的君山,就 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玲珑 的 青 螺。

《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

《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

《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望洞庭》教案篇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在吟诵中进一步升华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情诗境让学生在吟诵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到哪些地方旅游过:老师去过的地方比你们加起来的还要多,信吗?我去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鹳雀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天门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敕勒川我游历过这么多地方大家很羡慕吧,这都是在哪游历呀!你知识这叫什么吗?板书:神游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洞庭湖神游一番。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洞庭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短片:(师介绍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南和湖北的分界线。

面积274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还有许多座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君山。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秋天的洞庭更是碧波万顷,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望洞庭》齐读课题1. 解诗题这里的望是看,怎么看(远远地看),看哪里?(看洞庭)再读课题1. 知诗人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看本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学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它积累在书上。

1. 明诗意悟诗情⑴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⑴同桌读,一人读,一人认真倾听,校正字音,把诗读正确,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有了同学的帮助,现在能把这首诗读得一字不错吗?⑴指生读诗师生评议在这首诗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磨螺潭并理解潭和螺的意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⑴我们初步接触这首诗,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再来读诗,就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请同学们默读诗:想想诗人远远地看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来、画出来。

2024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2024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家整编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洞庭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字理析解苏教版四上册生字--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字理析解苏教版四上册生字--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螺溪峡 君 眉
3
LOGO
螺,形声字。虫表意, 累表声。螺蛳,贝类,肉味 美。引申指像螺蛳壳一样的 螺旋形,如螺纹、螺髻。
4
LOGO
累,形声字。糸表意,畾 (lei)省声,本义指大绳索。 由大索系物之多而引申出堆叠 之义。又由堆叠之多引申出劳 累之义。
5
LOGO
溪,形声字。氵表意,奚 表声,指山间的流水。
LOGO
字理析解苏教版第7册生字
3.古诗两首
《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广西柳州柳东新区雒容镇盘古小学王秀娅 主讲 QQ群:111961262 YY频道ID:31130753(周一20:00) QQ群:436241764 YY频道ID:98694082(周三20:00)
1
LOGO
螺眉溪峡君
2
LOGO
6
LOGO
会意字--奚
7
LOGO
峡,形声字。山表意,夹 表声,两山之间称峡。如长江 三峡、峡谷。形近字:荚、颊、 浃等。
8
LOG字--君
10
LOGO
象形字--眉
11
LOGO
螺溪峡 君 眉
12
LOGO
感谢您的聆听!
2015-10-04
13

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案望洞庭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两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教学目的:1、能说出《望洞庭》一诗的诗句含义。

2、能背诵全诗。

3、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望洞庭》一诗的诗句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望洞庭》一诗的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背诵古诗《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望洞庭》1.揭示课题。

2.理解“望”字含义。

3. 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4. 课前质疑:对这首古诗,你有那些地方不明白?三、初读课文1. 自读,读准字音。

2. 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 齐读全诗。

四、精读指导1.引导理解诗句。

a.湖广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

磨:摩擦。

句意: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轼的铜镜一样。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在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1. 引导体会诗境a. 诗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b. “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c. 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比?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

2、完成《补充习题》。

3、收集李白的诗。

望洞庭教案篇2【文本细读】《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

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

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

《望洞庭》原文注释及简析

《望洞庭》原文注释及简析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

【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名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此时山更翠,山更清。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一、作品原文望洞庭⑴湖光秋月两相和⑵,潭面无风镜未磨⑶。

遥望洞庭山水翠⑷,白银盘里一青螺⑸。

二、注释⑴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⑵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⑶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⑷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⑸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三、白话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四、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五、作品鉴赏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望洞庭》拼音版原文、对照翻译、断句节奏

《望洞庭》拼音版原文、对照翻译、断句节奏

《望洞庭》拼音版原文、对照翻译
【拼音原文】
望w àn ɡ 洞d òn ɡ 庭t ín ɡ
唐t án ɡ 代d ài -刘li ú 禹y ǔ 锡x ī
湖h ú
光ɡuānɡ
秋qi ū
月yu è
两li ǎn ɡ
相xi ān ɡ
和h é

潭t án
面mi àn
无w ú
风f ēn ɡ
镜j ìn ɡ
未w èi
磨m ó。

遥y áo
望w àn ɡ
洞d òn ɡ
庭t ín ɡ
山sh ān
水shu ǐ
翠cuì

白b ái
银y ín
盘p án
里l ǐ
一yī
青q īn ɡ
螺luó。

【对照翻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青螺〕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他的 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 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 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7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8
【学程单1】 (1)自由轻声读读古诗,想想诗人描
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 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 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 人喜爱。
11
12
13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的是什么情况下的洞庭湖景色? (2)小组讨论交流:诗人看到了那些
景物?联想到了什么? 时间:2分钟
9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 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 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14
【学程单2】 (1)秋天的一个夜晚,假如 你来到洞庭湖边,你看到什么 美丽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2)时间:5分钟
15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完成《一课一练》中《望洞庭》的习
题。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
写下来。 ★★★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读
读背背。
16
1
Hale Waihona Puke 23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 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 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 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 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经典之作。
4
5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